“.…..已經確認,在斷裂帶內部可以識別的不同濃度區間中已經完成對所有關鍵侵襲侵蝕模型數據的抓取,對於汙染“濃度”接近某個模糊閾值時,對環境破壞開始轉向“寧靜”。這一現象值得注意。”
“第三主防禦係統,戰術代號“指令源”已經成功啟動——在百年的時間中,技術極致推演模塊占據了大量資訊編織帶寬。考慮到“極致推演方程”的來源與已知極限,部分可能性應該被承認,但不應被徹底公開。由於見識的範圍製約著思考與想象的深度與廣度,可以猜測,在這兩座前“末日方舟”的內部可能存在大量還未被發掘但現在已經客觀存在的秘密……即使所有的曆史關聯與實際聯係都已經被徹底割裂,飛船本身存在關聯性限製,但這其中或許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可操作性區間……”
“應重新評估已經得到的末日報告……在層次的巨大差距之下,評估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偏差。”
“所有對應Σ決戰旗艦可能裝備的“攻擊映射割裂係統”的設備生效時都可以進行“層拆分”。目前可以確定,三大係統所能達到的生效高度無法通過簡單的疊加概念與法則做到。在對抗高濃度死潮汙染時,可以確認多層次組合的防禦係統效率更高……”
在一方麵應對不斷來襲的死潮汙染的同時,維多維爾另一方麵也在不斷整理著這段時間以來自己積攢出來的“模型使用經驗”。相比曾經直接麵對決戰旗艦功能枝與Σ附屬艦隊而言,斷裂帶雖然整體環境更加惡劣而腐壞,但是決戰旗艦這個最危險的敵人已經不再擁有那樣強大的指向能力。
同時,由於自己不需要照顧衛戍艦隊,先前被分出的那一部分資訊驗算帶寬也可以被收迴,再加上維多維爾目前並不處於曾經最危險的斷裂帶核心位置,因此,維多維爾實際上麵臨的壓力要比曾經小。
……
“已經確認本艦自洽法則裝甲與無盡躍升動力源保持聯係——自洽法則裝甲或許並非絕對死體,它仍然具有某種“演化活性”。此演化活性配合該裝甲結構與動力源的聯係,可深層確認該裝甲層中的搭接模型可以經由無盡躍升動力源修複,但是根據自洽法則裝甲已被探明的整體模型,發現自洽法則裝甲對於自體接入性映射同樣具有極強拮抗屬性——該層裝甲可以被修複,但無法進行直接增減、”
“考慮到當前情況,仍決定不進行破壞性試驗。”
“邊界線係統全強度啟動會徹底切斷自身與周圍一切的聯係,存在性網絡將同樣被遮罩——此係統除非情況絕對不可逆,否則不應再度被啟動至全強度……”
即使對於維多維爾自己,邊界線係統全強度啟動所帶來的那段感受,也可以說絕對不好受。
當邊界線完成閉合的那一瞬間,萬事萬物仿佛都頃刻從自己的眼前消失。維多維爾仍然能夠通過眼睛看見一些東西。被迴憶起的新視角中,除了自己,周圍的一切其客體都蕩然無存。無限變化的、可能在反射出自己無數層影子的邊界環境,下一刻就有可能瞬間將無限深度的紛亂光影直接轉化為無盡的黑暗。這樣的環境對於維多維爾自己而言也充滿著不真實感與壓迫感。隨著邊界線係統的強度繼續提高,一些曾經被掩蓋住的東西也逐漸顯現了出來。
除去可以被實型虛型資訊搭建的聯絡體係之外,維多維爾還發現了一些相對而言更加隱晦、但實際資訊強度反而更高的聯結客體——自身所造成的影響,還有一些……似乎是別人對自己的記憶,而這些內容被暴露出來的同時,維多維爾幾乎也就在瞬間做出了反應,並決定短時間內不再將邊界線啟動至最高強度……
而在短暫啟動的過程中,維多維爾甚至還隱約看見了一些還未完全顯露出來的、模糊的影子——無論那是什麽,讓它們完全顯現出來恐怕都不是什麽好主意。
