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秦國的威脅下,楚國開始了自下而上的軍事動員。


    秦楚雙方開始不停的在邊境地區堆積兵力和物資,此時,所有人都知道,秦楚之間的決戰已經不可避免。


    而在秦楚進行軍事動員的同時,楚國派遣使者,攜帶珠寶,美女,奇珍異獸,前往隨國。


    楚國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拉隨國下水。


    而楚國一批批的送金銀珠寶到隨國,並沒有讓薑白立刻發兵。


    薑白很清楚,此時秦楚之間還沒有開打,他如果帶著隨國加入戰場,那麽還沒有加入戰場的秦國,八成會先放棄進攻楚國。


    掉頭先來打自己,這不是薑白願意看到的,薑白現在願意看到的是,楚國和秦國,兩國傾盡全力進行一場國戰。


    然後兩國對於隨國來說,最好的結果便是,兩國兩敗俱傷,哪怕次一點的結果,秦國或者楚國一方取勝,那麽另一方也必然損失不小,這個時候隨國再下場才是最符合隨國利益的。


    哪怕,隨國和楚國之間,簽訂了盟約。


    可是,薑白畢竟是隨國的皇帝,他首先需要考慮的,便是隨國的利益。


    所以,薑白沒有著急介入秦國和楚國的大戰,但是,薑白也沒有幹看著,什麽事情也不做。


    在接到楚國方麵,連續不斷的使者以後,薑白便已經下令,調動隨國軍隊,隨時準備出擊。


    次年二月,經過一個冬天,秦國的軍事動員完成,五十二萬秦軍,開始向楚國邊境前進。


    而此時,楚國方麵也是立刻做出了反應,楚國方麵出動五十萬楚軍,迎戰秦軍。


    秦國大軍很快便越過楚國邊境 進入楚國。


    而楚國方麵知道,以楚國邊境的駐軍數量,不可能擋得住五十二萬秦軍。


    於是,楚國在得到秦軍行動的第一時間,便對邊境楚軍下達了命令。


    讓邊境楚軍撤出防禦地區,與楚國大軍集結,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隨著楚軍放棄邊境地區,秦國大軍兵不血刃的便拿下了楚國邊境地區。


    不過,在拿下楚國邊境地區以後,秦國大軍便沒有繼續前進。


    而是在距離秦國邊境不過百裏的地方便停了下來。


    楚國方麵看到秦國大軍停止前進,便知道自己的打算落空了。


    本來楚國的打算是將秦軍引入楚國腹地,通過拉長秦軍和後方的距離,來讓秦軍的補給線延長。


    這樣,秦軍不但補給運輸更加困難,而且,補給線延長,也可以讓楚軍有更多襲擊秦軍補給線的機會。


    同時,補給線的延長,還會讓秦軍將更多的兵力投送到保護後勤補給方麵。


    而楚國則可以趁機依靠主場優勢,讓楚軍兵力始終保持少量減員。


    這樣,當秦國大軍不斷的深入楚國腹地的時候,其被拉長的不單單是大軍的補給線,還有不斷消耗在補給線上麵的護衛部隊。


    如此,當秦軍深入的足夠遠的時候,秦軍的兵力便會少於楚軍,到時候楚軍再對秦軍發動反攻,便可以有更大的勝算。


    隻是,楚國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在看到秦軍停止前進以後,楚國不得不重新集結起來,和秦軍進行對峙。


    畢竟,秦軍沒有落入楚軍的布置,這使得楚軍無法獲得戰場主動權。


    楚國大軍隻能重新來到邊境附近,和秦軍開始對峙。


    秦楚兩軍百萬人馬,雙方戰線綿延上百裏。


    秦軍並沒有著急進攻,反而是在深溝高壘,嚴防死守。


    一副隻打算防守的架勢,絲毫沒有和楚軍決戰的打算。


    期間,楚軍雖然有挑釁,但是,秦軍隻是選擇了堅守不出,絲毫沒有和楚軍對戰的打算。


    而麵對深溝高壘的秦軍防線,楚軍也沒有什麽好辦法。


    畢竟,秦軍將營壘修的極其堅固,貿然發動進攻,楚軍隻會損失慘重。


    這場決定秦國和楚國生死存亡的戰爭,秦楚兩方,都拿出來最大的實力。


    秦軍方麵,是以秦將晏明為統帥而楚國方麵,則依然是景兼為統帥。


    雖然說,景兼在幾年前和秦軍作戰,以失敗告終,讓楚國水軍損失慘重不說,還丟了江漢和南陽地區。


    可不得不承認,此時的楚國,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


    畢竟,能指揮數十萬大軍作戰的將領,本來就是百萬中無一的存在。


    如果不用景兼,而用楚國其他將領,先不說能不能打贏,其他楚國將領,可以把五十萬楚軍的吃喝拉撒安排好,就算是天下一等一的名將了。


    ……


    楚軍大營。


    景兼看著麵前的地圖 ,陷入了沉思。


    此時,秦楚兩軍對峙於此。


    對於秦國和楚國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一方麵,便是大軍的後勤補給。


    秦楚兩軍盡管人數眾多,但是,此時,秦楚兩軍的補給壓力還不算大,這主要得益於,秦楚兩軍挑選的戰場。


    此時的秦國如果想要攻楚,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從長江一線,大軍順流而下。


    這條路線,看起來問題不是很大,畢竟,走水路,不管是大軍行動,還是糧食物資的補給,其成本和速度,都比陸路快。


    但是,秦國想要沿長江一線攻楚,有好幾個問題,首先,便是補給問題。


    長江確實可以作為糧食物資的運輸線,讓秦國大軍擁有足夠的補給。


    可問題是,沿著長江一線進攻楚國,秦國需要先把各地的糧食運輸到長江一線才可以。


    畢竟,靠長江沿途和江漢地區的產糧,不足以支撐五十二萬秦軍的消耗。


    另外,長江一線,河流,湖泊水係眾多,可沿途的險要之地,也有不少。


    想通過長江直接威脅楚國首都 雙方困難。


    而另外一條路,便是此時秦軍攻楚的路線。


    這條路線,相比於長江一線,更加適合超大規模集群作戰。


    因為,秦楚北部邊境,地形以平原為主,而且,多條河流都和黃河連接。


    秦軍完全可以通過黃河和其他幾條水係,為秦軍提供糧食物資的運輸。


    正是因為有水路運輸作為支撐,秦國才會選擇這裏作為戰場。


    而楚國同樣可以獲得水路運輸的補給。


    雙方大軍的補給線都是依靠水路,所以,秦楚雙方,都在想辦法切斷對方的補給線。


    畢竟,幾十萬大軍,一旦沒了糧食,那麽用不了多久,便會不戰自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