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鐵鍋的妙用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且,用鐵鍋作為軍隊的烹飪工具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堅固耐用。
之前,秦國軍隊以十人為一組,共用一個烹飪工具。
一般來說,秦軍士兵使用的烹飪工具以釜或者陶罐,但是,大多數烹飪工具其實就是陶罐,畢竟釜這種烹飪工具體積大,重量大,價格昂貴,不是普通士兵可以使用的。
而陶罐則不同,陶罐重量輕,價格也低。
但是,陶罐攜帶不方便,在秦國當中,陶罐一般會有專人攜帶,但是就算如此 也經常出現陶罐損壞的情況。
畢竟,陶罐無法像鐵鍋一樣 讓人背在背上,而且和鐵鍋相比,陶罐太脆弱了。
而鐵鍋,價格便宜,個頭雖然大,但是,攜帶並不是特別麻煩,一個半圓形的鐵鍋可以用人背也可以用牛馬馱,而且,相比於陶罐的複雜形狀,鐵鍋無疑的外形無疑更加簡潔。
另外,鐵鍋可不單單隻是能用來做飯炒菜哦。
在很多生產當中,鐵鍋也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比如說,煮糖,煮鹽,炒茶。
如今,茶葉這種東西已經十分普及,但是,不管是在大秦還是在其他國家,此時喝茶的方法都不是直接用熱水泡茶,而是煮茶,烹茶。
而造成這種飲茶習慣的主要原因,其實並不算什麽喝茶的不同,而是對於茶葉處理方法造成的。
現在的茶葉處理方法是,先將采摘的芽葉,把它們上甑蒸熟,用忤臼搗爛,放到模型裏用手拍壓成一定的形狀,接著焙幹,最後穿成串,包裝好,茶就可以保持幹燥了。
這種方式製作出來的茶葉是沒法泡的,因為茶葉已經被搗爛了,壓實了 靠熱水很難泡開,而且泡開了也已經是散爛狀態。
而茶葉在軍隊當中,是非常重要的補給物資,因為對於軍隊來說,肉其實並不是特別難弄到的食物。
為了保持軍隊戰鬥力,國家會盡可能的為軍隊提供肉食。
而軍隊本身也有通過狩獵的方式,來獲得肉食的習慣。
像駐紮在靠近山區的地區時,駐紮的軍隊經常會組織軍中精銳進行狩獵。
這樣,既可以起到訓練軍隊的目的,又可以獲得一些肉食,此外,還相當於承擔了巡邏的任務。
另外,肉幹,醃肉什麽的,國家也會為軍隊提供,此外,羊啊,豬啊這樣的牲畜,是可以驅趕到軍隊當中的。
軍隊當中,真正難弄的其實是蔬菜,先不說如今稀少的蔬菜種類,就說如何保證蔬菜的運輸就是一個大問題。
豬,羊這些牲畜運輸雖然麻煩,但是,豬羊至少自己會走。
哪怕走慢一些,多花點時間,也是可以運輸到前線軍隊的。
可蔬菜不一樣,蔬菜不會自己走,隻能完全依靠後勤運輸來運到軍隊當中。
前線軍隊剛剛到一個地區,剛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或許不缺蔬菜,因為當地還有一些蔬菜,可是,時間一長,龐大的人數便會消耗光當地的蔬菜。
至於說讓軍隊自己種植,如果是長期駐紮,那麽這個辦法確實可以,可萬一隻是短期駐紮呢?
就好像之前的秦魏之戰,戰事隻持續了一個多月,你前腳剛剛種下蔬菜,後腳就撤軍了。
所以,茶葉是軍隊當中,替代蔬菜的重要物資。
但是,經過蒸煮,搗爛,壓實的茶葉,此時已經不具備泡開的條件,所以想要泡茶,就必須要保持茶葉的完整性。
而之前,由於鐵鍋的不存在,炒茶是無法進行的。
而現在,有了鐵鍋,便可以進行炒茶,在茶葉摘下來以後,進行炒製,把茶葉烘幹,便可以進行儲存了。
比之前要方便很多,而且,炒製過的茶葉可以直接用水泡開,哪怕沒有熱水也沒關係,畢竟,茶葉用冷水也是可以泡開的。
用冷水不過是讓茶葉多泡一點時間而已,而且,相比於熱水泡茶,士兵們更喜歡冷水泡茶。
因為冷水泡茶時,茶葉中的咖啡因、茶多酚等苦澀物質溶解較少,而氨基酸、單糖類物質溶解較多,使得茶湯口感柔和、清冽甘甜。
會讓茶水有一股甜味,對於士兵來說,甜味可是好東西。
所以,有了鐵鍋,泡茶便可以成為軍隊當中的常見方式。
而泡茶相比於煮茶,要簡單一些。
此外,鐵鍋還在紡織業有很大的作用。
在繅絲環節中,大量蠶繭的煮製需要數量眾多的鐵鍋來完成。
可以說,鐵鍋直接關係軍隊和民生。
當然,鐵鍋最主要的作用,還是提供更好吃的食物。
有一句話說的好,好的飯菜可以頂的上半個政委。
對於士兵來說,如果在戰前可以吃到一頓美味的飯菜,那麽對於士兵的戰力加持是巨大的。
而目前,第一批鐵鍋已經送到了皇宮,禦膳房的一大群禦廚師正在研究新的菜品。
李言也總算體驗了一把昏君的待遇。
李言已經在思考,晚上應該吃點什麽好呢?
