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許攸奇襲之策不可用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拒絕沮授的提議以後不久。
許攸又來找袁紹了。
許攸前來找袁紹,其實是有一件事,那便是來獻策的。
許攸對袁紹建議,趁如今,曹操大軍盡數壓在官渡,加上曹操本身糧草不足,不如派遣輕騎繞過官渡,前去突襲許都。
對於許攸的這個建議,袁紹同樣沒有選擇遵守。
其實,沮授的建議是正兒八經的好建議,但是,許攸的卻並不是。
首先,繞開官渡,直擊許都,這樣的策略袁紹不是沒有用過,早在官渡對峙初期,袁紹便讓韓荀率領騎兵繞過官渡,從官渡西麵向許都方向穿插,結果呢?
韓荀被曹仁擊敗,不但繞開官渡,突襲許都的戰略沒有達到,還讓袁紹損失了不少人。
之前突襲許都都失敗了,這次難道就可以百分百成功了?
還有就是,用輕騎繞過官渡,去投降許都,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好的方法。
首先,許都作為曹操最重要的據點,哪怕到了如今這樣的地步,曹操依然在許都內部保留了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
這支軍隊的規模足足有近萬人。
而袁紹這邊,如果真的按照許攸的計劃,派出輕騎繞開官渡,前去突襲許都,是否有成功的可能性呢?
我們先不說,曹操會不會對袁紹的輕騎部隊進行攔截,就算曹操因為此時情況不妙,無力攔截袁紹的輕騎,讓袁紹派出的輕騎繞過官渡,抵達許都。
可是抵達許都的袁紹軍騎兵,反而更加危險。
繞開官渡戰場,意味著,袁紹的騎兵部隊是沒有補給線的。
或許曹操因為一些原因,無法阻攔住袁紹騎兵,可是,曹操再無能,切斷袁紹騎兵部隊的補給線還是可以辦到的。
騎兵的機動性確實比步兵強,但是,想要騎兵保證機動性和速度,那麽有一樣必須要保證好,那便是馬匹的飼料。
馬匹這種動物,如果沒有飼料喂養,靠之前儲備的能量,一匹戰馬最多隻能保證,在兩百裏內對步兵的速度優勢。
而從官渡到許都,直線距離差不多一百六十裏,加上迂迴的距離,可以說,袁紹派出的騎兵,抵達許都時,已經失去了機動優勢。
而且,一支深入敵境的騎兵部隊,對於袁紹的後勤壓力是巨大的。
以袁紹目前的能力,不可能維持一條從官渡到許都的補給線。
而沒有補給的騎兵,可以在許都城下堅持多少時間呢?
就算袁紹可以解決騎兵部隊的補給問題。
可是,抵達許都的袁紹輕騎真的有能力拿下許都嗎?
根本沒有可能好不好。
許都留守兵馬近萬,在曹操出征前,通過衣帶詔事件,解決了大批效忠漢室的官員。
此時的許都,完全可以說是曹操的一言堂。
至少,剛剛經曆過衣帶詔事件的許都,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反曹勢力。
袁紹基本不可能通過裏應外合拿下許都。
而袁紹的騎兵滿打滿算,在開戰前不過一萬,算上這幾個月損失的騎兵,袁紹如今的騎兵連一萬都沒有。
我們假設,袁紹有魄力拿出現在擁有的所有騎兵進行突襲許都的戰略,可是,袁紹就算把所有騎兵都投入到投降許都的戰事當中,也無法成功。
輕騎,輕騎,何為輕騎?
輕裝騎兵,輕裝騎兵意味著,這支騎兵不可能攜帶重型裝備。
也就是說,袁紹拿出所有騎兵,搞繞後戰略,結果當袁紹騎兵殺到許都城下時,會發現,單靠他們這些騎兵,根本沒能力拿下許都。
一群騎兵麵對一座堅固的城池,你讓一群騎兵用什麽攻城,讓馬跳上城牆嗎?
還是說,用騎兵和戰馬的屍體,堆屍山,上城?
所以,哪怕袁紹軍的騎兵,可以繞到許都城下,同時解決了後勤補給問題,可麵對守衛兵力不比突襲騎兵少的許都,袁紹軍騎兵拿什麽攻城?
所以,許攸的建議,對於袁紹來說,完全屬於沒用的。
因為,許攸這個計策要成功,需要的前提太多了,通俗點講,就是許攸的這個計劃成功的概率太低了。
而袁紹如果不按照許攸的計劃來,而是按部就班的和曹操進行對峙,則不一樣。
目前,可以肯定,隻要耗下去,袁紹便可以贏,而且不是小贏,是大贏。
既然這樣,袁紹為什麽還要按照許攸的計策,派遣騎兵繞後呢?
