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多病看著眼前這個幾乎什麽情緒都寫在臉上的少年,不由得抿了抿唇,掩住了縈上嘴角的笑意。
若是他越過第一個界門那會兒,他說不定真的會因為當初李蓮花讓自己找了十年的事認眼前的少年做徒弟。
但如今他們的關係……
別說是師徒了,哪怕隻是師生,都是大逆不道,有違禮法,他怎麽可能認下這份師徒關係。
“不過是些劍法,哪裏敢叫九殿下為此特意拜師。”他捏了捏還抓在手中的手腕。
蕭承煦隻覺得手上一陣酥麻,這才反應過來將手抽了迴來,瞪了他一眼。
“這可是你說的。”
“這是自然。”他將劍遞還給了眼前的少年,“畢竟我可是要好好報答九殿下的‘救命之恩’,殿下便是要我的師門絕學,我也別無二話。”
蕭承煦想起了他在父王母妃還有四哥五哥麵前扯的幌子,不由得彎起嘴唇,“說得倒好聽,可惜我啊,一句話都不信。看你昨日敷衍我父王的時候我便知道,你就是個謊話張口就來的神棍。”
嘴上這麽說著,泛著笑意的眼睛卻挑釁地掃了過來。
方多病隻覺得少年這模樣十分可愛,便笑著道:“既然殿下都這麽說了,為了取得殿下的信任,我也隻好馬上教殿下一套劍法,以證我對殿下的真心絕無半分虛假。”
淨會說好話!
蕭承煦有些不自然地搓了下手臂,耳根卻不知為何有些發燙。
他瞪了眼前這人一眼,“本殿等著呢。”
因著這個世界並未有太過深厚的武學,方多病便也隻是先教了自己當年學完了百招基礎劍招後學的第一套劍法。
蕭承煦上手得很快,才不過半個時辰,便練得似模似樣。
得了他的誇讚之後,頂著一腦門子汗的少年挽了個劍花,略一抬下巴地看著他道:“看在你教本殿教得還算盡心,今日便賞你一頓早膳了。”
方多病笑眯眯地取出懷中的帕子,一邊給他擦著腦門上的汗水,一邊道:“那便多謝九殿下了,我正好想嚐嚐宮中的早膳,與尋常人家的有什麽不一樣。”
蕭承煦看了眼他的手,從前會這麽給他擦汗的,唯有母妃一人,而伺候他的侍女若沒有吩咐,也不敢這般造次。
隻是他到底是被服侍慣了的,雖然覺得有些別扭,卻也沒多抗拒,隻在方多病將給他擦完汗的帕子疊好收迴懷裏時,心口忽的亂跳了幾下,抬手奪過了那條素色的帕子。
他胡亂地用帕子又在脖子蹭了蹭,隨手將帕子塞進自己的懷裏,理直氣壯地問:“那你說說,尋常人家的早膳又是用的什麽?”
方多病看著他的動作輕輕勾了一下嘴角,“尋常人家也分是什麽家庭,若是普通農耕人家,多是一碗稀粥,又或者拌些野菜,農忙的時候還會加些紮實些的吃食,像窩窩頭之類的。若是縣城中生活的百姓,日子又要稍好一些,但早餐也多用得清淡,除了稀粥之外,也會用些麵食,雜麵饅頭,疙瘩湯之類的。”
兩人並肩往迴走著,他側頭看了眼少年專注地盯著自己的眼睛,繼續道:“若是城中富戶,那吃的便多了,有時候與午膳也沒什麽區別,隻是少些大魚大肉,卻也有葷有素。”
他話才說完,人便也走進了用膳的堂屋。
堂內除了他們跟侍女之外,還有已經等了一會兒的十殿下蕭承軒。
才十五歲的蕭承軒是個比蕭承煦還容易點著的炮仗,這會兒見兩人進來,便忍不住抱怨:“哥,你今日怎麽這麽晚,我都快餓死了!”
