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人殉---大明的先進與落後
給皇帝們直播華夏發展史 作者:想做個好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朱元璋的心裏一直是以國為家的,而且他這個概念比其他皇帝更加濃重許多。
在他心目中,女子娶進來那就是開枝散葉的,生不出孩子要你有什麽用,我兒子都死了,你還不死嗎?
讓這些女子殉葬也節省了花銷,又避免她們失節;
主播不知道朱元璋是什麽成長經曆,導致他特別地看不起女子,
本來女子活在這個世上已經很艱難了,他又在上麵加上些條條框框,幾乎壓得女子喘不過氣來;
主播覺得朱元璋就像是村裏那種守舊的大家長,腦子裏的腐朽實在令人作嘔;
他看不起女子,有本事別讓女子把他生出來啊!
誕生於女子的裙擺之下,長大後卻又化為利刃刺向那生他育他的女子,可恨之極;
朱元璋他很厲害,但是他的政策很多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都是給大明穿上了“三寸金蓮”大明永永遠遠隻能跌跌撞撞的前進,
在朱元璋看來女子除了能夠為丈夫生兒育女也就沒有別的用處了;
當然,他對有功之人也不是一刀切的,朱標的媳婦也沒有逼迫人家殉葬,
他和漢武帝的去母留子,防止外戚勢力的目的完全不一樣,他就是覺得可以實行就實行了;
畢竟還是有點好處的,雖然這個好處微不足道,但是殉葬也就是一嘴的事情;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前朝統治過於殘暴,殉葬可能在朱元璋心裏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他從小都是在這個大環境之下,沒人告訴他這是不對的;
而且他本身確實沒有什麽文化,造反成功了之後被一群文化人宣傳了一堆古老的禮儀;
這些禮儀是對是錯,還不是他們說啥是啥,朱元璋內心是非常想要得到儒家學說的認可;
但是儒學發展很多都是扭曲的,他搞裹腳等陋習卻是孔夫子最厭惡的;
不管怎麽說吧,朱元璋有許多很矛盾的政策,其根本原因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他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的艱苦,禁止厚葬風俗,但是又開創皇室人殉製度;
他的行為和他的思想有一股難以融合的矛盾感,他加強君主專權,提倡程朱理學;
但是程朱理學的本意完全被曲解了,像是女子守節,要不然就一頭撞死隨丈夫而去根本就不是程朱理學的本意;
明明是約束士大夫的教義,但是修改修改全部就用來約束在女子身上了,美其名曰:守節;
其實主播覺得有些時候那些讀書人真不要臉,明明掌握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權力;
約束自己的聖賢書都能篡改到女子身上;
隻能說,朱元璋重新人殉也都是各種複雜的因素,但這也確實對後世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不是嗎?
朱祁鎮死之後,繼位是他的長子朱見深,朱見深被立為太子,幼年時期就經曆那麽大的變革,精神壓力極大,因而有口吃的毛病;
公元1464年,明英宗朱祁鎮病重,皇太子攝政,之後朱祁鎮去世,他就成功的登上了皇帝之位;
是為憲宗,憲宗剛繼位,就發生了指揮使勾結內侍王綸,意圖讓錢溥取代李賢輔政之事;
都指揮使門達深得朱祁鎮的寵幸,他以前就陷害過李賢,事情敗露,朱祁鎮也沒有處罰他;
這一次還想故技重施,陷害李賢;
他的陰謀直接被朝廷上的大臣揭發;朱見深大怒:
王綸被斬殺,錢溥被貶斥,門達被贖罪並罰“論斬係獄,沒其資巨萬”;
受害者李賢也被安撫,被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
朱見深很是倚重李賢,李賢也非常的盡職盡責“以受知人主,所言無不盡”;
但是好景不長,李賢於成化二年就去世了;
成化元年也就是1465年,朱見深任命趙輔宗令所有總兵,征討廣西瑤族的叛亂;
公元1466年七月,毛裏孩進犯,十二月。
固原斷藤峽的瑤族亂賊再次暴亂;
公元1467年朱見深將朱永提拔為平胡將軍,和楊信一起征討毛裏孩;
同年九月,邊疆的女真族總是侵犯大明邊境;
