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將軍,節哀。”
“毒婦。”
“盛極必衰,月盈則虧,是你王敦逼我們司馬氏太盛。”
“她好好的在宮裏伺候皇上,是誰出首了她?”
“還用問嗎?你一路跟著送葬隊伍,不就是伺機而動嗎?隻是沒有想到私為大族長,公為司空大都督的王導,站在隊首,你以為你一已之力能翻了這江山嗎?
你隻不過是被權力蒙了雙眼的兵器,如歸皇上所用,你是忠臣。
如你反客為主,你是與千萬生命為敵,你是叛將。
她隻是你背叛路上的第一個犧牲品,錯,她是一屍兩命為你的喪路供奉的祭品。”
王敦心頭一股極大的惡意衝湧如洪流,目光看向王昭容的小腹,眼角似乎有滲出一點悲淒。
他肺腑裏流淌十多年的逆潮,不可遏製的衝破自以為堅固那層隱秘,一字一頓的道:“她和我們的孩子,將是百年後大晉滅亡路上的,第一個嘲笑你們這些無能鼠輩的看魂。”
百年?
百年後的大晉,當如何,司馬清不知道。
可是眼前,她知道,她別無選擇。
曆史從不會告訴你選擇後,曆史的軌道就延伸到何處。
甚至於,連自己前一刻活著,後一刻便倒下,都被認為是常態。
能活著一天,就是一天。
迷茫、不安、壓迫、還有在重重壓力下的窒息感,讓所人都不再去想以後。
當下,他們隻把共同打破平衡人鏟除,讓其消失掉。
側門微微推開,司馬清和拓跋城跟在司馬紹身後,一前一後的走出來。
出門時,王導早早立在一則,麵無表情的凝視著前方。
他站了許久,上來的熱茶,早已涼透。
蘇俊給他續的新茶也是如倒春寒般,沒有絲毫的暖意。
直到司馬紹出現,他隻略欠了欠身,目光極快的掃了一眼裏麵,隻見梅樹下有兩人,不及再細看,門關上。
“封府。”
司馬紹下令道。
王導怔住,沒有說話。
司馬清小聲道:“王司空是否要進去與王將軍話別一番?”
王導依舊呆呆。
蘇俊端上一杯茶,正要送上,司馬紹攔下看了一眼:“王司空不能喝冷的。”
蘇俊才知第三杯茶也是已涼透。
第四杯送上,王導接過,喝了一口。
熱如火龍穿過喉間的水,讓人“哦”了一聲。
王導神色一驚,如夢方醒般的向一簾之隔的另一間熙熙攘攘的偏廳看去。
司馬清緩聲道:“為一人,舍百人,何況這百人的身後,還牽連著更多的家人。滅族之刑若開始,哪分做過的沒有做過的。”
王導一直驕傲自負的神色,終於有了一絲鬆動。
“做了就做了,沒了就沒了。您不是以前對於王家子弟霸田占產之事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方式解決嗎?
握著權力的人心裏高興了,也就太平了,不正是司空大人一直奉行的處事之法嗎?”
