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重甲步兵和竜甲軍的交手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把皮子撈上來以後,要先用清水衝洗幹淨,皮子上的毛並不會脫落得非常幹淨,需要手工拿比較鈍的刮刀刮幹淨才行。
這個過程並不難搞,因為皮子上的毛已經在毛孔裏鬆動了,與其說是把毛刮下來,不如說是用刮刀把潮濕纏繞在一起的毛拔掉。
而處理好毛麵以後還需要用刮刀把背麵也清理一遍,把皮子上殘餘的脂肪、肉一類東西刮幹淨。
如果不清理幹淨皮子上的脂肪和肉,不但在一段時間以後會產生非常難聞的氣味,而且,殘留的脂肪和肉,還會導致皮甲損壞。
本來皮甲就容易降解,如果有殘留的脂肪和肉,對皮甲的損害會非常大。
隻有這樣徹底刮幹淨以後,才是一塊可以拿來做皮甲的皮料。
而這樣的皮料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的硬化處理,才可以拿來進行粘合。
而對於皮子的硬化處理,各地采用的方式並不相同,有用蜂蠟煮皮料的,這樣蜂蠟可以滲進皮料的纖維中,整塊皮料不但防水,而且會變硬很多。
還有一種類似工程塑料的質感,穿刺攻擊也很難穿透這種用蜂蠟處理過的牛皮。
不過更多情況下,工匠還是更喜歡用桐油來浸泡牛皮,桐油對於皮料的硬度也能做較大的提升,而且防水防蟲。
在製作皮甲時,皮料處理完畢之後,僅僅晾幹是沒法製作出合格的皮甲的,需要放進模具裏刷膠壓合來定型才可以。
這種壓合出來的皮甲的甲片一般也是帶有弧度的,擁有比平麵的皮板更強的防禦力,畢竟,帶弧度的甲片,可以彈開一些攻擊,而這依然還是不夠。
在刷油以後還可以撒鐵屑上去,然後用工具捶進皮料內,然後再刷油,再撒鐵屑捶緊,如此反複數次,皮料就能跟鐵甲一般堅硬,但卻比鐵甲更輕。
甚至還有比鐵屑更好的材料,那便是陶瓷。
給皮料刷漆的時候,把瓷碗舂碎以後篩出合適大小的瓷粒,在生漆裏混合然後刷到皮料上,再用油浸透,這樣還可以再進一步加強皮甲的硬度。
不要看陶瓷好像很容易碎掉,但是,實際上,陶瓷的硬度,是可以超過普通鐵料的。
除了撒鐵屑,加碎瓷以外,也可以通過往多層壓合的皮料上刷漆,來進一步增強皮甲的硬度。
這種方式比鐵屑更加普及。
天然樹漆是個好東西,這種被稱為大漆的樹漆幹了以後漆殼的硬度相當高,現代的所有人工漆的漆殼都沒有天然大漆的漆殼硬度高。
為了讓漆殼達到足夠的厚度,皮甲一般要刷至少四層大漆,大漆刷上去用刀砍都能發出金屬的聲音,而且也可以長期保存。
經過這一係列出來工藝的皮甲,可以在重量低於鐵甲的情況下,卻擁有堪比鐵甲的防禦力。
更輕的重量,意味著對士兵的負擔更小。
如此,同樣一防護等級,士兵精銳程度一樣的情況下,楚軍士兵,可以擁有比其他國軍隊士兵,更靈活的身型。
但是無論牛皮還是大漆,產量都很有限,受限於材料的產量,皮甲量產必然無法和鐵甲媲美。
而竜甲軍,采取的皮甲原材料,是比牛皮更堅固竜皮(鱷魚皮)。
加上精良的處理製造工藝。
竜甲軍的皮甲,在重量隻有五十斤鐵甲一半的情況下,卻可以和五十斤重的鐵甲擁有一樣的防禦等級。
竜甲軍可以算是楚國的一支王牌軍隊了。
不過,竜甲軍的數量並不算多。
畢竟,受限於原材料的問題,竜甲軍的皮甲注定無法普及開來。
李嗣業率領一萬秦國重甲步兵,擔任了此次進攻的先鋒軍。
李嗣業將麾下一萬重甲步兵分為五陣,每一陳的秦軍又分為四列。
其中,第一列是弓箭手,第二列是強弩手,第三和第四列都是步兵,不過,第四列屬於預備步兵,在作戰時,不會第一時間投入作戰。
竜甲軍方麵,則是將一萬人分為了三陣。
第一陣主攻,第二陣在第一陣撕開缺口以後再會投入戰場,第三陣則是預備部隊。
秦,楚雙方一開始便投入精銳部隊廝殺,可謂是出乎了其他人的預料。
“九十步!”
