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抄家抄家
給皇帝們直播華夏發展史 作者:想做個好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時間緊迫,小皇帝才不要什麽實打實的證據,反正我知道你貪汙了,不要和我打馬虎眼;
直接大軍壓境,先抄家,抄家之後證據不就出來了嗎?
都要亡國了,誰他娘的有心情和你玩過家家呢?
大明最大的世家大族其實就是那些姓朱的藩王和他們的子孫後代,但是現在這幾百萬的人竟然擰成一股麻繩站在皇帝身後;
皇帝說要重啟張首輔的變法,首當其衝就是土地,他們就配合皇帝將土地好好的丈量;
明朝末期突然得知自己的國將不國,再加上沐沐姑娘說的悲慘未來,各種的大屠殺....這讓老百姓們也人心惶惶;
他們不喜歡現在的朝廷,但是更加不喜歡讓草原人的鐵騎踏在自己的頭頂上;
“亡國”和“滅種”這兩個差別他們還是能區分得出來的,皇帝是漢人自己也是漢人,往大了說,那是同一條血脈;
被草原人奴役,抓過去的漢人那都是奴隸,比他們的牧民還不如;
況且沐沐姑娘也說了,關外的人進來之後漢人又一次的淪為三等公民,上麵除了被朝廷被官員壓迫;
還要被滿人壓迫....自己不就是變相的變成了奴隸嗎?
所以大明的百姓很團結,眼看著大明還有十幾年的江山,也不想著造反,就想著支持小皇帝將關外的人先收拾了;
收拾外敵以後,自家漢人的江山自家想怎麽做就怎麽做;
不知不覺小皇帝莫名其妙的就收攏了一大批民心;
這民心所向劍指關外的遊牧民眾;
隻要小皇帝打外麵的敵人,他們就是小皇帝手中的劍,當然若是求和,那反彈將會更加的大;
好在,小皇帝也意識到自己現在應該怎麽做,他是能夠自己將自己吊死的狠皇帝,對於大明的愛,他並不比別人差;
可以說他的心性並不比明優秀君王差,隻不過沒有受到過正統的教育,做事情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的搞不到重點;
現在有曆史作為參照物,沐沐姑娘雖然表麵上說大明亡國也許對於百姓是一線生機,並不想插手;
但還是將後世的許多書籍資料給他,尤其是關於他這朝堂上的諸臣以及朝堂外的諸位“漢奸”描寫的那是非常詳細;
動機,時間,事情經過....每一個描寫的都非常詳盡;
可以說小皇帝手上的那一本書就是死亡名單,凡是在這上麵的可是出了名的賣國賊,畢竟不是做“大事”的連上史書的資格都沒有;
後世人根本就不會知道小漢奸,而能消息到死亡年月日的,甚至知道其子孫姓名的,嗬嗬,可想而知,這“賣國”得賣的多大才能讓人記住,甚至能傳到幾百年後的後世之人那裏;
小皇帝手上還有另外一本書,如果是上一本是狗屎的話,那這一本就是無上的瑰寶;
裏麵記錄了很多明末時期為國而死的將領,還有自己死後為自己殉葬的,奔波在抗清一線的臣子;
史書白紙黑字記載的“忠勇”,小皇帝手中有一份特殊名單,他沒有對外公布,當然也沒有掩飾;
大部分人都能猜出來,他絕對是得到了沐沐姑娘的幫助;
要不然,怎麽能夠將貪官一抓一個準,將賣國賊一殺一個準;
而且還莫名其妙的派人去民間找有才之士,指名道姓的那種,更何況皇帝要找的人有些一點兒名聲都沒有,更有些還是小孩子;
這顯然就是在後世史書上記載青史留名的那種;
不是沒有人想要暗殺小皇帝,畢竟自己的良心自己清楚,壞事沒少做,好事是一點兒都不做;
可是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
小皇帝直接調動軍隊,不管你們這個黨派,那個黨派布置了什麽陰謀,沒有幾十萬的軍隊你就是個死;
直接將你家都給抄了,你有什麽計劃,你的計劃天衣無縫那又怎麽樣?將你的祖墳都給你挖了;
小皇帝掀桌子了,不和你們這些製定規則的人玩了;
不管什麽算計,我不和你玩了,我把你這些奸臣都殺了,你這些計劃還要怎麽做?
