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宛若玩笑的材料突破
對於聯邦而言,要想使得自己能夠以碳基生物為最初基底的水平發展到足以控製整個宇宙,那麽登峰造極的瞬時通訊水平和深空航行能力必然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這些已經可以說登峰造極的宇航技術,那麽別說國家整體,恐怕一個“邦”要想進行一次最基礎的反射活動,恐怕也會等到地老天荒。
現在,最快在數天之內,聯邦登記在冊的深空星艦在諧振樞紐網絡的幫助下也足以從世界迴路的盡頭直達開端。
但是在實際上的距離不在成為阻礙之後,人與人之間,卻已經悄然遠離。
技術不能彌補一切。
……
“辛苦了,將軍。”看著重新踏上前線基地艙板的卡洛斯特,卡文瑞爾和翟卡希爾立刻迎了上去。
“……現在記得我了?下次這些活你們還是自己幹吧,說到底我還是喜歡這裏——甚至多少喜歡腦袋被撐大的感覺了,聯邦中央,明明最繁華的地方,不知道為啥卻那麽壓抑。”
卡洛斯特沒好氣的甩給卡文瑞爾一塊晶板,隨後頭也不迴的向自己的休息室走過去。
“嘖,最多就是個閑暇時間的玩笑而已。”卡文瑞爾搖搖頭,隨後與翟卡希爾一起連接了一下這塊晶板。
“嗯,目前已經可以確定……新的靈魂操控設備即將開始研究……可能會使用某些新思路和更優秀的模型還有操控界麵……那麽這樣看來我們目前可以暫時停止繼續消耗實驗體了,等新的設備可以更加直接的進行觀測之後,再繼續。”卡文瑞爾說道。
“艾森德爾目前的理論推進遇到了瓶頸,他不知道應該用哪一種模型來描述信息大一統下的物質形態……兩種觀點,我總感覺這些觀點……每一個都存在著某些片麵而割裂彼此之間聯係的做法。”
翟卡希爾說道,“我認為……我們或許可以暫時改換一下執行方向——我們現在正在對於新的存在進行研究。雖然我們已經有能力認為自己起點比研究以往的任何存在時都要高,但是我們……先在應該重新繼續嚐試最基礎的,宏觀層麵上的交互和實際使用。”
“……如果這樣的話……那恐怕需要繼續犧牲探針——緊急實驗艙段的晶能結晶體已經被提取的差不多了。”卡文瑞爾忽然提醒道。
“沒事,我知道你們這裏還有一大堆探針沒有啟用,讓那些探針靠近晶能旋渦接受照射再弄迴來就行。”翟卡希爾毫不在意。
“……你們,唉,算了,反正探針探針,不去探測又能幹什麽呢……”兩個頂級學者正在“拖家帶口”起勁的爭論他們的計劃,絲毫沒有在意在他們旁邊杵著的那個燈泡,正在心疼自己即將掉線的一大堆探針的駐地將軍卡洛斯特。
在研究的近程逐漸放緩,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之後,大家緊張的情緒逐漸放鬆下來,才發現僅僅隻有一個前線基地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
雖然在這個距離上,護盾陣列和色核裝甲能以不斷毀壞自己的方式來削弱晶能輻射,但是基地的耐久終究還在不斷下降——目前唯一已知非隔離法以外的穩定方式就是靈智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忍耐晶能的影響——但是為整個基地製造一套靈魂幾乎不可能——人的靈魂太精密,也太深刻了。
並且,即使加上星冕的接駁,這由神女蜂群所建造的基地也實在是太小了。現在晶能的性質卡文瑞爾他們已經有了大體的認識,並且有艾思凱特和托雷斯這兩個擁有一定晶能相關能力的幸存者幫忙,緊急實驗艙段的那些晶能樣本已經不算是絕對程度的稀有資源,在場的所有人也已經不用再像大半年之前那樣膽戰心驚。
……
“建立新的試驗區?”