蕭承煦笑著擼了一把他的腦袋,“餓了先用便是,沒必要非得等著我。不過你小子也太憊懶了些,如今都十五了,從明日起,便跟我一起學劍。”
他雖是對蕭承軒說話,目光卻是望向了身邊教授自己劍術之人。
方多病自然沒有意見,隻是朝他動了動眉毛。
蕭承煦還算滿意地別過了頭,坐下後便夾了塊豆麵卷子放進他的碗裏,“給,嚐嚐看,這可是我們大盛的特色。”
大盛位處北方,這豆麵卷子與方多病記憶中的驢打滾幾乎是一個東西,不過是叫法有些不同。
他十分給麵子地對這豆麵卷子誇讚了一番,引得少年明亮的雙眼彎起,流露出幾分得色地又與他夾了幾次菜,直看得坐在另一側的蕭承軒不快地戳了戳碗裏的餃子。
“哥——”他忍不住道,目光像刀子一樣地劃向坐在自己對麵的方多病:“這人就是昨天給父王解毒了的大夫?”
蕭承煦扒著碗裏的吃食,還不知道他的小心思,便自然而然地點頭道:“是啊,多虧了他,否則父王便危險了。”
蕭承軒撇了撇嘴,卻也不得不承認。
他看著蕭承煦笑嘻嘻地又給這人夾了一筷子東西,不由得酸溜溜地刺道:“那他怎麽沒去太醫院,還跟著你迴了咱們這兒。”
嚴格來說,作為已經長成的皇子,蕭承煦與蕭承軒並非住在一個殿裏,隻是兩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總比旁人要親熱一些,兩人所住的宮殿也挨在一起,腳下一抬,便可直接越過殿門過來,說是住在一起也不為過。
蕭承煦聽出了他話裏的酸味,這才好笑地看了他一眼,“自然是因為往後他便是我的門客了。”
蕭承軒“啊”了一聲,忍不住懷疑地打量了一下坐在對麵的方多病。
畢竟在他的印象裏,門客總該有些政務或是學識上的本事,一個大夫可擔不起門客這樣的位置。
見方多病被盯著沒說話,隻是彎著嘴角笑了笑,蕭承煦便也隻是又揉了把這親弟弟的腦袋瓜,也跟著笑道:“明日一早,你跟著到演武場來便知道了。”
蕭承軒被他揉得齜牙咧嘴的,頭發都要被弄亂了,連忙疊聲喊著“哥”,將腦袋上的手給挪到了一邊。
蕭承煦也不鬧他,兩人說起了待會兒一起去看蕭尚遠的事。
若是他越過第一個界門那會兒,他說不定真的會因為當初李蓮花讓自己找了十年的事認眼前的少年做徒弟。
但如今他們的關係……
別說是師徒了,哪怕隻是師生,都是大逆不道,有違禮法,他怎麽可能認下這份師徒關係。
“不過是些劍法,哪裏敢叫九殿下為此特意拜師。”他捏了捏還抓在手中的手腕。
蕭承煦隻覺得手上一陣酥麻,這才反應過來將手抽了迴來,瞪了他一眼。
“這可是你說的。”
“這是自然。”他將劍遞還給了眼前的少年,“畢竟我可是要好好報答九殿下的‘救命之恩’,殿下便是要我的師門絕學,我也別無二話。”
蕭承煦想起了他在父王母妃還有四哥五哥麵前扯的幌子,不由得彎起嘴唇,“說得倒好聽,可惜我啊,一句話都不信。看你昨日敷衍我父王的時候我便知道,你就是個謊話張口就來的神棍。”
嘴上這麽說著,泛著笑意的眼睛卻挑釁地掃了過來。
方多病隻覺得少年這模樣十分可愛,便笑著道:“既然殿下都這麽說了,為了取得殿下的信任,我也隻好馬上教殿下一套劍法,以證我對殿下的真心絕無半分虛假。”
淨會說好話!
蕭承煦有些不自然地搓了下手臂,耳根卻不知為何有些發燙。
他瞪了眼前這人一眼,“本殿等著呢。”
因著這個世界並未有太過深厚的武學,方多病便也隻是先教了自己當年學完了百招基礎劍招後學的第一套劍法。
蕭承煦上手得很快,才不過半個時辰,便練得似模似樣。
得了他的誇讚之後,頂著一腦門子汗的少年挽了個劍花,略一抬下巴地看著他道:“看在你教本殿教得還算盡心,今日便賞你一頓早膳了。”
方多病笑眯眯地取出懷中的帕子,一邊給他擦著腦門上的汗水,一邊道:“那便多謝九殿下了,我正好想嚐嚐宮中的早膳,與尋常人家的有什麽不一樣。”
蕭承煦看了眼他的手,從前會這麽給他擦汗的,唯有母妃一人,而伺候他的侍女若沒有吩咐,也不敢這般造次。
隻是他到底是被服侍慣了的,雖然覺得有些別扭,卻也沒多抗拒,隻在方多病將給他擦完汗的帕子疊好收迴懷裏時,心口忽的亂跳了幾下,抬手奪過了那條素色的帕子。
他胡亂地用帕子又在脖子蹭了蹭,隨手將帕子塞進自己的懷裏,理直氣壯地問:“那你說說,尋常人家的早膳又是用的什麽?”