而一些已經顯現出來的斷口,則更引起了維多維爾的警惕——理論上,印象,記憶等自身留給其他存在的相關痕跡最終都應成為一道閉環結構,而這道閉環結構中,維多維爾與兩座總旗艦本身也是環帶的一個部分。這些斷口的出現或許代表,別人對於自己的記憶與影響已經受損……
……
毫無疑問,有一個曾經在理論之中存在,在古聯邦與舊帝國的那段處於認知重組的時間中被暫時忘卻的模型,現在恐怕……要顯示它的力量了。
在從晶能生命第一次出現死亡之後,帝國各個階段各個層次的研究人員們開始在意到,某些久久不會散去的各類殘影與現象——它們或許代表了一些曾經虛無縹緲的存在。
而在這些主體與無數客體之間,存在著由那些縹緲無形的聯絡存在所織成的、遍布於不同水平的存在結構之中的大網。
這張大網,便是一種從古聯邦開始一直到現在始終處於可用猜想模型,但是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被確認的結構。對這些結構的猜想與研究甚至在相當程度上支持了最初的資訊大一統猜想。
至少從聯邦曆史上看,從來沒有一種絕對叛道離經而又沒有任何現象支持的超越猜想能夠在被擺上台麵之後“站得住腳”——雖然這一段學術過程伴隨著認識極限大停滯的到來而結束,但是它們至少在真正的學術台麵上存在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最早提出有關理論體係的個體,是舊聯邦的末段時期,大停滯到來之前最後的輝煌時刻中負責意識與環境虛擬搭建的建模師們。在那個時候,殘存的“帝國”製造出了大量可以摧毀意識與進行精神的模因汙染造物,以及包含它們的太空實體現象。
為了找尋出與之有關的抗性,聯邦在那個時候動用了相當龐大的力量來驗證模擬意識的自洽程度與堆疊級數。而對意識所在的模擬環境、模擬意識本身存在的結構與上下構建層次之間的描述,則逐漸開始挪用了一個在超細致加工記錄學中使用過的概念:
敘事層/敘事體係。
在那些被水晶保存下來的、曆經數次洗禮早就蒙灰的舊知識體係中擁有對此模型有過相對詳細的解釋:在以現實環境為基礎,也就是當前已知最高的故事源頭之下,使用計算設備與網絡數據搭建出的、能夠容納虛擬意識與虛擬環境並保證其互動性與自洽能力的整個營造層級被稱之為次級敘事。而次級敘事內部的環境為基礎再次構建的類似環境則以此類推。
理論中,在剝離所有現實要求的前提下,在那樣的理想模型中建立的故事可以無限迭代。
為了克服當時的部分已經難以前進的阻礙,當時的聯邦對此做出的研究可謂絕對深刻,然而,在後來戰爭結束之後,該部分研究成果在逐漸失去軍用價值之後權重大幅降低,甚至一度轉換為了聯邦娛樂體係巨頭們的研究目標——但是,與之有關的研究,似乎卻一度徹底壓製了終極恐懼。直到現在,在自己這裏,全新的、或許可能更加全麵的虛空模型取代了曾經的一切邏輯無限結構為止。
自我感知,唯心,缸中之腦等詞匯以及它們所代表的現象,其實一直困擾著舊時代的聯邦哲學體係,而這些詞匯與聯邦認知極限與終極恐懼之間的關係也一直糾纏錯雜難以梳理。由於無法證明,一切即為模擬等說法從未失去它們的賣座率,而其中的細節則往往引人恐懼,直到試驗結果大幅度公開之後,這些擔憂則隨著結果的公布一起散去……現在想來,那似乎有些奇怪,巧合的……可能並不正常。
現在想來,這其中或許也有誤會,甚至過往的認識可能有所偏頗——它們本質上的創造與被創造都來自於同一基線,而這樣的統一基線與同源構造可能隻是更加簡單的創造與被創造之間的關係,它們達不到,也不太可能達到那樣層次的差異……
對於整個帝國而言,這內容還並沒有被徹底公布開來,但是那時,對描述物質本身屬性的信息而使用的方式現在卻仍然適用……這會是因為思維阻礙而沒有被在意到的可能的突破口嗎……?
