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天帝逐漸恢複,天界的亂象也在其見完眾仙後得到徹底的平複。
在召開朝會那一日,應淵在離開前轉身看了眼眼前的衍虛天宮。
再往前走時,他麵上已是恢複了往日的清冷。
方多病跟在他身後,一前一後地來到淩霄殿前。
隻是淩霄殿內的朝會唯有任了仙職後的上仙方有資格入內。
他雖早已達到了上仙修為,但因諸多原因,到如今都沒有請任仙職,在身份上仍是應淵身邊的小小仙侍,自然是不能跟著眾仙一起入內參加朝會。
眼見著人真的要進殿了,方多病連忙揪住應淵的衣袖,湊上前小聲道:“不如我變小了,藏在你身上?”
話才出口,便挨了跟前上神的一敲。
應淵翹著眉梢,眼睛自上而下地朝他一掃,也跟著輕聲迴他:“你覺得帝尊看不出來?”
方多病隻好重重歎了口氣,耷拉著眉眼的模樣倒像極了垂頭喪腦的犬身。
應淵在他頭上不輕不重地敲了一下,隨後唇邊浮現出一個極淺的笑容,轉身走入了淩霄殿內。
他到的時候算晚,來參加朝會的眾仙基本都已到齊。
應淵不緊不慢地越過眾人走到殿前,站在了從前自己的位置上。
天界的朝會並不似凡間,多數時候各仙家皆是各司其職,每年方會有一次大朝會,年中若是有事需召集眾仙商討,才會召開小朝會。
今日的朝會,正是他與天帝商討過,最適合的時機。
“帝尊,修羅王玄夜如今卷土重來,說不得不知何時便會複活修羅一族,再一次掀起創世之戰!”
“是啊帝尊,您昏迷的這段時間應淵帝君對修羅王無動於衷,可見二者之間必有牽連。”
“應淵帝君乃是修羅血脈,還請帝尊徹查其與修羅王之間的關係!”
應淵神色淡然地站在眾仙之前,聽著這些時日對他積蓄了不滿的幾個上仙向天帝控訴著他的罪狀。
隻是那些人並未說完,火德元帥便忍耐不住地與之爭辯起來。
“可笑!當年創世之戰,應淵君所斬殺的修羅族遠勝過在場的任何人,如今的天兵天將中有多少人受過應淵君的教導,他又拯救過多少仙家的性命,不過是體內有著一半的修羅血脈,你們便想要抹去他曾經的功績?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應淵側過頭去看,除火德元帥外,月瑤上仙等多位仙君也紛紛出口聲援,倒顯得他這個當事人過於淡然。
在上方聽了半晌的天帝抬了抬手,止住了眾人的喧鬧,溫聲道:“這次吾一時大意,不僅吾自己險些隕落,還讓天界也一同陷入了危機之中,這是吾之過。”
他看向應淵,又道:“此番天界得以脫險,還多得應淵君力挽狂瀾。至於爾等所說的修羅血脈,此事吾早已知情,或者說,當初做出將應淵君的修羅血脈封印,將其留在天界決定的,正是吾。”
“這些年來,應淵君對天界可謂盡忠職守,未有一刻忘卻自己的帝君之責。若爾等真要怪罪其血脈,那應當怪罪吾才是。”
眾仙的爭吵這才真正平複下來。
天帝掃過那幾個一開始便跳得最歡的上仙,見對方或是垂首不語,或是麵露愧色,又或是悻悻地將心中的不滿藏起,這才繼續道:“至於修羅王一事……”
他重新看向應淵:“應淵君可有話要說?”
應淵緩緩往前邁了一步,抬起頭,望向上方的天帝。
“雖是事出有因,但我與修羅王有所聯係亦確屬事實。”他聲音尤其平穩,不慌不忙得叫那些對於他身上修羅血脈一事耿耿於懷的仙家也忘了發難。
清冷淡漠的上神在眾人的注視中,不緊不慢地又道:“按照天規,理應剔去我身上的仙骨,入八苦池中洗去仙憶,轉世輪迴,曆千難而通悟,方可重新歸位。”
火德元帥沒想到他竟這般實誠,在他話音剛落便連忙高聲為他解釋道:“帝尊,應淵君方才也說了,此事乃是事出有因,在天界的危機關頭,能力挽狂瀾已是不易,怎可將功臣以尋常天規處置!”
