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睢陽的重要性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睢陽為什麽如此重要,這要從睢陽的地理位置說起。
睢陽位於淮河以北地區,距離淮河有二百多公裏,看起來好像和保護江淮地區沒有太大關係,但是,睢陽確是連接長安和江淮地區的關鍵。
睢陽靠近睢水,而睢水可以連接黃河和淮河。
對於唐軍和燕軍來說,占據了睢陽,北可進抵長安洛陽地區,南可進入江淮地區。
而且,在公元605至610年間,為了便於把江南富庶的糧食和財富運到都城及用兵高句麗的需要,隋煬帝楊廣下令征調民工開挖大運河。
大運河共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開封陳留到商丘虞城縣穀熟鎮段的睢水河道為通濟渠的西段,經過商丘的那段運河就是通濟渠的一部分。
通濟渠從開封以東與古汴河分道東南行,循睢水、蘄水故道直接入淮。
從當時的商丘南側以前睢水河道通過,也就是說在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商丘段就是古睢水河道。
作為隋煬帝開挖的大運河,自建成以後,便成為了所有王朝重要的運輸道路。
比如說,長安,洛陽這兩個城市 之所以可以成為人口百萬的超級大城市,和大運河是分不開的。
在古代,限製一個城市人口的,從來不是什麽繁華程度或者的國家製度,而是城市保障體係。
其中最關鍵的便是糧食保障。
百萬級別規模的超級大城市,在古代想要出現,首先得解決糧食供應問題。
一座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一天消耗的糧食便有數百萬斤。
唐朝一畝地的糧食產出從六七鬥到二石不等,而關中地區的糧食畝產量大約是一畝一石,也就是相當於一畝產糧一百斤左右。
而一座百萬人口的城市,一天消耗的糧食起碼在兩百萬斤以上。
而當時,整個關中地區,可以統計到的人口,便有三百一十八萬,注意,這僅僅是能統計到的人口。
在安史之亂前,唐朝已經失去了有效的人口統計手段,而且,像關中這樣的帝國政治核心地區,豪族大戶比比皆是,這些豪族大戶隱匿著眾多人口,所以關中地區的實際人口數量,絕對超過三百一十八萬,甚至可以達到五百萬。
而長安缺糧這個問題,自唐朝建立以後,便一直困擾著長安。
唐朝初年,長安城每年的糧食缺口約為二十萬石(每石五十三公斤,約合一千零六十萬公斤),最高峰時期,缺口達四百萬石,後來雖然有所迴落,但長安城每年的糧食缺口,仍然高達一百萬石。
而大運河的建立,是保障長安糧食安全的最重要手段。
隻有通過大運河,唐朝才可以把河南,河北,江淮地區的糧食運輸到長安洛陽,以保障這兩座百萬人口的城市可以正常運轉。
而睢陽的位置注定了,其的特殊性。
對於唐朝和安史叛軍而言,睢陽都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張巡守住了睢陽,那麽,唐朝便可以從江淮地區源源不斷的獲得糧食,財賦,從而維持龐大的軍隊,和燕軍對戰。
而對於燕軍來說,睢陽同樣是十分重要的,燕軍拿下睢陽,便可以進逼江淮地區,而對於燕軍來說,進逼江淮地區不但可以切斷唐王朝僅剩的糧食財稅來源,還是穩定燕國已占領區域的重要手段。
在燕軍進占長安和洛陽以後,雖然燕軍已經有了爭霸天下的能力,但是,隨著長安和洛陽一起落到燕軍手上的還有長安關中的缺糧問題。
在當時,長安和關中作為政治核心,如果燕國無法取得長安和關中地區的人心,對於鞏固統治是極其不利的。
為什麽長安,關中的百姓更歡迎唐軍而不是燕軍?