紅燒肉,紅燒魚,竹筍炒肉……
…………
“宣秦國使臣覲見!”
“宣秦國使臣覲見!”
“宣秦國使臣覲見!”
……
“外臣楊秀寬參見陛下!”
陸安看著秦國使者,臉色並不好看。
畢竟,秦魏之間剛剛結束一場戰事,魏國損失不小,雖然秦國歸還了魏國六城,但是,陸安清楚,秦國歸還六城不是秦國有良心,而是那六城太難守了。
歸還給魏國 對於秦國沒什麽損失,可下一次再來打,魏國還是守不住。
這點,陸安和整個魏國都是清楚的。
隻是,魏國有一些疑惑,秦國這時候,派出如此正式的使者前來,到底是為什麽?
“秦使無需多禮,不知道秦使此番前來魏國,所為何事啊?”
“我家陛下三個月後的十五,將要大婚,特地派遣我等前來,告知諸國,邀請諸國前往秦國參與我家陛下的婚禮。”
聽到這裏,陸安和公孫嫋都愣了一下。
他們沒想到,秦國派遣使團前來魏國,居然就為了說一下,李言要大婚了?
“朕知道了,迴複秦皇,朕會派人攜帶禮物,前去恭賀的。”
本來以為是什麽大事的陸安,此時已經興致不高了。
不過,公孫嫋卻沒有像陸安一般了無興致,反而是看出了其他意味。
之前,秦國軍隊以十人為一組,共用一個烹飪工具。
一般來說,秦軍士兵使用的烹飪工具以釜或者陶罐,但是,大多數烹飪工具其實就是陶罐,畢竟釜這種烹飪工具體積大,重量大,價格昂貴,不是普通士兵可以使用的。
而陶罐則不同,陶罐重量輕,價格也低。
但是,陶罐攜帶不方便,在秦國當中,陶罐一般會有專人攜帶,但是就算如此 也經常出現陶罐損壞的情況。
畢竟,陶罐無法像鐵鍋一樣 讓人背在背上,而且和鐵鍋相比,陶罐太脆弱了。
而鐵鍋,價格便宜,個頭雖然大,但是,攜帶並不是特別麻煩,一個半圓形的鐵鍋可以用人背也可以用牛馬馱,而且,相比於陶罐的複雜形狀,鐵鍋無疑的外形無疑更加簡潔。
另外,鐵鍋可不單單隻是能用來做飯炒菜哦。
在很多生產當中,鐵鍋也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比如說,煮糖,煮鹽,炒茶。
如今,茶葉這種東西已經十分普及,但是,不管是在大秦還是在其他國家,此時喝茶的方法都不是直接用熱水泡茶,而是煮茶,烹茶。
而造成這種飲茶習慣的主要原因,其實並不算什麽喝茶的不同,而是對於茶葉處理方法造成的。
現在的茶葉處理方法是,先將采摘的芽葉,把它們上甑蒸熟,用忤臼搗爛,放到模型裏用手拍壓成一定的形狀,接著焙幹,最後穿成串,包裝好,茶就可以保持幹燥了。
這種方式製作出來的茶葉是沒法泡的,因為茶葉已經被搗爛了,壓實了 靠熱水很難泡開,而且泡開了也已經是散爛狀態。
而茶葉在軍隊當中,是非常重要的補給物資,因為對於軍隊來說,肉其實並不是特別難弄到的食物。
為了保持軍隊戰鬥力,國家會盡可能的為軍隊提供肉食。
而軍隊本身也有通過狩獵的方式,來獲得肉食的習慣。
像駐紮在靠近山區的地區時,駐紮的軍隊經常會組織軍中精銳進行狩獵。
這樣,既可以起到訓練軍隊的目的,又可以獲得一些肉食,此外,還相當於承擔了巡邏的任務。
另外,肉幹,醃肉什麽的,國家也會為軍隊提供,此外,羊啊,豬啊這樣的牲畜,是可以驅趕到軍隊當中的。
軍隊當中,真正難弄的其實是蔬菜,先不說如今稀少的蔬菜種類,就說如何保證蔬菜的運輸就是一個大問題。
豬,羊這些牲畜運輸雖然麻煩,但是,豬羊至少自己會走。
哪怕走慢一些,多花點時間,也是可以運輸到前線軍隊的。
可蔬菜不一樣,蔬菜不會自己走,隻能完全依靠後勤運輸來運到軍隊當中。
前線軍隊剛剛到一個地區,剛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或許不缺蔬菜,因為當地還有一些蔬菜,可是,時間一長,龐大的人數便會消耗光當地的蔬菜。
至於說讓軍隊自己種植,如果是長期駐紮,那麽這個辦法確實可以,可萬一隻是短期駐紮呢?
