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承煦在營帳主座處翻看了一會兒兵書,在察覺出自己心緒不寧後,索性將所有事情都拋到了一邊,抬高了聲音,叫門外的嚴海去將幾位將軍請過來,討論他們下一步該怎麽做。
大梁新登基的小皇帝到底是有幾分年輕人的拚勁,哪怕沒了薛繼,也敢於讓洪廣誌放手一搏,又從別處又調來了十萬援兵,牢牢地護住了眼前這道關卡。
他們要攻下這座城池怕是並不容易,尤其是比起前三座城池的順遂,如今怕是要僵持一段時間。
好在他之前便有所預料,已經將文書送往王都,說明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要打持久戰,後方糧草得先跟上。
他們占下的三座城池中,第二座倒是有著一座不小的糧倉還未來得及銷毀,裏麵的米糧足夠他們吃上一段時日。
另外便是城池治理的問題。
他們打下這些城池,並非為了掠奪,而是欲將屬於大梁的國土納入大晟。
百姓心中雖說並非沒有家國,但亂世之下,更多的還是關注自己能不能活,能不能將日子過好。
從前大梁老皇帝雖說稱不上荒淫無度,但實在昏庸,地域內的百姓日子飽受苛捐雜稅之苦,倒也給了他們收服民心的機會。
這三座離他們最近的城池,還有原本就屬於大晟的邊城,算是他們眼下十分重要地據地。
至少若是朝堂的糧草若是沒有及時趕到,這些個城池便是短時間內他們糧草的來源。
蕭承煦與諸位將軍並未討論太長的時間。
這些日子他們攻城一直十分順遂,也是因著士氣越來越高,他才會決定一鼓作氣地一路攻下了三座城池。
如今士氣一斷,將士們積壓的疲憊便醒過神來,所以接下來兩日,他並不打算主動出擊,而是好好養養兵。
不過他們不出擊,也不代表大梁軍也不會出手,那布防便十分重要,也要防止被對方夜襲的可能。
蕭承煦正看著沙盤,思考著洪廣誌接下來會怎麽做,便見方多病撩開了營帳的簾子走了進來。
他捏著旗子的手一緊,本是在他指間的纖細木杆竟是哢的一聲斷折開。
“倒也不必這麽不待見我吧?”方多病笑道。
蕭承煦將這支被自己捏斷的旗子丟到了一旁,冷聲道:“這旗杆本就是一根短簽,易斷得很,也不是我第一支不小心折斷的旗杆,何須大驚小怪?”
他抬眼看向唇邊噙著笑意的男人,“不是叫你領著斥候去查探大梁軍如今的情況,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方多病也不揭穿他,隻是走到他身邊,掃了眼沙盤,答道:“以我的輕功,要查探些什麽自是要比軍中的斥候要方便得多。”
他笑了笑,繼續道:“不過大梁軍守備森嚴,我也沒探出什麽有用的信息來,他們瞧著像是在修整,今夜應當不會來夜襲。”
蕭承煦不置可否,隻是瞥了他一眼:“那便再探,你可曾見過別的斥候隻是在帝君營帳前逛了一圈便迴來的?”
其實斥候的活,要說重要,自然是極重要的,但若是要方多病這樣的高手去做,便太過浪費他的身手。
除非是叫這人喬裝改扮,仗著身手混入敵軍之內,看是否能竊取到什麽機要,否則隻是監視敵營的一舉一動,遠不需用到這飛簷走壁的輕功跟那足以以一敵百的劍術。
但真叫這人潛入敵營,蕭承煦又不願意。
戰事並未到需要他這般以身犯險的地步,而他……也沒有權利仗著這人對蕭承煦的心意便叫人這麽付出。
方多病不知他心念已是轉了好幾輪,隻是笑著搭住他的肩膀,“那我迴來也是事出有因,我有事要同你說。”
蕭承煦要將他手從肩膀抖下去的動作一頓,皺著眉側過頭來,“什麽事?可是宮中……”
方多病連忙捏了捏他圓潤的肩頭,“別瞎想,是好事。”
緊皺著的眉心這才鬆了幾分,卻也沒再拿這人未經他同意便自己迴來說事,隻是拿一雙消融了冰雪的眼瞳靜靜地看著他,等著他的後續。
他這副神色,倒是像極了應淵。
方多病摟著他的手緊了緊,在他耐不住地掙紮之前輕笑著道:“前些時日承軒也開始上朝了,今日下了朝,他便到皇後娘娘宮中與娘娘道別,說是領了命,要為你押送糧草,還問娘娘跟寶珠有沒有什麽要帶給你的。”
蕭承煦果然目光一亮。
“承軒要來?”他不由得迴憶了一下,似乎上輩子,承軒也是差不多的年紀隨他一起出征的,沒想到今生也沒有變化。
如今父皇讓他押送糧草來前線,大抵是不會叫他直接迴去,而是隨他一起磨礪一段時日。
畢竟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班底,隻是狼嘯營一營,又如何與四大親王的鯨鳳虎熊相抗衡?
