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漫的負能量雲在百億年間擦除了千萬個星係,超天亦或是其他超相文明沒有設立有效的預警機製,原因無非是星係級別的移民標準難以確定以及工程過於繁瑣。負能量雲擴散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且無法阻止,撤離是唯一可行的選擇。

    擺在超天眼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橫穿距離未知的負能量海,那邊或許可以擺脫佚名;另一個是直接前往新的宇宙,一切未知的宇宙。現有理論難以發揮作用,無法割舍現有物質條件的超相文明隻能在新區域邊緣停留,理論的發展會無比緩慢。經曆過失去一切的文明,例如九域,對此的接受度會高些。

    在大宇宙,新區域的數量難以想象,盤古和佚名都沒有能力占據太多區域。某種程度上,誕生幾百億年後的大宇宙仍然空曠。

    這一次,我選擇橫穿負能量海以減少與佚名相遇的概率。一個高自主化的文明,每一個個體都可以選擇獨自或組隊開始新的生活,各有優劣,不詳談,畢竟選擇獨立發展的超天並不多。

    思維化的超天擁有寄生生物的能力,缺點是思維體難以實質化地影響外界,更別提像小維那樣憑空創造物質。

    --

    九域的分裂不算嚴重,絕大部分九域踏上了穿越負能量海的虛載體,原因之一是百億年的守則都不允許超天或九域橫穿負能量海。

    四維體真空是負能量海的特征之一,九域將自身改造為思維體後,就放棄了前進“緩慢”的載體或超相補全後出現的虛載體。補全後的超相理論允許凍結四維體,以四維體為基礎的微型宇宙就此誕生,也稱為虛載體。

    四維體真空對思維體生物的影響是巨大的,就像剛離開地麵的生物必須麵對相對真空的外層空間,少有的恐懼感蔓延。

    --

    在三億年前,我和元都曾嚐試橫穿過負能量海,但都因無法補充熵而返迴。

    之後298個能連續運行2.8億年的虛載體駛入負能量海,當四維體儲量過低時就會觸發返迴機製。設計上,2.5億年內虛載體就會駛迴出發點,無論是否抵達終點。虛載體平均在第2.2億年返迴,並都帶來了一些聊勝於無的終點數據,那些年的航行日誌如死水般平靜。順便提一句,大宇宙的零點場存在一些問題而無法技術化。

    --

    弱斥力場是一種經濟的針對性防禦場,相比於斥力場,它的耗能可以忽略。

    在長時間尺度上,湍流造成的影響無法忽視,解決這個問題後,虛載體的航行時間增加一千餘萬年。

    為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九域和同行的超天分批休眠,沉睡於時間晶體中。

    虛載體沿著已探測路徑最短的航線前進,負能量海數據波動與航行日誌保持著基本一致。一億年的沉睡時代降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搖籃中的科技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間撕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間撕裂並收藏搖籃中的科技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