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甘原之戰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月初九。
晏明率領十二萬秦軍,抵達秦魏邊境的甘原。
不過,在秦軍抵達之前,魏將餘文健,已經率領一萬五千魏軍先一步抵達戰場,並且占據了甘原地區的製高點,半月山。
“吳慶率領的魏軍主力距離這裏還有多遠?”
“迴將軍,根據坐探的線報,魏軍主力距離甘原大約還有六十裏的距離。”
“六十裏嗎?”
“傳我將令,大軍分駐三地,搶占水源地,把守道路。”
“喏!”
因為魏軍先一步抵達戰場,秦軍失去了占據製高點的機會,雖然守衛製高點的魏軍隻有一萬五千人 ,而秦軍有十二萬人,兵力八倍於魏軍。
但是,秦國剛剛抵達戰場,還沒有進行休息,如果立刻投入到進攻當中,秦軍士兵的狀態太差。
晏明清楚,以疲憊之師進攻堅固之地的魏軍,很難在短時間內攻下。
所以,晏明決定,暫時不進攻,而是先安營紮寨。
兩萬秦軍抵達半月山下,負責監視魏軍,讓魏軍無法趁秦軍剛到之機,打秦軍一個措手不及。
而剩餘的秦軍,則開始搶占甘原的重要戰略地點。
製高點是沒有了,但是,戰場上還是有其他戰略要點可以搶占的。
由於秦軍防的滴水不漏,駐紮在半月山上麵的一萬五千魏軍,沒有找到突襲的機會。
十月十一。
吳慶率領魏國主力抵達甘原。
吳慶剛剛率領魏軍主力抵達甘原,便看到,六萬秦軍擋在了魏軍主力麵前。
在甘原紮下大營以後,秦軍便開始修築營壘,由於秦軍比魏軍主力早兩天到達,讓秦軍可以做到以逸待勞。
所以,當吳慶率領十二萬五千魏軍主力抵達甘原時,看到的便是六萬秦軍已經嚴陣以待。
而半月山的一萬五千魏軍,則被兩萬秦軍看住了。
不過無法插足戰場。
剩餘的四萬秦軍,分守在多處重要地點。
“列陣,迎戰!”
看到已經準備好的六萬秦軍,吳慶立刻組織魏軍從行軍狀態,轉入作戰狀態。
而已經準備好的秦軍,顯然不想讓魏軍有時間進行準備。
打頭的一萬秦軍,直接壓了上來。
吳慶也隻能調派一萬魏軍壓上,和秦軍對戰。
於是,這場被稱為甘原之戰的戰役,正式爆發。
秦魏雙方在交戰的首日,投入戰場的兵力,一共超過了十七萬人。
甘原之戰交戰的首日,以秦軍占優結束。
早就已經養足精神的秦軍,趁著魏軍遠道而來的機會,以六萬兵力,擊十一萬五千軍,取得戰果為斬首四千六百餘級。
而秦軍方麵的損失大約隻有魏軍的一半還不到。
首戰結束的秦魏兩軍隨後方便退出戰場,十四萬魏軍開始和十二萬秦軍,以半月山為分界線,分別展開對峙。
兩軍都沒有隨意發動進攻的意思。
於是,每天的日常便變成了,秦魏以小股兵力的交戰。
十月十五日。
秦魏兩軍的平衡被打破了,秦軍出動六萬披甲戰兵,向半月山發動進攻。
在之前的時間當中,魏軍依靠半個月這個製高點,將秦軍的所有行動盡收眼底,而如今,秦軍準備拔除半個月這個釘子了。
秦軍一萬五千披甲戰兵 作為進攻半月山的主力,另外四萬五千秦國戰兵,分列在半月山北,西,南三個方向。
吳慶見秦軍調動主力進攻半月山,並沒有第一時間便出動大軍前去支援,而是率領魏軍主力,耐心的等待著。
吳慶很清楚,秦魏兩軍正麵對戰,魏軍大概率不是秦軍的對手。
所以,吳慶打算,等秦國攻山受挫以後,再發動反攻。
上午辰末時分,秦軍攻山的一萬五千人正式開始發動進攻。
魏軍盡管占據地利,但是,進攻半月山的秦軍皆是身披重甲的重裝步兵。
居高臨下的魏軍箭矢,並沒能阻止秦軍前進。
