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唐宋八大家---歐陽修
給皇帝們直播華夏發展史 作者:想做個好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自從沐沐姑娘說後世之人竟然認為“文正”是文官當中最厲害的諡號。
不在乎身後名的王安石心裏就有些擰巴,也特別期望自己能夠有這一項殊榮,誰還有一個虛榮心了呢?
因為那個司馬光,他的諡號竟然是“文正。”
這讓同為對手的王安石覺得自己輸了一著,司馬光有什麽好的,竟然可以有這樣的榮譽;而自己就是單單地一個“文”字,王安石不想深思,一深思就覺得自己身體上精神上好像都不怎麽舒服。
不過還好,司馬光並沒有被放入唐宋八大家裏麵,若是司馬光也在這其中,王安石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被氣死。
想來,在後世之中,他王安石還是要比司馬光要受歡迎一點吧。
想到這裏,王安石的臉上總算出現了一點笑容,不過心裏也在歎氣;沐沐姑娘很明顯的就是偏愛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這實在讓人嫉妒,怎麽會祖墳冒青煙一直冒在蘇家呢,一門三個唐宋八大家。
而且還都是親生父子兄弟,這如何能讓人不意難平。
況且天幕最偏愛的應該就是蘇軾,但是蘇軾他是旗幟鮮明的反對變法。
或者說是兄弟倆能反對變法,王安石就算一腔孤勇,他內心也是希望有同行者的。
因為天幕的關係,他對三蘇的感覺非常好,現在時機還有,不知道能不能說服拉攏蘇軾。
畢竟沐沐姑娘也說過,蘇軾不是反對變法,他隻是反對過於激進的變法,更何況,自己也有心改一改。
蘇軾也是非常有才能的,有這麽一個人在自己身邊,快要掌控的時候也能把控一下,越想王安石越覺得是個好主意。
而且,蘇轍和蘇軾的兄弟關係更加親密,若是蘇軾在自己的陣營,那他那個曾經當過丞相的弟弟還會遠嗎?
既然改革派內部良莠不齊,那麽自己就去多尋找一些心係百姓的有才之士不就好了?王安石經過天幕一遍又一遍的打擊,知道自己的“新法”是必然失敗的,但現在的王安石還不是那個被事實打擊的王安石,他還有衝勁和能力,為了百姓,他可以適當的放下自己的架子,去拉攏....不,或者說去請求、去說服三蘇,王安石可以預見從這次天幕的結束之後,蘇家的名望肯定會更加的龐大;在士大夫之間肯定能夠一唿百應,這是多麽好的資源啊;
而且王安石還記得蘇軾父子倆都是被歐陽修給一眼看中的,而曾鞏又是歐陽修的弟子,這關係,王安石扒拉扒拉,發現好像唐宋八大家,自己也跟著王安石學習過;
除了自己,其餘的好像都是保守派;
這個發現讓王安石眼前一黑,歐陽修....歐陽修自己曾經的老師,更加是一個關鍵人物;
王安石覺得沐沐姑娘肯定還會講解剩下的兩個“唐宋八大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王安石搖了搖頭,將腦海裏關於自己的經曆都搖出去,就像自己對友人說的一樣,現在都在改變;
【唐宋八大家,宋朝的六大家還有兩位那就是歐陽修及其弟子曾鞏,歐陽修是公元1007年到公元1072年,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
字永叔;他四歲喪父,家裏很貧窮,是母親教他寫字;
一個優秀有才能的母親讓歐陽修的學識並不遜色於同類人;
公元1030年歐陽修科舉中了進士;公元1034年,他任鎮南軍節度掌書記、館言事。
後來就是因為政見不同,歐陽修得罪當朝宰相被貶謫;
他又不服氣,寫信斥責司諫高若訥不主持正義,然後歐陽修被貶謫到更偏遠的地方,被降至夷陵縣。
公元1040年,複任館閣校勘,公元1043年,任右正言;
公元1045年:杜桁、韓綺等著名的大臣們都被相繼排出中央,歐陽修為他們喊冤,上書為這些名臣分辨是非對錯,結果他又失敗了,又被貶謫。】
曾鞏有些擔心地看著老師,他害怕老師氣急攻心,引起身體不適就不好了;
沐沐姑娘用詞一向不怎麽委婉,就是直話直說的性子;
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貶謫,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的住;
相較於弟子曾鞏的擔憂,歐陽修更加的自在和平淡,他此時和蘇洵的感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自己的弟子曾鞏以後竟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仕途上的起伏又有什麽好在意的呢?