公元1471年,朱見深下令立皇子朱佑極為皇太子,大赦天下。
公元1475年,改立皇子朱佑樘為皇太子,在這一年,朱見深也恢複了叔父朱祁鈺的帝號;
公元1476年,李震將軍總算是平定了靖州地區的苗亂,朱見深為了安排那地方的流民,設置鄖陽府,設行都司衛所;
公元1477年,朱見深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設置西廠來進一步加強特務機構,太監汪直擔任提督;
公元 1487年,朱見深最心愛的萬貴妃暴斃,他開始分封皇子:
封皇子朱佑杬為興王,朱佑棆為岐王,朱佑檳為益王,朱佑楎為衡王,朱佑枟為雍王;
同年八月,朱見深就病重了,皇太子朱佑樘開始全權接手政事。
朱見深總的來說做的還算可以,他上位之後,直接平反了於謙被冤枉的罪名;
並且作為補償,還恢複了於謙兒子的官職。
朱見深曾經被朱祁鈺廢掉了太子之位,他自己也不在意,以德報怨,自己老爹廢了朱祁鈺,他反而恢複了朱祁鈺的帝號,
還重新新建了他的陵寢,這兩項舉措直接贏得了朝野內外的一片讚賞,緩和了朱祁鈺和朱祁鎮這兩朝留下的矛盾;
但是設置西廠、黃莊等政策也是封建皇朝君主專政不可避免的弊端;
朱見深死之後,他的兒子朱佑樘繼承了皇位,是為明孝宗;
朱佑樘公元1470年出生,公元1505年去世;
朱佑樘這個皇帝他一生一世隻有一位皇後,連一個宮妃都沒有,是一夫一妻的提倡者,也是中華曆史上唯一這麽做並且從一而終的皇帝;
他上位之後驅除宮內的奸邪小人,任用王恕、劉大夏等正直賢明的臣子,政績卓越;
雖然沒有什麽較大的突破,但是明朝的整個社會還是非常穩定的,是明朝中葉比較勵精圖治的明君。】
在他心目中,女子娶進來那就是開枝散葉的,生不出孩子要你有什麽用,我兒子都死了,你還不死嗎?
讓這些女子殉葬也節省了花銷,又避免她們失節;
主播不知道朱元璋是什麽成長經曆,導致他特別地看不起女子,
本來女子活在這個世上已經很艱難了,他又在上麵加上些條條框框,幾乎壓得女子喘不過氣來;
主播覺得朱元璋就像是村裏那種守舊的大家長,腦子裏的腐朽實在令人作嘔;
他看不起女子,有本事別讓女子把他生出來啊!
誕生於女子的裙擺之下,長大後卻又化為利刃刺向那生他育他的女子,可恨之極;
朱元璋他很厲害,但是他的政策很多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都是給大明穿上了“三寸金蓮”大明永永遠遠隻能跌跌撞撞的前進,
在朱元璋看來女子除了能夠為丈夫生兒育女也就沒有別的用處了;
當然,他對有功之人也不是一刀切的,朱標的媳婦也沒有逼迫人家殉葬,
他和漢武帝的去母留子,防止外戚勢力的目的完全不一樣,他就是覺得可以實行就實行了;
畢竟還是有點好處的,雖然這個好處微不足道,但是殉葬也就是一嘴的事情;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前朝統治過於殘暴,殉葬可能在朱元璋心裏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他從小都是在這個大環境之下,沒人告訴他這是不對的;
而且他本身確實沒有什麽文化,造反成功了之後被一群文化人宣傳了一堆古老的禮儀;
這些禮儀是對是錯,還不是他們說啥是啥,朱元璋內心是非常想要得到儒家學說的認可;
但是儒學發展很多都是扭曲的,他搞裹腳等陋習卻是孔夫子最厭惡的;
不管怎麽說吧,朱元璋有許多很矛盾的政策,其根本原因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他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的艱苦,禁止厚葬風俗,但是又開創皇室人殉製度;
他的行為和他的思想有一股難以融合的矛盾感,他加強君主專權,提倡程朱理學;
但是程朱理學的本意完全被曲解了,像是女子守節,要不然就一頭撞死隨丈夫而去根本就不是程朱理學的本意;
明明是約束士大夫的教義,但是修改修改全部就用來約束在女子身上了,美其名曰:守節;
其實主播覺得有些時候那些讀書人真不要臉,明明掌握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權力;
約束自己的聖賢書都能篡改到女子身上;
隻能說,朱元璋重新人殉也都是各種複雜的因素,但這也確實對後世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不是嗎?