“他與皇後娘娘說的明日便要啟程,要先趕往雁城,隨後將雁城的糧草運送到前線,得要近一個月時間。”方多病麵上不由得露出更深了幾分的笑容。
其實蕭尚遠在這個時間讓蕭承軒負責運送糧草到前線,除了之後大晟軍確實有可能會遇到糧草問題之外,便是待到今年十月,便是蕭承煦二十歲的及冠禮了。
如今因著打仗時常要戴頭盔,再加上重入輪迴的那一半神魂早已適應了發髻,所以大多數時候,蕭承煦都是將頭發綰成發髻,用布帶縛著。
不過如今這個蕭承煦大概早就忘了自己生日的事,隻一心高興著不久之後弟弟便要來軍營了。
他看向方多病,下意識地便又要道謝,隻是“多”字才出口,眼前這人的眉毛便往上一挑。
蕭承煦後麵的話戛然而止,顯然已經想起了不久前這人反問的話。
他垂下眼睫,抿了抿唇後,到底將被這人阻止的話說完了。
“多謝。”
隨後便拿開了還搭在肩上的手,看迴了跟前的沙盤,“隻是一碼事歸一碼,無視軍令者終歸要受罰,你自下去領十軍棍。”
方多病這還是頭迴受這種罰,不過蕭承煦的話倒也沒錯。
他看著這位主帥的背影,聲音略顯低沉地應了聲是,隨後便轉身出了營帳。
留在帳內的蕭承煦看著眼前的沙盤,又抬手看了眼掌心又被自己折斷的小旗,緩慢地將掌心攏起,藏起了這不該被發現的斷旗。
大梁新登基的小皇帝到底是有幾分年輕人的拚勁,哪怕沒了薛繼,也敢於讓洪廣誌放手一搏,又從別處又調來了十萬援兵,牢牢地護住了眼前這道關卡。
他們要攻下這座城池怕是並不容易,尤其是比起前三座城池的順遂,如今怕是要僵持一段時間。
好在他之前便有所預料,已經將文書送往王都,說明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要打持久戰,後方糧草得先跟上。
他們占下的三座城池中,第二座倒是有著一座不小的糧倉還未來得及銷毀,裏麵的米糧足夠他們吃上一段時日。
另外便是城池治理的問題。
他們打下這些城池,並非為了掠奪,而是欲將屬於大梁的國土納入大晟。
百姓心中雖說並非沒有家國,但亂世之下,更多的還是關注自己能不能活,能不能將日子過好。
從前大梁老皇帝雖說稱不上荒淫無度,但實在昏庸,地域內的百姓日子飽受苛捐雜稅之苦,倒也給了他們收服民心的機會。
這三座離他們最近的城池,還有原本就屬於大晟的邊城,算是他們眼下十分重要地據地。
至少若是朝堂的糧草若是沒有及時趕到,這些個城池便是短時間內他們糧草的來源。
蕭承煦與諸位將軍並未討論太長的時間。
這些日子他們攻城一直十分順遂,也是因著士氣越來越高,他才會決定一鼓作氣地一路攻下了三座城池。
如今士氣一斷,將士們積壓的疲憊便醒過神來,所以接下來兩日,他並不打算主動出擊,而是好好養養兵。
不過他們不出擊,也不代表大梁軍也不會出手,那布防便十分重要,也要防止被對方夜襲的可能。
蕭承煦正看著沙盤,思考著洪廣誌接下來會怎麽做,便見方多病撩開了營帳的簾子走了進來。
他捏著旗子的手一緊,本是在他指間的纖細木杆竟是哢的一聲斷折開。
“倒也不必這麽不待見我吧?”方多病笑道。
蕭承煦將這支被自己捏斷的旗子丟到了一旁,冷聲道:“這旗杆本就是一根短簽,易斷得很,也不是我第一支不小心折斷的旗杆,何須大驚小怪?”
