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很努力讀書,連過拔萃科,書雋科,這不是運氣好,是老天有眼。


    李益迴雲州洛縣之前,信誓旦旦一定會迴來提親,給她婚禮,給她名分,他要用大紅花轎迎她入李家大門。


    霍小玉以為自己可以是第二個趙喜娘——


    現在想來這樣也好,李家是什麽地方,花姐兒進了門,隻怕不用一年就被找藉口休了,若是到時已經生下孩子,又從此見不著麵,豈不是更心痛。


    二十歲的七月二十已經過了。


    他們雖然還是相遇,但僅止於相遇。


    她歡迎他來古寺巷,歡迎他來陪陪母親——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他當一般人,有禮對待,有禮交談。


    母親跟鮑姑姑都不止一次問她,「李少爺這麽好的人,你還不喜歡,難不成你想嫁給小王爺?」


    小王爺很中意她,曾想收她為府中良人——霍小玉是直到事情黃了,才知道母親收了人家聘禮,那日晚上跟母親約法三章,她的婚事自己作主,若以後背著她訂婚約,她就出家,當下把頭發剪去六寸長,嚇得母親隻有點頭的分。


    這件事情都過去兩年了,真沒想過還會再聽見小王爺的名字,都不知道該怎麽跟她們說,她十八歲不想嫁的人,二十歲也不會想嫁。


    至於李益這麽好的人,哼。


    十二歲那年,她在夢中殺了李益好多次,而現在,她偶爾都還會在夢中拿茶板子抽他,怎麽可能嫁給他,萬一晚上翻身一個迷糊,真把他了結,豈不是自己也毀了。


    此生不易,她還有好多事情想體會,這要蠢成什麽樣子才會兩世都栽在同一個人手裏?


    隻是這些不能言明,霍小玉自然得另外找理由,「娘,你們隻覺得李少爺人好,又對我和善,可是也不想想,李家那背景,我怎麽跟的起。」


    「哪裏跟不起了。」鄭氏急道,「李家不過是商戶,又不是什麽書香世家,但你爹可是正一品的大臣,你雖是我所生,但後來卻歸到太太名下,是名正言順的霍家嫡女,正一品嫡女配個商戶庶子,那是綽綽有餘。」


    霍小玉無奈,「正一品嫡女配個商戶庶子的確綽綽有餘,但我現在在古寺巷,十兩金子就陪酒,彈琴,甚至出船遊湖,娘,我不是霍家的嫡女,我隻是個清姐兒,而他,聽說天資聰慧,還沒科考,就已經有數位大臣讓他過府作客,若不意外,過拔萃科與書雋科都不是難事,加上李家財富疏通,肯定可以拿到好缺額,不用兩年,我們就是清姐兒與朝廷命官,就算當妾,都還算抬舉我了,哪裏合適?」


    「就因為還耍兩年,沒那樣快迴雲州,如果你先給他生下孩子,看在血脈的分上,李家人也不會對你怎麽樣的。」


    「娘,沒那個分量,別進那高牆,我能當小戶妻,不當大戶妾,我不想伺候別人吃飯。」


    鄭氏跟鮑十一娘被她堵得無話,隻能算了。


    因為鄭氏身體漸好,霍小玉不再那樣恨李益,但不代表她原諒了這個人,她隻能做到「把他當成一般人」,不針對,不敵視,不讓他看出自己不想麵對他。


    慶幸的是,李益也把她當成一般人,見到麵會點頭致意,沒見到也不會特別問起——就隻是看到她時,臉上會出現高興的神色而已。


    在外人眼中,他是不錯的丈夫人選,年輕,有才,出身富裕,將來可期,對她既有心意,又有禮儀,這麽好的男人當然得趕緊抓住,母親著急,她能理解,天下父母心嘛,但也僅止於理解,不可能順從。


    所以她那日才把話說得很明白,非常明白,相信母親跟鮑姑姑都會想起兩年前她剪斷頭發那幕。


    除去這小插曲,都還過得挺好的,真的。


    夏末的京城仍然十分濕熱——拔萃科的考生們,就在這時候入闈,得考上四天,過程就是各種折磨。


    不過選這時節也是有其道理的,鍛煉心智嘛。


    寒露當日公布結果,李益的名字出現在紅色榜單上,而且還是第一名。


    李益的表哥崔允明雖然名落孫山,但崔家還是替這外甥操辦了一番,一方麵顯得自己大度,一方麵也是想讓自己兒子沾沾喜氣,但當所有科考生都開始拜老師,想辦法在考書雋科時爭取更多有利條件時,昭然寺的住持竟到崔家,把李益接走了。


