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了許久,公孫嫋最後還是做出了一個決定,那便是,和秦國達成協議。


    對於魏國來說,五年的休戰期,外加可以從宋國和唐國手上撕下一塊肥肉,對於魏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而且,這次聯盟,對於秦國來說,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充滿了壞處。


    楚國可不是一個小國,作為可以和秦國分庭抗禮的存在,楚國雖然有很多問題,但是,楚國實力不弱,這一點無論如何都是無法改變的。


    秦國願意和楚國開戰,對於魏國來說,也是有一些好處的。


    隨著楚國滅亡了魯國,楚國對於魏國的威脅便增加了不少。


    而現在,秦國願意去削弱楚國,魏國是願意看到的,而且,楚國被秦國牽製住以後,便無力對七國聯盟下手了。


    要知道,魏,隨,楚三國當中,對於七國聯盟威脅最大的,恰恰是楚國,


    如果楚國對七國聯盟下手,七國聯盟很難抵抗的住。


    偏偏,魏國和隨國想打七國聯盟有一些困難。


    而秦國願意牽扯楚國注意力,那麽,魏國和隨國也樂見其成。


    不過,秦,魏 隨三國聯盟這樣的大事,哪怕公孫嫋是魏國的相國 也不可能直接決定。


    這件事情必須要秦,魏,隨三方出示簽署正式的國書,同時,三國君王很可能還要進行一次會麵才可能達成協議,不然的話,如此重大的協議,不是那麽好簽署的。


    不過總體上,公孫嫋是支持這次結盟的。


    翌日,公孫嫋再次前去麵見陸安,將秦國的打算和陸安言明,同時,也將自己的觀點告訴了陸安。


    對於秦國提出的聯盟要求,陸安在經過短暫的思考以後,也選擇了同意。


    這次聯盟,對於秦國來說,魏國的意見並不重要。


    因為,秦國的這次聯盟,真正的決定權在隨國手中。


    天下三強,楚,秦,隨,三國國力有差距,但不大,相比於魏國和鄭國,另外三國單拎出來,都比魏國加鄭國強。


    所以,隻要秦國和隨國達成了協議,那麽,魏國是否同意對於兩國來說,並不算特別重要。


    因為一旦秦,隨兩國同意結成聯盟,那麽,楚國就算把魏國和鄭國也拉上,也不是秦,隨兩國的對手。


    所以,對於魏國來說,如果魏國不同意,一旦秦國和隨國完成結盟,那麽,魏國便會成為兩國的第一個打擊對象。


    而秦,隨結盟的可能性非常高,因為兩國沒有直接的土地接壤,所以,秦,隨兩國,不存在直接的衝突。


    兩國想打對方,都避不開中間的魏國。


    可兩國結盟,對於魏國不是好事。


    兩國結盟,魏國便會成為兩國共同的威脅。


    畢竟,秦國不會希望在攻打楚國時還要防備魏國,而隨國也不會希望,在攻打七國聯盟時,遭到魏國的阻攔。


    那麽 為了達成各自的目標,最好的解決辦法便是,先揍一頓魏國,把魏國打殘,那麽 ,接下來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完成各自的戰略目標了。


    所以,,與其被秦國和隨國混合雙打,不如魏國主動一點,加入秦,隨組成的聯盟,這樣,魏國也可以趁機拿到一些好處。


    於是,魏國方麵,很快便確定了和秦國結盟的決定。


    楊秀寬在得到魏國方麵的答複以後,立刻派出了兩隊人,其中一隊返迴秦國把消息告訴李言,另外一隊,則把消息傳到隨國,告訴另外一支使團,秦魏已經達成共識。


    隻要隨國知道秦魏之間已經達成共識,那麽,秦國和隨國的聯盟便會簡單很多。


    而在秦國和魏國準備達成協議的同時,秦國派遣的使團也抵達了隨國。


    ……


    “好啊,好啊!”


    羋娉看著眼前的布帛,高興不已。


    從秦國那裏得知紡織廠的存在以後,楚國立刻便開始學習秦國建立紡織廠。


    相較於秦國的情況,楚國紡織廠的規模更大,從業人員也更多。


    之所以會如此,首先 是因為楚國的地理環境比秦國更好。


    楚國地處南方,紡織需要的原材料產量更高,而且,紡織用的原材料也更容易獲得。


    比如說苧麻,在秦國 苧麻主要集中在蜀地,但是,蜀地在秦國並不算人口密集區,秦國的大多數人口,集中在蜀地以北。


    而苧麻在整個楚國都有分布,可以說,苧麻這種東西,在楚國就是一種常見的野草。


    而秦國紡織廠的這種生產模式,是楚國沒有見過的。


    於是,在楚國,建立紡織廠的不單單有楚國官方建立的,更多的還有楚國貴族建立的。


    這些楚國貴族擁有自己的封地和人口,連稅收都屬於他們自己所以,這些貴族可以拿出更多的資源用來建立紡織廠。


    畢竟,封地貴族不像楚國中央一樣,需要考慮那麽多的事情。


    他們隻需要建立紡織廠就可以了, 可楚國中央需要考慮的事情卻有很多。


    而不久前,楚國官方建立的紡織廠,已經開始生產布帛。


    第一天,便紡織出了超過萬匹布帛。


    如此高效的產出,讓羋娉十分高興。


    於是,羋娉當即下令,繼續擴大紡織廠的規模,同時增加更多的人員從事紡織業。


    畢竟,在羋娉的印象當中,布帛還等於錢。


    可是,羋娉絲毫不知道,一場巨大的布帛生產危機正在靠近楚國。


    楚國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開始高速生產布帛。


    整個楚國將大量的財力和人力投入到了紡織業當中。


    效果自然是顯著的,楚國的紡織廠起步比秦國晚,但是,得益於更多的從業人口,以及紡織廠規模,楚國紡織業在規模化生產的第一個月,其紡織出的布帛,便已經超過了秦國現有布帛的生產數量。


    於是,大量楚國的低廉布帛,開始進入市場,和秦國的低價布帛進行競爭。


    不過,隨著楚國布帛大量進入市場的,還有魏國,隨國的低價布帛。


    畢竟,紡織廠的情況不單單隻有楚國得到了,其他國家也得到了,規模化的生產,不止有秦國和楚國在進行。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可以大量 快速生產低價布帛的國家,不再隻有秦國一家,而是,諸國都可以生產低價布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