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申息軍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實在是秦軍的地理位置太好了,綿延上百裏的山脈,幾乎完全隔絕了聯軍派出的襲擊部隊。
亂軍想要襲擊秦軍補給線,根本辦不到。
“等等,公孫大人難道打算誘敵深入?”
這時,張充突然說了一句話。
公孫嫋點了點頭。
周傳楊和張充見公孫嫋點頭,都是心中一驚。
對於誘敵深入,然後吸引秦軍離開殤關和山脈地區,進入平原地帶,緊接著,聯軍再以騎兵進行襲擾,這種事情,周傳楊和張充不是沒有想過,隻是,倆人都認為無法辦到。
因為現在聯軍是在魏國境內,一旦聯軍撤退,那麽,秦軍必然會進行追擊。
對於魏國來說,聯軍每後退一步,秦軍便相當於多占領魏國的一片國土。
哪怕聯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秦軍吸引出來,並不是真正要放棄魏國國土的。
可是,不管怎麽說,都是要魏國放棄大片的土地。
這對於魏國來說 根本是無法接受的。
哪怕聯軍最後可以擊敗秦軍,可是,被秦軍占據的魏國土地,肯定也會變得十分蕭條。
因為,秦軍對於新占據的土地,一向進行移民政策。
比如說,秦國占領一座魏國城池,那麽,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先把城裏的工匠,青壯年遷移走。
到時候,就算魏國重新拿迴失去的城池,但是,城池當中的人口,也會大量減少,減少的還是核心人口。
所以,在周傳楊和張充看來,魏國是不會同意這樣做的,可現在,魏國居然同意了。
這時,張充和周傳楊也明白了,之前的戰事,為什麽公孫嫋會不與鄭軍和隨軍配合。
原來,公孫嫋是要向秦國展示,讓秦軍認為,聯軍內部沒有達成統一意見,互相之間離心離德。
無法形成合力。
隻有如此,秦軍才會主動發動大規模進攻,這樣,聯軍再撤退,便顯得名正言順了。
如果聯軍隨隨便便便進行撤退,恐怕秦軍不會輕易追擊。
畢竟,秦軍主將可是老將李世鵬,其戰爭經驗豐富,聯軍如果不表現的像一些,恐怕無法讓其上鉤。
“公孫大人,就算我聯軍選擇誘敵深入,想要切斷秦軍補給線恐怕也十分困難啊。”
“是啊,魏國西部各城,城高牆厚,一旦秦軍進駐,我們想再攻下,難度可不低啊。”
“一旦無法短時間拿下秦軍後勤中轉之地,秦軍必然迴援。”
張充和周傳楊此時表達了另外一項擔憂。
聯軍就算主動選擇誘敵深入,可是,依然無法快速切斷秦軍補給線。
主要是,魏國一直在靠近秦國邊境地區,加固城池。
聯軍如果放棄這些城池,秦軍進入以後,聯軍再想反攻拿迴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而無法拿下秦軍後勤補給中轉站,那麽,聯軍根本無法切斷秦軍後勤補給線。
“如果我們占領了中陽呢?”
“什麽(???.???)????”
周傳楊和張充看著公孫嫋,滿臉都是疑惑。
中陽是什麽地方,他們自然清楚,那裏是秦國大軍最重要的後勤補給中轉點。
從秦國各地征集到的糧食物資,會先通過水路,運輸到中陽,再由中陽以陸路轉運到前線。
可以說,一旦中陽被聯軍占據,那麽,秦國四十多萬軍隊的糧食補給,便被徹底切斷了。
沒有中陽進行糧食物資的補給,四十多萬秦軍,必然崩潰。
可問題是,中陽在秦國境內,距離殤關尚且有上百裏,聯軍如何攻下中陽?
“公孫大人莫不是說笑了,中陽地處秦國境內,我聯軍連秦國邊境線都無法突破,然後去攻占中陽,難道飛過去嗎?”
“張將軍,周將軍,我想讓你們見一個人。”
“昭將軍。”
“昭?楚國人!”
張充和周傳楊緊接著,便看到一名身著楚國將領服飾的人走了進來。
公孫嫋站起來對周傳楊和張充介紹道。
“兩位將軍,這位是楚國申息軍的將領,昭波渙將軍。”
“申息軍,昭波渙!”
