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智能城市,入眼就是一大片公共交通區,在這裏,有無人公交車,無人出租車,無人觀光車,智能電瓶車,智能自行車,智能平衡車等公共工具,當然,還有一條智能分流通道通往低下地鐵,但現在地鐵還沒造好。

    在整個公共交通區的兩側,有一個特別顯眼的充滿未來感的金屬建築,大概兩層樓這麽高,通過電梯和扶梯上去,現在電梯和扶梯都暫時關閉。

    而未來,在這裏麵將會出現的,是無人智能公共飛車。飛車這個技術其實已經不新鮮了,也早就有企業可以實現,但飛車的發展總是停滯不前,一個主要難題是無人機一樣,是運用問題,如何開放空中飛車的飛行權,如何管理空中飛車,這個東西在科幻電影裏看著很炫酷,但真的要落實,一大堆麻煩。

    就單單一個空中車禍問題,一旦發生,下麵多少人要遭殃?除非跟私人飛機一樣,是屬於個別人的專屬,每次飛的時候都要去申請,但是飛車如果不能量產不能普及,意義就沒那麽大了,還不如好好搞私人飛機呢。

    但飛車又確實能解決類似交通擁堵等問題,所以在智能城市,飛車將會麵世,但隻能作為交通工具,不可作為私人出行工具,個人不好管理,但統一作為公共交通工具,還是很好管理的。

    劉凡把車停到一旁,拿出手機打開了一個app:智能城市。

    當然,這個app現在隻有內部可以使用。當智能城市建成開放,智能城市app將會是大家最重要的一個生活輔助工具。

    智能城市app會24小時不間斷的對城市內的所有數據進行計算,對任何一個變量造成的影響進行掌控,然後對任何一個個體的需求提供相對最為合理的安排建議。

    比如一個人進入智能城市後,打開app通過語音或文字輸入自己的需求:我今天晚上7點要在家開全息會議,我想在6點半之前吃完晚飯。

    然後這個時候,app就會反饋信息,比如建議你去哪家餐廳吃飯時間比較充裕或者現在飯館都爆滿,建議點外賣,如果你沒有私人交通工具,app還會反饋一個最合適的交通工具給你。

    同時app還會幫你連接到家裏一會兒需要使用設備,比如在最節能的時間提前開好空調,確保全息通訊設備可正常使用,讓智能助手做好會議記錄準備等。

    然後按照優劣順序會給出幾個或者幾十個建議排序,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比如你選擇坐公交然後去某家餐廳,那麽智能app就會開啟預約,你在去的路上就可以點菜了。

    app也會把你大概到餐廳的時間反饋給餐廳的智能配餐係統,基本上你到餐廳後,坐下菜就上來了。

    當然,app在推薦餐館的時候還會考慮到其他因素,比如用戶的喜好。

    而且這個例子裏的變量還是比較少的,對於用戶來說,可以提出複雜的多的需求,工作,學習,吃飯,娛樂,交友,健身等等,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去尋找更合理的安排。人工智能,將會幫人解決耗費自己大量時間的日常選擇。

    整個智能城市都會進入一個智能互聯的網絡,所有數據都在不斷的互通與分析,類似現在很多人出門怕到了目的地人太多,吃飯娛樂選擇糾結症,喜好推薦不智能等問題,在智能城市都會有效得到解決。

    同時app也會有主動提醒,比如最近有什麽與用戶匹配的活動,也包括健康提醒,如果檢測到用戶長期不運動,會有運動建議,如果用戶忙,app也會給出一些擠時間的方案,讓用戶可以抽時間去最近又有空位的健身房或體育場動一動。

    當然,想要實現這種城市智能的大範圍使用,現在的算力是很吃力的,要知道人類的不可控是非常嚴重的,就比如一個人說我要去吃飯,也許接了個電話就不去吃了,這就是一個變量,然後蝴蝶效應大家肯定都聽過。所以人工智能必須要進行不間斷的計算,現在也就隻能在這裏這麽一小塊地方進行試點,想要全國甚至全球普及,還不可能。