    說詞自然也是那套,鋒芒太露,得近佛,去銳氣,這段時間便算是暫時出家,家人不見,書信不接,俗事不問,人間之事一律不準,講白話就是:不能訂親。


    崔家知道他十四歲時就被紫天寺住持接走的事情,故不意外,可是當天家裏有幾個客人,個個目瞪口呆。


    昭然寺住持隻有皇宮法會才會出寺,專門替皇太後主持祈福會,然而寺中的住持居然來了,幾位客人十分不淡定,又見崔家人絲毫不驚慌,李益也是點點頭就去收拾東西,倒是想起了隱約聽過李益曾在紫天寺住過的傳聞,原以為是誤傳,沒想到是真的。


    霍小玉聽聞此事,又更放心了些——事情發展越來越不一樣了,肯定沒事。


    心裏定,閑情逸致倒也有了,雖是沒找到合意郎君,但柳大娘說話率直,消息又四通八達的,她覺得脾性很合,偶爾還是會讓她過來陪著說話,鄭氏自然也是一起。


    柳大娘說話不如說書先生那般精彩紛呈,但勝在她講的都是真的,聽起來有意思的多,有時鄭氏聽得高興,還會問上幾句,柳大娘自然知無不言。


    原本隻是各種閑談,卻沒想到,居然從她口中聽到李益的後續事件。


    「倒也不是我愛說長道短,隻是此事實在有趣,鄭大娘與霍姑娘不妨當作笑話一聽。」


    拔萃科考上,基本上已經能當個縣令,這要是家中能疏通,便能進州府給知州辦事。


    至於名次比較前頭的,自然想再拚一下隔年的書雋科,書雋科一過,好一點就是正輔,差一點也能當個副府。


    李益這官途,是走定了。


    寒露放榜,知道李益高中後,崔家當日便派人快馬到雲州洛縣的李家報喜,李家自然欣喜若狂,除了上紫天寺供金修佛像,還連擺了十天流水席,能多熱鬧就多熱鬧,這下真的光宗耀祖了,李家有族譜以來的十幾代,第一次這樣爭氣,李正道就別提多得意,酒席散後,還在院子跳起舞來,鬧得大半夜才肯睡。


    慶祝過後,李家都想著同一件事情:該給這長子長孫訂親了。


    十八歲,有功名,自然要快點成家,好給開枝散葉。


    「李太太盧氏沒生兒子,想給這庶長子說自己的娘家侄女盧姑娘,將來婆媳一心,這才好過日子,但李老太太卻想著京城裏嫁入崔家的長女所生的崔小姐,若讓孫子娶了外孫女,肯定能幫上崔家一把。」柳大娘說起,笑到眼睛都不見,「李公子是富貴人家的長子,加之人品相貌出眾,原本就是一塊好肉,現在有科考身分加持,更是成了上好的肥肉,媒婆想咬就算了,沒想到嫡母跟祖母也張嘴。」


    李益說親對霍小玉來說本就是好事,柳大娘又譬喻得有趣,她倒是難得在聽見有關他的話題時笑了,「那李老爺怎麽說?」


    「李老爺自然是偏自己姊姊,李家是旺定了,李少爺娶崔姑娘,自己的親大姊也能得到好處,何樂不為,至於盧家,說穿了不過就是妻子的娘家,他還真沒想過要讓兒子去親上親家。」


    鄭氏聽得十分專心,「那李家是幫李少爺定下崔姑娘了?」


    「若是定下,還沒這麽好笑,鄭大娘,這事兒好笑之處我才正要說呢。」柳大娘喝茶,潤了潤喉,「李老太太跟李老爺一條心,盧氏知道自己說不上嘴,但也不想就此打住,兩位倒是想想,一個女人沒有嫡子,又掌控不住庶子,為了自己晚年著想,也為了逐漸衰敗的盧家著想,她肯定要讓庶子娶自己娘家的侄女,所以她想了一招:先斬後奏。」


    霍小玉一方麵覺得荒謬,一方麵也忍俊不住,「先斬後奏?難不成她要自己一個人迴娘家提親?」


    「盧氏借口去玉佛山還願,來迴共要十天,可沒想到她不是去還願,而是帶著盧姑娘直奔京城,等李家收到信時,早追不上,盧氏就這樣一路快馬加鞭,直接到了南亭崔家,道,老太太病重,紫天寺住持說得讓長孫快些成親衝喜,所以李老爺讓她帶著定過親的準媳婦過來,八字都是過的,日子也算好,明天就是好日子,讓崔家幫忙張羅婚事,一切從簡就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閑妻鎮後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薰並收藏閑妻鎮後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