除了燕軍軍紀差以外,還因為,燕軍沒有解決長安和關中百姓的吃飯問題。
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皇帝姓安還是姓李,甚至姓史,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反正老百姓都是被奴役的對象。
可是,老百姓也是有最低需求的,那就是吃飯。
你如果連飯都不讓老百姓吃飽,那麽,哪怕你麾下的軍隊可以做到軍紀嚴明,可依然無法獲得老百姓的支持。
我們要明確一點,得民心的不一定得天下。
隻要可以讓老百姓吃飽,你哪怕有一些汙點,老百姓也會支持你的。
因為民心就是糧食。
而燕軍為什麽在唐王朝對長安進行反攻的時候,依然要調集十幾萬大軍南下進攻睢陽?
切斷唐王朝補給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保證燕軍的補給和人心。
如果燕軍可以拿下江淮,那麽,除了可以切斷唐王朝的糧食財稅來源以外,燕軍還可以自己擁有江淮地區。
到時候,打通大運河,便可以重新恢複對長安和關中地區的糧食供應。
有了糧食,燕軍便可以穩定長安和關中的人心。
如此,唐王朝哪怕進行反攻,燕軍也可以得到長安和關中百姓的支持。
可是,因為睢陽一直沒有拿下,燕軍始終無法南下江淮,打通大運河。
如此,燕軍便無法解決長安和關中的缺糧問題。
長安和關中的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自然也不會支持燕軍。
相反,控製著江淮的唐軍一旦收複長安,洛陽,重新恢複大運河的運輸, 便可以為長安及關中帶來大量的糧食。
所以,長安和關中百姓自然願意支持唐軍。
這也是為什麽香積寺之戰燕軍大敗以後,在唐軍同樣損失不小的情況下,燕軍卻主動放棄長安。
因為在長安不得人心的燕軍,根本無法守住長安。
所以,睢陽對於唐王朝來說,可不單單是保護江淮這個財稅重地的門戶,其還是不斷削弱燕軍的一個手段。
隻要睢陽還在唐王朝的控製當中, 燕軍便無法解決長安和關中糧食不足的問題。
正是因為睢陽的作用,安慶緒才會派遣尹子奇,率領十三萬人進攻睢陽,並在之後,不斷的向睢陽加碼。
這一切都是因為,睢陽對於唐王朝和新生的燕政權來說,都是事關生死的存在。
這才是睢陽足以守一城而悍天下的原因。
睢陽決定著唐和燕的生死存亡。
睢陽位於淮河以北地區,距離淮河有二百多公裏,看起來好像和保護江淮地區沒有太大關係,但是,睢陽確是連接長安和江淮地區的關鍵。
睢陽靠近睢水,而睢水可以連接黃河和淮河。
對於唐軍和燕軍來說,占據了睢陽,北可進抵長安洛陽地區,南可進入江淮地區。
而且,在公元605至610年間,為了便於把江南富庶的糧食和財富運到都城及用兵高句麗的需要,隋煬帝楊廣下令征調民工開挖大運河。
大運河共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開封陳留到商丘虞城縣穀熟鎮段的睢水河道為通濟渠的西段,經過商丘的那段運河就是通濟渠的一部分。
通濟渠從開封以東與古汴河分道東南行,循睢水、蘄水故道直接入淮。
從當時的商丘南側以前睢水河道通過,也就是說在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商丘段就是古睢水河道。
作為隋煬帝開挖的大運河,自建成以後,便成為了所有王朝重要的運輸道路。
比如說,長安,洛陽這兩個城市 之所以可以成為人口百萬的超級大城市,和大運河是分不開的。
在古代,限製一個城市人口的,從來不是什麽繁華程度或者的國家製度,而是城市保障體係。
其中最關鍵的便是糧食保障。
百萬級別規模的超級大城市,在古代想要出現,首先得解決糧食供應問題。
一座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一天消耗的糧食便有數百萬斤。
唐朝一畝地的糧食產出從六七鬥到二石不等,而關中地區的糧食畝產量大約是一畝一石,也就是相當於一畝產糧一百斤左右。
而一座百萬人口的城市,一天消耗的糧食起碼在兩百萬斤以上。