張充看著昭波渙,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對於申息軍和昭波渙,張充,不,或者說,這個隨國都不陌生。
申息軍,是楚國一支地方部隊。
因為其主要由楚國申郡和息郡兩地的人組成,所以被稱為申息軍。
雖然說申息軍是楚國的地方部隊,但是,其戰鬥力極其強悍,這主要和申息軍所在地的環境有關,楚國申郡和息郡,處於楚國西南地區,和大量的山民,南蠻勢力接壤。
這些山民和南蠻勢力,時常會入侵申郡和息郡。
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讓申郡和息郡兩地楚國百姓,養成了極其強悍的尚武之風,這讓兩地民風彪悍,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拿起武器砍人。
加之長期和山民南蠻這未開化的人居住在一起,讓申息兩地的人,打起仗來悍不畏死。
而且,申息兩地基本以山地為主。
使的申息軍是優秀的山地步兵。
而昭波渙,乃是楚國貴族昭氏一族的人,昭氏一族長期和楚國皇室羋氏一族聯姻,可以算是楚國皇帝的鐵杆支持者。
這使的,昭氏一族的勢力在楚國極大,甚至可以壓過一些楚國宗室勢力。
這貴族勢力眾多的楚國,也是可以排進前五的存在。
而昭波渙,隨國可不陌生,昭波渙曾經多次率領申息軍,在戰場上對隨國軍隊造成重大傷亡。
多次讓楚國軍隊反敗為勝。
張充曾經也和昭波渙打過仗,隻是之前,兩人從來沒有見過麵。
“周將軍,張將軍,能否拿下中陽城,便要靠昭將軍和其麾下的一萬申息軍了。”
“公孫大人,您到底有什麽打算?”
“申息軍確實是翻山越嶺的一把好手,可一萬申息軍,就算可以抵達中陽城,也無法拿下中陽城吧?”
“作為秦國至關重要的後勤補給中轉站,中陽城的守軍,最少在兩萬以上。”
“申息軍正麵對戰,確實強大,可攻城戰,並不是申息軍擅長的事啊!”
“是啊,一萬申息軍,確實是拿不下中陽城的。”
“周將軍,張將軍,一萬申息軍確定拿不下中陽城,可如果是我聯軍六萬精銳呢?拿不拿得下中陽城?”
亂軍想要襲擊秦軍補給線,根本辦不到。
“等等,公孫大人難道打算誘敵深入?”
這時,張充突然說了一句話。
公孫嫋點了點頭。
周傳楊和張充見公孫嫋點頭,都是心中一驚。
對於誘敵深入,然後吸引秦軍離開殤關和山脈地區,進入平原地帶,緊接著,聯軍再以騎兵進行襲擾,這種事情,周傳楊和張充不是沒有想過,隻是,倆人都認為無法辦到。
因為現在聯軍是在魏國境內,一旦聯軍撤退,那麽,秦軍必然會進行追擊。
對於魏國來說,聯軍每後退一步,秦軍便相當於多占領魏國的一片國土。
哪怕聯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秦軍吸引出來,並不是真正要放棄魏國國土的。
可是,不管怎麽說,都是要魏國放棄大片的土地。
這對於魏國來說 根本是無法接受的。
哪怕聯軍最後可以擊敗秦軍,可是,被秦軍占據的魏國土地,肯定也會變得十分蕭條。
因為,秦軍對於新占據的土地,一向進行移民政策。
比如說,秦國占領一座魏國城池,那麽,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先把城裏的工匠,青壯年遷移走。
到時候,就算魏國重新拿迴失去的城池,但是,城池當中的人口,也會大量減少,減少的還是核心人口。
所以,在周傳楊和張充看來,魏國是不會同意這樣做的,可現在,魏國居然同意了。
這時,張充和周傳楊也明白了,之前的戰事,為什麽公孫嫋會不與鄭軍和隨軍配合。
原來,公孫嫋是要向秦國展示,讓秦軍認為,聯軍內部沒有達成統一意見,互相之間離心離德。
無法形成合力。
隻有如此,秦軍才會主動發動大規模進攻,這樣,聯軍再撤退,便顯得名正言順了。
如果聯軍隨隨便便便進行撤退,恐怕秦軍不會輕易追擊。
畢竟,秦軍主將可是老將李世鵬,其戰爭經驗豐富,聯軍如果不表現的像一些,恐怕無法讓其上鉤。
“公孫大人,就算我聯軍選擇誘敵深入,想要切斷秦軍補給線恐怕也十分困難啊。”
“是啊,魏國西部各城,城高牆厚,一旦秦軍進駐,我們想再攻下,難度可不低啊。”
“一旦無法短時間拿下秦軍後勤中轉之地,秦軍必然迴援。”
張充和周傳楊此時表達了另外一項擔憂。
聯軍就算主動選擇誘敵深入,可是,依然無法快速切斷秦軍補給線。
主要是,魏國一直在靠近秦國邊境地區,加固城池。
聯軍如果放棄這些城池,秦軍進入以後,聯軍再想反攻拿迴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而無法拿下秦軍後勤補給中轉站,那麽,聯軍根本無法切斷秦軍後勤補給線。
“如果我們占領了中陽呢?”