如果說,許攸的計劃,成功的概率是個位數,那麽,袁紹進行和曹操僵持下去,成功的概率則無限接近於百分之百。
可以說,此時,袁紹隻要沉得住氣,那麽,官渡之戰的最後勝利者,便是袁紹無疑。
既然有更有效,損失更低的方法,袁紹為什麽要冒險采取許攸的策略。
說白了,許攸的這個計策,就好像子午穀奇謀一樣。
袁紹拒絕了許攸的建議以後不久,許攸得到了一個壞消息。
那便是,許攸的家人,因為犯法,被留守在鄴城的審配抓了起來,關進了大牢。
當許攸聽說這事以後,非常的驚恐。
許攸為什麽驚恐呢?
很簡單,因為這件事讓許攸想到了兩個字——黨爭。
審配是什麽人,審配是河北人,而許攸是什麽人?
許攸是南陽人。
也就是說,許攸其實是袁紹扶持起來,抗衡河北豪族的人。
也就是說,許攸和審配之間,是有矛盾的,還是不小的矛盾。
而現在,袁紹麾下,沮授已經失去了袁紹的信任,這使的,袁紹的主要謀臣當中,河南派的人,壓倒了河北派。
許攸、逢紀、郭圖、荀諶、辛評這五人,都是河南派的。
而且,更關鍵的是,袁紹麾下八位謀臣當中,三位河北派的人,此時都不在袁紹大軍當中,或者說,此時袁紹大軍當時,河北派的人已經受到了壓製。
田豐被關了起來,沒有參加官渡之戰。
審配留守鄴城,同樣沒有參加官渡之戰。
沮授是參加了官渡之戰,可問題是,沮授的兵權又被袁紹奪了去。
也就是說,河北派此時在袁紹這裏,失去了所有重要的帶頭人。
這意味著,一旦官渡之戰袁紹取得勝利,那麽,戰勝曹操的勝利果實,其最大的受益者是河南派的人。
因為,河南派的人基本都參加了官渡之戰。
隻要官渡之戰打贏了,那麽,河南派的人,在袁紹手下,便可以得到重用。
而作為袁紹衣食父母的河北派,在官渡之戰當中,卻得不到多少好處。
許攸又來找袁紹了。
許攸前來找袁紹,其實是有一件事,那便是來獻策的。
許攸對袁紹建議,趁如今,曹操大軍盡數壓在官渡,加上曹操本身糧草不足,不如派遣輕騎繞過官渡,前去突襲許都。
對於許攸的這個建議,袁紹同樣沒有選擇遵守。
其實,沮授的建議是正兒八經的好建議,但是,許攸的卻並不是。
首先,繞開官渡,直擊許都,這樣的策略袁紹不是沒有用過,早在官渡對峙初期,袁紹便讓韓荀率領騎兵繞過官渡,從官渡西麵向許都方向穿插,結果呢?
韓荀被曹仁擊敗,不但繞開官渡,突襲許都的戰略沒有達到,還讓袁紹損失了不少人。
之前突襲許都都失敗了,這次難道就可以百分百成功了?
還有就是,用輕騎繞過官渡,去投降許都,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好的方法。
首先,許都作為曹操最重要的據點,哪怕到了如今這樣的地步,曹操依然在許都內部保留了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
這支軍隊的規模足足有近萬人。
而袁紹這邊,如果真的按照許攸的計劃,派出輕騎繞開官渡,前去突襲許都,是否有成功的可能性呢?
我們先不說,曹操會不會對袁紹的輕騎部隊進行攔截,就算曹操因為此時情況不妙,無力攔截袁紹的輕騎,讓袁紹派出的輕騎繞過官渡,抵達許都。
可是抵達許都的袁紹軍騎兵,反而更加危險。
繞開官渡戰場,意味著,袁紹的騎兵部隊是沒有補給線的。
或許曹操因為一些原因,無法阻攔住袁紹騎兵,可是,曹操再無能,切斷袁紹騎兵部隊的補給線還是可以辦到的。
騎兵的機動性確實比步兵強,但是,想要騎兵保證機動性和速度,那麽有一樣必須要保證好,那便是馬匹的飼料。
馬匹這種動物,如果沒有飼料喂養,靠之前儲備的能量,一匹戰馬最多隻能保證,在兩百裏內對步兵的速度優勢。
而從官渡到許都,直線距離差不多一百六十裏,加上迂迴的距離,可以說,袁紹派出的騎兵,抵達許都時,已經失去了機動優勢。
而且,一支深入敵境的騎兵部隊,對於袁紹的後勤壓力是巨大的。
以袁紹目前的能力,不可能維持一條從官渡到許都的補給線。
而沒有補給的騎兵,可以在許都城下堅持多少時間呢?