他並沒有全部就相信史書上的名單,畢竟人都是會變的,所以在誅九族之前還會派太監前去查證;
結果一查一個準,就算是把賬本藏起來沒有實質證據又怎麽樣?
史書上記載再加上百姓們的訴狀,你就是死定了;
“陛下,山西那邊的財報也運迴來了,初步估計有....有數億兩財寶;”稟告的人都麻了啊,z這隻是從這八家商人家裏炒出來的財物那都是好幾年國庫的總和;
更別提最近兩年國庫那是越發的收不到錢,抄家真的是一筆發財的買賣;
查探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你一個商人不僅這麽多錢,通敵賣國,關鍵是其中有許多賬本都牽扯到許多的朝廷重臣;
誰能想到,將士們在邊關辛苦抵禦外敵的時候,而朝中的這些大夫竟然勾結商人,源源不斷的輸送糧草給敵人;
這都叫什麽事情喲;
為什麽聖賢書培育出來的是這些玩意兒,連農夫和兵卒都不如;
他一個奉命查案的閹人都覺得膽戰心驚,這國之蛀蟲實在是太可怕了,幾乎滲透到大明的方方麵麵;
可想而知,看到這些皇帝會有多麽的震怒,自己家都快被外人搬空了;
皇帝將賬本拿上來隻是隨便翻幾頁,就發現幾乎朝中高官的大半全部收受過晉商的賄賂,
這些都是“保護傘”啊,好啊,真好,大明的官員是敵人的保護傘;
小皇帝才不管這些人知不知道晉商中有人用糧草資敵,他懶得去分辨;
光是收受賄賂這一項就足夠滅九族了,嗯....這麽大的金額,看來百姓們又能免賦稅了;
“他們的糧食呢?”
“陛下,按照您的吩咐全部都就近的拉到軍營裏了,晉商正好籌集到一批糧食,恭喜陛下,近兩年內不必為邊關附近的糧草所焦慮;”
“恭喜朕?”
直接大軍壓境,先抄家,抄家之後證據不就出來了嗎?
都要亡國了,誰他娘的有心情和你玩過家家呢?
大明最大的世家大族其實就是那些姓朱的藩王和他們的子孫後代,但是現在這幾百萬的人竟然擰成一股麻繩站在皇帝身後;
皇帝說要重啟張首輔的變法,首當其衝就是土地,他們就配合皇帝將土地好好的丈量;
明朝末期突然得知自己的國將不國,再加上沐沐姑娘說的悲慘未來,各種的大屠殺....這讓老百姓們也人心惶惶;
他們不喜歡現在的朝廷,但是更加不喜歡讓草原人的鐵騎踏在自己的頭頂上;
“亡國”和“滅種”這兩個差別他們還是能區分得出來的,皇帝是漢人自己也是漢人,往大了說,那是同一條血脈;
被草原人奴役,抓過去的漢人那都是奴隸,比他們的牧民還不如;
況且沐沐姑娘也說了,關外的人進來之後漢人又一次的淪為三等公民,上麵除了被朝廷被官員壓迫;
還要被滿人壓迫....自己不就是變相的變成了奴隸嗎?