司馬清淡漠的眼神裏隱隱含著質問,王導不得不應道:“他們生亂是死一城,百姓受些委曲,不過幾人幾戶而已,我這是為了大義。”
司馬清冷冷一笑:“好,今日王司空就為您的大義,以王家族長之名敬告不肖之子,若犯龍顏,賜‘棺’封‘亡’,君可禮遇臣,臣亦忠於君。亂了君臣,便亂了人心。人心一亂,百年不凝。”
王導脊背發涼,司馬清從容一笑,仰頭對司馬紹道:“皇上,吉時到。”
司馬紹換過朝服,走入百官中,陳三在側道,“皇上親來吊唁,特賜宗業安靈,待停靈七七四十九日後,依國禮厚葬。”
“人亡英靈在,陰陽兩相衝。皇上恐傷龍體,列位大人也不必在此等著,都去將軍府休息吧。”
王導一旁接話道。
眾人三唿萬歲,在門外重兵圍伺下,哭吊一番,便各自散去。
斜陽漸微,雪水流動在高牆院瓦之上。
隱隱有哭泣聲府裏傳出,隻一春風吹送入耳時,聽不出男女老少,很快便消減無音,失落在無邊的春色裏。
這場君臣搭台,眾人被引向前台,假戲真做的局,從一開始就設定了走向。
無論王敦生死如何,在大晉皇帝指派的大都督踏進蕪湖的那一刻起,他,就隻是大晉朝的過去。
一尊靈位,蓋棺定論。
他的輝煌,成為曆史,曾經的張狂不可一世,隨著三寸厚的楠木棺一起被埋葬。
沒有人知道,他是活著入棺,醒著入土。
更無人為他的死再生出一絲過多的悲傷。
皇上不喜歡看到人哭,更不喜歡聽到有人再提。
身為義子的王隱一身麻衣孝服,站在隊首,神色凝重冷漠。
他剛剛下令,將一直為王敦奉藥的大夫、伺從、婢女,統統賜死,陪葬。
司馬清在司馬紹耳邊輕語了一句:“皇上,此人為王敦義子,機謀絕世,武藝高強。”
司馬紹略斜王隱一眼,見他身形高瘦,站在王敦的養子王應身邊,足足高出一頭。
眉眼俊美仙骨玉神,旁人或痛哭,或悲切,隻有他眼中平靜無瀾,明明心間隱著無限恨,卻掩飾得如春風過耳,讓人神不知鬼不覺。
“樣子貨吧。”司馬紹凝視著他,目光一一環視那百餘名北族裏王家的追隨者們,心道,不挑出一個服眾的人,隻怕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恰在這時,他與一直緊緊跟在司馬清身邊的拓跋城互視了一眼,心中不免起了一片擔憂之色,微微一笑,卻極盡克製自己內的懼怕。
司馬清瞧出司馬紹的心思,故意道:“皇上以為代王如何?”
司馬紹挑眉:“當世難有對手。”
“嗯 。”司馬清接著道,“王隱與他伯仲間。”
司馬紹沉思片刻,“那讓他承襲王家的家業,戍邊江北重鎮。”
司馬清不語,旁邊的王導幾步上前,“皇上,萬萬……”
司馬清瞪著王導,他還想立一個王姓族人,比如王應那個養子。
那也是他王導一手培植的人,他的治下,不需要能人,隻需要心向他們王家的人。
國為家。
家亦是國。
隻是這國已不是司馬氏的國。
這家卻是王姓宗族的家。
他們大發國難財,私相授受官位、滿朝文臣武將十之八九出自他們王家。
司馬紹早有心消除他們的影響力,但一切等待時機。
比如現在,兩個人選,一個義子,一個養子,都姓王。
但從王應,王隱與眾人的交流來看,王隱與那些人不一樣。
司馬紹正色道:“王司空此次隨朕出宮,巡視天下,可有發現良才。”
“沒。”王導垂目道,“一心辦此事,無暇顧及這些。”
“他不錯。”司馬紹一指,“就他。”
“萬一他不行呢?”
“哼,他是朕看中的這萬中之一。”司馬紹堅持道。
王隱上謝恩,王導也不好說破,畢竟王敦已“死 ”,皇上立即安排新人上位,也是免了權力旁落。
隻是落在了他不中意的人身上罷了。
王敦謀反,本是大罪,王導為求讓王家人脫罪,也不敢多說什麽,諾諾的退到一邊,看著眾人百態隻有一聲歎息。
*
走了十幾天。
一路遇到春洪,車馬難行。
然,被皇上指派去各郡州去接任刺史、太守的官員,都是夜兼程。
這裏麵就有陳三。
他終於走到了自己想要的高峰,臨了與司馬清分開時,他催馬前來。
“長公主,陳三就此別過了。”
司馬清見他清瘦不少,說道:“以後隻會更辛苦。”
“是,為皇上盡忠,苦也甜。”
“你去哪?”
“曾城。”
“好地方。”
“與遼北相鄰。”他向馬背上的拓跋城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
司馬清點點頭,那裏冬日,寒天雪地的,較建康冷得多。
她送上一隻包袱:“這個,冬日裏,你用得上。”
“謝長公主。”
眾官員隨隊而行,一路各自在奔赴地方走馬上任,行到石頭城時,身邊隻有王導一名官員和一些隨侍。
入夜,司馬紹輾轉反側,一閉上眼,就能看見傾心愛了女子,死前幽幽之憾。
他不由得一通猛咳,雙肩緊縮成一團靠在馬車之中,頭頂著車壁,胸內一片翻江蹈海,聲音一聲大過一聲,直到麵紅耳赤,上氣不接下氣時,喉頭一緊,吐出一片黃褐之物。
司馬清拍他的後背道:“皇上,節哀。”
司馬紹費力的搖頭,神態疲倦不已:“我隻是不知,她一心想保的男人是誰?”
