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和王齕站在西山嶺看著隻有點點火光的韓王山。


    讓秦軍喊話是白起的意思。


    在長平,白起耽誤的時間已經夠久了,趙軍被包圍已經超過了一個月。


    在援軍斷絕,糧食斷絕的情況下,趙括可以帶領趙軍撐那麽久,已經出乎白起的預料了。


    而且,哪怕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饑餓,趙軍依然保有不弱的戰鬥力。


    之前的幾天,秦軍盡管每天都可以攻占趙軍營壘,但是,秦軍的損失也不算小。


    秦軍和趙軍的損失比大約是一比三。


    別看趙軍損失比秦軍多三倍,要知道,秦軍麵對的趙軍可已經餓了一個多月了,就這,趙軍還可以取得三換一的戰損比,確實讓白起頗為吃驚。


    白起也不得不感慨,趙國可以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迅速崛起,果然是不同凡響。


    於是,為了減少秦軍的損失,白起決定迫降趙軍。


    因為,時間已經不允許白起繼續拖下去了。


    首先,長平之戰秦國前後投入了六十萬軍隊。


    可以說,秦國也動用了大半的軍事力量。


    而秦國需要麵對的敵人可不止一個趙國。


    和秦國接壤的國家還有韓國,魏國,楚國三個國家這其中,韓國白起不是很擔心,這些年,韓國早被打成了乖寶寶。


    但是,魏國和楚國,卻讓秦國有一些擔心。


    魏國這些年雖然一直被秦國壓著打,可是,在五國伐齊以後,魏國卻拿到了五國伐齊最大的好處。


    在五國伐齊當中,齊國屬於得不償失,不但失去了占據的宋國土地,還導致齊國嚴重衰弱。


    楚國雖然在五國伐齊事件當中 侵占了齊國和宋國的土地,但是,不久後,楚國又遭受了來自秦國的重大打擊。


    國力大損。


    而魏國,在齊國臨近滅亡期間,依靠自己的地理位置,吞並了靠近魏國的宋國土地。


    一下子讓魏國多出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使的被秦國打壓的魏國狠狠地迴了一波血。


    而此時,魏國內部國力有所恢複,信陵君魏無忌,又一直主張對秦強硬。


    而楚國在被秦軍占據大片領土以後,雖然還和秦國保持一定的良好關係,但是,白起清楚,楚國可一直在磨刀呢!


    所以,白起在長平,不能耽誤太長時間。


    一旦戰事繼續拖延下去,趙國會聯合魏國,楚國。


    到時候,不管是魏國,楚國派兵援趙,還是對秦動武,都會讓秦國比較被動。


    畢竟,此時,秦軍主力和白起都在長平,對於魏,楚來說,白起在,他們或許會謹慎小心一些 可現在,白起在長平,指不定魏國和楚國又感覺自己可以了。


    而且,白起也不想秦軍損失過大。


    齊國滅宋以後,為什麽在五國聯軍的打擊下,迅速崩潰,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齊國在滅宋期間,損失不小。


    秦軍如果在長平損失過大的話,那麽,接下來的仗也就不用打了。


    所以,現在的情況,對於秦國來說,最好的辦法便是迫降趙軍,這樣,秦軍可以快速結束戰事,也可以減少損失。


    數十萬秦軍,站在四周一起喊同一個字,產生的聲浪足夠讓所有趙軍聽見了。


    秦軍的喊聲,讓趙軍根本無心入睡。


    李言也聽到了秦軍的喊聲。


    “我們是不是可以投降啊?雖然說投降以後,要加入秦軍,但是,至少可以有飯吃啊!”


    “投降秦軍,還有飯吃,秦國軍隊是什麽樣的你們難道不知道嗎?”


    “你們以為虎狼之師是怎麽來的,那麽多年秦國和其他國家的戰爭,有多少投降的,我們這些人,在秦軍人眼裏,那根本不是人,那是軍功,投降?到時候還不是引頸就戮。”


    “就是,秦軍可不會要你投降,人家腦袋。”


    在聽到秦軍的喊話以後,有部分趙軍士兵產生了動搖,不過,很快,這些趙軍士兵便被其他趙軍士兵狠狠地嗬斥了一番。


    理論上來說,在斷糧一個多月的情況下,趙軍最後才投降,一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畢竟,被包圍四十六天,趙軍寧可吃人肉,也不願意投降,隻能說,趙軍實在讓人感到驚訝。


    而在趙軍當中待久了以後,李言也知道,趙軍可以堅持四十六天的原因。


    首先,便是認知因素。


    戰國時期,一個個國家彼此對立,文字,風俗都不一樣,在各個國家的人看來,秦人,趙人,楚人,那肯定不是一樣的。


    千萬別以為在戰國時期,普通人就沒有國家認同感。


    戰國時期,人的道德水平,是比後世要高的。


    士為知己者死,刎頸之交這些都說明,戰國時期,道德水平是非常驚人的。


    況且,各個國家為了最大程度的進行戰爭動員,對於國民的國家認同感肯定會進行教育。


    所以,在趙軍看來,秦軍雖然和他們說一樣的話,但秦人和他們趙人是不一樣的。


    國家認同感隻是其中一樣 還有另外一樣原因,則更加重要。


    那便是趙軍對於秦軍的懼怕,或者說,六國軍隊對於秦軍的懼怕。


    自秦國商鞅變法開始東出以後,秦國和六國的戰事不斷。


    而軍功爵製在極大的激勵了秦軍戰鬥力的同時,也不是沒有壞處的。


    因為秦軍士兵想要升遷 隻要看人頭。


    這使的秦軍士兵在戰場上雖然發揮出了強悍戰力 可是,也讓秦軍士兵對於敵方人頭產生了濃厚興趣。


    畢竟,在秦軍士兵眼裏,其他國家的軍隊根本不是敵人,是土地,房屋,奴婢,地位。


    而在這種情況下,秦軍會輕易接受其他軍隊的投降嗎?


    對於秦軍來說,人頭是一切,可要是敵方投降了,那麽,軍功不就沒有了?


    所以,在麵對投降的敵人時,秦軍大概率是直接殺了。


    雖然說俘虜敵軍也可以記功 可是對於秦軍士兵來說,俘虜敵軍的性價比顯然沒有對方腦袋來的劃算。


    你俘虜一名敵人,還有擔心他中途逃跑,還要管對方。


    而且,俘虜一人,基本便杜絕了秦軍士兵再立功的可能。


    可是,隻要人頭就不一樣了,一顆人頭的質重量大約是六七斤,一個成年男子,帶幾顆腦袋不是大問題。


    所以,對於秦軍士兵來說,直接砍腦袋,隻需要解決腦袋攜帶問題就好了 可俘虜敵人,那考慮的就多了。


    一個俘虜和n顆腦袋 顯然是後者的誘惑力更大。


    所以,秦軍在和六國軍隊對戰時 經常會出現屠軍現象。


    所以 對於六國軍隊來說,投降秦軍也不一定保得住性命,那麽,為什麽還要投降呢?


    平時是有機會逃跑,如今的趙軍是沒有逃跑可能,隻能選擇和秦軍死磕到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