“什麽(???.???)????”
周傳楊和張充看著公孫嫋,滿臉都是疑惑。
中陽是什麽地方,他們自然清楚,那裏是秦國大軍最重要的後勤補給中轉點。
從秦國各地征集到的糧食物資,會先通過水路,運輸到中陽,再由中陽以陸路轉運到前線。
可以說,一旦中陽被聯軍占據,那麽,秦國四十多萬軍隊的糧食補給,便被徹底切斷了。
沒有中陽進行糧食物資的補給,四十多萬秦軍,必然崩潰。
可問題是,中陽在秦國境內,距離殤關尚且有上百裏,聯軍如何攻下中陽?
“公孫大人莫不是說笑了,中陽地處秦國境內,我聯軍連秦國邊境線都無法突破,然後去攻占中陽,難道飛過去嗎?”
“張將軍,周將軍,我想讓你們見一個人。”
“昭將軍。”
“昭?楚國人!”
張充和周傳楊緊接著,便看到一名身著楚國將領服飾的人走了進來。
公孫嫋站起來對周傳楊和張充介紹道。
“兩位將軍,這位是楚國申息軍的將領,昭波渙將軍。”
“申息軍,昭波渙!”
張充看著昭波渙,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對於申息軍和昭波渙,張充,不,或者說,這個隨國都不陌生。
申息軍,是楚國一支地方部隊。
因為其主要由楚國申郡和息郡兩地的人組成,所以被稱為申息軍。
雖然說申息軍是楚國的地方部隊,但是,其戰鬥力極其強悍,這主要和申息軍所在地的環境有關,楚國申郡和息郡,處於楚國西南地區,和大量的山民,南蠻勢力接壤。
這些山民和南蠻勢力,時常會入侵申郡和息郡。
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讓申郡和息郡兩地楚國百姓,養成了極其強悍的尚武之風,這讓兩地民風彪悍,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拿起武器砍人。
加之長期和山民南蠻這未開化的人居住在一起,讓申息兩地的人,打起仗來悍不畏死。
而且,申息兩地基本以山地為主。
使的申息軍是優秀的山地步兵。
而昭波渙,乃是楚國貴族昭氏一族的人,昭氏一族長期和楚國皇室羋氏一族聯姻,可以算是楚國皇帝的鐵杆支持者。
這使的,昭氏一族的勢力在楚國極大,甚至可以壓過一些楚國宗室勢力。
這貴族勢力眾多的楚國,也是可以排進前五的存在。
而昭波渙,隨國可不陌生,昭波渙曾經多次率領申息軍,在戰場上對隨國軍隊造成重大傷亡。
多次讓楚國軍隊反敗為勝。
張充曾經也和昭波渙打過仗,隻是之前,兩人從來沒有見過麵。
“周將軍,張將軍,能否拿下中陽城,便要靠昭將軍和其麾下的一萬申息軍了。”
“公孫大人,您到底有什麽打算?”
“申息軍確實是翻山越嶺的一把好手,可一萬申息軍,就算可以抵達中陽城,也無法拿下中陽城吧?”
“作為秦國至關重要的後勤補給中轉站,中陽城的守軍,最少在兩萬以上。”
“申息軍正麵對戰,確實強大,可攻城戰,並不是申息軍擅長的事啊!”
“是啊,一萬申息軍,確實是拿不下中陽城的。”
“周將軍,張將軍,一萬申息軍確定拿不下中陽城,可如果是我聯軍六萬精銳呢?拿不拿得下中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