司馬清故作不知的沉默著。
“唉,她被王敦誤了,入宮隻一心想為那個人謀個高位。可是還未開始,就死了,你說她是想等到王敦成功後,還是想等著那孩子生了後才說。”
“皇上其實已想明白了。”司馬清輕輕的道。
“哦?”皇上側目。
“王司空能以一張藥方猜出她所懷非龍種,自然也推定造反的日子不會太遲。至少以他的性情,會在孩子出世前,就讓自己成事。
王敦一生好強爭勝,處處要高人一頭,他最大的憾事是無子,宋褘能懷上,他想給她腹中子最好的,這一點皇上當是明白的。”
司馬紹點頭:“的確,每一個父親都是想將世間最好的給自己的孩子。”
司馬清苦澀看向車外,“也未見得。”
司馬紹想起晉靈帝將她拋下車,獨自逃跑的往事,心中感歎不已。
兩人說了一會後,他聞到一股花香後,覺得心神倦怠無比,很快便睡去了。
他近日一直忙於在各地按撫,口舌生瘡,嗆咳已成了常態。
司馬清隻叫人煎了些枇杷葉放涼等著他醒後再吃。
一切暗湧四出,謠言動蕩,均以王敦的一道死訊封殺在未成洪流的最初之態。
司馬清斜倚在拓跋城的肩頭,看著西沉的陽,在餘輝快盡時才沉沉睡去。
夢中,她聽到孩子的哭泣,聽到宋褘的在梅樹下吟詩,聽到周大人最後的仰天長歎……
每一條生命不分跑貴賤,隻此一次,為私,為公,為心中的愛人,為胸中的正義,不被世人記,隻為來了這麽一遭,不白活。
“毒婦。”
“盛極必衰,月盈則虧,是你王敦逼我們司馬氏太盛。”
“她好好的在宮裏伺候皇上,是誰出首了她?”
“還用問嗎?你一路跟著送葬隊伍,不就是伺機而動嗎?隻是沒有想到私為大族長,公為司空大都督的王導,站在隊首,你以為你一已之力能翻了這江山嗎?
你隻不過是被權力蒙了雙眼的兵器,如歸皇上所用,你是忠臣。
如你反客為主,你是與千萬生命為敵,你是叛將。
她隻是你背叛路上的第一個犧牲品,錯,她是一屍兩命為你的喪路供奉的祭品。”
王敦心頭一股極大的惡意衝湧如洪流,目光看向王昭容的小腹,眼角似乎有滲出一點悲淒。
他肺腑裏流淌十多年的逆潮,不可遏製的衝破自以為堅固那層隱秘,一字一頓的道:“她和我們的孩子,將是百年後大晉滅亡路上的,第一個嘲笑你們這些無能鼠輩的看魂。”
百年?
百年後的大晉,當如何,司馬清不知道。
可是眼前,她知道,她別無選擇。
曆史從不會告訴你選擇後,曆史的軌道就延伸到何處。
甚至於,連自己前一刻活著,後一刻便倒下,都被認為是常態。
能活著一天,就是一天。
迷茫、不安、壓迫、還有在重重壓力下的窒息感,讓所人都不再去想以後。
當下,他們隻把共同打破平衡人鏟除,讓其消失掉。
側門微微推開,司馬清和拓跋城跟在司馬紹身後,一前一後的走出來。
出門時,王導早早立在一則,麵無表情的凝視著前方。
他站了許久,上來的熱茶,早已涼透。
蘇俊給他續的新茶也是如倒春寒般,沒有絲毫的暖意。
直到司馬紹出現,他隻略欠了欠身,目光極快的掃了一眼裏麵,隻見梅樹下有兩人,不及再細看,門關上。
“封府。”
司馬紹下令道。
王導怔住,沒有說話。
司馬清小聲道:“王司空是否要進去與王將軍話別一番?”