月瑤仙君等人也紛紛附和,就連那些希望天帝處置應淵的仙家也靜默不語。
畢竟他們是不滿於應淵身上的修羅血脈,認為他沒有資格再坐在這天界僅剩的帝君的位置上,卻也沒想過讓他受這樣的處罰。
天帝站起身來,從上方拾級而下,徑直走到了應淵跟前。
他先是看向了神色有些緊繃的火德元帥等人,又看了看垂手而立,假裝自己並不存在的另一些上仙,隨後才重新看向跟前的應淵。
“應淵君如今可有再與修羅王聯係?”他問。
應淵搖了搖頭,“修羅王手上有一法器,名為轉息輪,可逆轉時間,穿梭於三千世界。這些年來天界一直未曾收到他的絲毫消息,興許也是因為利用轉息輪藏到其他世界。”
天帝微微一歎,“原來如此,難怪這些時日未曾再聽聞修羅王的消息。”
他轉身又一階階地往上,走迴了天帝的王座,淡淡道:“應淵君雖與修羅王有所聯係,但皆是為了天界,功過相抵,免受剔骨輪迴之刑。”
“然因其身具修羅血脈,且近段時日封印的血脈有複蘇之跡,確也不適合再居帝君之位。”
天帝的話音頓了頓,又道:“還有一事。”
應淵聞言再度抬起頭。
二人四目相對,天帝在心中微微一歎,才低沉了幾分聲音的開口:“當年上始元尊留下的結界被破,可與汝有關?”
應淵緩緩垂下眼睫,平靜地答道:“結界確實是因我而破,請帝君責罰。”
“上始元尊所留結界乃是為了守護天界,經年累月,本已到了破損邊緣,但這也不是爾等能將其肆意劈壞的理由。吾雖不知汝破解結界的緣由,但此事所造成的後果惡劣,不得不罰。”
最終如同他們一開始商討好的那般。
應淵撤去了身上的帝君之位,亦不再任其他神職,再經七七四十九道天雷之刑,自此便是這天地間的悠閑散仙,雖可自由出入天界,如天界大多天族一般生活,但無召不得入天宮。
在召開朝會那一日,應淵在離開前轉身看了眼眼前的衍虛天宮。
再往前走時,他麵上已是恢複了往日的清冷。
方多病跟在他身後,一前一後地來到淩霄殿前。
隻是淩霄殿內的朝會唯有任了仙職後的上仙方有資格入內。
他雖早已達到了上仙修為,但因諸多原因,到如今都沒有請任仙職,在身份上仍是應淵身邊的小小仙侍,自然是不能跟著眾仙一起入內參加朝會。
眼見著人真的要進殿了,方多病連忙揪住應淵的衣袖,湊上前小聲道:“不如我變小了,藏在你身上?”
話才出口,便挨了跟前上神的一敲。
應淵翹著眉梢,眼睛自上而下地朝他一掃,也跟著輕聲迴他:“你覺得帝尊看不出來?”
方多病隻好重重歎了口氣,耷拉著眉眼的模樣倒像極了垂頭喪腦的犬身。
應淵在他頭上不輕不重地敲了一下,隨後唇邊浮現出一個極淺的笑容,轉身走入了淩霄殿內。
他到的時候算晚,來參加朝會的眾仙基本都已到齊。
應淵不緊不慢地越過眾人走到殿前,站在了從前自己的位置上。
天界的朝會並不似凡間,多數時候各仙家皆是各司其職,每年方會有一次大朝會,年中若是有事需召集眾仙商討,才會召開小朝會。
今日的朝會,正是他與天帝商討過,最適合的時機。
“帝尊,修羅王玄夜如今卷土重來,說不得不知何時便會複活修羅一族,再一次掀起創世之戰!”
“是啊帝尊,您昏迷的這段時間應淵帝君對修羅王無動於衷,可見二者之間必有牽連。”
“應淵帝君乃是修羅血脈,還請帝尊徹查其與修羅王之間的關係!”