介甫(王安石)呐,他的新法終究還是“一波三折”,若是不那麽著急,百姓的生活或許真的會如他所願的改善,而大宋的國力也會加強;
天幕說,不知道王安石在焦慮什麽,歐陽修將沐沐姑娘說的話全部都細細的思考了一遍,他可能知道這個曾經學生的焦慮;
何況南宋如此悲壯的結尾,現在的繁華都像是曇花一現;歐陽修也肯定是願意為民為國做些事情,避免那個慘烈結局的到來;
事已至此,不變法看來是肯定救不了大宋,更何況,沐沐姑娘似乎也是讚同的,歐陽修不知道另一個自己是怎麽做的,
但是他肯定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大宋滅亡,既然要變法,歐陽修決定從現在開始他要細細的研究;大宋積重難返,那就掃清積弱;
曾經的保守派慢慢地開始不抵觸變革,他的變化第一時間被弟子曾鞏察覺:“老師?”
歐陽修搖頭笑著:“都是為民、為了大宋啊!“更何況,蘇軾為什麽不是堅定的保守派?根子其實在歐陽修這裏,誰能相信,他也是認為大宋需要變法的;
主要還是王安石的變法太過於急切和激進,這些不利於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到民生那肯定是會被人旗幟鮮明地反對;
變法是要“流血犧牲”,但前提時也要團結盡可能多的有能力的大臣;再好的政策不被大臣和百姓們支持,那也無濟於事;
不在乎身後名的王安石心裏就有些擰巴,也特別期望自己能夠有這一項殊榮,誰還有一個虛榮心了呢?
因為那個司馬光,他的諡號竟然是“文正。”
這讓同為對手的王安石覺得自己輸了一著,司馬光有什麽好的,竟然可以有這樣的榮譽;而自己就是單單地一個“文”字,王安石不想深思,一深思就覺得自己身體上精神上好像都不怎麽舒服。
不過還好,司馬光並沒有被放入唐宋八大家裏麵,若是司馬光也在這其中,王安石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被氣死。
想來,在後世之中,他王安石還是要比司馬光要受歡迎一點吧。
想到這裏,王安石的臉上總算出現了一點笑容,不過心裏也在歎氣;沐沐姑娘很明顯的就是偏愛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這實在讓人嫉妒,怎麽會祖墳冒青煙一直冒在蘇家呢,一門三個唐宋八大家。
而且還都是親生父子兄弟,這如何能讓人不意難平。
況且天幕最偏愛的應該就是蘇軾,但是蘇軾他是旗幟鮮明的反對變法。
或者說是兄弟倆能反對變法,王安石就算一腔孤勇,他內心也是希望有同行者的。
因為天幕的關係,他對三蘇的感覺非常好,現在時機還有,不知道能不能說服拉攏蘇軾。
畢竟沐沐姑娘也說過,蘇軾不是反對變法,他隻是反對過於激進的變法,更何況,自己也有心改一改。
蘇軾也是非常有才能的,有這麽一個人在自己身邊,快要掌控的時候也能把控一下,越想王安石越覺得是個好主意。
而且,蘇轍和蘇軾的兄弟關係更加親密,若是蘇軾在自己的陣營,那他那個曾經當過丞相的弟弟還會遠嗎?
