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袁紹的實力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鬼天氣,真特麽的冷啊!”
李言緊了緊身上的衣服,靠近身前的篝火,忍不住住吐槽了一聲。
如今時間已經來的十二月。
算是冬天了,東漢末年的冬天可不好過。
因為,東漢末年正是小冰河期。
之前的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溫暖期已經結束,小冰河期已經開始顯現其的巨大威力。
頻繁的天災,惡劣的天氣,造成的影響極其嚴重。
夏天旱災變多,冬天氣溫更低,都是小冰河期的特點。
而此時,又沒有棉衣什麽的,想要禦寒,隻能靠一些布帛衣物,毛皮什麽的。
而李言此時的身份是一名什長,雖然是一名軍官,但是,隻是基層軍官,想要抵禦寒冷,隻能靠一身正氣。
好在李言前世的南方人,受夠了魔法攻擊,此時的冬天雖然冷,但是這冷是物理攻擊。
在張繡投降以後,曹操很快便帶軍返迴了許都,畢竟,袁紹都已經頂到黃河了,再不迴去,袁紹都要渡過黃河了。
而在返迴許都以後,曹操並沒有立刻派兵北上,和袁紹決戰,因為此時,袁紹到底進攻哪裏,曹操還無法確定。
袁紹和曹操隔著黃河對峙,黃河雖然是華夏出了名的大河,但是,黃河和長江並不一樣,黃河沿岸可以作為登陸點的地方太多了,很多渡口都可滿足大軍渡河的需求。
要知道,黃河一直以來,都是極其重要的運輸路線,從春秋戰國開始,黃河便是戰國各個國家爭奪的焦點。
而如今到了東漢末年時候,軍閥混戰,黃河的重要性一點沒有減少,甚至比春秋戰國時期還要重要。
至少,春秋戰國時期,不像如今一般,因為戰爭,饑餓,瘟疫,導致人口大量死亡。
大量的人口損失,讓陸路運輸變得極其困難,所以,水路運輸便變得非常重要。
畢竟,水路運輸需要的人力比陸路少了起碼幾十倍。
所以,在袁紹主攻方向沒有確定之前,曹操是不能頂到黃河一線的。
一旦曹操過早的頂到了黃河一線,那麽,袁紹萬一避開曹操主力 那麽,曹操之前做的一切都變得沒有了意義。
而且,如今已經入冬,黃河很多地段已經結冰。
袁紹甚至可以不使用船隻,直接踏冰過河。
至於說,袁紹從六月份開始準備,到十二月份都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戰爭準備還沒有完成。
盡管在半年前,袁紹便開始進行戰爭準備,但是,此次官渡之戰,袁紹動員了起碼十萬軍隊。
十萬軍隊是什麽概念?
看多了三國演義的人,會感覺,十萬大軍好像算不得多,但是,在真實的曆史當中,東漢末年,能動員十萬大軍,已經是極其強悍的存在了。
要知道,f東漢朝廷的常備軍也不會超過三十萬。
袁紹能拿出起碼十萬人參戰,已經是不少了。
而且,袁紹雖然也擁有四州之地,而且發展的時間比曹操要早,但是,袁紹的四州其實也不是完全體狀態。
袁紹占據青幽並冀四州,但是,這四州都有問題。
青州,袁紹方在196年便開始占據青州 而且,青州在東漢十三州當中,也屬於富庶州。
在東漢的戶口本裏,青州巔峰期時有三百七十多萬人。
可是,青州早期是黃巾軍的重要泛濫地區,青州號稱百萬的黃巾軍,都被曹操拿到了手。
而且,在袁紹和公孫讚交戰的八年期間 青州是雙方爭奪的重點。
可以說,青州早就已經被打爛了。
而且,青州人口雖多,但是麵積不大 青州雖然靠近海洋,有魚鹽之利,非常富庶,但是,的地理位置非常尷尬,青州完全可以說的易攻難守。
青州和兗州,豫州,徐州三州接壤,而且,兗州,豫州,徐州在山東半島,都有地盤。
而且,山東半島的齊南天險大峴山在徐州手中,西邊的泰山在兗州手中。
對於徐州和兗州來說,青州就像拔光了衣服一般,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所以,對於袁紹來說,哪怕他完全占據了青州,也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 山東半島的地形特殊,加上靠近沿海,有魚鹽之利,是一塊再適合不過用於割據的地方了。
