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己丟了很大的人,大宋朝的根基也免不了一番動蕩;


    但沒有想到有這個意外之喜,哼!趙光義,真是好樣的。


    不過這也給宋太祖趙匡胤一番洗白自己的機會,犯錯誤帶頭賣國的那可是太宗一脈,謀權篡位的,能是什麽好東西。


    他們太祖一脈的皇帝是正統肯定都是好皇帝!


    趙匡胤迅速打定主意,決定踩著“造反”的逆臣趙光義來洗白自己一脈,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因為宋太宗繼位疑點重重,當時的民間老百姓當中也一直傳說趙匡胤就是趙光義害死的。


    為了確保自己統治的穩定性,趙匡胤已經死了,趙光義拋出自己母親杜太後的遺命。


    就是著名的“金匱之盟”,就是說杜太後曾經臨終之前,召趙普入宮記錄她的遺命,


    大致內容就是趙匡胤的皇位他要是死掉了,先傳位給趙光義,趙光義要是死掉了再傳位給弟弟趙光美,然後趙光美再傳迴給趙匡胤的長子德昭。


    這份遺書被藏在金匱之中,所以就被稱之為“金匱之盟”。


    趙光義一邊拿出這份盟約作為自己統治的正統性,又同時先後逼死太祖之子德招和德延,然後把趙光美貶斥到房州,兩年之後,趙光美就去世了。


    趙光義的長子因為他很同情趙光美的遭遇被廢掉了,另外一個兒子暴斃死掉了,最後襄王被立為太子,改名為恆,就是我們後世熟知的宋真宗趙恆。


    公元997年趙光義駕崩了,皇後和宦官企圖偷天換日,幸得宰相幫助,趙恆最終順利繼位。


    宋真宗算是大部分文人都想要的皇帝,因為他實行的是黃老學說的垂拱而治;此時的大宋算不上多麽安穩,契丹建立的大遼經常在宋朝邊界燒殺搶掠。


    朝中的聲音都是主和的,宰相寇準建議打!


    最終朝廷經過政治妥協,不管宋真宗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結果就是他禦駕親征;


    宋朝的士兵們一看連皇帝都親自上前線來打仗了,立刻士氣大增,打仗很猛。


    最終和遼軍隊相持在澶州城下,因此,遼軍被迫求和。


    但是,宋朝的迷之操作來了,可能是喜歡跪著。


    明明是遼被迫求和,明明宋朝是占據優勢的,咱不說你趁火打劫吧,你好歹也要不虧不贏啊,要不然將士們辛苦的打仗是為了什麽?


    你談判的使者都在搞什麽?


    宋朝與遼幾番交涉,最後簽下“澶淵之盟”


    合約的主要內容:宋朝每年給遼“軍事資助”絹帛二十萬匹、白銀十萬兩,在雄州交割;遼宋為兄弟之國,因為遼聖宗年幼,所以稱宋真宗為兄,以白河溝為國界,雙方撤兵。


    主要是遼一開始就勾結了宋朝內部大臣,宋真宗本人也不是什麽雄主,堅決的主和派;花點錢能打發的事情那都不叫事。


    怎麽說呢,站在遼國這一邊就是很爽啊,我去搶劫宋國的邊境無本的買賣,把人給搶火了,人家要來打我,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我打不過他,他也打不過我。


    好吧,我不想打了,我求和,結果對麵不僅沒啥條件,還每年給我絹布二十萬匹,白銀十萬兩,這買賣可真舒坦啊!


    哇,我都想去當遼國人了,騷擾騷擾宋就能】


    宋真宗趙恆是一個脾氣很好的帝王,他對待屬下溫和,基本上不會讓員工膽顫心驚的。


    但此時此刻也架不住天幕的嘲諷語氣啊,真是羞騷,明明“澶淵之盟”是好事情,沐沐姑娘 實在是太片麵了!


    這都是全麵考慮後的結果,以錢換得和平,邊界還可以開通互市,這不是很好嗎?


    接下來天幕的話也沒有完全否定這個條約的意義。


    【當然,澶淵之盟對宋遼來說都具有積極意義,對宋來說,遼停止了南下,避免大規模的戰爭,可以休養生息,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而雙方開展互市,使得邊界百姓生活變得和平,宋的年年納貢也解決了遼物資匱乏的情況。


    而且“澶淵之盟”簽訂了之後,讓宋朝上上下下享受了幾十年的太平。


    不管“澶淵之盟”是不是當時宋軍權衡利弊下最好的選擇,但是,從性質上來看,就是屈辱的呀。


    宋朝君君臣臣,在和平的時候不想著居安思危,發展國力;反而奢侈之風大漲,貪圖享樂、不思進取;


    公元1022年,宋真宗趙恆駕崩,宋仁宗趙楨繼位,皇後劉氏被尊稱為皇太後,宋仁宗年幼,在他成年之前,皇太後劉娥開啟了十六年的垂簾聽政。


    說起宋仁宗趙楨可能大家猛的一下子不太熟悉,就是那個皇後是曹氏,但是一直寵愛張貴妃,在張貴妃去世之後,竟然把張貴妃追封為溫成皇後。


    出現一生一死兩位皇後,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真的是“啪啪的”在打皇後曹氏的臉啊。


    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在大慶稱帝,宋朝這個鮮美又軍事勢力不咋地的就在旁邊,那肯定要去分一杯羹啊!


    於是宋夏之間爆發了數次戰爭,就宋朝那個軍隊現狀,打仗就是屢戰屢敗;有心為國的將士隻能討好了文官才能好好地打,糧草可以送過來不至於士兵餓死。


    之後宋仁宗趙楨任命以範仲淹為首的能臣實行慶曆新政,宋朝內部進入自開國皇帝趙匡胤以來最繁榮的時期,宋朝勢力進入了巔峰時期。


    守舊派的官員指責革新派官員結黨營私,宋仁宗聽信了,他最討厭的就是這種行為;於是革新派官員被陸陸續續的貶斥遠離中央,為地方官員。


    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就這樣結束了。


    宋仁宗趙楨死後宋英宗趙曙登上皇位,他不是宋仁宗趙楨的兒子,最初朝政是由仁宗皇後曹氏掌管。


    公元1064年英宗開始親征,半個月之後就爆發了濮儀事件,就是爭論英宗生父名分的問題。


    這場爭論竟然長達整整十八個月,十八個月之後,曹太後下旨尊稱英宗的生父為皇考這場爭論才總算是落下帷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皇帝們直播華夏發展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做個好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做個好人並收藏給皇帝們直播華夏發展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