“對啊,如果要嚐試在不依賴現有的那些高水平但卻難以利用的設備的幫助的話……材料學嘛,而且還是現在這樣對一切情況……也算是一無所知。現在,原有的一切試驗方式和設施似乎都不怎麽適用,包括舊有的全部描述屬性,利用與匹配還有加工工業等等……”
“他們估計全都得失效——我們現在很有可能就得徒手完成兼容性材料的最初“配方”。”翟卡希爾指著全息投影之中所展示的,橫亙在太空中巨大的廂梁狀主體結構,“想想看,物質的排列組合會有多少種,現在我們多少還有個預測區間……一旦晶能樣本足量,開始進入物料匹配的話……包括物質觀察樣本在內,新的試驗平台所需要吞吐量可想而知,這裏的環境根本不夠。”
“那麽……請便。”
……
接下來的工作相對較為簡單了,新的試驗場地並不需要色核力裝甲那種誇張的材料。剩下的工作對於這些經曆過聯邦戰火的人來也算是一種熟悉的場麵:獲取大量物質,而執行的做法,就是爆星。
這裏靠近宇宙的邊界,造星運動已經十分稀疏,紅矮星和本身質量太低的褐矮星所散發出的暗色光芒所創造的,在整杯宇宙拿鐵中彌散開來的暗紅色調成了這片冰冷太空中除了黑暗之外的第二個在儀器之下識別度較高的主色調,即使它們的權重差距十分巨大。
在這些老年恆星周圍仍然還有一些已經死亡的行星繞著他們的太陽運轉,這些行星多半已經因為恆星潮汐鎖定的影響永遠失去了自轉的能力。在這些死亡行星上,有一半永遠是血紅色的白天,而另一半則是亙古的漫漫長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樣處於垂暮的恆星群,還有太初星體所留下的殘跡群,倒是恰好囊括了物質鏈表相當大的範圍,廣度和豐度都可以說相當不錯——它們可以提供相當豐富的試驗原料。
在鬆散的恆星係中,已經數千萬年沒有任何活力的暮年星係開始陸續迎來一批批特殊的訪客——裝載著引力子震蕩彈頭的重型高維跳躍導彈,和一群怪模怪樣的大船。
從塔洛迦級往上,更大的戰艦在一般情況下都會配備便攜的中低級戰地工廠——這是神女蜂級的功能下位替代。在擁有物質的情況下,這些戰地工廠可以生產絕大部分的不需色核力裝甲的飛船和除了空間湮滅炸彈之外的大部分彈藥——隻要有質量,一個成熟的艦隊體係就能逐漸打印並複製自身。
根據目前的結構體實際表現來推測,恐怕單一類別的強子、輕子材料對晶能的承載力都非常低下,產生的晶體除了具有不穩定的輻射之外幾乎沒有什麽利用價值,卡文瑞爾推測,有可能是這種單一構成的材料雖然部分性能好,但是相比於元素原子來說,它們實在是太過簡潔,或者說作為信息體,它們的“信息量”太低了。
炸星星的主要目標就是收集元素與物質。理論上,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將整個行星切出一條縱貫極軸的空洞,不過為了簡化工藝,最有效最簡潔的挖掘深層礦物的方式……還是破壞與拉裂。
製造太空建築所需的材料是薄壁中子堆積物。這種材料可以用所有的物質來進行加工,所以這一部分隻需要幾顆老年恆星就可以實現。而對於元素的提取,則工作要稍微多一些。
目前在這個宇宙中,已經發現的,可以在宇宙中穩定存在最小可利用時間的元素有114種,每種元素還包含著數種同位素,而嚐試尋找能容納晶能的組合,翟卡希爾不僅僅要把這千種以上的核素進行組合,還要考慮到它們的比例問題,這樣的工作量由於晶能的影響也無法直接借助任何計算機,隻能進行手動的記錄。這樣的工作量有多大可想而知。
對於輕質的氣體元素,例如氫,氦,氮等,可以直接從氣態巨行星深厚的氣體層中采集;絕大部分的中等質量元素和一般重元素可以從行星中獲取。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比較暴力:大型的鐵鎳地核可以直接挖出來進行大規模原子篩選,而有些行星沒有中央的金屬地核,整個行星幾乎都是由複雜的岩石構成的,甚至還有一些星球整個都是一塊巨大而“光滑”的黑曜石玻璃,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之前被帝國或者蟲族燒過。
絕大部分非金屬元素卻是這一類星球比較方便采集,所以為了提高原子篩選的速度,這些星球都會被均勻的攤開,以擴大表麵積;而更重的,帶有天然放射性的元素則主要取自超新星爆炸之後留下的星雲塵帶,超新星爆發在宇宙中也稱得上是猛烈的自然現象,重元素在這些宇宙自然釋放的大煙花中誕生,在行星中這些元素也都是存在的,不過它們都處於化合態,原子篩選還占工序,恰巧這幾十億光年之內還是有一些新一代的恆星的,為了加速收集,一個雲帶隻收集一種重元素,數十顆已經出現錳核的紅超巨星被集體誘爆。
在一個遠離晶能旋渦的新地點,星冕級的強大物質引導能力正在組裝新的空間站。從外觀上看,星冕級就像是一台投影機,正在勾勒全息圖像,不過不同的是,星冕級所發射出的“激光”是純度極高的質量–物質衰變流,伴隨著光芒的一次次掃過,這座龐大的新實體正在迅速成型。
而在離這裏不遠的太空中,還有一堆銀白色圓圈靜靜的漂浮著,樣子看起來就跟飾物手鐲一樣,不過這些圓圈顯然不適合當鐲子,它們的直徑都達到了數十甚至上百公裏,這些是一種很原始但是仍然好用的工具——加速器,或者叫中子槍,用來大批量生產各類原子的同位素,由於自然界之中很多同位素半衰期太短豐度也實在太低,因此多使用一些技術手段來改造世界難以避免。
這裏距離晶能旋渦已經有相當遠的距離,晶能輻射所造成的影響已經不再絕對可觀,加之晶能影響靈魂和意識的能力已經被基本推定存在,在這個區域內的絕大部分人已經長時間暴露在晶能輻射的隱藏照射之下,對晶能結構所帶來的精神壓力已經有了一定的抗性,因此在這樣並不漫長的緩衝期之後,活動的展開便捷了許多,新的太空建築建造的時間相當快。
“……這樣在物質海洋裏麵找合適的匹配……”卡文瑞爾搖了搖頭,“太缺少可量化標準了。”
“現在不就是在找可量化標準嗎?要不然不說別的,金和矽用信息論你怎麽解釋,怎麽建模?更何況,現在我們找的還不是它們的普遍性質,而是它們與晶能之間的關係!”
