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計劃是摧毀兩個戴森球,給予聖歌文明片刻的喘息。
聖歌文明預計全部完成的成功率不到7%,至少還有那麽些可能。
任務中的最後一環隻需摧毀戴森球,並不要求占領恆星係。
修理需要多久?也許五年,也許十五年。如果白啟能夠影響到恆星的大氣,這個戴森球就沒有了修理的必要,不如重新造一個。
旅行途中,4支拍級級艦隊被發現,被迫脫離空間後,就再沒有了消息。
僅剩的3艘拍級戰艦和1艘它級戰艦逃過一劫,因為停駐在行星堡壘中。8億艘飛船重新分配至4艘戰艦。
矮行星上的護盾完整度不到30%,但也足以構成全球性的護盾,技術未知,無猜想,一句話,護盾很科幻。至於過程,任何形式的能量一旦接觸護盾,直接消失,動量守恆好似失效了。
通過接近3年的測試,這顆行星可以輕易承受十億艘飛船持續不斷的轟炸。
若在全盛時期,護盾配合引力阻滯器允許這顆行星進入10萬個太陽質量的黑洞的視界邊界。
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無限能量的堡壘,白啟也就能肆無忌憚的加速,巡航速度接近5倍光速。
最可怕的是,這顆行星進入超光速空間幾乎不需要時間,通過某種方式,進入空間的瞬間,行星速度就被加速至光速。
轉瞬間,80光年的星空已在身後。
--
5顆星球做著周而複始的運動,中心的星星黯淡了許久,一層吸熱膜奪走了本屬於他們的熱,無際的冰冷蔓延。
數十億艘飛船如嗜草的蝗蟲,蟄伏在黃土中,等待著奔襲的號角。
小行星帶中,第六顆星球出現了。一層薄霧籠罩了它的表麵,似黎明時的都市。薄霧外,億年的軌道未曾變更,
上百萬偽裝成碎石的探測器脫離了小行星帶,向著各個方向奔去。
3個月後,整個恆星係的數據采集完成,自內而外的滲透了無痕跡。無論如何,水瀾文明肯定會想盡辦法將白啟的艦隊攔截在恆星係外。所以,半徑幾光年外的星際空間中必定布滿了探測器,而內部的探測會相對薄弱。
行星隻有一個,白啟隻需要完成與聖歌文明的交易,交易中並沒有提及殲滅水瀾艦隊雲雲。摧毀戴森球,擊毀通訊基地,然後撤迴被白啟鳩占鵲巢的通訊基地。有了矮行星堡壘,表麵上沒有絲毫難度,但白啟擔憂水瀾文明有他們的底牌。把握越大,白啟反而越小心。
恆星係內部,水瀾艦隊大都駐紮在黃道麵的上下兩側,黃道麵上由小行星堡壘負責阻擋入侵艦隊。
恆星為中心,四個天文單位為半徑的球麵內聚集了一億艘飛船。
按照正常情況,白啟的艦隊還需三十年才能到達。警戒部隊並沒有保持警惕,隻維持著最低強度的巡邏守護任務,他們還在等待著幾十年後的戰爭。
“探測完成,沒有發現異常,老大,來手狠的還是按計劃秀完操作就走。”維維說。
“照理說,完成交易就行。但我想著,得讓他們留下點深刻的印象,省得再上門要地。”白啟說。
“那就是來狠的了,哪種印象?”維維問。
“那種不濃不淡,但又迴味無窮的就不錯。把那艘它級戰艦的表麵裝甲全拆了。”白啟思索了一會說。
第六顆行星動了,奔著那顆星星,不留下一絲痕跡。
8億艘飛船庫存中的引力載體釋放在恆星表麵,吸熱膜劇烈地波動,推進器試圖將膜推離恆星,太遲了。更多的引力撕扯著薄膜,如在狂風中翻卷的葉片,無依無靠。
空間被撫平,行星再度進入超光速空間,向著通訊基地而去。
脫離空間,亞光速撞擊,對行星而言,通訊基地太過渺小。
金屬在真空中下墜,翻滾。
重物墜地,震動顫抖著向地心傳播,塵埃漫天。
“任務完成,維維你接手,別玩脫。”白啟說完繼續著他那研究。
“老大走好。”維維歡快地,自覺地退群。
白啟,……
所有引力載體都已經釋放,行星堡壘唯一的攻擊方式僅剩撞擊。利用護盾的被動,抹去質量,以此剝去它級戰艦的裝甲。
摧毀通訊基地時,水瀾文明才完成了作戰準備。
當行星脫離空間,來襲的引力載體如群星般密集。四維能量釋放如超新星爆發,零星可見。
憤怒的水瀾艦隊亮出了它的萌爪,喵。
護盾吸收著所有傷害,無畏引力和熱。
行星以0.9倍光速前進。
拍級戰艦上的艦員看著一個朦朧的黑點逐步靠近。
為了生存,他們開啟了超光速設備,企圖避開行星。
維維已經計算好了一切,水瀾艦隊並沒有足夠的時間進入超光速空間,隻需要幾分鍾,矮行星堡壘就能到達。
一路上,數不盡的探測器被抹去,千萬艘太級戰艦試圖突破那層朦朧的護盾,無一成功。
行星到了,艦員祈禱著,向某位早已消逝的神明。
我認為,我已是神明,如今,我才知道,我隻是能夠承受凡人的枷鎖。
神明好似有了一絲意識,顫抖著,操控行星更改了方向,切著艦體擦過。
艦員緊繃的表情鬆懈了些,始料未及的,行星更改了方向。
祈禱嘎然而止。
神跡再次發生,另一側的艦體消失的同時,行星離開了,了無痕跡。
