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斷斷續續的搜尋,我在一千三百光年外發現了那個入侵母星係的文明。

    不同尋常的,智能並非反叛,隻是兼職服侍它們的創造者。攻擊的理由,為保障創造者的安全。理由很正當,能穩定運行千年的智能,已經成為了我未來的技術儲備。畢竟智能這種涉及隱私的存在,是不可能放在教科書中的。

    佚名不去攻擊他們的原因,也許是為了提高附近文明的質量,亦或者,很模糊,但他們一定有存在的理由。

    其次,目前隻要阻止滄心向那個方向擴張就行。

    之後千年的故事,製造二代曲率驅動的技術基本完善,看起來很粗糙。不計能源代價,可以讓數個最輕的常規原子已近百倍光速前進。大宇宙無端跨過了誇克這道為穩定而生的分界線,直接將更深一層的標準亞原子推上了微觀層麵,這類標準亞原子,就像多種沉重的黑箱,給未來帶來了許多不確定。當然是不確定都是技術上的,理論及時地拋給天就行。太快的發展的速度,可能會引起佚名的懷疑。元說,他們試過在原始文明中埋下反叛的釘子,就為了在他們加入後做出一些能緩解局勢的事。當然,無一成功。

    --

    在單位體積輸出功率未出現兩個數量級的飛躍時,天仍得忍受低速的製約。

    臨近恆星係間的通訊延遲足以令天煩躁,消息來去需要近五分鍾。傳統超光速粒子被挖掘至極限,最終速度如曾經的摩爾定律般嚴酷。若是再快,接收端將無法識別完整的數據,當然,也有一群人在挑戰最終速度的極限,正如那群用極低溫挑戰傳統三進製極限的團隊。

    標準亞原子粒子,說白了,一群孤恐患者。跟普通粒子有著截然相反的性質,就像普通粒子的影子。這個宇宙的電子,相對來說有些活潑,為了杜絕嚴重的發熱,艦載設備不得不換裝光控。從元提供的資料上看,多種亞原子粒子混控才是長遠使用的基礎技術。最常見的電控、光控,不過是原始人使用的篝火。

    理論上,光控的潛力能支持文明走很長一段距離,但過渡的依賴會限製整個文明的未來。電控和光控在付出一定代價後能互相轉化,但混控和這二者是兩碼事。在原宇宙,光控轉向向控能完美過渡,因此不會出現卡死文明的現象。可在大宇宙,停滯文明的存在實在太過普遍,理論和技術的雙重斷崖不知扼殺了多少文明,為此,這片區域的盤古不得不限製它們的技術自主,一些標準被強製執行,但佚名並未做出什麽幹擾。

    初期的混控如其名,混亂不可控。當亞原子集體耦合度過低,或者說正在小型化輸出端,

    整個內核會突然熔融甚至離子化。亞原子為阻擋分離會釋放一些能量並聚團。

    眾多私人機構在付出重金後選擇放棄,轉向光控來維持企業的發展。這一段時間,多個

    文明都有著無限接近的曆史。一個巨大的蛋糕被一把刀保護著,很可笑,但真實。

    這種時候,為了不讓自己重開,我必須強行介入市場,知者畏懼動亂,更別提,我曾見過數不盡的停滯文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搖籃中的科技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間撕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間撕裂並收藏搖籃中的科技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