方多病看著他的動作輕輕勾了一下嘴角,“尋常人家也分是什麽家庭,若是普通農耕人家,多是一碗稀粥,又或者拌些野菜,農忙的時候還會加些紮實些的吃食,像窩窩頭之類的。若是縣城中生活的百姓,日子又要稍好一些,但早餐也多用得清淡,除了稀粥之外,也會用些麵食,雜麵饅頭,疙瘩湯之類的。”
兩人並肩往迴走著,他側頭看了眼少年專注地盯著自己的眼睛,繼續道:“若是城中富戶,那吃的便多了,有時候與午膳也沒什麽區別,隻是少些大魚大肉,卻也有葷有素。”
他話才說完,人便也走進了用膳的堂屋。
堂內除了他們跟侍女之外,還有已經等了一會兒的十殿下蕭承軒。
才十五歲的蕭承軒是個比蕭承煦還容易點著的炮仗,這會兒見兩人進來,便忍不住抱怨:“哥,你今日怎麽這麽晚,我都快餓死了!”
蕭承煦笑著擼了一把他的腦袋,“餓了先用便是,沒必要非得等著我。不過你小子也太憊懶了些,如今都十五了,從明日起,便跟我一起學劍。”
他雖是對蕭承軒說話,目光卻是望向了身邊教授自己劍術之人。
方多病自然沒有意見,隻是朝他動了動眉毛。
蕭承煦還算滿意地別過了頭,坐下後便夾了塊豆麵卷子放進他的碗裏,“給,嚐嚐看,這可是我們大盛的特色。”
大盛位處北方,這豆麵卷子與方多病記憶中的驢打滾幾乎是一個東西,不過是叫法有些不同。
他十分給麵子地對這豆麵卷子誇讚了一番,引得少年明亮的雙眼彎起,流露出幾分得色地又與他夾了幾次菜,直看得坐在另一側的蕭承軒不快地戳了戳碗裏的餃子。
“哥——”他忍不住道,目光像刀子一樣地劃向坐在自己對麵的方多病:“這人就是昨天給父王解毒了的大夫?”
蕭承煦扒著碗裏的吃食,還不知道他的小心思,便自然而然地點頭道:“是啊,多虧了他,否則父王便危險了。”
蕭承軒撇了撇嘴,卻也不得不承認。
他看著蕭承煦笑嘻嘻地又給這人夾了一筷子東西,不由得酸溜溜地刺道:“那他怎麽沒去太醫院,還跟著你迴了咱們這兒。”
嚴格來說,作為已經長成的皇子,蕭承煦與蕭承軒並非住在一個殿裏,隻是兩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總比旁人要親熱一些,兩人所住的宮殿也挨在一起,腳下一抬,便可直接越過殿門過來,說是住在一起也不為過。
蕭承煦聽出了他話裏的酸味,這才好笑地看了他一眼,“自然是因為往後他便是我的門客了。”
蕭承軒“啊”了一聲,忍不住懷疑地打量了一下坐在對麵的方多病。
畢竟在他的印象裏,門客總該有些政務或是學識上的本事,一個大夫可擔不起門客這樣的位置。
見方多病被盯著沒說話,隻是彎著嘴角笑了笑,蕭承煦便也隻是又揉了把這親弟弟的腦袋瓜,也跟著笑道:“明日一早,你跟著到演武場來便知道了。”
蕭承軒被他揉得齜牙咧嘴的,頭發都要被弄亂了,連忙疊聲喊著“哥”,將腦袋上的手給挪到了一邊。
蕭承煦也不鬧他,兩人說起了待會兒一起去看蕭尚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