“別把自己想的太高……這是我們絕對意義上認知之外的存在,即使它們與世界還能兼容,其性質必然也差距很大——別把自己想的多麽高明,我們連本世界都沒看透呢,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去點點看看怎麽知道什麽東西能燒?”
“但是這……效率還是太低了……”
“那你去想個更好的辦法!”
……
在新的站點中,卡文瑞爾和翟卡希爾的工作是重複而枯燥的:將相當大數量的樣本不斷的暴露在采集來的晶能樣本照射之下——最開始的暴露目標,是一次性探針以及隨同探針一起被晶能漩渦侵染之後產生的變異物質。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隨時隨地可以大量獲取的半侵染物質,觀察活動才能迅速鋪展到那樣大的規模而不必一直麻煩艾思凱特兩人。而在多次篩選之後,被認為更有價值的物質結構,才會被艾思凱特等人提取的直接物料進行更直觀的影響。
通過觀察對比這些物質塊產生變異的速度,來確定該種元素與其同位素是否對晶能有理論上最好的屬性,也就是對晶能親和能力——換句話說,以此基礎,還可能可進行存儲等試驗活動。
在這裏,卡文瑞爾又多次確定了之前的一個可能猜測:晶能輻射的確在緩緩影響這些人的靈魂,不過對於晶能現象的異常疲憊反應減弱的確是兩方麵的作用,另外一方麵就是單獨存在的少量晶能會緩慢的自發衰變,這一點從艾思凱特兩人的工作和那些返迴的晶能沾染探針的情況就能看出來。
靈魂與意識是生命的根基,聯邦文明還能存在的基礎,無論是潛移默化,還是直接修改,卡文瑞爾都不敢對此放鬆警惕——即使不可知,有一份注意力始終盯住也總比研究的太過忘我最後將一切都賠進去要好得多……
即使這樣會在相當程度上拖慢主體目標的進程……
原本已經幾乎沒有對外影響的兩人現在又沒有辦法再穿常規性質的衣服,並且他們幾乎是一個腳印一片晶體,因此,他們隻能不斷的更換一次性的寬大試驗長袍——準確度難以推算,但就源頭–衍生關係而言,來自晶能大漩渦主體力量的直接衍生輻射要比那些黃色碎片所帶來的次級體要強得多。
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從內部來看,這個空間站幾乎就是一個長方體的大號格納庫,在這裏麵,每天可以有成千上萬個樣本同時進行測試。
在時間的流逝中,卡文瑞爾和翟卡希爾的工作正在不斷進展著,現在的計算機雖然無法直接輔助分析樣本的變異情況,不過借助高性能和高帶寬,它們有足夠的餘力來整合分析這些樣本的異同,很快,第一階的樣本篩選已經完畢,不過結果隻有一部分在翟卡希爾兩人的預料之中。
……
“目前已經篩選出了第一步的結果,相對來說,氫,氧,碳,鈦,鐵,鎳,銅和鈷的表現相對較好,而且有點意外的是,同位素的表現反而還不好。並且在那幾種元素中,最突出的居然是氫和氧……我們的生命相關。”看著手中的統計結果,翟卡希爾不禁有點意外。
“也不用太驚訝,我以前在這裏做實驗的時候,晶能向物質過渡中的混沌存在衰變所產生的第一種物質就是一種我們世界裏麵不存在的四核重氫。”
卡文瑞爾一邊說著,一邊看著翟卡希爾,顯然還有一些別的情況:“從信息大一統的視角來看的話,每一種元素的信息組成都不一樣,質子和中子數量增加是線性的,但是他們所改變的信息結構顯然不是線性變化,另外……翟卡希爾,你沒覺得自己有什麽不一樣?”