把青州的天險放到徐州和兗州,也是為了杜絕青州自立的情況。
而幽州和並州又都存在另外一個問題,那便是,殘缺不全。
並州本來是東漢的邊境州,長期以來,一直是東漢抵抗羌人的重要地區。
但是,在東漢末年時期,由於並州軍被董卓收編,使的並州的軍事力量出現了真空。
而東漢末年的氣候又恰恰是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影響的絕不止是農耕政權。
對於遊牧部落來說,小冰河期的影響更大。
畢竟,中原農耕政權就算受到小冰河期影響,糧食減產,天災頻發,但是,至少土地還可以產出糧食,可以供養一部分人。
但是,草原上卻很可能,根本無法養活人了。
有時候,一場雪災,就可以將整個部落,所有牲畜都凍死。
所以,在東漢末年,失去了漢朝軍隊的威懾,大量的羌胡部落,在惡劣天氣的驅使下,開始南下。
而等袁紹開啟官渡之戰時,並州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九郡。
隻剩下上黨和太原郡一部分還控製在中原政權的手中,另外七郡,已經淪陷於羌胡之手。
而幽州的情況同樣沒好到哪裏去。
官渡之戰前,袁紹雖然擊敗了公孫瓚,但是,公孫瓚的侄子公孫度,依然控製了幽州的遼東地區。
而且,幽州作為袁紹和公孫瓚的主戰場,雙方反複拉鋸,造成的戰爭破壞極其嚴重,所以,說起來,幽州其實也無法讓袁紹使上多少力。
綜合看下來,袁紹占據的四州,真正能讓袁紹使上力的,就隻有冀州一地了。
不過,依靠冀州一地,袁紹也比曹操強,冀州保守估計,足足可以動員三十萬人。
所以,袁紹盡管已經開始進行動員半年,但是,真正可以調動的力量,主要來源自冀州。
另外三個州,可以提供的助力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另外三個州指不定還在消耗袁紹的實力。
李言緊了緊身上的衣服,靠近身前的篝火,忍不住住吐槽了一聲。
如今時間已經來的十二月。
算是冬天了,東漢末年的冬天可不好過。
因為,東漢末年正是小冰河期。
之前的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溫暖期已經結束,小冰河期已經開始顯現其的巨大威力。
頻繁的天災,惡劣的天氣,造成的影響極其嚴重。
夏天旱災變多,冬天氣溫更低,都是小冰河期的特點。
而此時,又沒有棉衣什麽的,想要禦寒,隻能靠一些布帛衣物,毛皮什麽的。
而李言此時的身份是一名什長,雖然是一名軍官,但是,隻是基層軍官,想要抵禦寒冷,隻能靠一身正氣。
好在李言前世的南方人,受夠了魔法攻擊,此時的冬天雖然冷,但是這冷是物理攻擊。
在張繡投降以後,曹操很快便帶軍返迴了許都,畢竟,袁紹都已經頂到黃河了,再不迴去,袁紹都要渡過黃河了。
而在返迴許都以後,曹操並沒有立刻派兵北上,和袁紹決戰,因為此時,袁紹到底進攻哪裏,曹操還無法確定。
袁紹和曹操隔著黃河對峙,黃河雖然是華夏出了名的大河,但是,黃河和長江並不一樣,黃河沿岸可以作為登陸點的地方太多了,很多渡口都可滿足大軍渡河的需求。
要知道,黃河一直以來,都是極其重要的運輸路線,從春秋戰國開始,黃河便是戰國各個國家爭奪的焦點。
而如今到了東漢末年時候,軍閥混戰,黃河的重要性一點沒有減少,甚至比春秋戰國時期還要重要。
至少,春秋戰國時期,不像如今一般,因為戰爭,饑餓,瘟疫,導致人口大量死亡。
大量的人口損失,讓陸路運輸變得極其困難,所以,水路運輸便變得非常重要。
畢竟,水路運輸需要的人力比陸路少了起碼幾十倍。
所以,在袁紹主攻方向沒有確定之前,曹操是不能頂到黃河一線的。
一旦曹操過早的頂到了黃河一線,那麽,袁紹萬一避開曹操主力 那麽,曹操之前做的一切都變得沒有了意義。
而且,如今已經入冬,黃河很多地段已經結冰。
袁紹甚至可以不使用船隻,直接踏冰過河。
至於說,袁紹從六月份開始準備,到十二月份都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戰爭準備還沒有完成。
盡管在半年前,袁紹便開始進行戰爭準備,但是,此次官渡之戰,袁紹動員了起碼十萬軍隊。
十萬軍隊是什麽概念?