而當時,整個關中地區,可以統計到的人口,便有三百一十八萬,注意,這僅僅是能統計到的人口。
在安史之亂前,唐朝已經失去了有效的人口統計手段,而且,像關中這樣的帝國政治核心地區,豪族大戶比比皆是,這些豪族大戶隱匿著眾多人口,所以關中地區的實際人口數量,絕對超過三百一十八萬,甚至可以達到五百萬。
而長安缺糧這個問題,自唐朝建立以後,便一直困擾著長安。
唐朝初年,長安城每年的糧食缺口約為二十萬石(每石五十三公斤,約合一千零六十萬公斤),最高峰時期,缺口達四百萬石,後來雖然有所迴落,但長安城每年的糧食缺口,仍然高達一百萬石。
而大運河的建立,是保障長安糧食安全的最重要手段。
隻有通過大運河,唐朝才可以把河南,河北,江淮地區的糧食運輸到長安洛陽,以保障這兩座百萬人口的城市可以正常運轉。
而睢陽的位置注定了,其的特殊性。
對於唐朝和安史叛軍而言,睢陽都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張巡守住了睢陽,那麽,唐朝便可以從江淮地區源源不斷的獲得糧食,財賦,從而維持龐大的軍隊,和燕軍對戰。
而對於燕軍來說,睢陽同樣是十分重要的,燕軍拿下睢陽,便可以進逼江淮地區,而對於燕軍來說,進逼江淮地區不但可以切斷唐王朝僅剩的糧食財稅來源,還是穩定燕國已占領區域的重要手段。
在燕軍進占長安和洛陽以後,雖然燕軍已經有了爭霸天下的能力,但是,隨著長安和洛陽一起落到燕軍手上的還有長安關中的缺糧問題。
在當時,長安和關中作為政治核心,如果燕國無法取得長安和關中地區的人心,對於鞏固統治是極其不利的。
為什麽長安,關中的百姓更歡迎唐軍而不是燕軍?
除了燕軍軍紀差以外,還因為,燕軍沒有解決長安和關中百姓的吃飯問題。
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皇帝姓安還是姓李,甚至姓史,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反正老百姓都是被奴役的對象。
可是,老百姓也是有最低需求的,那就是吃飯。
你如果連飯都不讓老百姓吃飽,那麽,哪怕你麾下的軍隊可以做到軍紀嚴明,可依然無法獲得老百姓的支持。
我們要明確一點,得民心的不一定得天下。
隻要可以讓老百姓吃飽,你哪怕有一些汙點,老百姓也會支持你的。
因為民心就是糧食。
而燕軍為什麽在唐王朝對長安進行反攻的時候,依然要調集十幾萬大軍南下進攻睢陽?
切斷唐王朝補給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保證燕軍的補給和人心。
如果燕軍可以拿下江淮,那麽,除了可以切斷唐王朝的糧食財稅來源以外,燕軍還可以自己擁有江淮地區。
到時候,打通大運河,便可以重新恢複對長安和關中地區的糧食供應。
有了糧食,燕軍便可以穩定長安和關中的人心。
如此,唐王朝哪怕進行反攻,燕軍也可以得到長安和關中百姓的支持。
可是,因為睢陽一直沒有拿下,燕軍始終無法南下江淮,打通大運河。
如此,燕軍便無法解決長安和關中的缺糧問題。
長安和關中的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自然也不會支持燕軍。
相反,控製著江淮的唐軍一旦收複長安,洛陽,重新恢複大運河的運輸, 便可以為長安及關中帶來大量的糧食。
所以,長安和關中百姓自然願意支持唐軍。
這也是為什麽香積寺之戰燕軍大敗以後,在唐軍同樣損失不小的情況下,燕軍卻主動放棄長安。
因為在長安不得人心的燕軍,根本無法守住長安。
所以,睢陽對於唐王朝來說,可不單單是保護江淮這個財稅重地的門戶,其還是不斷削弱燕軍的一個手段。
隻要睢陽還在唐王朝的控製當中, 燕軍便無法解決長安和關中糧食不足的問題。
正是因為睢陽的作用,安慶緒才會派遣尹子奇,率領十三萬人進攻睢陽,並在之後,不斷的向睢陽加碼。
這一切都是因為,睢陽對於唐王朝和新生的燕政權來說,都是事關生死的存在。
這才是睢陽足以守一城而悍天下的原因。
睢陽決定著唐和燕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