“不一樣?有什麽不一樣?我感覺自己好得很。”看著自己的研究有了突破,興奮的翟卡希爾少見的把自己的慵懶氣質暫時跑調了,完全沒有在乎卡文瑞爾要說的話。
“你忘了第一次來的時候你對晶能的反應了?我可記得清楚,你隻看了一眼就快暈菜了,但是現在你卻是幾乎能免疫晶能攜帶體所帶來的疲憊影響了,這比很多一直在這裏工作時間比你長的人變化還明顯。”
“這……哎,還真是。”翟卡希爾終於發現了自己的不對勁,現在自己的狀態相當完美,而之前那種看一眼晶能就跟硬塞了整個宇宙所有星球一百年運行模擬參數後腦袋近乎撐爆一樣充滿疲憊的狀態完全反過來了。
“出這麽大的情況變異,你自己不知道多檢查檢查?”
“太過偏離主要事件區間,怎麽檢查?查出來又怎樣?需要我提醒你,我已經被某種不亞於晶能的存在影響過了嗎?”
“……你擔心的太多。”少許的停頓後,翟卡希爾才拍了拍卡文瑞爾的肩膀:
“估計還是資訊計算機影響的。資訊計算機蘊含著跟晶能不同的另外一種第一穩定態,在長期的工作中,我也一直在接受著來自主機的擾動,在這個過程中我的靈魂可能已經被潛移默化的改變了,至少是承載能力和適應能力已經有了提高,作為最貼近資訊計算機的人,我受到的影響最大,所以適應能力相對來說也應該是最高的。”
“……資料不足,應該是這種情況了。”目前卡文瑞爾所申請的新型靈魂設備還在泡泡外麵立項,沒有可量化手段,他也不能確定,不過目前來看,翟卡希爾的猜測還是很有道理的。
……
時間在流逝。
在有了大概的方向之後,熱火朝天的冶金工作繼續進行,格納庫變成了大熔爐,大鍋大鍋的高溫金屬“湯”夾雜著散落的碳和氫,在原子篩的精確調控下被攪勻,固化,然後被送去照射。
“嗯……全原子均勻分布的嚐試似乎一直行不通呢。”看著失敗的第很多號樣本,翟卡希爾有點懊惱,“氫的承受能力是最好的,我們也一直在提高氫原子的使用量,但是成品卻還是會最終出現嚴重的晶化現象。”
“如果嚐試將氫進行富集呢?”卡文瑞爾問道。
“用處不大,我最多試過氫原子與其他的元素原子數量之和一比一百進行排列,但是效果仍然不佳。”
“不,我不是說這個層麵,我是說宏觀層麵上的。”卡文瑞爾打斷了總控技師的話,“將合金做成規則式內部多孔結構,然後直接把液氫注入到這些孔內!”
“這是什麽操作?”
“遠古時代儲氫合金的原理,沒準可以試試。”
“我說,你積攢這麽多遠古知識幹嘛?”翟卡希爾感到很奇怪他甚至覺得卡文瑞爾是不是準備明天就找個星球去玩荒野求生了。
“……你提醒了我,在晶能領域麵前,我們就是原始人,知識早已不分先後——我們所謂的先進,在新的領域麵前可能連敲門磚都不夠,相反一些老方法雖然落後,但是思路和目的卻仍然適用,廢話那麽多幹嘛?反正就算失敗了也就是再多出一塊廢鐵罷了。”
……
在計算機的指揮下,沸騰的合金熔融液很快被塑成了需要的形狀,在它的內部,整齊的排列著一串串的空腔,這些空腔每一個都與處於自己非對角線位的其他空腔以細管相連,從結構上看,這與神女蜂級工業組合艦的工作子機存儲巢差不多,不過存儲巢的截麵是六邊形,但是這些空腔卻是球體的。
在將超低溫液氫灌入這塊合金的內部空腔之後,翟卡希爾指揮原子浸潤器蓋上原先被切下的一塊外板,隨後,這塊合金被擺上了試驗台。
在一間還空著的樣本實驗室中,一組晶能樣本在ai的控製下被從保管箱中釋放出來,這些淡金色的金色雲霧在刻意的引導下緩緩移動起來,向離它不遠處的合金塊散發出柔和的黃色光芒。
而在隔離牆外,通過閉路監控來跟蹤樣本變化的卡文瑞爾和翟卡希爾此時卻忽然感到了心神不寧。
“卡文瑞爾,不知道為什麽,先前我還沒有感覺,但是現在我有預感,你所說的可能是正確的。”
“不是自誇。”卡文瑞爾的神情有些嚴肅,“事實上我也有這種感覺。”
“但是……這很莫名其妙……”
在實驗室中,麵對晶能光芒的照射,就像兩人之前在生物體和無生實驗材料上不知道見過多少次的那樣,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實驗樣本的外層開始出現了一些細碎的反光。
“還是……失敗了?”