看多了三國演義的人,會感覺,十萬大軍好像算不得多,但是,在真實的曆史當中,東漢末年,能動員十萬大軍,已經是極其強悍的存在了。
要知道,f東漢朝廷的常備軍也不會超過三十萬。
袁紹能拿出起碼十萬人參戰,已經是不少了。
而且,袁紹雖然也擁有四州之地,而且發展的時間比曹操要早,但是,袁紹的四州其實也不是完全體狀態。
袁紹占據青幽並冀四州,但是,這四州都有問題。
青州,袁紹方在196年便開始占據青州 而且,青州在東漢十三州當中,也屬於富庶州。
在東漢的戶口本裏,青州巔峰期時有三百七十多萬人。
可是,青州早期是黃巾軍的重要泛濫地區,青州號稱百萬的黃巾軍,都被曹操拿到了手。
而且,在袁紹和公孫讚交戰的八年期間 青州是雙方爭奪的重點。
可以說,青州早就已經被打爛了。
而且,青州人口雖多,但是麵積不大 青州雖然靠近海洋,有魚鹽之利,非常富庶,但是,的地理位置非常尷尬,青州完全可以說的易攻難守。
青州和兗州,豫州,徐州三州接壤,而且,兗州,豫州,徐州在山東半島,都有地盤。
而且,山東半島的齊南天險大峴山在徐州手中,西邊的泰山在兗州手中。
對於徐州和兗州來說,青州就像拔光了衣服一般,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所以,對於袁紹來說,哪怕他完全占據了青州,也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 山東半島的地形特殊,加上靠近沿海,有魚鹽之利,是一塊再適合不過用於割據的地方了。
把青州的天險放到徐州和兗州,也是為了杜絕青州自立的情況。
而幽州和並州又都存在另外一個問題,那便是,殘缺不全。
並州本來是東漢的邊境州,長期以來,一直是東漢抵抗羌人的重要地區。
但是,在東漢末年時期,由於並州軍被董卓收編,使的並州的軍事力量出現了真空。
而東漢末年的氣候又恰恰是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影響的絕不止是農耕政權。
對於遊牧部落來說,小冰河期的影響更大。
畢竟,中原農耕政權就算受到小冰河期影響,糧食減產,天災頻發,但是,至少土地還可以產出糧食,可以供養一部分人。
但是,草原上卻很可能,根本無法養活人了。
有時候,一場雪災,就可以將整個部落,所有牲畜都凍死。
所以,在東漢末年,失去了漢朝軍隊的威懾,大量的羌胡部落,在惡劣天氣的驅使下,開始南下。
而等袁紹開啟官渡之戰時,並州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九郡。
隻剩下上黨和太原郡一部分還控製在中原政權的手中,另外七郡,已經淪陷於羌胡之手。
而幽州的情況同樣沒好到哪裏去。
官渡之戰前,袁紹雖然擊敗了公孫瓚,但是,公孫瓚的侄子公孫度,依然控製了幽州的遼東地區。
而且,幽州作為袁紹和公孫瓚的主戰場,雙方反複拉鋸,造成的戰爭破壞極其嚴重,所以,說起來,幽州其實也無法讓袁紹使上多少力。
綜合看下來,袁紹占據的四州,真正能讓袁紹使上力的,就隻有冀州一地了。
不過,依靠冀州一地,袁紹也比曹操強,冀州保守估計,足足可以動員三十萬人。
所以,袁紹盡管已經開始進行動員半年,但是,真正可以調動的力量,主要來源自冀州。
另外三個州,可以提供的助力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另外三個州指不定還在消耗袁紹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