就算袁紹可以解決騎兵部隊的補給問題。
可是,抵達許都的袁紹輕騎真的有能力拿下許都嗎?
根本沒有可能好不好。
許都留守兵馬近萬,在曹操出征前,通過衣帶詔事件,解決了大批效忠漢室的官員。
此時的許都,完全可以說是曹操的一言堂。
至少,剛剛經曆過衣帶詔事件的許都,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反曹勢力。
袁紹基本不可能通過裏應外合拿下許都。
而袁紹的騎兵滿打滿算,在開戰前不過一萬,算上這幾個月損失的騎兵,袁紹如今的騎兵連一萬都沒有。
我們假設,袁紹有魄力拿出現在擁有的所有騎兵進行突襲許都的戰略,可是,袁紹就算把所有騎兵都投入到投降許都的戰事當中,也無法成功。
輕騎,輕騎,何為輕騎?
輕裝騎兵,輕裝騎兵意味著,這支騎兵不可能攜帶重型裝備。
也就是說,袁紹拿出所有騎兵,搞繞後戰略,結果當袁紹騎兵殺到許都城下時,會發現,單靠他們這些騎兵,根本沒能力拿下許都。
一群騎兵麵對一座堅固的城池,你讓一群騎兵用什麽攻城,讓馬跳上城牆嗎?
還是說,用騎兵和戰馬的屍體,堆屍山,上城?
所以,哪怕袁紹軍的騎兵,可以繞到許都城下,同時解決了後勤補給問題,可麵對守衛兵力不比突襲騎兵少的許都,袁紹軍騎兵拿什麽攻城?
所以,許攸的建議,對於袁紹來說,完全屬於沒用的。
因為,許攸這個計策要成功,需要的前提太多了,通俗點講,就是許攸的這個計劃成功的概率太低了。
而袁紹如果不按照許攸的計劃來,而是按部就班的和曹操進行對峙,則不一樣。
目前,可以肯定,隻要耗下去,袁紹便可以贏,而且不是小贏,是大贏。
既然這樣,袁紹為什麽還要按照許攸的計策,派遣騎兵繞後呢?
如果說,許攸的計劃,成功的概率是個位數,那麽,袁紹進行和曹操僵持下去,成功的概率則無限接近於百分之百。
可以說,此時,袁紹隻要沉得住氣,那麽,官渡之戰的最後勝利者,便是袁紹無疑。
既然有更有效,損失更低的方法,袁紹為什麽要冒險采取許攸的策略。
說白了,許攸的這個計策,就好像子午穀奇謀一樣。
袁紹拒絕了許攸的建議以後不久,許攸得到了一個壞消息。
那便是,許攸的家人,因為犯法,被留守在鄴城的審配抓了起來,關進了大牢。
當許攸聽說這事以後,非常的驚恐。
許攸為什麽驚恐呢?
很簡單,因為這件事讓許攸想到了兩個字——黨爭。
審配是什麽人,審配是河北人,而許攸是什麽人?
許攸是南陽人。
也就是說,許攸其實是袁紹扶持起來,抗衡河北豪族的人。
也就是說,許攸和審配之間,是有矛盾的,還是不小的矛盾。
而現在,袁紹麾下,沮授已經失去了袁紹的信任,這使的,袁紹的主要謀臣當中,河南派的人,壓倒了河北派。
許攸、逢紀、郭圖、荀諶、辛評這五人,都是河南派的。
而且,更關鍵的是,袁紹麾下八位謀臣當中,三位河北派的人,此時都不在袁紹大軍當中,或者說,此時袁紹大軍當時,河北派的人已經受到了壓製。
田豐被關了起來,沒有參加官渡之戰。
審配留守鄴城,同樣沒有參加官渡之戰。
沮授是參加了官渡之戰,可問題是,沮授的兵權又被袁紹奪了去。
也就是說,河北派此時在袁紹這裏,失去了所有重要的帶頭人。
這意味著,一旦官渡之戰袁紹取得勝利,那麽,戰勝曹操的勝利果實,其最大的受益者是河南派的人。
因為,河南派的人基本都參加了官渡之戰。
隻要官渡之戰打贏了,那麽,河南派的人,在袁紹手下,便可以得到重用。
而作為袁紹衣食父母的河北派,在官渡之戰當中,卻得不到多少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