“嗯……看來是這樣,還得想新的思路……不,等等!”卡文瑞爾突然驚叫了一聲,翟卡希爾的目光也被這聲驚叫引了過去,在監控畫麵上,晶能樣本第一次出現了完全消失,但是實驗材料並未變異的景象。
所有指向試驗物料的傳感器所迴傳的信號都變得嘈雜起來。
對於聯邦而言,要想使得自己能夠以碳基生物為最初基底的水平發展到足以控製整個宇宙,那麽登峰造極的瞬時通訊水平和深空航行能力必然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這些已經可以說登峰造極的宇航技術,那麽別說國家整體,恐怕一個“邦”要想進行一次最基礎的反射活動,恐怕也會等到地老天荒。
現在,最快在數天之內,聯邦登記在冊的深空星艦在諧振樞紐網絡的幫助下也足以從世界迴路的盡頭直達開端。
但是在實際上的距離不在成為阻礙之後,人與人之間,卻已經悄然遠離。
技術不能彌補一切。
……
“辛苦了,將軍。”看著重新踏上前線基地艙板的卡洛斯特,卡文瑞爾和翟卡希爾立刻迎了上去。
“……現在記得我了?下次這些活你們還是自己幹吧,說到底我還是喜歡這裏——甚至多少喜歡腦袋被撐大的感覺了,聯邦中央,明明最繁華的地方,不知道為啥卻那麽壓抑。”
卡洛斯特沒好氣的甩給卡文瑞爾一塊晶板,隨後頭也不迴的向自己的休息室走過去。
“嘖,最多就是個閑暇時間的玩笑而已。”卡文瑞爾搖搖頭,隨後與翟卡希爾一起連接了一下這塊晶板。
“嗯,目前已經可以確定……新的靈魂操控設備即將開始研究……可能會使用某些新思路和更優秀的模型還有操控界麵……那麽這樣看來我們目前可以暫時停止繼續消耗實驗體了,等新的設備可以更加直接的進行觀測之後,再繼續。”卡文瑞爾說道。
“艾森德爾目前的理論推進遇到了瓶頸,他不知道應該用哪一種模型來描述信息大一統下的物質形態……兩種觀點,我總感覺這些觀點……每一個都存在著某些片麵而割裂彼此之間聯係的做法。”
翟卡希爾說道,“我認為……我們或許可以暫時改換一下執行方向——我們現在正在對於新的存在進行研究。雖然我們已經有能力認為自己起點比研究以往的任何存在時都要高,但是我們……先在應該重新繼續嚐試最基礎的,宏觀層麵上的交互和實際使用。”
“……如果這樣的話……那恐怕需要繼續犧牲探針——緊急實驗艙段的晶能結晶體已經被提取的差不多了。”卡文瑞爾忽然提醒道。
“沒事,我知道你們這裏還有一大堆探針沒有啟用,讓那些探針靠近晶能旋渦接受照射再弄迴來就行。”翟卡希爾毫不在意。
“……你們,唉,算了,反正探針探針,不去探測又能幹什麽呢……”兩個頂級學者正在“拖家帶口”起勁的爭論他們的計劃,絲毫沒有在意在他們旁邊杵著的那個燈泡,正在心疼自己即將掉線的一大堆探針的駐地將軍卡洛斯特。
在研究的近程逐漸放緩,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之後,大家緊張的情緒逐漸放鬆下來,才發現僅僅隻有一個前線基地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
雖然在這個距離上,護盾陣列和色核裝甲能以不斷毀壞自己的方式來削弱晶能輻射,但是基地的耐久終究還在不斷下降——目前唯一已知非隔離法以外的穩定方式就是靈智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忍耐晶能的影響——但是為整個基地製造一套靈魂幾乎不可能——人的靈魂太精密,也太深刻了。
並且,即使加上星冕的接駁,這由神女蜂群所建造的基地也實在是太小了。現在晶能的性質卡文瑞爾他們已經有了大體的認識,並且有艾思凱特和托雷斯這兩個擁有一定晶能相關能力的幸存者幫忙,緊急實驗艙段的那些晶能樣本已經不算是絕對程度的稀有資源,在場的所有人也已經不用再像大半年之前那樣膽戰心驚。
……
“建立新的試驗區?”
