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說,這次秦國的十萬匹布帛,都是這種品質的存在?”


    衛殊剛剛了解到,秦國的十萬匹布帛居然全部是質量上乘的布匹。


    如果說,幾十,幾百匹質量上乘,這沒什麽稀奇的,可十萬匹都是如此品質,那可就不一樣了。


    要知道,百姓在繳納布匹的時候,恨不得把質量控製在最低。


    因為,布匹質量控製在最低,百姓紡織布匹消耗的時間,成本才最低,對於百姓來說,這些布匹是要上交給朝廷的,又不是他們自己拿去賣,隻要符合朝廷規定的最低標準就可以了。


    所以,一般來說,各個國家的布匹,質量盡管不會太差,但是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可秦國卻說,此次秦國拿來唐國交易的十萬匹布帛,都是質量上佳的存在,這如何不讓衛殊驚訝。


    要知道,就秦國給自己看的這些布帛,其如果拿到外麵去賣,價格至少會比平均價格高一成,即素布的售賣價可以達到二百二十文錢。


    而現在,秦國的意思是,這些布帛會依然按照一匹二百文錢計算。


    衛殊心裏盤算了一下,如果秦國的所有布帛都是這種品質,價值外溢一成,那麽,十萬匹布帛的實際價值,起碼等同於十一萬匹布帛。


    而且,質量上乘的布帛根本不愁用不出去。


    布帛之所以在各國之間大量流通,並不算說各國缺少布帛,實際上,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其他國家的布帛都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布帛可以在各個國家之間大範圍流通,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布帛是以貨幣這種身份存在的。


    而秦國的布帛如果在質量上壓過其他國家的布帛,那麽,唐國以後再想把這些布帛花出去,便可以變得非常順利。


    “衛大人,不單單是這十萬匹布帛如此,以後我秦國用來對外交易的布帛都可以有這般品質。”


    “真的?”


    “自然。”


    “好,我已經了解貴國的優勢了。”


    “那,衛大人,在下告辭。”


    秦國商人在向衛殊展示一番秦國布帛的質量以後,便離開了。


    翌日,隨國方麵也來人拜見了衛殊。


    隨國的田文拿出了不少的玉器,珍珠,珊瑚,作為禮物,送給了衛殊。


    雖然田文也沒有多說什麽,但是,隨國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希望田文可以和隨國進行交易。


    對於隨國送來的禮物,衛殊也是眼紅不已,實在是隨國給的禮物更多啊。


    有衛殊臉那麽大的玉璧,龍眼那麽大的珍珠,一人高的紅珊瑚。


    這些珍寶的任何一樣,都值錢的很。


    但是,在看過隨國攜帶的布帛質量以後,衛殊隻能搖了搖頭。


    隨國布帛的質量和秦國的差了好幾個檔次。


    而且,和秦國幾乎完全統一的質量不同 隨國的布帛質量參差不齊,如果是以前,衛殊不會感到有什麽好奇怪的。


    畢竟,以前大家進行交易的時候,布帛之間的差距也都是半斤八兩,誰家的布帛也沒有壓倒性的質量優勢。


    可是,在看過秦國的布帛以後 再看隨國的布帛,衛殊總感覺,隨國在拿破爛忽悠自己。


    所以 盡管隨國已經給了自己眾多的好處,但是,在交易對象上,衛殊已經偏向於秦國。


    衛殊作為唐國的大司農,主持鐵礦售賣一事,本來這種事便已經引起很多人眼紅了,畢竟,對外售賣鐵礦,在唐國一向是一個肥差。


    衛殊可不想自己收受隨國賄賂,然後偏向隨國這種事情被人抓到。


    一旦自己真的收受隨國賄賂,然後偏向隨國,肯定會被人抓住小辮子。


    特別是,秦國布帛品質如此成色,如果秦國和隨國布帛品質差不多,那麽,衛殊自然可以放心大膽的收下田文的賄賂。


    可偏偏,秦國的布帛在品質上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怎麽看,隨國都無法競爭過秦國。


    所以,衛殊這次隻能秉公辦理了。


    接下來的幾天,楚國,魏國都有人找上了衛殊,希望通過送禮,讓衛殊在售賣鐵礦時,偏向他們。


    就這樣,當時間來的四月底時,衛殊將各國代表悉數集中了起來,宣布鐵礦的售賣情況。


    “諸位,經過我國的慎重考慮,今年我國打算將一百三十六萬斤鐵錠,悉數賣給秦國。”


    “什麽?”


    “搞什麽啊,唐國瘋了嗎?一百三十多萬斤鐵,全部給秦國?”


    ……


    衛殊一開口,除了秦國的代表,其他國家的代表紛紛站了起來。


    尤其是隨國代表,更是激動不已。


    畢竟,這次隨國確實是帶著滿滿的誠意來的。


    不但願意將鐵錠收購價格提高,還願意用比素布更值錢的娟布和絲綢作為支付。


    隨國可清楚的知道,秦國的鐵錠收購價格並沒有提高,而且 依然是以素布為主。


    不管怎麽看,這次都是隨國獲得唐國鐵錠的可能性更大。


    可偏偏,事情發生了變化,隨國連唐國一斤鐵都沒有買到。


    唐國之所以把今年所有多出來的鐵都賣給秦國,是有自己考慮的。


    秦國布帛質量上乘是一方麵,但是,這還不足以讓唐國把所有的多餘鐵錠都賣給秦國。


    唐國之所以把一百三十六萬斤鐵悉數賣給秦國,也是為了唐國自己考慮。


    隨著魯國的楚國吞並,唐國開始直麵楚國。


    所以,對於楚國的購買鐵要求,唐國是萬萬不能答應的,把鐵賣給楚國,可是資敵行為。


    你今天把鐵賣給楚國,人楚國明天便用你唐國的鐵造成武器,來打你唐國。


    唐國又不傻,幹嘛要讓楚國實力更強?


    至於說,不賣過魏國和隨國,則同樣是為了唐國的安全考慮。


    隨國在滅亡代國以後,其騎兵的短板將會被彌補。


    而唐國雖然不和隨國接壤,但是,宋國和隨國接壤啊。


    唐國如果想要繼續保留下去,和宋國的同盟關係不能破。


    可宋國,唐國大多數地處平原 一旦隨國發動進攻,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以往宋國,蔡國可以依靠堅城擋住隨國大軍,可隨國在補齊騎兵這個短板以後,宋國,蔡國恐怕再難抵擋隨國大軍。


    所以,限製隨國軍事力量,便是唐國需要做的。


    尤其是,隨國還想組建重甲騎兵,在平原地帶,重甲騎兵的戰鬥力太恐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