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整軍備戰
諸天:開局韋小寶,係統任務翻倍 作者:菜青蟲大蘋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昔日有舜三辭堯之位,還有禹三辭舜之位。今日有程二三辭皇帝位,也算做足了樣子。
不管過程如何,反正程二還是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皇上,而且是眾望所歸,威勢極重的皇上。
後麵的登基大典,自然有一眾朝臣操辦,程二就像提線木偶一樣,被朝臣們簇擁著,完成了既定的動作。
不過,做皇帝不過是程二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罷了。
所以在第一天的大朝會上,他就敲打了一番十大邊軍的將領,讓他們立即開拔,班師迴駐地。
當然打一棒,也少不了給一棗,程二對參與這次平叛的邊軍和三大營將士,各有獎賞。
此外,程二並沒有完全將希望完全寄托在段天涯等三個密探身上,既然蒙古諸部可能有天香豆蔻,那就直接打上門去搶。
程二的邏輯就是這麽簡單直接。
當然,要去草原上跟蒙古諸部搶東西,沒有強大的實力可不行,此時已經是明朝中葉,官員腐敗嚴重,積重難返,特別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文臣武將。
程二可不打算零敲碎打,慢慢撥亂反正,他準備直接上猛藥。
所以打發了邊軍將領後,程二又連下了幾道聖旨。
第一道就是重建錦衣衛,將護龍山莊和東廠的職能整合,建立新的錦衣衛,負責巡查緝捕,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錦衣衛直接由程二指揮,當務之急就是要將盤踞在大明朝身上的這些蛀蟲,全都給挖出來,家產全部充公,以彌補國庫的空虛,為將來的大戰籌集糧草。
為了激發這些錦衣衛的幹勁,程二甚至還弄出了值百抽一的一套規矩,每上繳國庫一百兩銀子,就拿出一兩來獎勵具體經辦的錦衣衛。
你還別嫌少,要是真的挖出來幾十萬,幾百萬兩銀子出來,那可就是幾千、幾萬兩的獎賞,這可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了。
同時,為了破除文官集團對科舉的壟斷,程二又頒布了第二道聖旨,在八股取士之外,另外開辟了一條技術路徑。凡是有一技之長,特別是軍事、農業等非常實用的技術人員,也可以當大官。
特別是大炮、火器等軍事領域,程二更是在資金、人員上給予了大量傾斜,務必讓他們研製出更加先進的火器。
程二更是親自坐鎮神機營,雖然他前世是個學渣,但一磺二硝三木炭的黑火藥配方還是有印象的。
對付蒙古諸部這種機動性極強的草原民族,冷兵器肯定是不行的,無論在騎術上,還是在射箭技術上,明軍與他們天然就存在很大差距,隻能用熱兵器來彌補。
有了糧草,有了優良的兵器,剩下的還需要精銳的士卒。
程二是知道邊軍和地方武裝上種種詬病的,侵吞物資、克扣糧餉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想短時間改正,程二也沒這個本事。
於是他大手一揮,頒下第三道聖旨,編練新軍。
從邊軍、地方武裝包括拱衛京城的三大營中,抽取精銳士卒,組成新軍。
同樣的,程二親自下場,搜腸刮肚,按照之前學校軍訓的一些粗淺經驗,編製了一本新式的軍事管理製度,最為重要的是新軍全部換裝熱兵器,按照現在軍事思想練兵。
程二連下三道聖旨,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抓緊搞錢、搞人、搞裝備,整軍備戰,為出擊蒙古諸部打好基礎。
為了盡快形成戰鬥力,程二甚至將先軍政治那一套都搬過來了,整個國家都成了戰爭機器,一切為打仗做準備。
