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剛剛被占領的江漢和南陽地區的楚國百姓,短時間內是無法參加秦國軍隊的。


    在以軍武立國的秦國,無法加入軍隊,便意味著,失去了最快捷的上升渠道。


    當然,秦國不會真的不讓江漢和南陽地區的楚國百姓參軍,畢竟,喪失上升渠道帶來的影響,可是非常巨大的。


    隻是,秦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消除楚國留下的影響。


    ……


    “要我說,我們還是先攻下鄭國才可以。”


    “先攻下鄭國,鄭國在得到溫縣以後,已經和護城連成一片,不拿下護城,溫縣組成的防禦體係,我們拿什麽滅亡鄭國?”


    “走南陽啊,現在南陽在我們手上了,我們可以從南陽出兵,直擊鄭國。”


    “走南陽,你知道從南陽出兵要耗費多少糧食物資嗎?”


    “南陽地區 南部水路確實不少,可到了宛城以後,再往北 就沒有水路了,想要再接上水路,便要到葉縣,而從葉縣到宛城,起碼得有兩百裏路。”


    “這兩百裏路可都是陸路運輸啊!”


    “滅鄭軍隊起碼得要十幾二十萬,那麽多軍隊,需要多少人,多少車馬來進行糧草物資的轉運?”


    “要我說,我們不如先拿下處於魏國的溫縣,然後再突破鄭國護城!”


    ……


    李言看著一眾軍方大佬聚集在一起爭辯著,也是有一些煩惱。


    在南下江漢地區和南陽地區以後,秦軍開始考慮,接下來應該打誰了。


    楚國是不能再打了。


    秦國雖然剛剛占據江漢和南陽地區,但是,還沒有把這兩個地區消化完畢,這時候,繼續打楚國,後勤補給線無法保證絕對安全。


    另外,再往東打,秦國將進入楚國封君貴族的勢力範圍。


    雖然說,楚國封君貴族的實力,比楚國皇室要差,但是,一旦秦國進攻楚國封君貴族的勢力範圍,便相當於變相讓楚國皇室和封君貴族聯合在一起。


    這不是秦國願意看到的,至少不是現在秦國願意看到的。


    而且,再打楚國,魏國和隨國恐怕不會眼睜睜的看著。


    因為,之前秦國攻楚,已經得到了太大的好處了,魏國和隨國盡管目前還是秦國的盟友,但是,不可能放任秦軍繼續吞並楚國領土。


    再攻楚,魏國和隨國不會袖手旁觀。


    所以,秦國準備將目標調轉到魏國和鄭國身上。


    目前,秦國內部,對於攻魏還是攻鄭,還沒有一個定論。


    攻魏最大的問題還是一個問題,補給。


    秦,魏之間被山脈阻斷,秦國想要攻魏,就必須先要解決後勤補給問題。


    雖然說,秦國在山脈以東,有大量新占的魏國領土,但是,想要滅魏,秦國需要動用的軍隊數量,起碼在三十萬。


    而秦國在山脈以東的控製區域並不大,想要積攢下滿足三十萬大軍,至少為期半年的戰爭所需要的糧食物資,根本不可能辦到。


    以目前,秦國在山脈以東所占地區的情況,最多隻能支持秦國五萬軍隊的作戰。


    所以,想要攻魏,秦軍需要的糧食,絕大多數還是要從秦國進行運輸。


    可是,想要把糧食運輸到攻魏前線,秦國隻有兩條路。


    一條,穿越阻隔秦魏兩國的山脈。


    這條山脈,除了汜水關以外,還有三條徑。


    但是,不管是汜水關還是另外三條徑,都無法滿足大軍長期的作戰需求。


    這四條路線當中,汜水關所在的路線是最好走的,但是,也隻能維持大軍進行有限的作戰。


    補給距離不能超過三百裏。


    一旦超過三百裏,以汜水關的運輸能力 將無法保證幾十萬大軍的補給需求。


    至於另外三條路線,還不如汜水關呢!


    要知道,徑代表的意思,可是小路。


    對於不同的道路狀況,是會使用不同形容詞的。


    像可以容納三輛馬車並駕齊驅的叫路,可以容納兩輛馬車的叫道,而隻能容納一輛馬車通過的,則是渝,而隻能容納一輛獨輪車通過的,則被稱為徑。


    所以,有時候看到一些道路的名稱,就可以知道其的大致狀況。


    比如說,太行八徑,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這八條路線的通過性是非常差的,基本隻能滿足獨輪車通行。


    而另外三條路線也是如此,能被叫徑,就說明,根本無法滿足車輛通過,隻能用獨輪車進行運輸。


    由於進攻魏國惡劣的補給情況,所以,不少人傾向於先打鄭國。


    隻要拿下了鄭國,那麽,秦國便可以依托黃河走水路,解決攻魏的補給問題。


    可要打鄭國也有問題,那便是鄭國已經堵死了秦依托水路打鄭國的路線。


    護城,溫縣組成的防禦體係,讓秦國想要突破封鎖 進攻鄭都,難度不小。


    而且,一旦秦國進攻鄭國,魏國一定會進行支援,不管是給糧食還是自己派軍隊,對於秦國來說,都是麻煩事。


    這也是為什麽秦國有很多人想要先攻魏的原因,拿下了魏國,鄭國位於黃河的護城,溫縣防禦體係就崩潰了。


    同時,鄭國也沒有了魏國的支援。


    一時間,攻魏還是攻鄭,議論不休。


    不過,正在看地圖的李言,卻注意到了一個地方。


    穀河徑。


    這是三天徑之一,根據地圖上麵的描述,穀河徑有小河流淌而過,隻是,穀河徑流淌的小河屬於山間小河,水流湍急不說,還時常斷流,一年裏麵,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斷流或者是小溪狀態。


    滿足一些運輸的用水需求沒問題,但是,想要承擔水路運輸糧食物資,根本不可能。


    不過,李言卻有一個想法。


    隻是,這個想法目前還不成熟,所以,李言並沒有提出來。


    關於是攻魏還是攻鄭的討論並沒有得出什麽結論。


    畢竟,這是一件大事,哪怕有了定論,也不是短時間可以決定好的。


    在下朝以後,李言卻悄悄派人前往了穀河徑。


    李言想要知道穀河徑的詳細情況,隻有了解了穀河徑的詳細情況以後,李言才能知道,自己的計劃能不能成功。


    “陛下,左丞相在外求見!”


    “宣!”


    如今的秦國,有左右兩位丞相,地位更高的右丞相,自然是諸葛亮,而左丞相則是羋丹。


    羋丹畢竟是一個人才,在和李言鬧過矛盾以後,李言在攻楚迴來以後,便封其為左丞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