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後,白啟進入既定恆星係。

    以內圈四大固態行星為建造基地,早已準備好的環星加速器在一周內組裝完成。

    對膠球和強子的製造隨即展開。

    新一批的戰艦開始製造,能源和武器模塊空置,白啟賭自己能組建足夠數量的中級文明艦隊。敵方中小型艦船不到50萬艘,大型母艦也僅有兩艘。自己隻要找到機會撞上去就行,千萬噸的質量加上每秒幾萬公裏的速度,就算是誇克反應爐也沒有那麽大功率維持護盾,更何況對麵是流浪文明,主要能源還是基於核聚變。

    環星加速器和恆星係外直線加速器日夜不停地運轉著。

    漫天火光不時爆發在行星同步軌道上,逆向研究的數據永遠是別人的,靠自己才能真正掌握。

    處於極限平衡狀態下的膠球極難控製,微觀世界中,混沌隨處可見。對於膠球解體的計算,把每個區域進行重疊劃分,尋找近似的概率分布幾乎會把一群人逼瘋。研究人員都放棄休假,僅剩最基本的休息時間,即便在進食中,對問題的思考,討論也不曾停止。

    十幾年的嚐試中,一個常數被提出,一個無限不循環數。

    隨後簡單到極致,但又散發著宇宙之美的公式基本解決了強子靜態存儲的問題。

    一門門誇克炮塔被建立在星係的所有方向。

    建造完成的誇克束武器被運送至還在路上的艦隊,任何時間都經不起浪費。

    改造行星的計劃開啟,這是一個早已冷卻的行星,沒有任何地質活動。遍布行星的引擎噴口隱藏在地表下,地麵幾十公裏下,巨大的空間被開辟。

    電磁護盾和誇克反應爐技術同時開始研究。

    一百萬平方公裏的空間中遍布聚變堆,隻為運行10個控製範圍不到一公裏的電磁護盾。

    實驗頻繁失敗使得這片區域中的中子會在瞬間剝奪絕大多數生物的生命。

    千萬廉價飛船處在製造中,白啟不奢望自己參雜在氫鏈間的物質能承受誇克束產生的高溫,這跟核爆中心的溫度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這種溫度下,除了氫鏈和基本粒子維持的護盾,任何物質都會在瞬間被氣化。

    15年後,所有艦隊在這個恆星係會合。

    大部分生物得到了屬於他們的工作,安裝飛船內部線路和設備。

    在這片混亂的航線上,白啟不必隱瞞,逃跑的可能性幾乎為0。也有人擅自駕駛飛船離開,沒必要關心他們的去向。

    數萬次的失敗,大型電磁護盾技術完成。微觀層麵上,護盾宛如一顆巨樹,“樹枝”運輸著能源、膠子和電子。

    利用電磁護盾的衍生技術,離子護盾得以小型化,

    誇克反應爐安裝在地下巨大的空間中。配以電磁護盾和離子護盾。一顆行星堡壘建造完成。

    地麵上,無數巨大的炮口朝向星空,引擎噴口不時噴出淡藍色的火焰。各個停機坪上,源源不斷的運輸艦提供能源。自轉停止,不斷加速,離開了運行了億年的軌道。

    白啟花費了30年抹去那本就稀薄的大氣層。各種粒子束武器得以不受束縛地釋放他們蘊含的能量。

    更多的戰艦服役,除去炮灰。白啟能控製的飛船達到一千萬艘,生物兵團控製數量達到100萬艘。

    計算力限製使得白啟僅能同時控製200萬艘飛船,加上三個人工智能,戰艦數量依舊不足。更多預備役戰艦還在建造中,時間僅剩10年。

    整個恆星係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防禦圈,行星堡壘運行在外層軌道上,作為第二道防線等待著掠奪者的到來。

    白啟確定對麵主力艦隊的目標不會更改,如此巨大的體積,沒有隱藏自身的必要,隻需要防備著那些不一定能探測到的飛船,但真的能提前發現他們嗎?

    掠奪者開始撕扯第一道防線時,白啟艦隊數量停止增長。

    第一道防線前是幾萬公裏的誇克雷區,外加直線加速器。

    直線加速器無聲怒哄,燃燒著生命。

    誇克束散布成巨網,瓦解時包裹著幾千艘小型飛船,僅剩下極致的高溫。

    雙方陣線上,焚燒一切的火焰遍布星空,等離子體是最後的歸宿。

    未被清除的誇克地雷不時地帶走幾艘敵方小型飛船。

    星空中的焰火晚會如此淒慘。

    三小時後,敵方一艘母艦帶著幾萬艘飛船開辟出了安全通道。

    二十餘萬艘飛船迅速進入戰場。

    所有飛船排列成橢圓麵,零星的試探攻擊顯示掠奪者打開了一張億萬平方公裏的電磁護盾形成。

    除了母艦前方的一塊區域,護盾強度不大。但足以大幅削弱白啟的攻擊。當每一塊區域將受到超過閾值的攻擊時,強度會在瞬間增加,無論是激光還是粒子束。他們擁有超光速探測能力。

    沒有預想中的小股部隊滲透,撕開戰線。敵方所有飛船都躲藏在護盾後,緩緩推進。

    黯淡的火光燃起在護盾表麵,小行星堡壘上的離子束無力地反抗著。護盾在十幾萬束高能離子束轟擊下散發著淡淡的藍光,護盾鬼魅的弧度隻在誇克瞬間衰變時才能模糊地觀測到。

    小行星堡壘的能源即將枯竭前,隻要還有行動能力,都被控製著撞向護盾,鮮有堡壘在密集的離子束中幸存後命中護盾。敵方對此絲毫不在意,保持著千分之三光速前進。

    白啟沒有欲望使用飛船進行攻擊的欲望,也許行星的撞擊是唯一的出路。

    白啟和啟明星控製著300萬艘戰艦,進行著騷擾,對方能源儲備肯定是有限的,正麵戰場比拚的就是雙方功率輸出。

    沒有電影中花裏胡哨的可見光束飛舞。雙方艦隊間隻有電子躍遷和放能時發出的黯淡光芒。

    電磁護盾給艦隊帶來的增益巨大,受損的飛船得以在母艦外層進行緊急維修,或者拆解零件。

    在300萬艘戰艦的輸出下,敵方艦隊的推進速度逐漸減緩。

    交戰區域的平均溫度上升至零下200攝氏度。

    一些不曾考慮到的問題出現,粒子運動更加劇烈,誇克束的射程縮短了4%,其他粒子由於攻擊方式的不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緊急修改參數,重啟的十幾秒中,十幾萬艘飛船被摧毀。

    那些戰艦子損毀前連最基本的撞擊加自爆都沒做。

    敵方艦隊的目標應該是一艘居住母艦,上千公裏的長度吸引著他們,宛如在沙漠中迷路的人群看見水源。

    開戰後30分鍾,近百萬艘飛船毀於戰火,敵方損失不到萬艘,從光學探測器上傳的變軌數據看,對方的小型飛船也是無人控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搖籃中的科技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間撕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間撕裂並收藏搖籃中的科技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