既然改革派內部良莠不齊,那麽自己就去多尋找一些心係百姓的有才之士不就好了?王安石經過天幕一遍又一遍的打擊,知道自己的“新法”是必然失敗的,但現在的王安石還不是那個被事實打擊的王安石,他還有衝勁和能力,為了百姓,他可以適當的放下自己的架子,去拉攏....不,或者說去請求、去說服三蘇,王安石可以預見從這次天幕的結束之後,蘇家的名望肯定會更加的龐大;在士大夫之間肯定能夠一唿百應,這是多麽好的資源啊;
而且王安石還記得蘇軾父子倆都是被歐陽修給一眼看中的,而曾鞏又是歐陽修的弟子,這關係,王安石扒拉扒拉,發現好像唐宋八大家,自己也跟著王安石學習過;
除了自己,其餘的好像都是保守派;
這個發現讓王安石眼前一黑,歐陽修....歐陽修自己曾經的老師,更加是一個關鍵人物;
王安石覺得沐沐姑娘肯定還會講解剩下的兩個“唐宋八大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王安石搖了搖頭,將腦海裏關於自己的經曆都搖出去,就像自己對友人說的一樣,現在都在改變;
【唐宋八大家,宋朝的六大家還有兩位那就是歐陽修及其弟子曾鞏,歐陽修是公元1007年到公元1072年,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
字永叔;他四歲喪父,家裏很貧窮,是母親教他寫字;
一個優秀有才能的母親讓歐陽修的學識並不遜色於同類人;
公元1030年歐陽修科舉中了進士;公元1034年,他任鎮南軍節度掌書記、館言事。
後來就是因為政見不同,歐陽修得罪當朝宰相被貶謫;
他又不服氣,寫信斥責司諫高若訥不主持正義,然後歐陽修被貶謫到更偏遠的地方,被降至夷陵縣。
公元1040年,複任館閣校勘,公元1043年,任右正言;
公元1045年:杜桁、韓綺等著名的大臣們都被相繼排出中央,歐陽修為他們喊冤,上書為這些名臣分辨是非對錯,結果他又失敗了,又被貶謫。】
曾鞏有些擔心地看著老師,他害怕老師氣急攻心,引起身體不適就不好了;
沐沐姑娘用詞一向不怎麽委婉,就是直話直說的性子;
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貶謫,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的住;
相較於弟子曾鞏的擔憂,歐陽修更加的自在和平淡,他此時和蘇洵的感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自己的弟子曾鞏以後竟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仕途上的起伏又有什麽好在意的呢?
介甫(王安石)呐,他的新法終究還是“一波三折”,若是不那麽著急,百姓的生活或許真的會如他所願的改善,而大宋的國力也會加強;
天幕說,不知道王安石在焦慮什麽,歐陽修將沐沐姑娘說的話全部都細細的思考了一遍,他可能知道這個曾經學生的焦慮;
何況南宋如此悲壯的結尾,現在的繁華都像是曇花一現;歐陽修也肯定是願意為民為國做些事情,避免那個慘烈結局的到來;
事已至此,不變法看來是肯定救不了大宋,更何況,沐沐姑娘似乎也是讚同的,歐陽修不知道另一個自己是怎麽做的,
但是他肯定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大宋滅亡,既然要變法,歐陽修決定從現在開始他要細細的研究;大宋積重難返,那就掃清積弱;
曾經的保守派慢慢地開始不抵觸變革,他的變化第一時間被弟子曾鞏察覺:“老師?”
歐陽修搖頭笑著:“都是為民、為了大宋啊!“更何況,蘇軾為什麽不是堅定的保守派?根子其實在歐陽修這裏,誰能相信,他也是認為大宋需要變法的;
主要還是王安石的變法太過於急切和激進,這些不利於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到民生那肯定是會被人旗幟鮮明地反對;
變法是要“流血犧牲”,但前提時也要團結盡可能多的有能力的大臣;再好的政策不被大臣和百姓們支持,那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