“對啊,如果要嚐試在不依賴現有的那些高水平但卻難以利用的設備的幫助的話……材料學嘛,而且還是現在這樣對一切情況……也算是一無所知。現在,原有的一切試驗方式和設施似乎都不怎麽適用,包括舊有的全部描述屬性,利用與匹配還有加工工業等等……”
“他們估計全都得失效——我們現在很有可能就得徒手完成兼容性材料的最初“配方”。”翟卡希爾指著全息投影之中所展示的,橫亙在太空中巨大的廂梁狀主體結構,“想想看,物質的排列組合會有多少種,現在我們多少還有個預測區間……一旦晶能樣本足量,開始進入物料匹配的話……包括物質觀察樣本在內,新的試驗平台所需要吞吐量可想而知,這裏的環境根本不夠。”
“那麽……請便。”
……
接下來的工作相對較為簡單了,新的試驗場地並不需要色核力裝甲那種誇張的材料。剩下的工作對於這些經曆過聯邦戰火的人來也算是一種熟悉的場麵:獲取大量物質,而執行的做法,就是爆星。
這裏靠近宇宙的邊界,造星運動已經十分稀疏,紅矮星和本身質量太低的褐矮星所散發出的暗色光芒所創造的,在整杯宇宙拿鐵中彌散開來的暗紅色調成了這片冰冷太空中除了黑暗之外的第二個在儀器之下識別度較高的主色調,即使它們的權重差距十分巨大。
在這些老年恆星周圍仍然還有一些已經死亡的行星繞著他們的太陽運轉,這些行星多半已經因為恆星潮汐鎖定的影響永遠失去了自轉的能力。在這些死亡行星上,有一半永遠是血紅色的白天,而另一半則是亙古的漫漫長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樣處於垂暮的恆星群,還有太初星體所留下的殘跡群,倒是恰好囊括了物質鏈表相當大的範圍,廣度和豐度都可以說相當不錯——它們可以提供相當豐富的試驗原料。
在鬆散的恆星係中,已經數千萬年沒有任何活力的暮年星係開始陸續迎來一批批特殊的訪客——裝載著引力子震蕩彈頭的重型高維跳躍導彈,和一群怪模怪樣的大船。
從塔洛迦級往上,更大的戰艦在一般情況下都會配備便攜的中低級戰地工廠——這是神女蜂級的功能下位替代。在擁有物質的情況下,這些戰地工廠可以生產絕大部分的不需色核力裝甲的飛船和除了空間湮滅炸彈之外的大部分彈藥——隻要有質量,一個成熟的艦隊體係就能逐漸打印並複製自身。
根據目前的結構體實際表現來推測,恐怕單一類別的強子、輕子材料對晶能的承載力都非常低下,產生的晶體除了具有不穩定的輻射之外幾乎沒有什麽利用價值,卡文瑞爾推測,有可能是這種單一構成的材料雖然部分性能好,但是相比於元素原子來說,它們實在是太過簡潔,或者說作為信息體,它們的“信息量”太低了。
炸星星的主要目標就是收集元素與物質。理論上,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將整個行星切出一條縱貫極軸的空洞,不過為了簡化工藝,最有效最簡潔的挖掘深層礦物的方式……還是破壞與拉裂。
製造太空建築所需的材料是薄壁中子堆積物。這種材料可以用所有的物質來進行加工,所以這一部分隻需要幾顆老年恆星就可以實現。而對於元素的提取,則工作要稍微多一些。
目前在這個宇宙中,已經發現的,可以在宇宙中穩定存在最小可利用時間的元素有114種,每種元素還包含著數種同位素,而嚐試尋找能容納晶能的組合,翟卡希爾不僅僅要把這千種以上的核素進行組合,還要考慮到它們的比例問題,這樣的工作量由於晶能的影響也無法直接借助任何計算機,隻能進行手動的記錄。這樣的工作量有多大可想而知。
對於輕質的氣體元素,例如氫,氦,氮等,可以直接從氣態巨行星深厚的氣體層中采集;絕大部分的中等質量元素和一般重元素可以從行星中獲取。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比較暴力:大型的鐵鎳地核可以直接挖出來進行大規模原子篩選,而有些行星沒有中央的金屬地核,整個行星幾乎都是由複雜的岩石構成的,甚至還有一些星球整個都是一塊巨大而“光滑”的黑曜石玻璃,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之前被帝國或者蟲族燒過。
絕大部分非金屬元素卻是這一類星球比較方便采集,所以為了提高原子篩選的速度,這些星球都會被均勻的攤開,以擴大表麵積;而更重的,帶有天然放射性的元素則主要取自超新星爆炸之後留下的星雲塵帶,超新星爆發在宇宙中也稱得上是猛烈的自然現象,重元素在這些宇宙自然釋放的大煙花中誕生,在行星中這些元素也都是存在的,不過它們都處於化合態,原子篩選還占工序,恰巧這幾十億光年之內還是有一些新一代的恆星的,為了加速收集,一個雲帶隻收集一種重元素,數十顆已經出現錳核的紅超巨星被集體誘爆。
在一個遠離晶能旋渦的新地點,星冕級的強大物質引導能力正在組裝新的空間站。從外觀上看,星冕級就像是一台投影機,正在勾勒全息圖像,不過不同的是,星冕級所發射出的“激光”是純度極高的質量–物質衰變流,伴隨著光芒的一次次掃過,這座龐大的新實體正在迅速成型。
而在離這裏不遠的太空中,還有一堆銀白色圓圈靜靜的漂浮著,樣子看起來就跟飾物手鐲一樣,不過這些圓圈顯然不適合當鐲子,它們的直徑都達到了數十甚至上百公裏,這些是一種很原始但是仍然好用的工具——加速器,或者叫中子槍,用來大批量生產各類原子的同位素,由於自然界之中很多同位素半衰期太短豐度也實在太低,因此多使用一些技術手段來改造世界難以避免。
這裏距離晶能旋渦已經有相當遠的距離,晶能輻射所造成的影響已經不再絕對可觀,加之晶能影響靈魂和意識的能力已經被基本推定存在,在這個區域內的絕大部分人已經長時間暴露在晶能輻射的隱藏照射之下,對晶能結構所帶來的精神壓力已經有了一定的抗性,因此在這樣並不漫長的緩衝期之後,活動的展開便捷了許多,新的太空建築建造的時間相當快。
“……這樣在物質海洋裏麵找合適的匹配……”卡文瑞爾搖了搖頭,“太缺少可量化標準了。”
“現在不就是在找可量化標準嗎?要不然不說別的,金和矽用信息論你怎麽解釋,怎麽建模?更何況,現在我們找的還不是它們的普遍性質,而是它們與晶能之間的關係!”
