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趙軍困境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將軍有令,眾軍每日口糧削減為一日二合。”
在趙軍再一次突圍失敗以後,趙括再次減少了趙軍的口糧。
每天三合的口糧,被減少到了隻剩下兩合。
一天三百克口糧,對於趙軍士兵來說,更加不夠吃了。
不過,這次,被削減口糧的趙軍士兵 倒沒有激動,因為大家已經沒有多少力氣激動了。
連續多日的低口糧生活,讓趙軍大多數士兵,早就已經失去了銳氣。
因為饑餓,整個趙軍控製區域內 可以說被掘地三尺。
所有可以食用的東西,從蛇蟲鼠蟻,山雞野兔,到野菜,樹葉,樹皮,都已經被趙軍啃食殆盡了。
畢竟,小小的韓王山地區,有二十多萬張嘴要吃飯。
除去少量趙軍精銳勉強可以依靠口糧維持以外,其他趙軍根本不可能填的飽肚子,所以,自己想辦法找吃的,便成為了大多數趙軍的選擇。
至於說,趙軍當中的戰馬,早就已經被殺掉分食幹淨了。
本來趙軍的馬匹數量就不多,畢竟 趙軍所在的地區,騎兵無法發揮出威力,趙軍自然不會把騎兵調動過來。
況且,現在趙軍的情況是,人都沒飯吃,何況是馬匹。
要知道,一匹馬匹,一天消耗的馬料,足夠滿足數名士兵一天的消耗。
戰馬早就已經被殺幹淨了。
此外,長期的包圍,不單單讓趙軍麵臨糧食不足的問題。
由於和大糧山的聯係被切斷。
韓王山的趙軍失去了所有糧食物資的補充。
現在韓王山上麵,趙軍缺少的,可不止是糧食。
還有很多其他物資。
比如說,木柴和鹽。
現在,趙軍糧食還有一些,但是,可以作為燃料的木柴,卻已經嚴重不足了。
韓王山雖然是山區,可是,作為趙軍的大本營,山上的樹木,很多都被砍伐做為了修築營壘的材料。
此外,之前幾個月的戰事,已經讓韓王山的樹木減少了很多。
在長平決戰之前,韓王山的趙軍需要的木柴,便已經需要從其他地方砍伐了。
在韓王山趙軍被包圍以後,木柴的來源也斷掉了。
更麻煩的是,秦軍早在十幾天前,便放火燒掉了韓王山大量殘留的樹木,甚至連雜草都不放過。
如今韓王山上的趙軍木柴已經麵臨嚴重短缺。
而沒有木柴,自然無法生火做飯。
而生吃粟米,大豆的後果便是,趙軍士兵會麵臨更加饑餓的局麵。
粟米這種主糧,雖然營養豐富,但是,如果不煮熟的話,是很難被人吸收的,而生粟米吃進肚子裏,可以說,根本無法進行有效消化。
很可能是,生粟米吃進去什麽樣,拉出來的時候,還是什麽樣。
而無法被吸收的粟米 會使的趙軍士兵營養得不到補充,人的胃口和饑餓感會越來越嚴重。
如今,趙軍普遍存在營養不良這種情況。
而大豆生吃的問題更加嚴重,戰國時期的豆類以黃豆為主,而黃豆這種東西,含有胰蛋白酶抑製劑和皂苷等有毒物質。
正常來說,生吃黃豆容易造成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暈、乏力等中毒症狀。
這些中毒的症狀看起來不是特別嚴重,處理起來其實也不算太難。
隻要把吃進去的黃豆吐出來,然後好好休息,適當補充水分就可以了。
可目前的情況是,韓王山連飲用水也受到了限製。
秦軍在完成包圍以後,還出動了兵力,在丹水上遊修築堤壩,攔截丹水。
雖然沒有徹底切斷趙軍的飲用水來源,可是,卻也大為削減了趙軍的飲用水數量。
口糧要限製,連飲用水也要限製。
而且,吃黃豆中毒不嚴重的前提是,要食用者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
對於已經被包圍了二十多天的趙軍來說,長期得不到足夠的糧食補充,已經讓趙軍個個營養不良,而人一旦營養不良,免疫力便會大幅度下降。
如此,生病的可能性便會增加。
而如今的韓王山,藥材同樣是稀奇物資。
為了避免吃生食,趙軍隻能拆毀韓王山上麵的防禦工事,用來生火做飯。
除了木柴,還有至關重要的另外一樣東西,食鹽。
在戰國時期,對於普通人來說,鹽可不單單隻是調味品那麽簡單。
食鹽這東西,別看不起眼,可是,其卻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樣物資。
此時盡管已經九月,但是,天氣依然算不上涼快。
加上軍隊運動量大,每天流失的鹽分比普通人要多。
本來,在軍隊當中,可能口糧供應量會少一點,但是,食鹽供應量是絕對不能少的。
因為,你口糧供應少一點,士兵會有怨氣,但是,不至於要命,可如果 食鹽供應量不足,那問題可就嚴重的。
在古代,充足的食鹽攝入量,是保證士兵體力的最有效方法。
如果食鹽攝入量不足,那麽,缺乏食鹽的士兵會出現體力下降這種情況。
對於趙軍來說,他們本來就已經因為糧食不足,口糧被大量削減,此時,食鹽的供應量再次被削減,讓趙軍士兵更加有氣無力。
很多趙軍士兵,一天到晚就躺著不動,為的便是節省體力。
……
“言,這給你了!”