所以大明的百姓很團結,眼看著大明還有十幾年的江山,也不想著造反,就想著支持小皇帝將關外的人先收拾了;
收拾外敵以後,自家漢人的江山自家想怎麽做就怎麽做;
不知不覺小皇帝莫名其妙的就收攏了一大批民心;
這民心所向劍指關外的遊牧民眾;
隻要小皇帝打外麵的敵人,他們就是小皇帝手中的劍,當然若是求和,那反彈將會更加的大;
好在,小皇帝也意識到自己現在應該怎麽做,他是能夠自己將自己吊死的狠皇帝,對於大明的愛,他並不比別人差;
可以說他的心性並不比明優秀君王差,隻不過沒有受到過正統的教育,做事情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的搞不到重點;
現在有曆史作為參照物,沐沐姑娘雖然表麵上說大明亡國也許對於百姓是一線生機,並不想插手;
但還是將後世的許多書籍資料給他,尤其是關於他這朝堂上的諸臣以及朝堂外的諸位“漢奸”描寫的那是非常詳細;
動機,時間,事情經過....每一個描寫的都非常詳盡;
可以說小皇帝手上的那一本書就是死亡名單,凡是在這上麵的可是出了名的賣國賊,畢竟不是做“大事”的連上史書的資格都沒有;
後世人根本就不會知道小漢奸,而能消息到死亡年月日的,甚至知道其子孫姓名的,嗬嗬,可想而知,這“賣國”得賣的多大才能讓人記住,甚至能傳到幾百年後的後世之人那裏;
小皇帝手上還有另外一本書,如果是上一本是狗屎的話,那這一本就是無上的瑰寶;
裏麵記錄了很多明末時期為國而死的將領,還有自己死後為自己殉葬的,奔波在抗清一線的臣子;
史書白紙黑字記載的“忠勇”,小皇帝手中有一份特殊名單,他沒有對外公布,當然也沒有掩飾;
大部分人都能猜出來,他絕對是得到了沐沐姑娘的幫助;
要不然,怎麽能夠將貪官一抓一個準,將賣國賊一殺一個準;
而且還莫名其妙的派人去民間找有才之士,指名道姓的那種,更何況皇帝要找的人有些一點兒名聲都沒有,更有些還是小孩子;
這顯然就是在後世史書上記載青史留名的那種;
不是沒有人想要暗殺小皇帝,畢竟自己的良心自己清楚,壞事沒少做,好事是一點兒都不做;
可是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
小皇帝直接調動軍隊,不管你們這個黨派,那個黨派布置了什麽陰謀,沒有幾十萬的軍隊你就是個死;
直接將你家都給抄了,你有什麽計劃,你的計劃天衣無縫那又怎麽樣?將你的祖墳都給你挖了;
小皇帝掀桌子了,不和你們這些製定規則的人玩了;
不管什麽算計,我不和你玩了,我把你這些奸臣都殺了,你這些計劃還要怎麽做?
他並沒有全部就相信史書上的名單,畢竟人都是會變的,所以在誅九族之前還會派太監前去查證;
結果一查一個準,就算是把賬本藏起來沒有實質證據又怎麽樣?
史書上記載再加上百姓們的訴狀,你就是死定了;
“陛下,山西那邊的財報也運迴來了,初步估計有....有數億兩財寶;”稟告的人都麻了啊,z這隻是從這八家商人家裏炒出來的財物那都是好幾年國庫的總和;
更別提最近兩年國庫那是越發的收不到錢,抄家真的是一筆發財的買賣;
查探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你一個商人不僅這麽多錢,通敵賣國,關鍵是其中有許多賬本都牽扯到許多的朝廷重臣;
誰能想到,將士們在邊關辛苦抵禦外敵的時候,而朝中的這些大夫竟然勾結商人,源源不斷的輸送糧草給敵人;
這都叫什麽事情喲;
為什麽聖賢書培育出來的是這些玩意兒,連農夫和兵卒都不如;
他一個奉命查案的閹人都覺得膽戰心驚,這國之蛀蟲實在是太可怕了,幾乎滲透到大明的方方麵麵;
可想而知,看到這些皇帝會有多麽的震怒,自己家都快被外人搬空了;
皇帝將賬本拿上來隻是隨便翻幾頁,就發現幾乎朝中高官的大半全部收受過晉商的賄賂,
這些都是“保護傘”啊,好啊,真好,大明的官員是敵人的保護傘;
小皇帝才不管這些人知不知道晉商中有人用糧草資敵,他懶得去分辨;
光是收受賄賂這一項就足夠滅九族了,嗯....這麽大的金額,看來百姓們又能免賦稅了;
“他們的糧食呢?”
“陛下,按照您的吩咐全部都就近的拉到軍營裏了,晉商正好籌集到一批糧食,恭喜陛下,近兩年內不必為邊關附近的糧草所焦慮;”
“恭喜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