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投資家鄉
四合院:從返還技能開始 作者:禁止調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跟父母同住,的確很好。吃喝不愁,每天追著喂飯。
但是也有煩惱,那就是什麽事兒都被管著。
陳平安雖然看著年輕,但其實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也一樣被爸媽管著。
睡懶覺不行,做什麽事兒也不方便,陳平安那麽多老婆,那平時親近一下,還得偷偷摸摸的,不是父母不讓,是他的老婆們不肯一起,害怕公婆對他們有看法,他們可不像陳平安這麽不要臉……
另外一邊,陳衛國帶著母親來到了父親從小生存的村子。
這村子裏大部分的,都是姓陳的,也有一些,是後來搬來村裏的。
關於過來的行程,一路都有陳平安安排好了,到了火車站,就有人開車來接,直接送到了村裏,根本不用他們操心太多。
朱丹和陳衛國一進村,就受到了村裏人的熱烈歡迎,讓原本帶著氣來的朱丹都不好意思了,跟村裏的人客氣起來。
就這樣的恭維,提供的情緒價值簡直沒邊了,誰身處其中不迷糊?榮歸故裏,光宗耀祖就是這種感覺吧,就連陳衛國都不自覺的露出了笑容。
朱丹原本氣衝衝的來的,到了村裏,全村上下都熱情的招待,直接把朱丹整的不好意思了,哪還有氣啊,反而不好意思起來。
見到老頭子陳滿倉的時候,隻能狠狠的瞪他一眼,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大老遠的跑來興師問罪,到最後隻是狠狠的瞪了一眼,雷聲大、雨點小實錘了。
村裏,對於招待陳滿倉一家,也是盡心盡力。陳家的房子沒蓋好,原本是要去附近縣城的賓館去住的,村裏怎麽可能願意!
這要是讓人去住賓館,那還能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嘛,不等於把人往外攆嘛。
村裏在村委會,專門收拾出了房間,條件可一點都不比鎮上的賓館差。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陳滿倉是死活不願意住在村委的,那算怎麽迴事的,他又不是村裏的官兒,哪能住在村委。
不住在村委,村裏人又熱情的不讓他走,陳滿倉隻能選擇住在村裏跟他最親近的人家。
這家人,男主人跟陳滿倉是一個輩份的,但是年紀小很多,當年陳滿倉參軍去的時候,他還是個和泥巴小不點兒呢,小時候就喜歡跟在陳滿倉屁股後麵玩,小名狗子。
狗子家人不僅是陳滿倉小時候的“小弟”,血緣上關係上也很親近,沒出五服給關係。
陳滿倉覺得麻煩了人家,人家還開心的不得了呢,一住下,就幫他們家解決了子女上學的問題,也讓陳滿倉體驗了一把,有錢真好的感覺。
狗子媳婦現在出門可威風了,那跟村裏人聊天,說的都是他家爺們小時候跟陳滿倉多好多親近。
別人喊狗子,她會覺得是不尊重,陳滿倉喊,反而覺得是親近。
“嫂子,我們家現在多苦難你是知道的,你跟滿倉哥說說,幫幫我們家吧,你豐收弟還躺在醫院裏呢,我們家看病都看不起……嗚嗚嗚……”
狗子老婆在外麵威風,就有人求上來了,立刻讓她臉色不善起來。
不過,她很快也反應過來,這便宜不是他們一家人能獨自占了的,村裏還盯著呢,甚至村莊村主任都每天往他們家跑,都盯著呢。
本來村子裏人就不富裕,每家也各有各的困難,這要幫起來,恐怕得沒完沒了的。
狗子家是最先得到好處的,也是跟陳滿倉他們家關係最親近,自覺的開始維護起陳滿倉的利益起來,準備在其中收點人情。
“豐收住院,那該找礦老板賠錢呀!你找人家那能成?不過,我可以幫你說說……”
農村人有農村人的智慧和他們的生存法則,見識可能少一些,但是智慧絕對不低。
狗子家的這樣說,這事兒不成,對方也不能說什麽,還得感謝她幫忙遞話,就算不成,那也得感謝她幫忙,這算計的,反正不虧。
等狗子媳婦迴家的時候,看到家裏來了個女人,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她知道,這是陳滿倉媳婦,心想有錢人就是不一樣,這看著就是貴氣!