整個記憶體係出現偏差與錯漏之後,維多維爾想到了兩種可能。
第一種,就是在漫長的高烈度戰爭中,大量戰死的帝國士兵的靈魂與殘餘存在性並沒有完全消散,它們所產生的影響仍在。那些目前來看的“死亡者”本身所擁有的可描述部分仍有模糊的殘存結構——這個性質或許在未來可以被操控,可以將現在認定的大批硬傷亡個體轉化為軟傷亡,有朝一日,它可能可以成為直接的止損手段。
而另一種猜想,則令人感到驚悚——在此前六千年來的戰爭中,帝國總旗艦本身的被記憶體係已經在無形中被末日-創世抹殺了一部分,那些強大而無形的火力並沒有被不滅長牆和半強度狀態的邊界線徹底偏轉割裂,部分混沌的潮汐有可能攻擊了沒有被維多維爾自己注意到的延伸存在結構——不滅長牆和邊界線的確有能力阻擋末日-創世的攻擊,但是……
哪怕防禦體係再強,它也根本無法為原本就不在防禦體係保護區域的存在提供防護,倘若如此,缺失帶來的後果可以說相當輕微,甚至微不足道——如果真的能將一切整合進一個個故事,如果敘事體係真的可以描述萬物,可以詳細、延展、實際到如此的程度,那麽割裂與破碎帶來的結果……自己還不能確定那其中究竟會遇到怎樣的後果,但是無論如何,對有關的猜測和論證也不能輕視分毫……
維多維爾在大致研究目前所有的延伸“存在性”之後猜測,與帝國有關的敘事結構可能在不同領域、不同範圍內存在多個層級——從一次注視或者輕微擾動之後可能出現的星軌偏移,一直到當前的整個帝國,這些不同層次不同能級不同位階的體係所能承載的影響與記憶強度都不相同……
而這些結構一旦被徹底摧毀,或者說在自己完全啟動邊界線之後,究竟會呈現出怎樣的變化,維多維爾目前還不知道,但是僅僅這一次試驗就絕對可以確定,要是現在將邊界線的時間開的太長,那絕對不會是什麽很好的主意——帝國的萬事萬物與自己有關的聯係強度太高了。
事出必有因,這句話現在同樣適用,建造一樣東西,那麽這樣東西必須有建造目的、建造者、建造設備等等,在建造完成之後,這件造物本身還會因為自身的活動軌跡而不斷留下對周遭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反過來,就是環境對造物本身的記憶——那麽,如果將這件造物原本延伸出去的這些附屬部分全部剪除,全部湮滅,那麽後果會怎樣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結構的敘事結構的抹除,相當於未來能夠直接粉碎已經成型的過往。不同於記錄刪除或者條目遺忘,按照維多維爾現在所能得到的結果來計算的話,徹底粉碎某些存在的一切痕跡,可以說是在根本程度上切斷了該造物能夠在有關環境層次上接觸現實環境的一切途徑,同時也徹底粉碎了該造物在正常狀態之下的一切合理存在途徑——
如果說一個零件從來沒有被任何設備加工製造出來,也從來沒有被以任何方式進行使用,那麽它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而現在,這個“零件”則完全可以說是大半個帝國。
不可否認,帝國在曾經的十幾萬年中絕對不是什麽都沒做,從宇宙基準穩定錨開始控製世界開始直到帝國技術開始被技術極致推演模塊拉著躍升,帝國一直在努力使得自己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一項高端的技術並不是直接拿來就能使用的,帝國當然知道這些,然而,比起激變的現實,這些適應性做法還遠遠不夠,維多維爾相信,如果自己完全維持邊界線的長時間運作,那麽大半個帝國或許就有可能因為過往存在基礎的徹底隱蔽而轟然崩塌,而在邊界線狀態解除之後,那些被遮罩的存在性重新與本源接觸會發生什麽,自己目前還並不知道,唯有一點可以肯定——
晶能與數學率模糊技術的確能產生非常強的模糊適應性,也就是抵抗悖論的能力,但是就現在已經暴露出的問題而言,這遠遠不夠。