聖歌文明預計全部完成的成功率不到7%,至少還有那麽些可能。
任務中的最後一環隻需摧毀戴森球,並不要求占領恆星係。
修理需要多久?也許五年,也許十五年。如果白啟能夠影響到恆星的大氣,這個戴森球就沒有了修理的必要,不如重新造一個。
旅行途中,4支拍級級艦隊被發現,被迫脫離空間後,就再沒有了消息。
僅剩的3艘拍級戰艦和1艘它級戰艦逃過一劫,因為停駐在行星堡壘中。8億艘飛船重新分配至4艘戰艦。
矮行星上的護盾完整度不到30%,但也足以構成全球性的護盾,技術未知,無猜想,一句話,護盾很科幻。至於過程,任何形式的能量一旦接觸護盾,直接消失,動量守恆好似失效了。
通過接近3年的測試,這顆行星可以輕易承受十億艘飛船持續不斷的轟炸。
若在全盛時期,護盾配合引力阻滯器允許這顆行星進入10萬個太陽質量的黑洞的視界邊界。
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無限能量的堡壘,白啟也就能肆無忌憚的加速,巡航速度接近5倍光速。
最可怕的是,這顆行星進入超光速空間幾乎不需要時間,通過某種方式,進入空間的瞬間,行星速度就被加速至光速。
轉瞬間,80光年的星空已在身後。
--
5顆星球做著周而複始的運動,中心的星星黯淡了許久,一層吸熱膜奪走了本屬於他們的熱,無際的冰冷蔓延。
數十億艘飛船如嗜草的蝗蟲,蟄伏在黃土中,等待著奔襲的號角。
小行星帶中,第六顆星球出現了。一層薄霧籠罩了它的表麵,似黎明時的都市。薄霧外,億年的軌道未曾變更,
上百萬偽裝成碎石的探測器脫離了小行星帶,向著各個方向奔去。
3個月後,整個恆星係的數據采集完成,自內而外的滲透了無痕跡。無論如何,水瀾文明肯定會想盡辦法將白啟的艦隊攔截在恆星係外。所以,半徑幾光年外的星際空間中必定布滿了探測器,而內部的探測會相對薄弱。
行星隻有一個,白啟隻需要完成與聖歌文明的交易,交易中並沒有提及殲滅水瀾艦隊雲雲。摧毀戴森球,擊毀通訊基地,然後撤迴被白啟鳩占鵲巢的通訊基地。有了矮行星堡壘,表麵上沒有絲毫難度,但白啟擔憂水瀾文明有他們的底牌。把握越大,白啟反而越小心。
恆星係內部,水瀾艦隊大都駐紮在黃道麵的上下兩側,黃道麵上由小行星堡壘負責阻擋入侵艦隊。
恆星為中心,四個天文單位為半徑的球麵內聚集了一億艘飛船。
按照正常情況,白啟的艦隊還需三十年才能到達。警戒部隊並沒有保持警惕,隻維持著最低強度的巡邏守護任務,他們還在等待著幾十年後的戰爭。
“探測完成,沒有發現異常,老大,來手狠的還是按計劃秀完操作就走。”維維說。
“照理說,完成交易就行。但我想著,得讓他們留下點深刻的印象,省得再上門要地。”白啟說。
“那就是來狠的了,哪種印象?”維維問。
“那種不濃不淡,但又迴味無窮的就不錯。把那艘它級戰艦的表麵裝甲全拆了。”白啟思索了一會說。
第六顆行星動了,奔著那顆星星,不留下一絲痕跡。
8億艘飛船庫存中的引力載體釋放在恆星表麵,吸熱膜劇烈地波動,推進器試圖將膜推離恆星,太遲了。更多的引力撕扯著薄膜,如在狂風中翻卷的葉片,無依無靠。
空間被撫平,行星再度進入超光速空間,向著通訊基地而去。
脫離空間,亞光速撞擊,對行星而言,通訊基地太過渺小。
金屬在真空中下墜,翻滾。
重物墜地,震動顫抖著向地心傳播,塵埃漫天。
“任務完成,維維你接手,別玩脫。”白啟說完繼續著他那研究。
“老大走好。”維維歡快地,自覺地退群。
白啟,……
所有引力載體都已經釋放,行星堡壘唯一的攻擊方式僅剩撞擊。利用護盾的被動,抹去質量,以此剝去它級戰艦的裝甲。
摧毀通訊基地時,水瀾文明才完成了作戰準備。
當行星脫離空間,來襲的引力載體如群星般密集。四維能量釋放如超新星爆發,零星可見。
憤怒的水瀾艦隊亮出了它的萌爪,喵。
護盾吸收著所有傷害,無畏引力和熱。
行星以0.9倍光速前進。
拍級戰艦上的艦員看著一個朦朧的黑點逐步靠近。
為了生存,他們開啟了超光速設備,企圖避開行星。
維維已經計算好了一切,水瀾艦隊並沒有足夠的時間進入超光速空間,隻需要幾分鍾,矮行星堡壘就能到達。
一路上,數不盡的探測器被抹去,千萬艘太級戰艦試圖突破那層朦朧的護盾,無一成功。
行星到了,艦員祈禱著,向某位早已消逝的神明。
我認為,我已是神明,如今,我才知道,我隻是能夠承受凡人的枷鎖。
神明好似有了一絲意識,顫抖著,操控行星更改了方向,切著艦體擦過。
艦員緊繃的表情鬆懈了些,始料未及的,行星更改了方向。
祈禱嘎然而止。
神跡再次發生,另一側的艦體消失的同時,行星離開了,了無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