按年紀說,他和他老公狗子,年紀比這夫妻倆還小好多歲呢,但是看看人家保養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晚輩呢。
“嫂子來啦!嫂子長的真俊啊,一看就是有福氣的人……”
“嫂子真會教孩子,看你們家孩子,一個個多有出息呀!”
雖然恭維的很生硬,但是看人家這話說的,他真誠呀。
金錢和地位,身份上的巨大差距,讓狗子媳婦恭維起來,一點的心理負擔都沒有,那能不真誠嘛。
朱丹都被弄的不好意思了,好在從前抗戰時期就有跟群眾打成一片的經驗,很快也就適應了,跟狗子媳婦有說有笑起來。
看見老婆來了,陳滿倉是既激動又緊張。別看他電話裏嗚嗚喳喳的,見老婆殺過來心裏立馬就慫了,看到老婆笑著聊家常,他心裏就放鬆的多了……
陳平安幸虧沒隨他老爸這怕老婆的性格,兩個哥哥就不一樣了。
聊家常嘛,聊的都是生活方麵的事情,城裏和村裏的差距,讓狗子媳婦羨慕不已。
忽然,狗子媳婦靈機一動,說起了村裏生活的不容易,順便把豐收老婆拜托他的事情說了出來,等著看朱丹的反應。
“妹子,這事兒我聽明白了,是有人讓你問的吧。”
“實話說,人家遇到困難了,咱們有能力的話,該幫得幫!”
“但是,這幫人也得有個說法不是?是給的還是借的?幫了這家,那其他家要不要幫?花錢是小事兒,別到時候出力不討好,你說是不是?”
“這村裏,你滿倉哥就跟你們家關係好,我們也不了解村裏的情況,你得替你滿倉哥把關呀!”
朱丹也是過來人了,那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持家接物方麵,她可比陳滿倉強多了,在四合院裏,也都是他持家的。
這村裏人,和四合院的人,在她看來,也都是一樣的人,無非是想從他們家弄點好處。
朱丹也不是不想幫助這些人,畢竟是陳滿倉的老家人,但是不能無休止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幫,得有規矩。
而且,他們剛來村裏,村裏人誰是什麽樣的人,什麽情況,他們也不清楚,拉攏一下眼前的狗子一家,那就能搞清楚情況,而且也能找個替自己家說話的人。
“是是是,咱們什麽關係呀那肯地比他們親的多了!您就放心吧,我可肯定把好關,錢不能亂花!”
狗子媳婦高興的不得了,人家這是拿她當自己人呀,她得表現出價值才行,那好像花的是他們家的錢一樣……
這事兒,陳滿倉知道了以後,覺得,人在醫院裏呢,屬於救急,可以幫,還專門跟村裏詢問了情況。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陳家村就是在一片連綿的山坳裏,南麵靠山,北麵靠水,大山是他們的財富,也阻礙了和外界的聯通。
除了種地,開山采石,製作水泥,就成了村裏為數不多的掙錢的手段。
這時代,開礦可不是全機械化的,都是村民自製的土炸藥去炸山,然後再把石頭用錘子分解,運到水泥廠賣錢。
這可不僅僅是體力活的問題,炸山可是危險重重的活,村裏不少爺們都多少受過傷,甚至死過人。這是真的拚命在賺錢,豐收斷了腿,在住院的,都屬於撿迴一條命了。
陳滿倉聽了村長的話也是很唏噓,炸藥這東西,他太熟悉了,出了意外,就是大事兒。
這種出事兒的情況,村裏會幫助一下,廠裏那邊也會慰問一下,但是在治療費方麵,都是杯水車薪,所以,最後才求到陳滿倉這裏的。
一聽是這麽個情況,陳滿倉更堅定了要幫忙的決心,立馬就給了兩萬塊錢送去。
這年代,兩萬塊錢可真不少了,除了治病,營養費都有了,也能讓這個少了主要勞動力的家庭渡過難關。
“哎,救急不救難,出事兒的能管,但是這麽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啊。”
幫了這家,那下次這種情況幫不幫?幫了就是沒完沒了,不幫,反而還要招人記恨了,花錢還留不下好名聲。
朱丹說出這話,讓陳滿倉直皺眉,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他老婆這話說的有道理。
村裏人都知道他們家有錢,卻不知道,他花的錢都是他們老兩口自己這些年存下,真要再來幾個要幫忙的,難道讓他開口跟兒子要錢不成?那就難為情了,還怎麽在兒子麵前擺老子的譜?