“別把自己想的太高……這是我們絕對意義上認知之外的存在,即使它們與世界還能兼容,其性質必然也差距很大——別把自己想的多麽高明,我們連本世界都沒看透呢,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去點點看看怎麽知道什麽東西能燒?”
“但是這……效率還是太低了……”
“那你去想個更好的辦法!”
……
在新的站點中,卡文瑞爾和翟卡希爾的工作是重複而枯燥的:將相當大數量的樣本不斷的暴露在采集來的晶能樣本照射之下——最開始的暴露目標,是一次性探針以及隨同探針一起被晶能漩渦侵染之後產生的變異物質。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隨時隨地可以大量獲取的半侵染物質,觀察活動才能迅速鋪展到那樣大的規模而不必一直麻煩艾思凱特兩人。而在多次篩選之後,被認為更有價值的物質結構,才會被艾思凱特等人提取的直接物料進行更直觀的影響。
通過觀察對比這些物質塊產生變異的速度,來確定該種元素與其同位素是否對晶能有理論上最好的屬性,也就是對晶能親和能力——換句話說,以此基礎,還可能可進行存儲等試驗活動。
在這裏,卡文瑞爾又多次確定了之前的一個可能猜測:晶能輻射的確在緩緩影響這些人的靈魂,不過對於晶能現象的異常疲憊反應減弱的確是兩方麵的作用,另外一方麵就是單獨存在的少量晶能會緩慢的自發衰變,這一點從艾思凱特兩人的工作和那些返迴的晶能沾染探針的情況就能看出來。
靈魂與意識是生命的根基,聯邦文明還能存在的基礎,無論是潛移默化,還是直接修改,卡文瑞爾都不敢對此放鬆警惕——即使不可知,有一份注意力始終盯住也總比研究的太過忘我最後將一切都賠進去要好得多……
即使這樣會在相當程度上拖慢主體目標的進程……
原本已經幾乎沒有對外影響的兩人現在又沒有辦法再穿常規性質的衣服,並且他們幾乎是一個腳印一片晶體,因此,他們隻能不斷的更換一次性的寬大試驗長袍——準確度難以推算,但就源頭–衍生關係而言,來自晶能大漩渦主體力量的直接衍生輻射要比那些黃色碎片所帶來的次級體要強得多。
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從內部來看,這個空間站幾乎就是一個長方體的大號格納庫,在這裏麵,每天可以有成千上萬個樣本同時進行測試。
在時間的流逝中,卡文瑞爾和翟卡希爾的工作正在不斷進展著,現在的計算機雖然無法直接輔助分析樣本的變異情況,不過借助高性能和高帶寬,它們有足夠的餘力來整合分析這些樣本的異同,很快,第一階的樣本篩選已經完畢,不過結果隻有一部分在翟卡希爾兩人的預料之中。
……
“目前已經篩選出了第一步的結果,相對來說,氫,氧,碳,鈦,鐵,鎳,銅和鈷的表現相對較好,而且有點意外的是,同位素的表現反而還不好。並且在那幾種元素中,最突出的居然是氫和氧……我們的生命相關。”看著手中的統計結果,翟卡希爾不禁有點意外。
“也不用太驚訝,我以前在這裏做實驗的時候,晶能向物質過渡中的混沌存在衰變所產生的第一種物質就是一種我們世界裏麵不存在的四核重氫。”
卡文瑞爾一邊說著,一邊看著翟卡希爾,顯然還有一些別的情況:“從信息大一統的視角來看的話,每一種元素的信息組成都不一樣,質子和中子數量增加是線性的,但是他們所改變的信息結構顯然不是線性變化,另外……翟卡希爾,你沒覺得自己有什麽不一樣?”