王導依舊呆呆。
蘇俊端上一杯茶,正要送上,司馬紹攔下看了一眼:“王司空不能喝冷的。”
蘇俊才知第三杯茶也是已涼透。
第四杯送上,王導接過,喝了一口。
熱如火龍穿過喉間的水,讓人“哦”了一聲。
王導神色一驚,如夢方醒般的向一簾之隔的另一間熙熙攘攘的偏廳看去。
司馬清緩聲道:“為一人,舍百人,何況這百人的身後,還牽連著更多的家人。滅族之刑若開始,哪分做過的沒有做過的。”
王導一直驕傲自負的神色,終於有了一絲鬆動。
“做了就做了,沒了就沒了。您不是以前對於王家子弟霸田占產之事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方式解決嗎?
握著權力的人心裏高興了,也就太平了,不正是司空大人一直奉行的處事之法嗎?”
司馬清淡漠的眼神裏隱隱含著質問,王導不得不應道:“他們生亂是死一城,百姓受些委曲,不過幾人幾戶而已,我這是為了大義。”
司馬清冷冷一笑:“好,今日王司空就為您的大義,以王家族長之名敬告不肖之子,若犯龍顏,賜‘棺’封‘亡’,君可禮遇臣,臣亦忠於君。亂了君臣,便亂了人心。人心一亂,百年不凝。”
王導脊背發涼,司馬清從容一笑,仰頭對司馬紹道:“皇上,吉時到。”
司馬紹換過朝服,走入百官中,陳三在側道,“皇上親來吊唁,特賜宗業安靈,待停靈七七四十九日後,依國禮厚葬。”
“人亡英靈在,陰陽兩相衝。皇上恐傷龍體,列位大人也不必在此等著,都去將軍府休息吧。”
王導一旁接話道。
眾人三唿萬歲,在門外重兵圍伺下,哭吊一番,便各自散去。
斜陽漸微,雪水流動在高牆院瓦之上。
隱隱有哭泣聲府裏傳出,隻一春風吹送入耳時,聽不出男女老少,很快便消減無音,失落在無邊的春色裏。
這場君臣搭台,眾人被引向前台,假戲真做的局,從一開始就設定了走向。
無論王敦生死如何,在大晉皇帝指派的大都督踏進蕪湖的那一刻起,他,就隻是大晉朝的過去。
一尊靈位,蓋棺定論。
他的輝煌,成為曆史,曾經的張狂不可一世,隨著三寸厚的楠木棺一起被埋葬。
沒有人知道,他是活著入棺,醒著入土。
更無人為他的死再生出一絲過多的悲傷。
皇上不喜歡看到人哭,更不喜歡聽到有人再提。
身為義子的王隱一身麻衣孝服,站在隊首,神色凝重冷漠。
他剛剛下令,將一直為王敦奉藥的大夫、伺從、婢女,統統賜死,陪葬。
司馬清在司馬紹耳邊輕語了一句:“皇上,此人為王敦義子,機謀絕世,武藝高強。”
司馬紹略斜王隱一眼,見他身形高瘦,站在王敦的養子王應身邊,足足高出一頭。
眉眼俊美仙骨玉神,旁人或痛哭,或悲切,隻有他眼中平靜無瀾,明明心間隱著無限恨,卻掩飾得如春風過耳,讓人神不知鬼不覺。
“樣子貨吧。”司馬紹凝視著他,目光一一環視那百餘名北族裏王家的追隨者們,心道,不挑出一個服眾的人,隻怕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恰在這時,他與一直緊緊跟在司馬清身邊的拓跋城互視了一眼,心中不免起了一片擔憂之色,微微一笑,卻極盡克製自己內的懼怕。
司馬清瞧出司馬紹的心思,故意道:“皇上以為代王如何?”