“咳咳,滿倉哥,嫂子,其實村子裏也有一些想法,侄子不是大老板嘛,要是能帶帶村裏人,咱們也不用幹這個賣命的活了……”
身為村長,其實早就想說這件事兒了,隻是一直沒找到機會,也想讓陳滿倉多些認同感以後,再提這個事兒。
但是今天,朱丹把話挑破了,村長也覺得是個機會,於是就厚著臉皮說了出來。
朱丹沉默不語,兒子事業上的事兒,她不懂,也不會去做主。
倒是陳滿倉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他也不是傻子,他兒子陳平安說,這些人就是奔著錢來的,不然不會千裏迢迢的去四九城尋親,還這麽大的陣仗。
但是,陳滿倉即使知道了,也想幫助一下村裏的這些同姓人,他是經曆過戰爭的,也想把這片生他養他的地方建設好,等以後死了,下去了,也能跟那些死去的先人們有個交代了。
光宗耀祖、對得起先人,這是我國人才有的獨有的情懷。
“其實,這方麵,我已經在打算了,老二來了以後,我已經讓他上山去看了。”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以後在山上種茶樹,讓大夥兒都種茶,就不要再開山了,太危險了……”
既然村長已經提起來了,陳滿倉也把底給交了,他跟孫子於南星商量過了,茶葉和茶廠的好事兒,給誰不是給呀,給爺爺的老家,難也是好事兒。
但是,村長不這麽覺的呀。
既然千裏迢迢的去四九城找陳家認親了,當然是打聽過的。陳家要是來他們這裏建個廠、搞個房地產什麽的,那才是大項目,種茶?沒聽說過陳家有這個業務呀。
以他的想法,這種茶是個見效慢的項目,讓村裏人放下開山這個能見現錢的業務,去種茶,這不保準啊……
村長沒有預想之中的高興,陳滿倉也是一愣。
“村長,這事兒還沒定呢,你在想想,我們也想想,先這樣吧,我們迴了。”
朱丹看這種情況,暗中拉了陳滿倉一把,帶著他走了,留下村長一臉的尷尬,人家想幫忙,他還挑挑揀揀的,多少有點不識抬舉了。但是他身為村長,也想帶著村民致富,不得不為他們的利益考慮。
“這種事兒,剃頭挑子一頭熱可不行,看吧,人家還不領情呢!”
“還有,什麽種茶的事兒?你還會這個了,是不是有什麽事兒瞞著我?”
迴到住的屋裏,朱丹開始對陳滿倉“審問”起來,他還不了解他家男人,什麽時候會種茶了,跟更不是做生意的料子。
“媽,這事兒我爸要跟你說呢,正好你不在,他跟我說了……”
“這事兒其實是這樣的……”
陳衛國趕緊替他爸解釋起來,他來的時候,父親就專門找他了解媳婦什麽想法呢,生怕是來找他麻煩的。
種茶的事兒,老父親也跟他說了,聽說是侄子操辦的這事兒,他心裏就有數了。他那個弟弟,什麽時候幹過不賺錢的事兒?
父親腿腳不方便,陳衛國已經替他去山上看過了,山上鬱鬱蔥蔥的鬆樹,山腰上也都是梯田,有種茶樹的條件。
“嘿,合著最後還是老三出錢啊!”
“那你還電話裏跟他吆五喝六的,真挺能耐的呀!”
陳平安還蒙在鼓裏呢,他爹是罵罵咧咧的,還把他的錢用了,屬於大冤種了。
朱丹知道了這事兒是他家老三的產業,也有了信心。
說白了,就是做生意這一塊兒,全家人最信任的都是陳平安!