至於說有沒有解決的方式?維多維爾相信肯定是有的——各類技術出現的原因,就是因為技術的開發者要實現目標,而既然有這樣的一個目標的話,那麽有關的技術手段也必然會出現——在意識到這些情況之後,維多維爾直接就能夠想到最粗略的“處理方法”——加強單位本身自洽程度,在帝國網絡內部增加曆史線廣播樞紐,在邊界線高強度啟動的時候進行“虛資訊”代償等等。
細節肯定需要再行研究,但減少負麵影響這條路必然可行的。
更別提這些設備本來的來源就是Σ,而Σ擁有著難以想象的漫長曆史。它們既然能夠做到這一步,那麽現實便完全可以說明,它們已經高度整合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並能夠使得它們穩定的運作。
包括自己在內,帝國仍然必須拚盡全力去了解自己已經掌握的技術究竟能做到些什麽,而它們本身又有可能對帝國本身造成哪些影響,尤其是在這最終認知前沿又開始猛烈擴張的時刻——如果總是技術先行,那麽在認識跟不上技術前沿的情況下,技術很有可能很快就會達到瓶頸,目前的聖音禮讚要塞能夠在曾經的水平下發揮出如此的力量,已經算是逼近認知的極限了。
至於說其他零碎的、原本展開過研究行動但是結果並不明確,或者說結果隻在那個時候的認知層麵上具有概括性的研究項目在這短短百年之中,敘事結構介入之後也會有更加充分更加詳細的解釋,例如翟卡希爾曾經提過的世界末日模型。
一開始,帝國遇到的種種現象的確能夠驗證他的猜想的和理性。但問題是,世界本身是運動但對立統一的,就有的模型根本無法解釋為什麽一直跟隨世界趨勢運動的、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變化的資訊模型會在世界末日之後將自己的所有曆史閉環破碎進而展開——這相當於世界的每一個瞬間都衍生出了一條強度堪比現實的世界線。然而,除了現在曆經數次改造的宇宙基準穩定錨,哪怕是帝國,也沒有多少設備能夠時時刻刻為整個世界保存快照。
而現在,這個模型可以加點新的東西進去。世界末日之後,整個世界破碎展開的並不隻包括世界中的全部細節,在可能是世界內數萬億億億億年的積累過程中,世界中的各種細節存在之間早已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將一直以來產生的影響彼此融合在了一起。
例如,一顆恆星對於宇宙而言再細微,隻要它因為引力波丟失了能量,它的影響就能被引力場放大到整個宇宙,然後被宇宙記住。
而在世界末日的那一刻,整個世界的一切由閉合轉換為開放,這就相當於原本高度皺縮的描繪紙張被重新抻平,變得更加脆弱、更加容易被寫作。在常規法理能夠直接影響早已注定的、亙古長存的宇宙曆史的那段“時間”裏,許多事情或許也會變得更加有趣吧。
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哪怕是自己,維多維爾恐怕也不敢明確自己所想象的一切自己都能弄明白。不過,這條路必須走下去,力量從來就沒有帶迴來過什麽快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個重,可不僅僅是指的責任與義務。
……
“破壞力……還是不夠啊。”看著浩瀚版圖之中不斷侵吞蠶食斷裂帶結構的紫金色光影,維多維爾一邊調整著自己已經開到極限的資訊賦值能力,一邊微微搖了搖頭。
敘事層的秘密麵紗應該說已經被初步揭開了,但是就算揭開這層麵紗,目前而言恐怕也就隻有自己,或者說再把聖音禮讚要塞數量翻好幾倍之後才有可能以單點觸及的方式到達這個層次。且不說可能帶來的影響,僅僅是能夠做到那個層麵,需要的資訊操控手段就足以令帝國人感到驚訝,甚至是恐懼。
不過,對於目前的情況而言,自己出手抓緊解決問題,或許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戰爭總能催動發展,帝國已經在無形中頂著有記憶以來最高程度的壓力發展了許久,如果再不處理暴露於其中的問題,恐怕錯漏早晚會摧垮結構整體。