隨著雙方距離的不斷拉近,當雙方距離隻有九十步時,秦國這邊的強弩兵首先發威了。
力道強勁的強弩,將一支支短矢發射出去。
強弩擁有的巨大力道,就算是竜甲軍的皮甲,也很難徹底防住。
不過,竜甲軍以盾牌防禦秦軍強弩的直射攻擊。
頂著秦軍的弩箭,繼續前進。
“六十步!”
當雙方距離為六十步時,秦軍的弓箭手出手了。
期間,強弩兵依然在進行穩定的輸出。
“三十步!”
竜甲軍頂著秦軍的弓箭手和弩兵,一直挺進到距離秦軍三十步的距離。
在這個距離上,秦軍的弓箭手和弩兵開始後退。
而手持長牌和長槍的秦軍步兵則頂到了一線。
一麵麵一米五的長牌,組成了一道盾牆。
“二十步,投矛!”
之前,承受了秦國重甲步兵不少箭矢攻擊的楚國竜甲軍,在距離秦軍二十步的距離上,也開始了他們的反擊。
楚國竜甲軍沒有像秦軍一樣,裝備大量的弓弩,而是裝備了大量的短矛。
投矛的攻擊距離盡管沒有弓弩遠,但是,投矛的威力遠超弓弩發射的箭矢。
而且,一旦被投矛命中,其產生的殺傷,也不是箭矢可以比擬的。
一個人身中數箭,有時候依然可以保持戰力,可是,被短矛命中一次,就足夠喪失戰鬥力了。
在距離秦軍二十步的距離上,竜甲軍的一波投矛,即使是身披重甲的秦軍重甲步兵,也損失不小。
好在長牌擋住了大多數的短矛,不過,這也讓一線秦軍重甲步兵的長牌大量報廢。
秦軍二線步兵緊急上前,要替換下長牌受損的一線步兵。
而在秦軍一線和二線步兵交換之時,竜甲軍發動了突擊。
“殺!”
竜甲軍的投矛,殺傷敵人其實僅僅隻是次要作用,竜甲軍的投矛,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打亂敵方的陣型。
就好像現在,因為長牌受損,秦軍一線步兵隻能和二線進行互換,這期間,陣型不免會出現一些混亂。
竜甲軍便是抓住了這個空檔,發動了突擊。
這個過程並不難搞,因為皮子上的毛已經在毛孔裏鬆動了,與其說是把毛刮下來,不如說是用刮刀把潮濕纏繞在一起的毛拔掉。
而處理好毛麵以後還需要用刮刀把背麵也清理一遍,把皮子上殘餘的脂肪、肉一類東西刮幹淨。
如果不清理幹淨皮子上的脂肪和肉,不但在一段時間以後會產生非常難聞的氣味,而且,殘留的脂肪和肉,還會導致皮甲損壞。
本來皮甲就容易降解,如果有殘留的脂肪和肉,對皮甲的損害會非常大。
隻有這樣徹底刮幹淨以後,才是一塊可以拿來做皮甲的皮料。
而這樣的皮料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的硬化處理,才可以拿來進行粘合。
而對於皮子的硬化處理,各地采用的方式並不相同,有用蜂蠟煮皮料的,這樣蜂蠟可以滲進皮料的纖維中,整塊皮料不但防水,而且會變硬很多。
還有一種類似工程塑料的質感,穿刺攻擊也很難穿透這種用蜂蠟處理過的牛皮。
不過更多情況下,工匠還是更喜歡用桐油來浸泡牛皮,桐油對於皮料的硬度也能做較大的提升,而且防水防蟲。
在製作皮甲時,皮料處理完畢之後,僅僅晾幹是沒法製作出合格的皮甲的,需要放進模具裏刷膠壓合來定型才可以。
這種壓合出來的皮甲的甲片一般也是帶有弧度的,擁有比平麵的皮板更強的防禦力,畢竟,帶弧度的甲片,可以彈開一些攻擊,而這依然還是不夠。
在刷油以後還可以撒鐵屑上去,然後用工具捶進皮料內,然後再刷油,再撒鐵屑捶緊,如此反複數次,皮料就能跟鐵甲一般堅硬,但卻比鐵甲更輕。
甚至還有比鐵屑更好的材料,那便是陶瓷。
給皮料刷漆的時候,把瓷碗舂碎以後篩出合適大小的瓷粒,在生漆裏混合然後刷到皮料上,再用油浸透,這樣還可以再進一步加強皮甲的硬度。
不要看陶瓷好像很容易碎掉,但是,實際上,陶瓷的硬度,是可以超過普通鐵料的。