迫於無奈,餘文健隻能率領麾下守軍,和秦軍展開肉搏戰,利用高處向地處的衝擊加成,希望可以將攻山的秦軍反壓下去。
不過,麵對魏軍的反攻,進攻的秦軍步步為營,利用自己披堅執銳的優勢,開始發動進攻。
同時,布置在半月山南北兩側的秦軍開始前壓,切斷了魏軍主力和半月山的聯係。
僅僅半個時辰,守衛半月山的餘文健隻能升起狼煙,向吳慶請求支援。
吳慶沒有想到,半月山僅僅才守了半個時辰,便頂不住了 隻能立刻出動大軍救援對於魏軍來說,半月山不單單是魏軍在甘原的製高點,而且,半月山還屏蔽著魏軍的補給線。
由於魏軍主力,晚了兩天到達戰場,導致秦軍提前占據了戰場上的有利地形。
秦軍布置的營壘可以有效的屏蔽秦軍的補給線,魏軍如果想要威脅秦軍補給線,需要擊破秦軍多座營壘才可以,魏軍如果有這能力,相當於直接正麵擊潰秦軍。
而魏軍的補給線則比較麻煩,魏軍的補給線,不是直接通到魏軍大營的。
魏軍的補給在進入甘原以後,需要先向南繞一大圈,然後運輸的補給,才可以抵達魏軍營壘。
而繞了一個大圈的補給路線,不但增加了補給的距離和時間,還增加了補給線遭遇襲擊的可能性。
所以,對於魏軍來說,半月山在手,魏軍可以監控整個戰場,同時保證魏軍補給線的絕對安全。
可如果沒有了半月山,或者半月山在秦軍手上。
不但魏軍的情況會被秦軍一覽無餘,而且,魏軍的補給線將遭受嚴重的威脅。
所以,對於魏軍來說,半月山不能丟啊,半月山丟了,甘原就守不住了。
於是,在餘文健發出狼煙信號以後,吳慶率領六萬五千魏軍前來救援總計八萬魏軍對戰六萬秦軍。
可秦軍六萬盡數披甲,而魏軍八萬,披甲隻有五萬人。
而這次秦軍的真正目標,並不是半月山,而是魏軍主力。
晏明的目的隻有一個,盡可能的削弱魏軍的有生力量,好讓秦軍完成此次作戰的最終作戰目標。
這一戰,秦軍和魏軍血戰四個多時辰,一直打到天色將黑才結束。
最後的結果是,秦軍以損失近萬為代價,讓魏軍在戰場上留下來超過兩萬具屍體。
晏明率領十二萬秦軍,抵達秦魏邊境的甘原。
不過,在秦軍抵達之前,魏將餘文健,已經率領一萬五千魏軍先一步抵達戰場,並且占據了甘原地區的製高點,半月山。
“吳慶率領的魏軍主力距離這裏還有多遠?”
“迴將軍,根據坐探的線報,魏軍主力距離甘原大約還有六十裏的距離。”
“六十裏嗎?”
“傳我將令,大軍分駐三地,搶占水源地,把守道路。”
“喏!”
因為魏軍先一步抵達戰場,秦軍失去了占據製高點的機會,雖然守衛製高點的魏軍隻有一萬五千人 ,而秦軍有十二萬人,兵力八倍於魏軍。
但是,秦國剛剛抵達戰場,還沒有進行休息,如果立刻投入到進攻當中,秦軍士兵的狀態太差。
晏明清楚,以疲憊之師進攻堅固之地的魏軍,很難在短時間內攻下。
所以,晏明決定,暫時不進攻,而是先安營紮寨。
兩萬秦軍抵達半月山下,負責監視魏軍,讓魏軍無法趁秦軍剛到之機,打秦軍一個措手不及。
而剩餘的秦軍,則開始搶占甘原的重要戰略地點。
製高點是沒有了,但是,戰場上還是有其他戰略要點可以搶占的。
由於秦軍防的滴水不漏,駐紮在半月山上麵的一萬五千魏軍,沒有找到突襲的機會。
十月十一。
吳慶率領魏國主力抵達甘原。
吳慶剛剛率領魏軍主力抵達甘原,便看到,六萬秦軍擋在了魏軍主力麵前。
在甘原紮下大營以後,秦軍便開始修築營壘,由於秦軍比魏軍主力早兩天到達,讓秦軍可以做到以逸待勞。
所以,當吳慶率領十二萬五千魏軍主力抵達甘原時,看到的便是六萬秦軍已經嚴陣以待。
而半月山的一萬五千魏軍,則被兩萬秦軍看住了。
不過無法插足戰場。
剩餘的四萬秦軍,分守在多處重要地點。
“列陣,迎戰!”