在自己的周圍,有相當大片的區域已經被強大的力量強行淨化並被吹散,大片的環境在近似於黑空間的情況下開始趨於寧靜。
在兩座巨艦的上下兩方,極限延伸的“天極軸”點亮了這片黑暗而空曠的寧靜區域。
在這兩條性質明顯不同的天極軸周圍,纏繞著刺目的閃光與海量的符文陣列。
在思想與認識又觸及到了一個新的、可怕的台階之後,維多維爾已經重新檢視了自己所擁有的力量。
“星陣之終、神聖意誌賦值注能完成,開始第一次嚐試——”
猛烈膨脹的光芒衝散了雲海,熄滅了閃電,在無盡高遠的尺度上與斷裂帶核心深處,那道縱貫始終的血色裂穀分庭抗禮。
“目標——斷裂帶結構,它的故事。”
“第三主防禦係統,戰術代號“指令源”已經成功啟動——在百年的時間中,技術極致推演模塊占據了大量資訊編織帶寬。考慮到“極致推演方程”的來源與已知極限,部分可能性應該被承認,但不應被徹底公開。由於見識的範圍製約著思考與想象的深度與廣度,可以猜測,在這兩座前“末日方舟”的內部可能存在大量還未被發掘但現在已經客觀存在的秘密……即使所有的曆史關聯與實際聯係都已經被徹底割裂,飛船本身存在關聯性限製,但這其中或許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可操作性區間……”
“應重新評估已經得到的末日報告……在層次的巨大差距之下,評估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偏差。”
“所有對應Σ決戰旗艦可能裝備的“攻擊映射割裂係統”的設備生效時都可以進行“層拆分”。目前可以確定,三大係統所能達到的生效高度無法通過簡單的疊加概念與法則做到。在對抗高濃度死潮汙染時,可以確認多層次組合的防禦係統效率更高……”
在一方麵應對不斷來襲的死潮汙染的同時,維多維爾另一方麵也在不斷整理著這段時間以來自己積攢出來的“模型使用經驗”。相比曾經直接麵對決戰旗艦功能枝與Σ附屬艦隊而言,斷裂帶雖然整體環境更加惡劣而腐壞,但是決戰旗艦這個最危險的敵人已經不再擁有那樣強大的指向能力。
同時,由於自己不需要照顧衛戍艦隊,先前被分出的那一部分資訊驗算帶寬也可以被收迴,再加上維多維爾目前並不處於曾經最危險的斷裂帶核心位置,因此,維多維爾實際上麵臨的壓力要比曾經小。
……
“已經確認本艦自洽法則裝甲與無盡躍升動力源保持聯係——自洽法則裝甲或許並非絕對死體,它仍然具有某種“演化活性”。此演化活性配合該裝甲結構與動力源的聯係,可深層確認該裝甲層中的搭接模型可以經由無盡躍升動力源修複,但是根據自洽法則裝甲已被探明的整體模型,發現自洽法則裝甲對於自體接入性映射同樣具有極強拮抗屬性——該層裝甲可以被修複,但無法進行直接增減、”
“考慮到當前情況,仍決定不進行破壞性試驗。”
“邊界線係統全強度啟動會徹底切斷自身與周圍一切的聯係,存在性網絡將同樣被遮罩——此係統除非情況絕對不可逆,否則不應再度被啟動至全強度……”
即使對於維多維爾自己,邊界線係統全強度啟動所帶來的那段感受,也可以說絕對不好受。
當邊界線完成閉合的那一瞬間,萬事萬物仿佛都頃刻從自己的眼前消失。維多維爾仍然能夠通過眼睛看見一些東西。被迴憶起的新視角中,除了自己,周圍的一切其客體都蕩然無存。無限變化的、可能在反射出自己無數層影子的邊界環境,下一刻就有可能瞬間將無限深度的紛亂光影直接轉化為無盡的黑暗。這樣的環境對於維多維爾自己而言也充滿著不真實感與壓迫感。隨著邊界線係統的強度繼續提高,一些曾經被掩蓋住的東西也逐漸顯現了出來。
除去可以被實型虛型資訊搭建的聯絡體係之外,維多維爾還發現了一些相對而言更加隱晦、但實際資訊強度反而更高的聯結客體——自身所造成的影響,還有一些……似乎是別人對自己的記憶,而這些內容被暴露出來的同時,維多維爾幾乎也就在瞬間做出了反應,並決定短時間內不再將邊界線啟動至最高強度……