他抬眼看向唇邊噙著笑意的男人,“不是叫你領著斥候去查探大梁軍如今的情況,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方多病也不揭穿他,隻是走到他身邊,掃了眼沙盤,答道:“以我的輕功,要查探些什麽自是要比軍中的斥候要方便得多。”
他笑了笑,繼續道:“不過大梁軍守備森嚴,我也沒探出什麽有用的信息來,他們瞧著像是在修整,今夜應當不會來夜襲。”
蕭承煦不置可否,隻是瞥了他一眼:“那便再探,你可曾見過別的斥候隻是在帝君營帳前逛了一圈便迴來的?”
其實斥候的活,要說重要,自然是極重要的,但若是要方多病這樣的高手去做,便太過浪費他的身手。
除非是叫這人喬裝改扮,仗著身手混入敵軍之內,看是否能竊取到什麽機要,否則隻是監視敵營的一舉一動,遠不需用到這飛簷走壁的輕功跟那足以以一敵百的劍術。
但真叫這人潛入敵營,蕭承煦又不願意。
戰事並未到需要他這般以身犯險的地步,而他……也沒有權利仗著這人對蕭承煦的心意便叫人這麽付出。
方多病不知他心念已是轉了好幾輪,隻是笑著搭住他的肩膀,“那我迴來也是事出有因,我有事要同你說。”
蕭承煦要將他手從肩膀抖下去的動作一頓,皺著眉側過頭來,“什麽事?可是宮中……”
方多病連忙捏了捏他圓潤的肩頭,“別瞎想,是好事。”
緊皺著的眉心這才鬆了幾分,卻也沒再拿這人未經他同意便自己迴來說事,隻是拿一雙消融了冰雪的眼瞳靜靜地看著他,等著他的後續。
他這副神色,倒是像極了應淵。
方多病摟著他的手緊了緊,在他耐不住地掙紮之前輕笑著道:“前些時日承軒也開始上朝了,今日下了朝,他便到皇後娘娘宮中與娘娘道別,說是領了命,要為你押送糧草,還問娘娘跟寶珠有沒有什麽要帶給你的。”
蕭承煦果然目光一亮。
“承軒要來?”他不由得迴憶了一下,似乎上輩子,承軒也是差不多的年紀隨他一起出征的,沒想到今生也沒有變化。
如今父皇讓他押送糧草來前線,大抵是不會叫他直接迴去,而是隨他一起磨礪一段時日。
畢竟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班底,隻是狼嘯營一營,又如何與四大親王的鯨鳳虎熊相抗衡?
“他與皇後娘娘說的明日便要啟程,要先趕往雁城,隨後將雁城的糧草運送到前線,得要近一個月時間。”方多病麵上不由得露出更深了幾分的笑容。
其實蕭尚遠在這個時間讓蕭承軒負責運送糧草到前線,除了之後大晟軍確實有可能會遇到糧草問題之外,便是待到今年十月,便是蕭承煦二十歲的及冠禮了。
如今因著打仗時常要戴頭盔,再加上重入輪迴的那一半神魂早已適應了發髻,所以大多數時候,蕭承煦都是將頭發綰成發髻,用布帶縛著。
不過如今這個蕭承煦大概早就忘了自己生日的事,隻一心高興著不久之後弟弟便要來軍營了。
他看向方多病,下意識地便又要道謝,隻是“多”字才出口,眼前這人的眉毛便往上一挑。
蕭承煦後麵的話戛然而止,顯然已經想起了不久前這人反問的話。
他垂下眼睫,抿了抿唇後,到底將被這人阻止的話說完了。
“多謝。”
隨後便拿開了還搭在肩上的手,看迴了跟前的沙盤,“隻是一碼事歸一碼,無視軍令者終歸要受罰,你自下去領十軍棍。”
方多病這還是頭迴受這種罰,不過蕭承煦的話倒也沒錯。
他看著這位主帥的背影,聲音略顯低沉地應了聲是,隨後便轉身出了營帳。
留在帳內的蕭承煦看著眼前的沙盤,又抬手看了眼掌心又被自己折斷的小旗,緩慢地將掌心攏起,藏起了這不該被發現的斷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