但是也有煩惱,那就是什麽事兒都被管著。
陳平安雖然看著年輕,但其實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也一樣被爸媽管著。
睡懶覺不行,做什麽事兒也不方便,陳平安那麽多老婆,那平時親近一下,還得偷偷摸摸的,不是父母不讓,是他的老婆們不肯一起,害怕公婆對他們有看法,他們可不像陳平安這麽不要臉……
另外一邊,陳衛國帶著母親來到了父親從小生存的村子。
這村子裏大部分的,都是姓陳的,也有一些,是後來搬來村裏的。
關於過來的行程,一路都有陳平安安排好了,到了火車站,就有人開車來接,直接送到了村裏,根本不用他們操心太多。
朱丹和陳衛國一進村,就受到了村裏人的熱烈歡迎,讓原本帶著氣來的朱丹都不好意思了,跟村裏的人客氣起來。
就這樣的恭維,提供的情緒價值簡直沒邊了,誰身處其中不迷糊?榮歸故裏,光宗耀祖就是這種感覺吧,就連陳衛國都不自覺的露出了笑容。
朱丹原本氣衝衝的來的,到了村裏,全村上下都熱情的招待,直接把朱丹整的不好意思了,哪還有氣啊,反而不好意思起來。
見到老頭子陳滿倉的時候,隻能狠狠的瞪他一眼,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大老遠的跑來興師問罪,到最後隻是狠狠的瞪了一眼,雷聲大、雨點小實錘了。
村裏,對於招待陳滿倉一家,也是盡心盡力。陳家的房子沒蓋好,原本是要去附近縣城的賓館去住的,村裏怎麽可能願意!
這要是讓人去住賓館,那還能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嘛,不等於把人往外攆嘛。
村裏在村委會,專門收拾出了房間,條件可一點都不比鎮上的賓館差。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陳滿倉是死活不願意住在村委的,那算怎麽迴事的,他又不是村裏的官兒,哪能住在村委。
不住在村委,村裏人又熱情的不讓他走,陳滿倉隻能選擇住在村裏跟他最親近的人家。
這家人,男主人跟陳滿倉是一個輩份的,但是年紀小很多,當年陳滿倉參軍去的時候,他還是個和泥巴小不點兒呢,小時候就喜歡跟在陳滿倉屁股後麵玩,小名狗子。
狗子家人不僅是陳滿倉小時候的“小弟”,血緣上關係上也很親近,沒出五服給關係。
陳滿倉覺得麻煩了人家,人家還開心的不得了呢,一住下,就幫他們家解決了子女上學的問題,也讓陳滿倉體驗了一把,有錢真好的感覺。
狗子媳婦現在出門可威風了,那跟村裏人聊天,說的都是他家爺們小時候跟陳滿倉多好多親近。
別人喊狗子,她會覺得是不尊重,陳滿倉喊,反而覺得是親近。
“嫂子,我們家現在多苦難你是知道的,你跟滿倉哥說說,幫幫我們家吧,你豐收弟還躺在醫院裏呢,我們家看病都看不起……嗚嗚嗚……”
狗子老婆在外麵威風,就有人求上來了,立刻讓她臉色不善起來。
不過,她很快也反應過來,這便宜不是他們一家人能獨自占了的,村裏還盯著呢,甚至村莊村主任都每天往他們家跑,都盯著呢。
本來村子裏人就不富裕,每家也各有各的困難,這要幫起來,恐怕得沒完沒了的。
狗子家是最先得到好處的,也是跟陳滿倉他們家關係最親近,自覺的開始維護起陳滿倉的利益起來,準備在其中收點人情。
“豐收住院,那該找礦老板賠錢呀!你找人家那能成?不過,我可以幫你說說……”
農村人有農村人的智慧和他們的生存法則,見識可能少一些,但是智慧絕對不低。
狗子家的這樣說,這事兒不成,對方也不能說什麽,還得感謝她幫忙遞話,就算不成,那也得感謝她幫忙,這算計的,反正不虧。
等狗子媳婦迴家的時候,看到家裏來了個女人,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她知道,這是陳滿倉媳婦,心想有錢人就是不一樣,這看著就是貴氣!