而在短暫啟動的過程中,維多維爾甚至還隱約看見了一些還未完全顯露出來的、模糊的影子——無論那是什麽,讓它們完全顯現出來恐怕都不是什麽好主意。
而一些已經顯現出來的斷口,則更引起了維多維爾的警惕——理論上,印象,記憶等自身留給其他存在的相關痕跡最終都應成為一道閉環結構,而這道閉環結構中,維多維爾與兩座總旗艦本身也是環帶的一個部分。這些斷口的出現或許代表,別人對於自己的記憶與影響已經受損……
……
毫無疑問,有一個曾經在理論之中存在,在古聯邦與舊帝國的那段處於認知重組的時間中被暫時忘卻的模型,現在恐怕……要顯示它的力量了。
在從晶能生命第一次出現死亡之後,帝國各個階段各個層次的研究人員們開始在意到,某些久久不會散去的各類殘影與現象——它們或許代表了一些曾經虛無縹緲的存在。
而在這些主體與無數客體之間,存在著由那些縹緲無形的聯絡存在所織成的、遍布於不同水平的存在結構之中的大網。
這張大網,便是一種從古聯邦開始一直到現在始終處於可用猜想模型,但是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被確認的結構。對這些結構的猜想與研究甚至在相當程度上支持了最初的資訊大一統猜想。
至少從聯邦曆史上看,從來沒有一種絕對叛道離經而又沒有任何現象支持的超越猜想能夠在被擺上台麵之後“站得住腳”——雖然這一段學術過程伴隨著認識極限大停滯的到來而結束,但是它們至少在真正的學術台麵上存在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最早提出有關理論體係的個體,是舊聯邦的末段時期,大停滯到來之前最後的輝煌時刻中負責意識與環境虛擬搭建的建模師們。在那個時候,殘存的“帝國”製造出了大量可以摧毀意識與進行精神的模因汙染造物,以及包含它們的太空實體現象。
為了找尋出與之有關的抗性,聯邦在那個時候動用了相當龐大的力量來驗證模擬意識的自洽程度與堆疊級數。而對意識所在的模擬環境、模擬意識本身存在的結構與上下構建層次之間的描述,則逐漸開始挪用了一個在超細致加工記錄學中使用過的概念:
敘事層/敘事體係。
在那些被水晶保存下來的、曆經數次洗禮早就蒙灰的舊知識體係中擁有對此模型有過相對詳細的解釋:在以現實環境為基礎,也就是當前已知最高的故事源頭之下,使用計算設備與網絡數據搭建出的、能夠容納虛擬意識與虛擬環境並保證其互動性與自洽能力的整個營造層級被稱之為次級敘事。而次級敘事內部的環境為基礎再次構建的類似環境則以此類推。
理論中,在剝離所有現實要求的前提下,在那樣的理想模型中建立的故事可以無限迭代。
為了克服當時的部分已經難以前進的阻礙,當時的聯邦對此做出的研究可謂絕對深刻,然而,在後來戰爭結束之後,該部分研究成果在逐漸失去軍用價值之後權重大幅降低,甚至一度轉換為了聯邦娛樂體係巨頭們的研究目標——但是,與之有關的研究,似乎卻一度徹底壓製了終極恐懼。直到現在,在自己這裏,全新的、或許可能更加全麵的虛空模型取代了曾經的一切邏輯無限結構為止。
自我感知,唯心,缸中之腦等詞匯以及它們所代表的現象,其實一直困擾著舊時代的聯邦哲學體係,而這些詞匯與聯邦認知極限與終極恐懼之間的關係也一直糾纏錯雜難以梳理。由於無法證明,一切即為模擬等說法從未失去它們的賣座率,而其中的細節則往往引人恐懼,直到試驗結果大幅度公開之後,這些擔憂則隨著結果的公布一起散去……現在想來,那似乎有些奇怪,巧合的……可能並不正常。
現在想來,這其中或許也有誤會,甚至過往的認識可能有所偏頗——它們本質上的創造與被創造都來自於同一基線,而這樣的統一基線與同源構造可能隻是更加簡單的創造與被創造之間的關係,它們達不到,也不太可能達到那樣層次的差異……
對於整個帝國而言,這內容還並沒有被徹底公布開來,但是那時,對描述物質本身屬性的信息而使用的方式現在卻仍然適用……這會是因為思維阻礙而沒有被在意到的可能的突破口嗎……?