除了撒鐵屑,加碎瓷以外,也可以通過往多層壓合的皮料上刷漆,來進一步增強皮甲的硬度。
這種方式比鐵屑更加普及。
天然樹漆是個好東西,這種被稱為大漆的樹漆幹了以後漆殼的硬度相當高,現代的所有人工漆的漆殼都沒有天然大漆的漆殼硬度高。
為了讓漆殼達到足夠的厚度,皮甲一般要刷至少四層大漆,大漆刷上去用刀砍都能發出金屬的聲音,而且也可以長期保存。
經過這一係列出來工藝的皮甲,可以在重量低於鐵甲的情況下,卻擁有堪比鐵甲的防禦力。
更輕的重量,意味著對士兵的負擔更小。
如此,同樣一防護等級,士兵精銳程度一樣的情況下,楚軍士兵,可以擁有比其他國軍隊士兵,更靈活的身型。
但是無論牛皮還是大漆,產量都很有限,受限於材料的產量,皮甲量產必然無法和鐵甲媲美。
而竜甲軍,采取的皮甲原材料,是比牛皮更堅固竜皮(鱷魚皮)。
加上精良的處理製造工藝。
竜甲軍的皮甲,在重量隻有五十斤鐵甲一半的情況下,卻可以和五十斤重的鐵甲擁有一樣的防禦等級。
竜甲軍可以算是楚國的一支王牌軍隊了。
不過,竜甲軍的數量並不算多。
畢竟,受限於原材料的問題,竜甲軍的皮甲注定無法普及開來。
李嗣業率領一萬秦國重甲步兵,擔任了此次進攻的先鋒軍。
李嗣業將麾下一萬重甲步兵分為五陣,每一陳的秦軍又分為四列。
其中,第一列是弓箭手,第二列是強弩手,第三和第四列都是步兵,不過,第四列屬於預備步兵,在作戰時,不會第一時間投入作戰。
竜甲軍方麵,則是將一萬人分為了三陣。
第一陣主攻,第二陣在第一陣撕開缺口以後再會投入戰場,第三陣則是預備部隊。
秦,楚雙方一開始便投入精銳部隊廝殺,可謂是出乎了其他人的預料。
“九十步!”
隨著雙方距離的不斷拉近,當雙方距離隻有九十步時,秦國這邊的強弩兵首先發威了。
力道強勁的強弩,將一支支短矢發射出去。
強弩擁有的巨大力道,就算是竜甲軍的皮甲,也很難徹底防住。
不過,竜甲軍以盾牌防禦秦軍強弩的直射攻擊。
頂著秦軍的弩箭,繼續前進。
“六十步!”
當雙方距離為六十步時,秦軍的弓箭手出手了。
期間,強弩兵依然在進行穩定的輸出。
“三十步!”
竜甲軍頂著秦軍的弓箭手和弩兵,一直挺進到距離秦軍三十步的距離。
在這個距離上,秦軍的弓箭手和弩兵開始後退。
而手持長牌和長槍的秦軍步兵則頂到了一線。
一麵麵一米五的長牌,組成了一道盾牆。
“二十步,投矛!”
之前,承受了秦國重甲步兵不少箭矢攻擊的楚國竜甲軍,在距離秦軍二十步的距離上,也開始了他們的反擊。
楚國竜甲軍沒有像秦軍一樣,裝備大量的弓弩,而是裝備了大量的短矛。
投矛的攻擊距離盡管沒有弓弩遠,但是,投矛的威力遠超弓弩發射的箭矢。
而且,一旦被投矛命中,其產生的殺傷,也不是箭矢可以比擬的。
一個人身中數箭,有時候依然可以保持戰力,可是,被短矛命中一次,就足夠喪失戰鬥力了。
在距離秦軍二十步的距離上,竜甲軍的一波投矛,即使是身披重甲的秦軍重甲步兵,也損失不小。
好在長牌擋住了大多數的短矛,不過,這也讓一線秦軍重甲步兵的長牌大量報廢。
秦軍二線步兵緊急上前,要替換下長牌受損的一線步兵。
而在秦軍一線和二線步兵交換之時,竜甲軍發動了突擊。
“殺!”
竜甲軍的投矛,殺傷敵人其實僅僅隻是次要作用,竜甲軍的投矛,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打亂敵方的陣型。
就好像現在,因為長牌受損,秦軍一線步兵隻能和二線進行互換,這期間,陣型不免會出現一些混亂。
竜甲軍便是抓住了這個空檔,發動了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