應淵神色淡然地站在眾仙之前,聽著這些時日對他積蓄了不滿的幾個上仙向天帝控訴著他的罪狀。
隻是那些人並未說完,火德元帥便忍耐不住地與之爭辯起來。
“可笑!當年創世之戰,應淵君所斬殺的修羅族遠勝過在場的任何人,如今的天兵天將中有多少人受過應淵君的教導,他又拯救過多少仙家的性命,不過是體內有著一半的修羅血脈,你們便想要抹去他曾經的功績?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應淵側過頭去看,除火德元帥外,月瑤上仙等多位仙君也紛紛出口聲援,倒顯得他這個當事人過於淡然。
在上方聽了半晌的天帝抬了抬手,止住了眾人的喧鬧,溫聲道:“這次吾一時大意,不僅吾自己險些隕落,還讓天界也一同陷入了危機之中,這是吾之過。”
他看向應淵,又道:“此番天界得以脫險,還多得應淵君力挽狂瀾。至於爾等所說的修羅血脈,此事吾早已知情,或者說,當初做出將應淵君的修羅血脈封印,將其留在天界決定的,正是吾。”
“這些年來,應淵君對天界可謂盡忠職守,未有一刻忘卻自己的帝君之責。若爾等真要怪罪其血脈,那應當怪罪吾才是。”
眾仙的爭吵這才真正平複下來。
天帝掃過那幾個一開始便跳得最歡的上仙,見對方或是垂首不語,或是麵露愧色,又或是悻悻地將心中的不滿藏起,這才繼續道:“至於修羅王一事……”
他重新看向應淵:“應淵君可有話要說?”
應淵緩緩往前邁了一步,抬起頭,望向上方的天帝。
“雖是事出有因,但我與修羅王有所聯係亦確屬事實。”他聲音尤其平穩,不慌不忙得叫那些對於他身上修羅血脈一事耿耿於懷的仙家也忘了發難。
清冷淡漠的上神在眾人的注視中,不緊不慢地又道:“按照天規,理應剔去我身上的仙骨,入八苦池中洗去仙憶,轉世輪迴,曆千難而通悟,方可重新歸位。”
火德元帥沒想到他竟這般實誠,在他話音剛落便連忙高聲為他解釋道:“帝尊,應淵君方才也說了,此事乃是事出有因,在天界的危機關頭,能力挽狂瀾已是不易,怎可將功臣以尋常天規處置!”
月瑤仙君等人也紛紛附和,就連那些希望天帝處置應淵的仙家也靜默不語。
畢竟他們是不滿於應淵身上的修羅血脈,認為他沒有資格再坐在這天界僅剩的帝君的位置上,卻也沒想過讓他受這樣的處罰。
天帝站起身來,從上方拾級而下,徑直走到了應淵跟前。
他先是看向了神色有些緊繃的火德元帥等人,又看了看垂手而立,假裝自己並不存在的另一些上仙,隨後才重新看向跟前的應淵。
“應淵君如今可有再與修羅王聯係?”他問。
應淵搖了搖頭,“修羅王手上有一法器,名為轉息輪,可逆轉時間,穿梭於三千世界。這些年來天界一直未曾收到他的絲毫消息,興許也是因為利用轉息輪藏到其他世界。”
天帝微微一歎,“原來如此,難怪這些時日未曾再聽聞修羅王的消息。”
他轉身又一階階地往上,走迴了天帝的王座,淡淡道:“應淵君雖與修羅王有所聯係,但皆是為了天界,功過相抵,免受剔骨輪迴之刑。”
“然因其身具修羅血脈,且近段時日封印的血脈有複蘇之跡,確也不適合再居帝君之位。”
天帝的話音頓了頓,又道:“還有一事。”
應淵聞言再度抬起頭。
二人四目相對,天帝在心中微微一歎,才低沉了幾分聲音的開口:“當年上始元尊留下的結界被破,可與汝有關?”
應淵緩緩垂下眼睫,平靜地答道:“結界確實是因我而破,請帝君責罰。”
“上始元尊所留結界乃是為了守護天界,經年累月,本已到了破損邊緣,但這也不是爾等能將其肆意劈壞的理由。吾雖不知汝破解結界的緣由,但此事所造成的後果惡劣,不得不罰。”
最終如同他們一開始商討好的那般。
應淵撤去了身上的帝君之位,亦不再任其他神職,再經七七四十九道天雷之刑,自此便是這天地間的悠閑散仙,雖可自由出入天界,如天界大多天族一般生活,但無召不得入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