整個記憶體係出現偏差與錯漏之後,維多維爾想到了兩種可能。
第一種,就是在漫長的高烈度戰爭中,大量戰死的帝國士兵的靈魂與殘餘存在性並沒有完全消散,它們所產生的影響仍在。那些目前來看的“死亡者”本身所擁有的可描述部分仍有模糊的殘存結構——這個性質或許在未來可以被操控,可以將現在認定的大批硬傷亡個體轉化為軟傷亡,有朝一日,它可能可以成為直接的止損手段。
而另一種猜想,則令人感到驚悚——在此前六千年來的戰爭中,帝國總旗艦本身的被記憶體係已經在無形中被末日-創世抹殺了一部分,那些強大而無形的火力並沒有被不滅長牆和半強度狀態的邊界線徹底偏轉割裂,部分混沌的潮汐有可能攻擊了沒有被維多維爾自己注意到的延伸存在結構——不滅長牆和邊界線的確有能力阻擋末日-創世的攻擊,但是……
哪怕防禦體係再強,它也根本無法為原本就不在防禦體係保護區域的存在提供防護,倘若如此,缺失帶來的後果可以說相當輕微,甚至微不足道——如果真的能將一切整合進一個個故事,如果敘事體係真的可以描述萬物,可以詳細、延展、實際到如此的程度,那麽割裂與破碎帶來的結果……自己還不能確定那其中究竟會遇到怎樣的後果,但是無論如何,對有關的猜測和論證也不能輕視分毫……
維多維爾在大致研究目前所有的延伸“存在性”之後猜測,與帝國有關的敘事結構可能在不同領域、不同範圍內存在多個層級——從一次注視或者輕微擾動之後可能出現的星軌偏移,一直到當前的整個帝國,這些不同層次不同能級不同位階的體係所能承載的影響與記憶強度都不相同……
而這些結構一旦被徹底摧毀,或者說在自己完全啟動邊界線之後,究竟會呈現出怎樣的變化,維多維爾目前還不知道,但是僅僅這一次試驗就絕對可以確定,要是現在將邊界線的時間開的太長,那絕對不會是什麽很好的主意——帝國的萬事萬物與自己有關的聯係強度太高了。
事出必有因,這句話現在同樣適用,建造一樣東西,那麽這樣東西必須有建造目的、建造者、建造設備等等,在建造完成之後,這件造物本身還會因為自身的活動軌跡而不斷留下對周遭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反過來,就是環境對造物本身的記憶——那麽,如果將這件造物原本延伸出去的這些附屬部分全部剪除,全部湮滅,那麽後果會怎樣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結構的敘事結構的抹除,相當於未來能夠直接粉碎已經成型的過往。不同於記錄刪除或者條目遺忘,按照維多維爾現在所能得到的結果來計算的話,徹底粉碎某些存在的一切痕跡,可以說是在根本程度上切斷了該造物能夠在有關環境層次上接觸現實環境的一切途徑,同時也徹底粉碎了該造物在正常狀態之下的一切合理存在途徑——
如果說一個零件從來沒有被任何設備加工製造出來,也從來沒有被以任何方式進行使用,那麽它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而現在,這個“零件”則完全可以說是大半個帝國。
不可否認,帝國在曾經的十幾萬年中絕對不是什麽都沒做,從宇宙基準穩定錨開始控製世界開始直到帝國技術開始被技術極致推演模塊拉著躍升,帝國一直在努力使得自己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一項高端的技術並不是直接拿來就能使用的,帝國當然知道這些,然而,比起激變的現實,這些適應性做法還遠遠不夠,維多維爾相信,如果自己完全維持邊界線的長時間運作,那麽大半個帝國或許就有可能因為過往存在基礎的徹底隱蔽而轟然崩塌,而在邊界線狀態解除之後,那些被遮罩的存在性重新與本源接觸會發生什麽,自己目前還並不知道,唯有一點可以肯定——
晶能與數學率模糊技術的確能產生非常強的模糊適應性,也就是抵抗悖論的能力,但是就現在已經暴露出的問題而言,這遠遠不夠。
至於說有沒有解決的方式?維多維爾相信肯定是有的——各類技術出現的原因,就是因為技術的開發者要實現目標,而既然有這樣的一個目標的話,那麽有關的技術手段也必然會出現——在意識到這些情況之後,維多維爾直接就能夠想到最粗略的“處理方法”——加強單位本身自洽程度,在帝國網絡內部增加曆史線廣播樞紐,在邊界線高強度啟動的時候進行“虛資訊”代償等等。
細節肯定需要再行研究,但減少負麵影響這條路必然可行的。
