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類物理性質優越的物質有極高的觀賞價值,不僅在於難加工性,也在於其稀缺性。在恆星邊上守石頭的行為幾乎沒天做。

    市麵上常見的流紋晶體平均體積不過一立方厘米,通俗的說,這是大宇宙中等價物的一個小分支。

    高密度的異常報告轟動了整個社會。追倏者在尋找目標時會開啟同步記錄,這是他們籌集資金的常見辦法,而一些為藝術品公司工作的天常年蹲守在追倏者的記錄前。當古董的數量停滯不前時,相對畸形的太空藝術由此形成。

    近億立方千米的流紋晶體牽動了十分之一的產業,這類發現不亞於一個萬噸級的金塊輕輕地落在公海上。

    --

    對大部分天而言,這塊石頭隻是未來實體等價物的一部分。可真正應該注意的是,這塊石頭絕對不是自然形成的。

    重元素是穩定大宇宙恆星的主要因素,小質量的重元素聚集已是奇跡,更別提這類物質。簡單講,這大概率是人造物。

    這顆恆星距滄心太過遙遠,附近也沒有什麽聚集地。除去如何獲取那塊石頭的問題,天抵達那就得花費半個世紀。既然如此,我計劃和元去看看那個被無差別清除的文明,按常理,他們也是凍死的。

    --

    這顆恆星因溫度驟降而缺失了小部分的質量,溫度的降低讓一顆炎熱的蒸汽星球逐漸冷卻。元表示這是歧視,對低密度生物的歧視。不遠處的伴星正在吞噬恆星拋出的物質。

    相對溫柔的離子流被那塊流紋晶體分割,歲月改變了它的外部結構。數不盡的孔洞交織而相通。第一感覺,這是極為原始的建築風格,高密度的通道數能緩解外界對結構的傷害。

    離子的纏繞螺旋結構往往在宏觀結構中呈現,一些仍在誕生恆星的星雲就存在此類結構。而微觀的螺旋結構極其少見,這類物質被稱為高溫有機物,離子生物就誕生於這類有機物中。

    石頭的核心處存在數個密閉的空腔,一堵堵遍布著密集小孔的石牆陳列於空腔中,這是離子生物最原始的記錄曆史的辦法。離子生物會在通過標準數量的小孔,標準區域內都包含一串記錄。解析文字花費不了多少時間,記錄中的曆史陳列於我的記憶。

    他們記錄的曆史,稍微挑重點說。他們誕生於恆心的核心,那兒的重元素組成了初始的螺旋結構。部分離子生物進化出最基礎的記憶體後,他們的擴張變得有序起來。

    恆星的內核雖然炎熱但充足的食物緩解了對高溫的不適感。他們的穹是混亂的離子流,也就是所謂對流層的底部,每個踏入其中的離子生物都沒有迴來過。

    內核逐漸變得擁擠,一群離子生物決定逆行教條,大基數的離子生物隨著對流離開母核。

    數千年後,母核上的生物普遍認定他們被神放逐,與此同時,一群千年前的生物出現於母核的另一側,也就是信仰中神的領域,在那兒,神無私地將物質投向母核,再由母核將其轉化為食物。

    那群生物向著母核中的生物講述著精彩且浩瀚的外界,以及他們是如何找到迴來的路徑。

    這是他們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對外核的擴張,很無趣,。

    第三階段,他們製造了那些巨大的板塊並勉強擁有了離開恆星的技術,甚至於能俯視這顆星星。

    當文明踏足星空時,第一個欲望便是建立新的家園,或者說,上去看看,即便迴不來。

    他們製造了技術所允許的最大強度的太陽風,就像那群逆行教條的生物,伴隨著高密度的等離子體,他們抵達了伴星。

    之後的曆史,第四階段,大降溫。對流的分割中斷了母核和外核的聯係,母核的降溫遠超外核,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文明滅亡,伴星上的生物也應是類似的遭遇。

    --

    “把這幾個空腔收拾以下,剩下的隨天折騰吧。”我對遠說道。

    巨石脫離固定,並被一個個泡泡覆蓋,然後消失不見。

    “曆史並不那麽重要,我覺得你應該看看這個。”元將一串螺旋結構拋向我。

    “你還能分辨出正確的有機物,早說。”我分析著帶螺旋結構的有機物,“可惜不完整。“

    “這不是重點,我無法解析他的作用。“元仍在篩選遊離的有機物。

    “那我直接模擬一段類似的,可能要一段時間。”我無目的的複製結構並將其安插至外層。如果有問題可以直接脫離,對我沒什麽影響。

    啟用模擬的瞬間,感知出現錯亂,瘋狂觸發我的既視感。過去,現在,未來,重疊於感知,我幾乎忘記自己的存在。

    “有種理論叫做絕對感知。”元審視著我共享的畫麵,“隻是理論上的,但你這個,好像更加絕對。試下並行思維,可能是串行算法的問題。”元說這段話時,是割裂的,就像無數個元在不同時刻傳輸信息。

    並行算法因為一些大問題被我徹底拋棄,重新啟用就像用著上古時代的界麵。我將並行數拉至極限,感知才勉強可理解。

    “並行思維,可能真的沒什麽發展潛力。”我對元說道。

    “試著啟用一部分你自己的感知,做對照。”

    “多餘的部分,是過去和未來,不過持續的時間很短。”我告知元。

    “他們對湍流的理解是刻在螺旋結構上的,隻有這樣才能在對流中確定位置。過去和未來隻是附屬品,就像垃圾數據。“元加速了對有機體的分析,”我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一些有意義的。“

    數年的時間,除了最初的那個螺旋結構,元再沒找到無法解析的結構,我在這段時間完成了對數據的初步處理。短期的未來,這已經顛覆了超相理論的預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搖籃中的科技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間撕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間撕裂並收藏搖籃中的科技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