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清楚,想要擺脫目前的局麵,恢複關外秦軍的補給,辦法其實非常簡單 隻要中陽城有足夠的兵力便可以了。


    可現在的情況是,中陽城無法集結起足夠的兵力。


    中陽城西麵,北麵,是秦國的核心地區,但是,這些地區之前為了和聯軍作戰,已經征召了太多人,短時間內很難征召起足夠的兵力。


    盡管還有能力可以征召出至少數萬人,但是,這需要時間,沒有五六天的時間,不可能征召得起幾萬人。


    而其他有足夠兵力的地區,想要支援過來,同樣在時間上來不及。


    關外秦軍倒是在時間上來得及,可關外秦軍前來支援要三天,先不說支援過來的騎兵是否可以擊敗聯軍,就算可以擊敗聯軍,讓補給線重新恢複,在其中耽誤的時間也可能讓關外秦軍崩潰。


    李言想了許久,發現,靠秦國現有的能力,根本無法解決。


    實在是聯軍的這一記攻擊,太出乎秦國的預料了。


    秦國沒有想到 聯軍可以繞一大圈,從秦國北境突入秦國,然後狂飆突進八百多裏,直接威脅中陽城。


    想要解決秦國麵臨的危機,那麽,便需要解決中陽城麵臨的危局。


    李言需要軍隊,很多的軍隊。


    而目前,唯一可以讓李言獲得軍隊的,還有最後一個辦法。


    “統子,我想要一支軍隊,可行嗎?”


    “沒問題。”


    “好,那我準備再次進行試煉任務。”


    李言目前可以想到的唯一辦法,便是再次進入係統,參與試煉任務,以獲得獎勵,從而解決目前麵臨的困局。


    李言準備再次進入係統試煉空間,自然是有自己的底氣的。


    從垓下之戰,李言獲得了楚霸王三成的武力。


    楚霸王三成的武力,雖然不至於讓李言成為天下無敵的存在,但是,也讓李言擁有超過了絕大多數人的戰鬥力。


    李言有信心,自己如今可以一個打十個。


    有充足武力保障的情況下,李言才有信心在係統試煉空間活下來。


    在獲得係統的肯定迴答以後,李言立刻返迴了自己的住所。


    “曹廉,接下來沒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進入,知道了嗎?”


    “喏!”


    “係統,進入試煉空間。”


    “正在為宿主匹配合適的試煉任務。”


    “已確定試煉任務,睢陽之戰。”


    “任務要求,宿主如果可以堅持睢陽之戰原定時間,可獲得七千軍隊,如果可以延長守城時間,每多一天時間,便可以多獲得一千軍隊的獎勵,最多可以獲得十萬軍隊的獎勵。”


    “不是,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李言本來還對試煉任務有信心,可當看到係統給出的試煉任務以後,李言還是忍不住破防了。


    實在是係統給的試煉任務太坑了。


    睢陽之戰,李言自然不會陌生。


    作為安史之亂當中堪稱最慘烈的攻城戰,不,應該是,在整個華夏戰爭史當中,睢陽之戰的慘烈程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比睢陽之戰的攻城戰還要慘烈的 幾乎再也找不出來。


    睢陽之戰的知名度在曆史區當中,比通遼某隻耗子的知名度都高。


    睢陽之戰曆時十個月。


    時間上不算長,畢竟在華夏曆史上,很多攻城戰動不動就算以年為單位,比如說秦攻趙的邯鄲之戰,持續了三年。


    可睢陽之戰之所以有名,一是其的意義。


    睢陽之戰被評價為守一城,而扞天下。


    睢陽之戰有如此評價,自然是因為其確實十分重要。


    睢陽之戰爆發的時候,正是安史之亂進入高潮的時期。


    當時,唐王朝已經從安祿山的造反當中反應了過來,隨著安西,北庭等邊軍的迴調 唐王朝集結起了足夠的力量,正在向燕軍發動反擊(為了方便稱唿,接下來關於安史叛軍統一以燕軍稱唿。)


    唐軍準備重新奪迴長安,洛陽兩都。


    而燕軍方麵,一邊和唐軍在長安,洛陽,河北地區進行廝殺,一邊派遣大將尹子奇率領大軍南下,準備攻略江淮地區。


    而對於當時的唐王朝來說,江淮地區是絕對不能丟的,因為當時,江淮地區是唐王朝僅剩的財稅來源。


    雖然說,燕軍占據的土地隻是這個唐王朝國土麵積的一小部分,可是,擁有廣袤國土的唐王朝,大多數國土都屬於地廣人稀。


    在當時,唐王朝最富裕的幾個地方 莫過於河北,河南,關中,山東,巴蜀,江淮這幾個地方。


    而在安祿山造反的初始階段,河北,河南地區快速淪陷,關中地區更是隨後被燕軍攻占。


    而山東雖然還有部分地區屬於唐王朝,可是,河北洛陽被占據,使的山東和唐王朝中樞失去了聯係。


    就算山東的糧食和稅賦可以正常收取,唐王朝中樞也拿不到這些。


    所以,唐王朝在當時,還可以獲得糧食和稅賦的就剩下了一個巴蜀和一個江淮地區。


    巴蜀雖然糧食產量大,人口也不少,成都在唐王朝初期,便已經是人口僅次於長安的唐朝第二大城市了。


    巴蜀足夠富有,這也是李隆基在安祿山逼近長安以後 為什麽選擇去巴蜀的原因,因為巴蜀有錢,地理位置又好,可以堅守。


    巴蜀確實有足夠的糧食和稅賦,但是,巴蜀有一個致命問題,那便是交通環境。


    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的艱難運輸條件,一直是眾多政權無法解決的問題。


    在西漢之前,巴蜀的對外溝通,主要依靠的其實是水路,這使的巴蜀可以通過水路,向外源源不斷的運輸糧食物資。


    這也是秦國和劉邦可以完成統一天下的保障。


    因為當時,巴蜀的對外交通並沒有後世那麽困難。


    水路不但聯通巴蜀和其他地區,而且交通條件非常棒。


    可是,在西漢時期,一場地震,讓天池大澤消失了。


    沒有了這個水庫調節水位,使的巴蜀的水路運輸立刻崩潰。


    所以,自西漢以後,巴蜀雖然富庶,但是,卻一直很難成為一個王朝的財稅來源,反而是適合成為一個割據勢力的理想場所。


    便是因為對外交通不便。


    巴蜀無法為當時的唐王朝提供足夠的糧食物資,所以,剩下的江淮地區,便是唐王朝唯一還可以獲得大量糧食物資的地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