幸好老朱家有這個血統,不管是開國的朱元璋還是後來的朱棣,都是窮兵黷武的皇帝,所以程二這一套雖然很偏激,但也並不是不能讓人接受。
僅僅過了一年,程二的一係列改革就初顯成效,大批貪腐官員被錦衣衛揪出來,抄家滅族,當然這裏麵可能也有冤假錯案,但程二可不管那麽多。
短短一年,國庫裏就收入上千萬兩白銀,還有很多古董、字畫等沒有變現的財寶,數不勝數。
有了錢,程二的裝備研發和編練新軍,也進展神速,威力更大的黑火藥已經基本研製完成。
這讓新軍手中的火銃,射程更遠,威力也更大了,百米開外,射穿蒙古人的皮甲,毫無壓力。
大炮不僅重量減輕了,便於運輸,威力也是大了好幾倍,一炮下去,方圓幾米之內,絕對不留活物。
親自檢閱了一番新軍後,程二對神機營和新軍編練的進度都非常滿意。
就在這時,遠處塞外查探天香豆蔻下落的段天涯等三人,終於再次迴到了京城。
雖然僅僅過去一年多時間,但天下卻已然發生了劇變,變化之大,讓他們簡直不敢相信。
曹正淳弑君謀反,義父率軍平叛,並被朝臣擁戴為新的皇帝,這一個個讓人震驚的消息,不斷衝擊著他們的認知。
程二聽聞三人迴朝後,也很興奮,迫不及待想知道,他們這一次是不是帶著好消息迴來的。
“快,快宣三人上殿。”
段天涯和歸海一刀、上官海棠被人帶上金鑾殿,看到高高在上,端坐在龍椅上的程二,不知道該喊義父還是改口叫皇上。
還是段天涯反應更快,率先迴過神,跪倒在地,高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歸海一刀和上官海棠這才如夢初醒,趕緊有樣學樣,也跪了下去。
“快起來吧,朕還是你們的義父,不要見外。”
“謝陛下隆恩!”
雖然程二這麽說,但三人還是很拘謹地叩謝。
“你們此去塞外,可有打探到天香豆蔻的線索。”
“陛下,我和一刀、海棠三人,一年來去了瓦剌和察合台等汗國,以及西域諸多小國,雖然都有不少關於天香豆蔻的傳說,但真實性都不大。”
“不過,我們在瓦剌部的時候,聽說當年天香國確實也進貢了三顆天香豆蔻給老汗王,不過這麽多年過去了,這三顆天香豆蔻是否還在瓦剌,就不得而知了。”
段天涯老實跟程二交待道。
不管過程如何,反正程二還是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皇上,而且是眾望所歸,威勢極重的皇上。
後麵的登基大典,自然有一眾朝臣操辦,程二就像提線木偶一樣,被朝臣們簇擁著,完成了既定的動作。
不過,做皇帝不過是程二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罷了。
所以在第一天的大朝會上,他就敲打了一番十大邊軍的將領,讓他們立即開拔,班師迴駐地。
當然打一棒,也少不了給一棗,程二對參與這次平叛的邊軍和三大營將士,各有獎賞。
此外,程二並沒有完全將希望完全寄托在段天涯等三個密探身上,既然蒙古諸部可能有天香豆蔻,那就直接打上門去搶。
程二的邏輯就是這麽簡單直接。
當然,要去草原上跟蒙古諸部搶東西,沒有強大的實力可不行,此時已經是明朝中葉,官員腐敗嚴重,積重難返,特別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文臣武將。
程二可不打算零敲碎打,慢慢撥亂反正,他準備直接上猛藥。
所以打發了邊軍將領後,程二又連下了幾道聖旨。
第一道就是重建錦衣衛,將護龍山莊和東廠的職能整合,建立新的錦衣衛,負責巡查緝捕,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錦衣衛直接由程二指揮,當務之急就是要將盤踞在大明朝身上的這些蛀蟲,全都給挖出來,家產全部充公,以彌補國庫的空虛,為將來的大戰籌集糧草。
為了激發這些錦衣衛的幹勁,程二甚至還弄出了值百抽一的一套規矩,每上繳國庫一百兩銀子,就拿出一兩來獎勵具體經辦的錦衣衛。
