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零點場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既期望利用加速度激勵零點場,又控製虛粒子停止運動。
通過高能電子轉化負粒子的實驗非常順利,順利地連一絲痕跡都沒留下。能量基本守恆,問題是,未被轉化的對應粒子消失不見。
糾結了一陣子,我放棄了掙紮,反正類似的技術滿宇宙都是,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就像吃不飽飯時,沒人會理會環境問題。
--
蛇夫空洞中,最長處達到三個天文單位的實驗場自建成起未曾停休。
激勵零點場的每一次實驗都是百年起步的時間跨度,極微觀實驗的整體趨勢向著千年前進。
就像搞笑的瀝青滴漏實驗,雖說它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卻在三億個世紀後成為超相變實驗的安慰組。
“聽說了嗎?第十坨瀝青終於斷了。”
停頓。
“怎麽沒視頻?”
“提早四落斷了,沒人注意,視頻在一落前自動刪了。”
“……”
--
激勵零點場所需的能量密度是常數技術所能提供的極限。
每次儲能就需要98落,換算一下,大約9個月。
激勵或稱點火階段是看臉的過程。
運氣好,後續的外持設備能立刻更上,激勵後的零點場不需要太高的功率就能繼續反應。
運氣一般般,另一套冗餘設備立刻跟上。
運氣不好,九個月後見。
--
兩個直徑百米的半球貼合,類似的裝置重複陳列數億個,再加上占地巨大的常數儲能體係以及供能通道,這些組成了主要實驗場所。
徹底跳過內斂宇宙技術,故裝置不得不暴露在外。
博遙的文明由於生產力暴增而極度厭倦戰爭,他們熱衷於啟迪原始文明,手把手帶大那種,附近的啟蒙超載文明不知扔了多少探測器在我附近,好奇心令人厭惡。
我本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傳統觀念,時不時讓念級飛船去那些超載文明家裏逛逛。
--
供能時浪費的能量剝離出部分粒子,等離子體躍動於半球間的空隙,電弧遊離於圓球外殼。
這實驗本該隻出現發光現象,電弧對實驗的影響不大,卻實打實地誤導了無關文明。
我已經告知過他們別理會這一區域。
--
宇宙日曆一頁頁飄落,湮滅。
外宇宙的星際氣體終究耗盡,氦引爆了絕大多數恆星,隻剩紅矮星支持者宇宙最後的燭光。
星空曾耀眼過,可它注定黯淡終老。
紅矮星極低的亮度讓星空不再。那段時間出現的原始文明,沒有創造有關星的名詞。
很少有事物沒有結局,我看不見的宇宙已邁入暮年。
數不盡的長城最先消失於可見光波段,星係團,超星係團等步著他們的後塵。
白矮星和褐矮星占據了夜空,極端天體偶爾閃爍。
死寂彌漫,宇宙已死。
除了蛇夫座,也許,還有其他的蛇夫座。
我在蛇夫座呆了大約九十七億年,外界過了九十萬億年。
詳細的數字沒有意義。
--
超相變理論是在存活下去的工具之一。通過控製一定範圍的負能量,我能用極少的能量來杜絕負能量海侵蝕屏障,
隻有這樣,我才能用不多的儲能離開負能量海。至於跌落期,利用相變技術搭起躍遷至高密度區的橋梁即可,原本的解決辦法就像沿著盤山公路走。
我征求了博遙的意見,他決定跟著我離開,就算得花百萬年離開桃源。
博遙的文明發起了投票,為了探索天穹外的世界。就算已經告知了外界的情況,還是有13%的生物選擇了這條路。
通過高能電子轉化負粒子的實驗非常順利,順利地連一絲痕跡都沒留下。能量基本守恆,問題是,未被轉化的對應粒子消失不見。
糾結了一陣子,我放棄了掙紮,反正類似的技術滿宇宙都是,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就像吃不飽飯時,沒人會理會環境問題。
--
蛇夫空洞中,最長處達到三個天文單位的實驗場自建成起未曾停休。
激勵零點場的每一次實驗都是百年起步的時間跨度,極微觀實驗的整體趨勢向著千年前進。
就像搞笑的瀝青滴漏實驗,雖說它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卻在三億個世紀後成為超相變實驗的安慰組。
“聽說了嗎?第十坨瀝青終於斷了。”
停頓。
“怎麽沒視頻?”
“提早四落斷了,沒人注意,視頻在一落前自動刪了。”
“……”
--
激勵零點場所需的能量密度是常數技術所能提供的極限。
每次儲能就需要98落,換算一下,大約9個月。
激勵或稱點火階段是看臉的過程。
運氣好,後續的外持設備能立刻更上,激勵後的零點場不需要太高的功率就能繼續反應。
運氣一般般,另一套冗餘設備立刻跟上。
運氣不好,九個月後見。
--
兩個直徑百米的半球貼合,類似的裝置重複陳列數億個,再加上占地巨大的常數儲能體係以及供能通道,這些組成了主要實驗場所。
徹底跳過內斂宇宙技術,故裝置不得不暴露在外。
博遙的文明由於生產力暴增而極度厭倦戰爭,他們熱衷於啟迪原始文明,手把手帶大那種,附近的啟蒙超載文明不知扔了多少探測器在我附近,好奇心令人厭惡。
我本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傳統觀念,時不時讓念級飛船去那些超載文明家裏逛逛。
--
供能時浪費的能量剝離出部分粒子,等離子體躍動於半球間的空隙,電弧遊離於圓球外殼。
這實驗本該隻出現發光現象,電弧對實驗的影響不大,卻實打實地誤導了無關文明。
我已經告知過他們別理會這一區域。
--
宇宙日曆一頁頁飄落,湮滅。
外宇宙的星際氣體終究耗盡,氦引爆了絕大多數恆星,隻剩紅矮星支持者宇宙最後的燭光。
星空曾耀眼過,可它注定黯淡終老。
紅矮星極低的亮度讓星空不再。那段時間出現的原始文明,沒有創造有關星的名詞。
很少有事物沒有結局,我看不見的宇宙已邁入暮年。
數不盡的長城最先消失於可見光波段,星係團,超星係團等步著他們的後塵。
白矮星和褐矮星占據了夜空,極端天體偶爾閃爍。
死寂彌漫,宇宙已死。
除了蛇夫座,也許,還有其他的蛇夫座。
我在蛇夫座呆了大約九十七億年,外界過了九十萬億年。
詳細的數字沒有意義。
--
超相變理論是在存活下去的工具之一。通過控製一定範圍的負能量,我能用極少的能量來杜絕負能量海侵蝕屏障,
隻有這樣,我才能用不多的儲能離開負能量海。至於跌落期,利用相變技術搭起躍遷至高密度區的橋梁即可,原本的解決辦法就像沿著盤山公路走。
我征求了博遙的意見,他決定跟著我離開,就算得花百萬年離開桃源。
博遙的文明發起了投票,為了探索天穹外的世界。就算已經告知了外界的情況,還是有13%的生物選擇了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