按年紀說,他和他老公狗子,年紀比這夫妻倆還小好多歲呢,但是看看人家保養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晚輩呢。
“嫂子來啦!嫂子長的真俊啊,一看就是有福氣的人……”
“嫂子真會教孩子,看你們家孩子,一個個多有出息呀!”
雖然恭維的很生硬,但是看人家這話說的,他真誠呀。
金錢和地位,身份上的巨大差距,讓狗子媳婦恭維起來,一點的心理負擔都沒有,那能不真誠嘛。
朱丹都被弄的不好意思了,好在從前抗戰時期就有跟群眾打成一片的經驗,很快也就適應了,跟狗子媳婦有說有笑起來。
看見老婆來了,陳滿倉是既激動又緊張。別看他電話裏嗚嗚喳喳的,見老婆殺過來心裏立馬就慫了,看到老婆笑著聊家常,他心裏就放鬆的多了……
陳平安幸虧沒隨他老爸這怕老婆的性格,兩個哥哥就不一樣了。
聊家常嘛,聊的都是生活方麵的事情,城裏和村裏的差距,讓狗子媳婦羨慕不已。
忽然,狗子媳婦靈機一動,說起了村裏生活的不容易,順便把豐收老婆拜托他的事情說了出來,等著看朱丹的反應。
“妹子,這事兒我聽明白了,是有人讓你問的吧。”
“實話說,人家遇到困難了,咱們有能力的話,該幫得幫!”
“但是,這幫人也得有個說法不是?是給的還是借的?幫了這家,那其他家要不要幫?花錢是小事兒,別到時候出力不討好,你說是不是?”
“這村裏,你滿倉哥就跟你們家關係好,我們也不了解村裏的情況,你得替你滿倉哥把關呀!”
朱丹也是過來人了,那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持家接物方麵,她可比陳滿倉強多了,在四合院裏,也都是他持家的。
這村裏人,和四合院的人,在她看來,也都是一樣的人,無非是想從他們家弄點好處。
朱丹也不是不想幫助這些人,畢竟是陳滿倉的老家人,但是不能無休止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幫,得有規矩。
而且,他們剛來村裏,村裏人誰是什麽樣的人,什麽情況,他們也不清楚,拉攏一下眼前的狗子一家,那就能搞清楚情況,而且也能找個替自己家說話的人。
“是是是,咱們什麽關係呀那肯地比他們親的多了!您就放心吧,我可肯定把好關,錢不能亂花!”
狗子媳婦高興的不得了,人家這是拿她當自己人呀,她得表現出價值才行,那好像花的是他們家的錢一樣……
這事兒,陳滿倉知道了以後,覺得,人在醫院裏呢,屬於救急,可以幫,還專門跟村裏詢問了情況。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陳家村就是在一片連綿的山坳裏,南麵靠山,北麵靠水,大山是他們的財富,也阻礙了和外界的聯通。
除了種地,開山采石,製作水泥,就成了村裏為數不多的掙錢的手段。
這時代,開礦可不是全機械化的,都是村民自製的土炸藥去炸山,然後再把石頭用錘子分解,運到水泥廠賣錢。
這可不僅僅是體力活的問題,炸山可是危險重重的活,村裏不少爺們都多少受過傷,甚至死過人。這是真的拚命在賺錢,豐收斷了腿,在住院的,都屬於撿迴一條命了。
陳滿倉聽了村長的話也是很唏噓,炸藥這東西,他太熟悉了,出了意外,就是大事兒。
這種出事兒的情況,村裏會幫助一下,廠裏那邊也會慰問一下,但是在治療費方麵,都是杯水車薪,所以,最後才求到陳滿倉這裏的。
一聽是這麽個情況,陳滿倉更堅定了要幫忙的決心,立馬就給了兩萬塊錢送去。
這年代,兩萬塊錢可真不少了,除了治病,營養費都有了,也能讓這個少了主要勞動力的家庭渡過難關。
“哎,救急不救難,出事兒的能管,但是這麽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啊。”
幫了這家,那下次這種情況幫不幫?幫了就是沒完沒了,不幫,反而還要招人記恨了,花錢還留不下好名聲。
朱丹說出這話,讓陳滿倉直皺眉,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他老婆這話說的有道理。
村裏人都知道他們家有錢,卻不知道,他花的錢都是他們老兩口自己這些年存下,真要再來幾個要幫忙的,難道讓他開口跟兒子要錢不成?那就難為情了,還怎麽在兒子麵前擺老子的譜?