朱祁鎮死之後,繼位是他的長子朱見深,朱見深被立為太子,幼年時期就經曆那麽大的變革,精神壓力極大,因而有口吃的毛病;
公元1464年,明英宗朱祁鎮病重,皇太子攝政,之後朱祁鎮去世,他就成功的登上了皇帝之位;
是為憲宗,憲宗剛繼位,就發生了指揮使勾結內侍王綸,意圖讓錢溥取代李賢輔政之事;
都指揮使門達深得朱祁鎮的寵幸,他以前就陷害過李賢,事情敗露,朱祁鎮也沒有處罰他;
這一次還想故技重施,陷害李賢;
他的陰謀直接被朝廷上的大臣揭發;朱見深大怒:
王綸被斬殺,錢溥被貶斥,門達被贖罪並罰“論斬係獄,沒其資巨萬”;
受害者李賢也被安撫,被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
朱見深很是倚重李賢,李賢也非常的盡職盡責“以受知人主,所言無不盡”;
但是好景不長,李賢於成化二年就去世了;
成化元年也就是1465年,朱見深任命趙輔宗令所有總兵,征討廣西瑤族的叛亂;
公元1466年七月,毛裏孩進犯,十二月。
固原斷藤峽的瑤族亂賊再次暴亂;
公元1467年朱見深將朱永提拔為平胡將軍,和楊信一起征討毛裏孩;
同年九月,邊疆的女真族總是侵犯大明邊境;
公元1471年,朱見深下令立皇子朱佑極為皇太子,大赦天下。
公元1475年,改立皇子朱佑樘為皇太子,在這一年,朱見深也恢複了叔父朱祁鈺的帝號;
公元1476年,李震將軍總算是平定了靖州地區的苗亂,朱見深為了安排那地方的流民,設置鄖陽府,設行都司衛所;
公元1477年,朱見深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設置西廠來進一步加強特務機構,太監汪直擔任提督;
公元 1487年,朱見深最心愛的萬貴妃暴斃,他開始分封皇子:
封皇子朱佑杬為興王,朱佑棆為岐王,朱佑檳為益王,朱佑楎為衡王,朱佑枟為雍王;
同年八月,朱見深就病重了,皇太子朱佑樘開始全權接手政事。
朱見深總的來說做的還算可以,他上位之後,直接平反了於謙被冤枉的罪名;
並且作為補償,還恢複了於謙兒子的官職。
朱見深曾經被朱祁鈺廢掉了太子之位,他自己也不在意,以德報怨,自己老爹廢了朱祁鈺,他反而恢複了朱祁鈺的帝號,
還重新新建了他的陵寢,這兩項舉措直接贏得了朝野內外的一片讚賞,緩和了朱祁鈺和朱祁鎮這兩朝留下的矛盾;
但是設置西廠、黃莊等政策也是封建皇朝君主專政不可避免的弊端;
朱見深死之後,他的兒子朱佑樘繼承了皇位,是為明孝宗;
朱佑樘公元1470年出生,公元1505年去世;
朱佑樘這個皇帝他一生一世隻有一位皇後,連一個宮妃都沒有,是一夫一妻的提倡者,也是中華曆史上唯一這麽做並且從一而終的皇帝;
他上位之後驅除宮內的奸邪小人,任用王恕、劉大夏等正直賢明的臣子,政績卓越;
雖然沒有什麽較大的突破,但是明朝的整個社會還是非常穩定的,是明朝中葉比較勵精圖治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