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息軍快速向秦軍衝去,當和秦軍距離拉近到二十步(一步一米五)時,申息軍將手上的短矛投擲了出去。


    楚國申息軍並沒有裝備弓箭,而是裝備了短矛。


    造成申息軍使用短矛的主要原因,還是申息軍的環境,申息軍所在的楚國南境,天氣潮濕,不管是弓弦還是箭矢,保養起來都非常麻煩。


    所以,相比於保養麻煩,訓練起來同樣時間久遠的弓箭,申息軍更傾向於使用簡單,殺傷力也不小的短矛。


    申息軍的短矛可以輕易擊穿秦軍士兵的甲胄。


    威力巨大也是短矛的特點。


    而在投擲出一波短矛,壓製高處的秦軍以後,申息軍快速靠近秦軍所在的堡壘,緊接著,用剩下的短矛,狠狠地插在了城牆上麵。


    同時,另有一批申息軍,拿著大木錘衝了過來,將插入城牆的短矛用力敲擊。


    在這些申息軍的敲擊下,之前被插入城牆的短矛,很快便又深入了幾分。


    在用木錘敲擊短矛的同時,其他申息軍繼續用短矛壓製秦軍。


    一般來說,一名申息軍會攜帶三到五根短矛,會專門留下一根短矛,作為近戰之用,其餘的短矛,則是作為投擲武器使用。


    在將短矛敲擊進一定深度以後,大批手持短直刀的申息軍,踩著短矛,開始進行攀爬。


    振遠隘口周邊的堡壘,高度往往不高,不過三四米而已。


    申息軍使用短矛作為落腳點,很快便爬上了城牆。


    緊接著,喝下了藥物浸泡的申息軍,手持短刀,和秦軍廝殺在了一起。


    守衛振遠隘口的兩千秦軍,雖然拚死抵抗,可是,申息軍的人數太多了。


    一萬申息軍展開的突襲,不是兩千秦國地方部隊可以阻擋的。


    在壓製振遠隘口周邊堡壘以後,大批申息軍向振遠隘口的關門發動了衝鋒。


    同時,振遠隘口外麵,一支由隨國重裝步兵和鄭國射弩軍組成的進攻部隊,也出現在了振遠隘口外麵。


    隨國重裝步兵舉著盾牌,提著斧頭,開始摧毀振遠隘口外麵的拒馬,鹿角。


    而鄭國射弩軍則是使用強弩壓製隘口上麵的秦國弓箭手。


    在聯軍內外夾擊的進攻下,守衛振遠隘口的秦國軍隊,在堅守一個時辰以後,被聯軍消滅殆盡。


    不過,在被聯軍消滅之前,振遠隘口的守軍,幹了兩件事情,一,駐紮在振遠隘口的秦國騎兵,以巨大代價,掩護著數名騎兵殺出了申息軍的包圍,將振遠隘口發生的事情傳了出去。


    二,振遠隘口守將,在自知無力守住隘口以後,放火燒掉了隘口內儲備的所有糧食。


    聯軍盡管攻下了振遠隘口,但是,並沒有獲得多少補給。


    不過,六萬聯軍,依然還有一些補給。


    吳慶率領聯軍進入振遠隘口以後, 立刻做出了部署。


    吳慶命令五千魏軍精騎,和七千草原遊牧騎兵一起,以最快速度,殺奔中陽城。


    在經過草原遊牧部落時,經聯軍方麵的鼓動,有一些遊牧部落選擇了派兵和聯軍一起進攻秦國。


    於是,聯軍在抵達振遠隘口之前,兵力從六萬增加到了七萬兩千多人,多出了一萬兩千多遊牧部落的騎兵。


    而在攻下振遠隘口以後,吳慶深知 現在時間是最重要的。


    於是,吳慶準備先派遣一萬兩千騎兵南下。


    這一萬兩千騎兵有三個作用。


    一,為後續聯軍掃清障礙,方便其他聯軍快速進軍。


    二,威懾沿途秦國各地,讓沿途各地的秦國郡縣,無法快速組織軍隊,抵擋聯軍。


    三,便是以最快速度抵達中陽城,攔截秦國調集的兵力。


    聯軍雖然已經占領了振遠隘口,但是,秦國守軍早就已經通過烽火將聯軍入侵的消息傳出。


    秦國必然會做出反應。


    而聯軍一旦開始南下,秦國也可以推斷出聯軍的目標是中陽城。


    一旦秦國確定了聯軍的目的,那麽,肯定會調動中陽城周邊的秦軍入駐中陽城,抵擋聯軍。


    而聯軍是以奇襲進攻中陽城。


    六萬聯軍,加上剛剛加入的一萬兩千多遊牧部落騎兵,聯軍人數不少,可攻堅能力太差。


    如果聯軍抵達中陽城之前,秦國無法向中陽城調動援軍,那麽,聯軍依靠兵力和戰力優勢,還可以攻下中陽城。


    可如果,在聯軍抵達之前,秦國將大批軍隊調入中陽城,那麽聯軍再想輕易攻下中陽城便不可能了。


    所以,這一萬兩千騎兵,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先一步抵達中陽城,以阻斷秦軍向中陽城增調兵力。


    在吳慶的命令下,一萬兩千騎兵 不顧之前的高強度行軍,很快便準備完畢。


    隨後,一萬兩千騎兵分散開來,向中陽城前進。


    而秦國方麵,雖然接到了振遠隘口的烽火,可是,烽火能傳遞的信息有限。


    接收到振遠隘口烽火的秦國,隻知道,振遠隘口淪陷,入侵的敵人人數超過萬人。


    可是,具體到底是多少兵力,裝備如何,是哪方勢力,這些都是烽火無法表達了。


    所以,接收到振遠隘口烽火的秦國各地,先是派出了斥候進行偵查,然後發布命令,讓城外百姓入城避難。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敵人來的如此之快。


    距離振遠隘口最近的縣城,武寧縣的百姓,才剛剛接到撤退通知,大批魏國和草原遊牧組成的騎兵,便出現在他們麵前。


    對於這些正拖家帶口,攜帶大量糧食錢財的秦國百姓,草原遊牧部落的騎兵第一時間衝了上去,開始瘋狂的爭搶糧食,人口。


    而魏國騎兵則沒有像草原騎兵一樣,去爭搶秦國百姓。


    魏國騎兵直接繼續前進。


    魏國騎兵很清楚,他們此次突破振遠隘口可不是來搶一群秦國百姓的。


    他們要去攻陷秦國大軍最重要的後勤轉運中心。


    要知道,中陽作為秦國四十多萬大軍的物資中轉點,裏麵擁有的糧食物資,隨便撿一點,都比在這裏搶一群老百姓來的好。


    畢竟,作為秦國大軍中轉站,裏麵可不單單隻有糧食,還有用來作為四十多萬秦軍的軍餉和賞賜。


    一群窮鬼有什麽好搶的,此次攻入秦國境內,肯定是去搶有錢人的錢啊。


    中陽城的有錢程度,不比一群老百姓有搶頭。


    五月十一日夜晚,李言在中陽城得到了振遠隘口被突破的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