你還別嫌少,要是真的挖出來幾十萬,幾百萬兩銀子出來,那可就是幾千、幾萬兩的獎賞,這可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了。
同時,為了破除文官集團對科舉的壟斷,程二又頒布了第二道聖旨,在八股取士之外,另外開辟了一條技術路徑。凡是有一技之長,特別是軍事、農業等非常實用的技術人員,也可以當大官。
特別是大炮、火器等軍事領域,程二更是在資金、人員上給予了大量傾斜,務必讓他們研製出更加先進的火器。
程二更是親自坐鎮神機營,雖然他前世是個學渣,但一磺二硝三木炭的黑火藥配方還是有印象的。
對付蒙古諸部這種機動性極強的草原民族,冷兵器肯定是不行的,無論在騎術上,還是在射箭技術上,明軍與他們天然就存在很大差距,隻能用熱兵器來彌補。
有了糧草,有了優良的兵器,剩下的還需要精銳的士卒。
程二是知道邊軍和地方武裝上種種詬病的,侵吞物資、克扣糧餉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想短時間改正,程二也沒這個本事。
於是他大手一揮,頒下第三道聖旨,編練新軍。
從邊軍、地方武裝包括拱衛京城的三大營中,抽取精銳士卒,組成新軍。
同樣的,程二親自下場,搜腸刮肚,按照之前學校軍訓的一些粗淺經驗,編製了一本新式的軍事管理製度,最為重要的是新軍全部換裝熱兵器,按照現在軍事思想練兵。
程二連下三道聖旨,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抓緊搞錢、搞人、搞裝備,整軍備戰,為出擊蒙古諸部打好基礎。
為了盡快形成戰鬥力,程二甚至將先軍政治那一套都搬過來了,整個國家都成了戰爭機器,一切為打仗做準備。
幸好老朱家有這個血統,不管是開國的朱元璋還是後來的朱棣,都是窮兵黷武的皇帝,所以程二這一套雖然很偏激,但也並不是不能讓人接受。
僅僅過了一年,程二的一係列改革就初顯成效,大批貪腐官員被錦衣衛揪出來,抄家滅族,當然這裏麵可能也有冤假錯案,但程二可不管那麽多。
短短一年,國庫裏就收入上千萬兩白銀,還有很多古董、字畫等沒有變現的財寶,數不勝數。
有了錢,程二的裝備研發和編練新軍,也進展神速,威力更大的黑火藥已經基本研製完成。
這讓新軍手中的火銃,射程更遠,威力也更大了,百米開外,射穿蒙古人的皮甲,毫無壓力。
大炮不僅重量減輕了,便於運輸,威力也是大了好幾倍,一炮下去,方圓幾米之內,絕對不留活物。
親自檢閱了一番新軍後,程二對神機營和新軍編練的進度都非常滿意。
就在這時,遠處塞外查探天香豆蔻下落的段天涯等三人,終於再次迴到了京城。
雖然僅僅過去一年多時間,但天下卻已然發生了劇變,變化之大,讓他們簡直不敢相信。
曹正淳弑君謀反,義父率軍平叛,並被朝臣擁戴為新的皇帝,這一個個讓人震驚的消息,不斷衝擊著他們的認知。
程二聽聞三人迴朝後,也很興奮,迫不及待想知道,他們這一次是不是帶著好消息迴來的。
“快,快宣三人上殿。”
段天涯和歸海一刀、上官海棠被人帶上金鑾殿,看到高高在上,端坐在龍椅上的程二,不知道該喊義父還是改口叫皇上。
還是段天涯反應更快,率先迴過神,跪倒在地,高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歸海一刀和上官海棠這才如夢初醒,趕緊有樣學樣,也跪了下去。
“快起來吧,朕還是你們的義父,不要見外。”
“謝陛下隆恩!”
雖然程二這麽說,但三人還是很拘謹地叩謝。
“你們此去塞外,可有打探到天香豆蔻的線索。”
“陛下,我和一刀、海棠三人,一年來去了瓦剌和察合台等汗國,以及西域諸多小國,雖然都有不少關於天香豆蔻的傳說,但真實性都不大。”
“不過,我們在瓦剌部的時候,聽說當年天香國確實也進貢了三顆天香豆蔻給老汗王,不過這麽多年過去了,這三顆天香豆蔻是否還在瓦剌,就不得而知了。”
段天涯老實跟程二交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