司馬紹挑眉:“當世難有對手。”
“嗯 。”司馬清接著道,“王隱與他伯仲間。”
司馬紹沉思片刻,“那讓他承襲王家的家業,戍邊江北重鎮。”
司馬清不語,旁邊的王導幾步上前,“皇上,萬萬……”
司馬清瞪著王導,他還想立一個王姓族人,比如王應那個養子。
那也是他王導一手培植的人,他的治下,不需要能人,隻需要心向他們王家的人。
國為家。
家亦是國。
隻是這國已不是司馬氏的國。
這家卻是王姓宗族的家。
他們大發國難財,私相授受官位、滿朝文臣武將十之八九出自他們王家。
司馬紹早有心消除他們的影響力,但一切等待時機。
比如現在,兩個人選,一個義子,一個養子,都姓王。
但從王應,王隱與眾人的交流來看,王隱與那些人不一樣。
司馬紹正色道:“王司空此次隨朕出宮,巡視天下,可有發現良才。”
“沒。”王導垂目道,“一心辦此事,無暇顧及這些。”
“他不錯。”司馬紹一指,“就他。”
“萬一他不行呢?”
“哼,他是朕看中的這萬中之一。”司馬紹堅持道。
王隱上謝恩,王導也不好說破,畢竟王敦已“死 ”,皇上立即安排新人上位,也是免了權力旁落。
隻是落在了他不中意的人身上罷了。
王敦謀反,本是大罪,王導為求讓王家人脫罪,也不敢多說什麽,諾諾的退到一邊,看著眾人百態隻有一聲歎息。
*
走了十幾天。
一路遇到春洪,車馬難行。
然,被皇上指派去各郡州去接任刺史、太守的官員,都是夜兼程。
這裏麵就有陳三。
他終於走到了自己想要的高峰,臨了與司馬清分開時,他催馬前來。
“長公主,陳三就此別過了。”
司馬清見他清瘦不少,說道:“以後隻會更辛苦。”
“是,為皇上盡忠,苦也甜。”
“你去哪?”
“曾城。”
“好地方。”
“與遼北相鄰。”他向馬背上的拓跋城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
司馬清點點頭,那裏冬日,寒天雪地的,較建康冷得多。
她送上一隻包袱:“這個,冬日裏,你用得上。”
“謝長公主。”
眾官員隨隊而行,一路各自在奔赴地方走馬上任,行到石頭城時,身邊隻有王導一名官員和一些隨侍。
入夜,司馬紹輾轉反側,一閉上眼,就能看見傾心愛了女子,死前幽幽之憾。
他不由得一通猛咳,雙肩緊縮成一團靠在馬車之中,頭頂著車壁,胸內一片翻江蹈海,聲音一聲大過一聲,直到麵紅耳赤,上氣不接下氣時,喉頭一緊,吐出一片黃褐之物。
司馬清拍他的後背道:“皇上,節哀。”
司馬紹費力的搖頭,神態疲倦不已:“我隻是不知,她一心想保的男人是誰?”
司馬清故作不知的沉默著。
“唉,她被王敦誤了,入宮隻一心想為那個人謀個高位。可是還未開始,就死了,你說她是想等到王敦成功後,還是想等著那孩子生了後才說。”
“皇上其實已想明白了。”司馬清輕輕的道。
“哦?”皇上側目。
“王司空能以一張藥方猜出她所懷非龍種,自然也推定造反的日子不會太遲。至少以他的性情,會在孩子出世前,就讓自己成事。
王敦一生好強爭勝,處處要高人一頭,他最大的憾事是無子,宋褘能懷上,他想給她腹中子最好的,這一點皇上當是明白的。”
司馬紹點頭:“的確,每一個父親都是想將世間最好的給自己的孩子。”
司馬清苦澀看向車外,“也未見得。”
司馬紹想起晉靈帝將她拋下車,獨自逃跑的往事,心中感歎不已。
兩人說了一會後,他聞到一股花香後,覺得心神倦怠無比,很快便睡去了。
他近日一直忙於在各地按撫,口舌生瘡,嗆咳已成了常態。
司馬清隻叫人煎了些枇杷葉放涼等著他醒後再吃。
一切暗湧四出,謠言動蕩,均以王敦的一道死訊封殺在未成洪流的最初之態。
司馬清斜倚在拓跋城的肩頭,看著西沉的陽,在餘輝快盡時才沉沉睡去。
夢中,她聽到孩子的哭泣,聽到宋褘的在梅樹下吟詩,聽到周大人最後的仰天長歎……
每一條生命不分跑貴賤,隻此一次,為私,為公,為心中的愛人,為胸中的正義,不被世人記,隻為來了這麽一遭,不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