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率領楚軍步兵向孔熙和陳賀帶領的漢軍發動了進攻。


    此時,孔熙和陳賀率領的漢軍剛剛完成對楚軍騎兵與步兵的切割,而漢軍後續部隊尚未抵達,所以,目前 楚軍步兵在兵力上暫時多於漢軍。


    於是,季布命令楚軍步兵發動了進攻。


    而孔熙和陳賀則率領漢軍步兵,原地固守。


    楚軍和漢軍步兵的第一波交鋒,便是弓弩的互相射擊。


    雙方都向對方進行了大範圍的弓弩投射。


    不過,在弓弩投射的遠程火力交鋒中,楚軍很快便落入了下風。


    楚軍漢軍的弓箭手互相射擊,雙方在兩軍軍陣之間的天空當中,交織出滿天的箭雨。


    楚軍雖然暫時在人數上麵占優,但是,楚軍在裝備上卻不如漢軍。


    楚漢爭霸的過程當中,漢軍從始至終都擁有資源和補給優勢。


    秦朝遺留的戶籍等資料,讓漢軍可以擁有成規模的後勤補給能力。


    而楚軍雖然同樣擁有一定的後勤補給能力,可是,隨著魏,趙,燕,齊等地區的淪陷,當中,天下人口當中的大多數已經歸漢軍控製。


    在唐朝中晚期以前,華夏的人口主要聚集區都是北方,可以說,淮河以北地區,才是當時的人口聚集區。


    至於廣大的江南地區,此時還屬於不毛之地。


    開發利用率有限。


    這使的,占據主要人口聚集區的漢軍,在秦朝遺留的戶籍資料的加持下 可以調動的人力,物力,根本不是楚軍可以比擬的。


    漢軍弓箭手使用的箭矢,不但箭簇更大,更重,破甲能力更強,而且,漢軍弓箭手的備箭量,也比楚軍弓箭手更多。


    要知道,箭矢這種東西,是消耗品,也是高價值物品。


    一支箭矢的成本,可以比得上一個中產階級,一天的工資了。


    所以,對於漢軍和楚軍來說,弓箭手互相向對方投射箭矢,完全可以說是在撒錢。


    而楚軍的戰爭能力,是不如漢軍的。


    在雙方的遠程火力對比當中,楚軍在麵對漢軍弓箭手的攻擊時,傷亡更大。


    除了漢軍箭矢殺傷力更強以外,還因為,漢軍的甲胄防禦力比楚軍更強。


    而且,雙方遠程火力交鋒進行一段時間以後,楚軍便不得不停止這種行為了。


    因為,楚軍弓箭手的備箭量大約隻有漢軍的一半。


    所以,當楚軍弓箭手的箭矢攜帶消耗完以後,漢軍弓箭手卻還有很多箭矢儲備。


    季布隻能命令楚軍進行近戰。


    於是,漢軍和楚軍兩方,開始列陣而戰。


    季布想先利用楚軍的兵力優勢,先擊垮孔熙和陳賀率領的漢軍。


    這樣,不但可以打通和楚軍騎兵的聯係,而可以擊潰一部分漢軍 緩解楚軍麵臨的壓力。


    但是,孔熙和陳賀倆人,都是漢軍名將,要他們倆人抵抗項羽或許辦不到,但是,兩人合力,擋住季布卻沒有什麽問題。


    在孔熙和陳賀的率領下,漢軍雖然兵力沒有楚軍多,但是,依靠兩人的調度指揮,漢軍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


    季布即使對漢軍發動了一輪輪的進攻。


    可是,卻一直無法撕開漢軍軍陣。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楚軍在戰場上取得一定的優勢以後,漢軍騎兵便會從側翼,對楚軍步兵造成壓力,以緩解正麵漢軍的壓力。


    如果是正常情況,季布手中必然會保有一批騎兵和戰車部隊,作為機動力量使用。


    可是,為了執行斬首作戰,項羽把楚軍當中,剩餘的騎兵都集中了起來,這使的季布手上缺乏機動力量。


    另外,箭矢不足,又讓楚軍步兵在麵對漢軍騎兵時,壓製力不足。


    這讓楚軍在麵臨漢軍騎兵的騷擾時,缺乏反製手段。


    導致每一次剛剛取得優勢,便會因為漢軍騎兵的側擊,而被迫放棄。


    而隨著戰事的發展,更多漢軍已經開始完成部署,季布麵臨的漢軍不再隻是孔熙和陳賀率領的數萬漢軍。


    眼看越來越多的漢軍出現在戰場上,季布不得不分散兵力和漢軍對戰。


    就在漢軍和楚軍步兵主力交戰的時候。


    項羽率領的楚軍騎兵也陷入了困境。


    韓信通過指揮調動漢軍,以部分漢軍為代價,將楚軍騎兵拖在了一片區域內 隨後調動大批漢軍,完成合圍。


    如今,項羽和數千楚軍騎兵,已被數萬漢軍包圍了起來。


    項羽看著四周的漢軍,又摸了摸胯下的戰馬。


    項羽可以明顯感受到,自己胯下的戰馬的馬力已經消耗的極為嚴重。


    從開戰到現在,項羽率領楚軍騎兵,發動多輪攻勢,盡管每一輪攻勢都可以擊破一部分漢軍,可是,在韓信的指揮和調度之下,漢軍始終保持著潰而不亂,敗而不散的狀態。


    而且,被楚軍騎兵擊潰的漢軍,總可以在一定時間以後,重新被組織起來。


    由於楚軍騎兵數量不足,加上步兵沒有跟上來,無法對漢軍進行致命打擊。


    使的被楚軍騎兵擊潰的漢軍,實際上的兵力損失並不多。


    被擊潰的漢軍,大多數是自己跑散的,並不是被楚軍騎兵殺死。


    很可能,項羽率領的楚軍,擊破漢軍數千甚至上萬人,可是,造成的直接殺傷,卻隻有幾百。


    在無法用潰兵席卷更多漢軍,製造混亂的情況下,項羽對漢軍造成的殺傷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


    漢軍在韓信的指揮下,讓項羽根本無法找到漢軍的致命點。


    如果楚軍有足夠的騎兵和時間,那麽,項羽還可以通過一次次給漢軍放血,讓漢軍慢慢崩潰,可是,楚軍現在缺少的便是時間和足夠的兵力。


    而楚軍騎兵長時間的作戰,已經讓楚軍騎兵的馬力消耗嚴重。


    項羽胯下的戰馬,可是萬裏挑一的良馬,連項羽的戰馬都已經馬力到達極限,更不要說其他楚軍騎兵的戰馬了。


    項羽估計,楚軍騎兵最多還能再發動兩三次突擊,便會因為馬力不足,而無法作戰。


    而此時,距離斬殺劉邦這個目標,還遠的很。


    項羽連韓信率領的漢軍都沒有擊潰,更何況是在更後麵的劉邦。


    在確定無法完成斬殺劉邦這個目的以後,項羽果斷選擇了放棄。


    因為項羽判斷,隻依靠兩三次突擊,是無法擊垮韓信率領的漢軍的。


    哪怕項羽可以擊潰韓信率領的漢軍,可後麵還有劉邦率領的漢軍啊。


    斬首作戰已經失敗,接下來項羽要考慮的是,十萬楚軍的生死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