看到已經準備好的六萬秦軍,吳慶立刻組織魏軍從行軍狀態,轉入作戰狀態。
而已經準備好的秦軍,顯然不想讓魏軍有時間進行準備。
打頭的一萬秦軍,直接壓了上來。
吳慶也隻能調派一萬魏軍壓上,和秦軍對戰。
於是,這場被稱為甘原之戰的戰役,正式爆發。
秦魏雙方在交戰的首日,投入戰場的兵力,一共超過了十七萬人。
甘原之戰交戰的首日,以秦軍占優結束。
早就已經養足精神的秦軍,趁著魏軍遠道而來的機會,以六萬兵力,擊十一萬五千軍,取得戰果為斬首四千六百餘級。
而秦軍方麵的損失大約隻有魏軍的一半還不到。
首戰結束的秦魏兩軍隨後方便退出戰場,十四萬魏軍開始和十二萬秦軍,以半月山為分界線,分別展開對峙。
兩軍都沒有隨意發動進攻的意思。
於是,每天的日常便變成了,秦魏以小股兵力的交戰。
十月十五日。
秦魏兩軍的平衡被打破了,秦軍出動六萬披甲戰兵,向半月山發動進攻。
在之前的時間當中,魏軍依靠半個月這個製高點,將秦軍的所有行動盡收眼底,而如今,秦軍準備拔除半個月這個釘子了。
秦軍一萬五千披甲戰兵 作為進攻半月山的主力,另外四萬五千秦國戰兵,分列在半月山北,西,南三個方向。
吳慶見秦軍調動主力進攻半月山,並沒有第一時間便出動大軍前去支援,而是率領魏軍主力,耐心的等待著。
吳慶很清楚,秦魏兩軍正麵對戰,魏軍大概率不是秦軍的對手。
所以,吳慶打算,等秦國攻山受挫以後,再發動反攻。
上午辰末時分,秦軍攻山的一萬五千人正式開始發動進攻。
魏軍盡管占據地利,但是,進攻半月山的秦軍皆是身披重甲的重裝步兵。
居高臨下的魏軍箭矢,並沒能阻止秦軍前進。
迫於無奈,餘文健隻能率領麾下守軍,和秦軍展開肉搏戰,利用高處向地處的衝擊加成,希望可以將攻山的秦軍反壓下去。
不過,麵對魏軍的反攻,進攻的秦軍步步為營,利用自己披堅執銳的優勢,開始發動進攻。
同時,布置在半月山南北兩側的秦軍開始前壓,切斷了魏軍主力和半月山的聯係。
僅僅半個時辰,守衛半月山的餘文健隻能升起狼煙,向吳慶請求支援。
吳慶沒有想到,半月山僅僅才守了半個時辰,便頂不住了 隻能立刻出動大軍救援對於魏軍來說,半月山不單單是魏軍在甘原的製高點,而且,半月山還屏蔽著魏軍的補給線。
由於魏軍主力,晚了兩天到達戰場,導致秦軍提前占據了戰場上的有利地形。
秦軍布置的營壘可以有效的屏蔽秦軍的補給線,魏軍如果想要威脅秦軍補給線,需要擊破秦軍多座營壘才可以,魏軍如果有這能力,相當於直接正麵擊潰秦軍。
而魏軍的補給線則比較麻煩,魏軍的補給線,不是直接通到魏軍大營的。
魏軍的補給在進入甘原以後,需要先向南繞一大圈,然後運輸的補給,才可以抵達魏軍營壘。
而繞了一個大圈的補給路線,不但增加了補給的距離和時間,還增加了補給線遭遇襲擊的可能性。
所以,對於魏軍來說,半月山在手,魏軍可以監控整個戰場,同時保證魏軍補給線的絕對安全。
可如果沒有了半月山,或者半月山在秦軍手上。
不但魏軍的情況會被秦軍一覽無餘,而且,魏軍的補給線將遭受嚴重的威脅。
所以,對於魏軍來說,半月山不能丟啊,半月山丟了,甘原就守不住了。
於是,在餘文健發出狼煙信號以後,吳慶率領六萬五千魏軍前來救援總計八萬魏軍對戰六萬秦軍。
可秦軍六萬盡數披甲,而魏軍八萬,披甲隻有五萬人。
而這次秦軍的真正目標,並不是半月山,而是魏軍主力。
晏明的目的隻有一個,盡可能的削弱魏軍的有生力量,好讓秦軍完成此次作戰的最終作戰目標。
這一戰,秦軍和魏軍血戰四個多時辰,一直打到天色將黑才結束。
最後的結果是,秦軍以損失近萬為代價,讓魏軍在戰場上留下來超過兩萬具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