“不一樣?有什麽不一樣?我感覺自己好得很。”看著自己的研究有了突破,興奮的翟卡希爾少見的把自己的慵懶氣質暫時跑調了,完全沒有在乎卡文瑞爾要說的話。
“你忘了第一次來的時候你對晶能的反應了?我可記得清楚,你隻看了一眼就快暈菜了,但是現在你卻是幾乎能免疫晶能攜帶體所帶來的疲憊影響了,這比很多一直在這裏工作時間比你長的人變化還明顯。”
“這……哎,還真是。”翟卡希爾終於發現了自己的不對勁,現在自己的狀態相當完美,而之前那種看一眼晶能就跟硬塞了整個宇宙所有星球一百年運行模擬參數後腦袋近乎撐爆一樣充滿疲憊的狀態完全反過來了。
“出這麽大的情況變異,你自己不知道多檢查檢查?”
“太過偏離主要事件區間,怎麽檢查?查出來又怎樣?需要我提醒你,我已經被某種不亞於晶能的存在影響過了嗎?”
“……你擔心的太多。”少許的停頓後,翟卡希爾才拍了拍卡文瑞爾的肩膀:
“估計還是資訊計算機影響的。資訊計算機蘊含著跟晶能不同的另外一種第一穩定態,在長期的工作中,我也一直在接受著來自主機的擾動,在這個過程中我的靈魂可能已經被潛移默化的改變了,至少是承載能力和適應能力已經有了提高,作為最貼近資訊計算機的人,我受到的影響最大,所以適應能力相對來說也應該是最高的。”
“……資料不足,應該是這種情況了。”目前卡文瑞爾所申請的新型靈魂設備還在泡泡外麵立項,沒有可量化手段,他也不能確定,不過目前來看,翟卡希爾的猜測還是很有道理的。
……
時間在流逝。
在有了大概的方向之後,熱火朝天的冶金工作繼續進行,格納庫變成了大熔爐,大鍋大鍋的高溫金屬“湯”夾雜著散落的碳和氫,在原子篩的精確調控下被攪勻,固化,然後被送去照射。
“嗯……全原子均勻分布的嚐試似乎一直行不通呢。”看著失敗的第很多號樣本,翟卡希爾有點懊惱,“氫的承受能力是最好的,我們也一直在提高氫原子的使用量,但是成品卻還是會最終出現嚴重的晶化現象。”
“如果嚐試將氫進行富集呢?”卡文瑞爾問道。
“用處不大,我最多試過氫原子與其他的元素原子數量之和一比一百進行排列,但是效果仍然不佳。”
“不,我不是說這個層麵,我是說宏觀層麵上的。”卡文瑞爾打斷了總控技師的話,“將合金做成規則式內部多孔結構,然後直接把液氫注入到這些孔內!”
“這是什麽操作?”
“遠古時代儲氫合金的原理,沒準可以試試。”
“我說,你積攢這麽多遠古知識幹嘛?”翟卡希爾感到很奇怪他甚至覺得卡文瑞爾是不是準備明天就找個星球去玩荒野求生了。
“……你提醒了我,在晶能領域麵前,我們就是原始人,知識早已不分先後——我們所謂的先進,在新的領域麵前可能連敲門磚都不夠,相反一些老方法雖然落後,但是思路和目的卻仍然適用,廢話那麽多幹嘛?反正就算失敗了也就是再多出一塊廢鐵罷了。”
……
在計算機的指揮下,沸騰的合金熔融液很快被塑成了需要的形狀,在它的內部,整齊的排列著一串串的空腔,這些空腔每一個都與處於自己非對角線位的其他空腔以細管相連,從結構上看,這與神女蜂級工業組合艦的工作子機存儲巢差不多,不過存儲巢的截麵是六邊形,但是這些空腔卻是球體的。
在將超低溫液氫灌入這塊合金的內部空腔之後,翟卡希爾指揮原子浸潤器蓋上原先被切下的一塊外板,隨後,這塊合金被擺上了試驗台。
在一間還空著的樣本實驗室中,一組晶能樣本在ai的控製下被從保管箱中釋放出來,這些淡金色的金色雲霧在刻意的引導下緩緩移動起來,向離它不遠處的合金塊散發出柔和的黃色光芒。
而在隔離牆外,通過閉路監控來跟蹤樣本變化的卡文瑞爾和翟卡希爾此時卻忽然感到了心神不寧。
“卡文瑞爾,不知道為什麽,先前我還沒有感覺,但是現在我有預感,你所說的可能是正確的。”
“不是自誇。”卡文瑞爾的神情有些嚴肅,“事實上我也有這種感覺。”
“但是……這很莫名其妙……”
在實驗室中,麵對晶能光芒的照射,就像兩人之前在生物體和無生實驗材料上不知道見過多少次的那樣,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實驗樣本的外層開始出現了一些細碎的反光。
“還是……失敗了?”
“嗯……看來是這樣,還得想新的思路……不,等等!”卡文瑞爾突然驚叫了一聲,翟卡希爾的目光也被這聲驚叫引了過去,在監控畫麵上,晶能樣本第一次出現了完全消失,但是實驗材料並未變異的景象。
所有指向試驗物料的傳感器所迴傳的信號都變得嘈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