就好像之前的秦魏之戰,戰事隻持續了一個多月,你前腳剛剛種下蔬菜,後腳就撤軍了。
所以,茶葉是軍隊當中,替代蔬菜的重要物資。
但是,經過蒸煮,搗爛,壓實的茶葉,此時已經不具備泡開的條件,所以想要泡茶,就必須要保持茶葉的完整性。
而之前,由於鐵鍋的不存在,炒茶是無法進行的。
而現在,有了鐵鍋,便可以進行炒茶,在茶葉摘下來以後,進行炒製,把茶葉烘幹,便可以進行儲存了。
比之前要方便很多,而且,炒製過的茶葉可以直接用水泡開,哪怕沒有熱水也沒關係,畢竟,茶葉用冷水也是可以泡開的。
用冷水不過是讓茶葉多泡一點時間而已,而且,相比於熱水泡茶,士兵們更喜歡冷水泡茶。
因為冷水泡茶時,茶葉中的咖啡因、茶多酚等苦澀物質溶解較少,而氨基酸、單糖類物質溶解較多,使得茶湯口感柔和、清冽甘甜。
會讓茶水有一股甜味,對於士兵來說,甜味可是好東西。
所以,有了鐵鍋,泡茶便可以成為軍隊當中的常見方式。
而泡茶相比於煮茶,要簡單一些。
此外,鐵鍋還在紡織業有很大的作用。
在繅絲環節中,大量蠶繭的煮製需要數量眾多的鐵鍋來完成。
可以說,鐵鍋直接關係軍隊和民生。
當然,鐵鍋最主要的作用,還是提供更好吃的食物。
有一句話說的好,好的飯菜可以頂的上半個政委。
對於士兵來說,如果在戰前可以吃到一頓美味的飯菜,那麽對於士兵的戰力加持是巨大的。
而目前,第一批鐵鍋已經送到了皇宮,禦膳房的一大群禦廚師正在研究新的菜品。
李言也總算體驗了一把昏君的待遇。
李言已經在思考,晚上應該吃點什麽好呢?
紅燒肉,紅燒魚,竹筍炒肉……
…………
“宣秦國使臣覲見!”
“宣秦國使臣覲見!”
“宣秦國使臣覲見!”
……
“外臣楊秀寬參見陛下!”
陸安看著秦國使者,臉色並不好看。
畢竟,秦魏之間剛剛結束一場戰事,魏國損失不小,雖然秦國歸還了魏國六城,但是,陸安清楚,秦國歸還六城不是秦國有良心,而是那六城太難守了。
歸還給魏國 對於秦國沒什麽損失,可下一次再來打,魏國還是守不住。
這點,陸安和整個魏國都是清楚的。
隻是,魏國有一些疑惑,秦國這時候,派出如此正式的使者前來,到底是為什麽?
“秦使無需多禮,不知道秦使此番前來魏國,所為何事啊?”
“我家陛下三個月後的十五,將要大婚,特地派遣我等前來,告知諸國,邀請諸國前往秦國參與我家陛下的婚禮。”
聽到這裏,陸安和公孫嫋都愣了一下。
他們沒想到,秦國派遣使團前來魏國,居然就為了說一下,李言要大婚了?
“朕知道了,迴複秦皇,朕會派人攜帶禮物,前去恭賀的。”
本來以為是什麽大事的陸安,此時已經興致不高了。
不過,公孫嫋卻沒有像陸安一般了無興致,反而是看出了其他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