    劉凡點開app後說道,“我想參觀一下智能城市,但是要在半小時內達到望宇軒。”

    app很快給出迴應,“已推薦十二個方案,劉凡看了一下,排在第一的建議是讓劉凡使用智能平衡車,在這個方案後麵寫的是最合適,而排在第二的是坐觀光車,方案後麵寫的是最舒適。

    但按理說,從參觀的角度來說,坐觀光車顯然應該是最合適的才對,而且現在智能城市都沒什麽人,坐觀光車就更舒服了,但是為什麽排第一的方案會是平衡車呢。

    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全麵分析,他們會讀取用戶的個人信息,所以人工智能會分析劉凡是木龍科技的老板,會了解到劉凡是一個經常健身的人,了解到劉凡能熟練掌握平衡車。

    所以人工智能判斷劉凡作為木龍科技的老板來參觀,更可能是來視察的,那麽就可能會隨時停車,會進到一些內部深入觀察,這個時候,觀光車顯然不方便了,劉凡的身體素質又完全可以支撐得起半小時的平衡車,因此,第一推薦是平衡車。

    於是劉凡點擊了第一個方案。

    “用戶信譽符合免押金要求,正在獲取平衡車信息,平衡車正在啟動,預計還有十秒到達,請耐心等待。”

    劉凡正好等了十秒鍾,一架嶄新而又炫酷的白色平衡車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智能平衡車有自動駕駛功能,但跟無人駕駛車還是有區別,他隻能按照既定路線行駛,畢竟從造價和設計來說,把平衡車搞得這麽智能,性價比太低了,有多少人會花幾十萬買輛平衡車...

    在行駛過程中,如果需要暫停和切換人工控製都有特定的動作指令,之後再切迴自動駕駛就可以迴到原來的路線。

    踩著平衡車一路往前,可以看到智能城市跟現在的大部分城市最大的區別就是空曠簡潔,整個城市的設計同樣遵循了木龍科技一貫的設計風格,極簡。

    不管是房屋、綠化還是紅綠燈,密度都遠低於杭城。但智能城市這樣設計,是因為智能城市要控製人口麽?

    當然不是,智能城市最終肯定是要普及全國的,華夏14億人口,怎麽可能控製人口,智能城市之所以敢這樣設計,是因為這裏的建築,尤其是居住區,都有特別的格局。

    在劉凡參觀的過程中已經可以看到幾個小區已經有了個大概的輪廓,不到一年的時間,基建狂魔果然不是蓋的。

    這邊的小區跟傳統的小區設計有著巨大的不同,就比如劉凡此刻眼前的一個小區,這是一個蜂窩式結構的交織住宅複合體,24層數百個積木分塊,從外形設計來說,極大的保證了更多住戶的采光問題,但他最重要的是,更容易搭建智能城市的核心係統之一,智能自循環係統。

    在智能城市,小區的設計有十幾種,但每一種設計的最大目的一定是方便智能自循環係統的搭建,這個係統可以讓建築通過太陽能,生物能,垃圾能等發電方式提供循環自供電,通過汙水過濾等方式實現循環自供水,通過建築綠化打造微氣候,通過垃圾自處理為植物提供養料等,最終實現60%以上的能源循環自供以及環保的目的。

    另外,這裏的建築設計基本都帶有立體升降停車場,建築空間利用率提升65%以上,解決停車難問題。大馬路上不再有這麽多車輛,也是讓城市看著空曠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智能城市的商業區、學校、體育館等建築,都會有智能自循環係統。

    劉凡按照推薦路線逛了半個小時,總的來說,智能城市的框架已經搭的差不多了,再等個半年,就可以準備往裏麵塞東西了。

    智能平衡車最終停在望宇軒門口,劉凡通過app支付了3塊錢,平衡車自己去尋找最近的停放點。

    望宇軒是奇特的中式結構金屬牆麵,一種文化與技術的完美融合。

    足足3米6高的大門氣勢十足,劉凡一腳踏入,眼前的一幕卻讓他的心瞬間揪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未來超級智能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塔小菩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塔小菩提並收藏未來超級智能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