“咳咳,滿倉哥,嫂子,其實村子裏也有一些想法,侄子不是大老板嘛,要是能帶帶村裏人,咱們也不用幹這個賣命的活了……”
身為村長,其實早就想說這件事兒了,隻是一直沒找到機會,也想讓陳滿倉多些認同感以後,再提這個事兒。
但是今天,朱丹把話挑破了,村長也覺得是個機會,於是就厚著臉皮說了出來。
朱丹沉默不語,兒子事業上的事兒,她不懂,也不會去做主。
倒是陳滿倉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他也不是傻子,他兒子陳平安說,這些人就是奔著錢來的,不然不會千裏迢迢的去四九城尋親,還這麽大的陣仗。
但是,陳滿倉即使知道了,也想幫助一下村裏的這些同姓人,他是經曆過戰爭的,也想把這片生他養他的地方建設好,等以後死了,下去了,也能跟那些死去的先人們有個交代了。
光宗耀祖、對得起先人,這是我國人才有的獨有的情懷。
“其實,這方麵,我已經在打算了,老二來了以後,我已經讓他上山去看了。”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以後在山上種茶樹,讓大夥兒都種茶,就不要再開山了,太危險了……”
既然村長已經提起來了,陳滿倉也把底給交了,他跟孫子於南星商量過了,茶葉和茶廠的好事兒,給誰不是給呀,給爺爺的老家,難也是好事兒。
但是,村長不這麽覺的呀。
既然千裏迢迢的去四九城找陳家認親了,當然是打聽過的。陳家要是來他們這裏建個廠、搞個房地產什麽的,那才是大項目,種茶?沒聽說過陳家有這個業務呀。
以他的想法,這種茶是個見效慢的項目,讓村裏人放下開山這個能見現錢的業務,去種茶,這不保準啊……
村長沒有預想之中的高興,陳滿倉也是一愣。
“村長,這事兒還沒定呢,你在想想,我們也想想,先這樣吧,我們迴了。”
朱丹看這種情況,暗中拉了陳滿倉一把,帶著他走了,留下村長一臉的尷尬,人家想幫忙,他還挑挑揀揀的,多少有點不識抬舉了。但是他身為村長,也想帶著村民致富,不得不為他們的利益考慮。
“這種事兒,剃頭挑子一頭熱可不行,看吧,人家還不領情呢!”
“還有,什麽種茶的事兒?你還會這個了,是不是有什麽事兒瞞著我?”
迴到住的屋裏,朱丹開始對陳滿倉“審問”起來,他還不了解他家男人,什麽時候會種茶了,跟更不是做生意的料子。
“媽,這事兒我爸要跟你說呢,正好你不在,他跟我說了……”
“這事兒其實是這樣的……”
陳衛國趕緊替他爸解釋起來,他來的時候,父親就專門找他了解媳婦什麽想法呢,生怕是來找他麻煩的。
種茶的事兒,老父親也跟他說了,聽說是侄子操辦的這事兒,他心裏就有數了。他那個弟弟,什麽時候幹過不賺錢的事兒?
父親腿腳不方便,陳衛國已經替他去山上看過了,山上鬱鬱蔥蔥的鬆樹,山腰上也都是梯田,有種茶樹的條件。
“嘿,合著最後還是老三出錢啊!”
“那你還電話裏跟他吆五喝六的,真挺能耐的呀!”
陳平安還蒙在鼓裏呢,他爹是罵罵咧咧的,還把他的錢用了,屬於大冤種了。
朱丹知道了這事兒是他家老三的產業,也有了信心。
說白了,就是做生意這一塊兒,全家人最信任的都是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