更別提這些設備本來的來源就是Σ,而Σ擁有著難以想象的漫長曆史。它們既然能夠做到這一步,那麽現實便完全可以說明,它們已經高度整合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並能夠使得它們穩定的運作。
包括自己在內,帝國仍然必須拚盡全力去了解自己已經掌握的技術究竟能做到些什麽,而它們本身又有可能對帝國本身造成哪些影響,尤其是在這最終認知前沿又開始猛烈擴張的時刻——如果總是技術先行,那麽在認識跟不上技術前沿的情況下,技術很有可能很快就會達到瓶頸,目前的聖音禮讚要塞能夠在曾經的水平下發揮出如此的力量,已經算是逼近認知的極限了。
至於說其他零碎的、原本展開過研究行動但是結果並不明確,或者說結果隻在那個時候的認知層麵上具有概括性的研究項目在這短短百年之中,敘事結構介入之後也會有更加充分更加詳細的解釋,例如翟卡希爾曾經提過的世界末日模型。
一開始,帝國遇到的種種現象的確能夠驗證他的猜想的和理性。但問題是,世界本身是運動但對立統一的,就有的模型根本無法解釋為什麽一直跟隨世界趨勢運動的、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變化的資訊模型會在世界末日之後將自己的所有曆史閉環破碎進而展開——這相當於世界的每一個瞬間都衍生出了一條強度堪比現實的世界線。然而,除了現在曆經數次改造的宇宙基準穩定錨,哪怕是帝國,也沒有多少設備能夠時時刻刻為整個世界保存快照。
而現在,這個模型可以加點新的東西進去。世界末日之後,整個世界破碎展開的並不隻包括世界中的全部細節,在可能是世界內數萬億億億億年的積累過程中,世界中的各種細節存在之間早已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將一直以來產生的影響彼此融合在了一起。
例如,一顆恆星對於宇宙而言再細微,隻要它因為引力波丟失了能量,它的影響就能被引力場放大到整個宇宙,然後被宇宙記住。
而在世界末日的那一刻,整個世界的一切由閉合轉換為開放,這就相當於原本高度皺縮的描繪紙張被重新抻平,變得更加脆弱、更加容易被寫作。在常規法理能夠直接影響早已注定的、亙古長存的宇宙曆史的那段“時間”裏,許多事情或許也會變得更加有趣吧。
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哪怕是自己,維多維爾恐怕也不敢明確自己所想象的一切自己都能弄明白。不過,這條路必須走下去,力量從來就沒有帶迴來過什麽快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個重,可不僅僅是指的責任與義務。
……
“破壞力……還是不夠啊。”看著浩瀚版圖之中不斷侵吞蠶食斷裂帶結構的紫金色光影,維多維爾一邊調整著自己已經開到極限的資訊賦值能力,一邊微微搖了搖頭。
敘事層的秘密麵紗應該說已經被初步揭開了,但是就算揭開這層麵紗,目前而言恐怕也就隻有自己,或者說再把聖音禮讚要塞數量翻好幾倍之後才有可能以單點觸及的方式到達這個層次。且不說可能帶來的影響,僅僅是能夠做到那個層麵,需要的資訊操控手段就足以令帝國人感到驚訝,甚至是恐懼。
不過,對於目前的情況而言,自己出手抓緊解決問題,或許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戰爭總能催動發展,帝國已經在無形中頂著有記憶以來最高程度的壓力發展了許久,如果再不處理暴露於其中的問題,恐怕錯漏早晚會摧垮結構整體。
在自己的周圍,有相當大片的區域已經被強大的力量強行淨化並被吹散,大片的環境在近似於黑空間的情況下開始趨於寧靜。
在兩座巨艦的上下兩方,極限延伸的“天極軸”點亮了這片黑暗而空曠的寧靜區域。
在這兩條性質明顯不同的天極軸周圍,纏繞著刺目的閃光與海量的符文陣列。
在思想與認識又觸及到了一個新的、可怕的台階之後,維多維爾已經重新檢視了自己所擁有的力量。
“星陣之終、神聖意誌賦值注能完成,開始第一次嚐試——”
猛烈膨脹的光芒衝散了雲海,熄滅了閃電,在無盡高遠的尺度上與斷裂帶核心深處,那道縱貫始終的血色裂穀分庭抗禮。
“目標——斷裂帶結構,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