李言看著浦,將一把草遞到自己麵前。
李言認識這草,這草叫馬齒莧。
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菜,同時也是中藥的一種。
看著浦遞過來的這把馬齒莧,李言好奇的問道。
“浦大哥,這些馬齒莧哪裏的?”
盡管馬齒莧比較常見,可韓王山二十多萬趙軍,早就把可以吃的野菜吃幹淨了。
如今,還可以找到那麽多馬齒莧,李言也是十分好奇。
“我在一處山澗裏麵發現的,快吃吧,別讓人看到,不然的話,就麻煩了!”
“那浦大哥你呢?”
“我?我已經吃過了。”
李言接過這把馬齒莧,顧不得上麵還粘有泥土什麽的,直接便將這把馬齒莧塞進嘴裏。
雖然說,馬齒莧味道不好,可是,已經餓了二十多天的李言早就已經學會,隻要吃不死人,那就都可以放進嘴裏。
這段時間的經曆讓李言明白,為什麽華夏有那麽多好吃的,都是餓的。
人在饑餓的逼迫下,會想盡一切辦法,把一切看起來可以吃的,都吃進肚子裏,以維持自己的生命。
在趙軍再一次突圍失敗以後,趙括再次減少了趙軍的口糧。
每天三合的口糧,被減少到了隻剩下兩合。
一天三百克口糧,對於趙軍士兵來說,更加不夠吃了。
不過,這次,被削減口糧的趙軍士兵 倒沒有激動,因為大家已經沒有多少力氣激動了。
連續多日的低口糧生活,讓趙軍大多數士兵,早就已經失去了銳氣。
因為饑餓,整個趙軍控製區域內 可以說被掘地三尺。
所有可以食用的東西,從蛇蟲鼠蟻,山雞野兔,到野菜,樹葉,樹皮,都已經被趙軍啃食殆盡了。
畢竟,小小的韓王山地區,有二十多萬張嘴要吃飯。
除去少量趙軍精銳勉強可以依靠口糧維持以外,其他趙軍根本不可能填的飽肚子,所以,自己想辦法找吃的,便成為了大多數趙軍的選擇。
至於說,趙軍當中的戰馬,早就已經被殺掉分食幹淨了。
本來趙軍的馬匹數量就不多,畢竟 趙軍所在的地區,騎兵無法發揮出威力,趙軍自然不會把騎兵調動過來。
況且,現在趙軍的情況是,人都沒飯吃,何況是馬匹。
要知道,一匹馬匹,一天消耗的馬料,足夠滿足數名士兵一天的消耗。
戰馬早就已經被殺幹淨了。
此外,長期的包圍,不單單讓趙軍麵臨糧食不足的問題。
由於和大糧山的聯係被切斷。
韓王山的趙軍失去了所有糧食物資的補充。
現在韓王山上麵,趙軍缺少的,可不止是糧食。
還有很多其他物資。
比如說,木柴和鹽。
現在,趙軍糧食還有一些,但是,可以作為燃料的木柴,卻已經嚴重不足了。
韓王山雖然是山區,可是,作為趙軍的大本營,山上的樹木,很多都被砍伐做為了修築營壘的材料。
此外,之前幾個月的戰事,已經讓韓王山的樹木減少了很多。
在長平決戰之前,韓王山的趙軍需要的木柴,便已經需要從其他地方砍伐了。
在韓王山趙軍被包圍以後,木柴的來源也斷掉了。
更麻煩的是,秦軍早在十幾天前,便放火燒掉了韓王山大量殘留的樹木,甚至連雜草都不放過。
如今韓王山上的趙軍木柴已經麵臨嚴重短缺。
而沒有木柴,自然無法生火做飯。
而生吃粟米,大豆的後果便是,趙軍士兵會麵臨更加饑餓的局麵。
粟米這種主糧,雖然營養豐富,但是,如果不煮熟的話,是很難被人吸收的,而生粟米吃進肚子裏,可以說,根本無法進行有效消化。
很可能是,生粟米吃進去什麽樣,拉出來的時候,還是什麽樣。
而無法被吸收的粟米 會使的趙軍士兵營養得不到補充,人的胃口和饑餓感會越來越嚴重。
如今,趙軍普遍存在營養不良這種情況。
而大豆生吃的問題更加嚴重,戰國時期的豆類以黃豆為主,而黃豆這種東西,含有胰蛋白酶抑製劑和皂苷等有毒物質。
正常來說,生吃黃豆容易造成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暈、乏力等中毒症狀。
這些中毒的症狀看起來不是特別嚴重,處理起來其實也不算太難。
隻要把吃進去的黃豆吐出來,然後好好休息,適當補充水分就可以了。
可目前的情況是,韓王山連飲用水也受到了限製。
秦軍在完成包圍以後,還出動了兵力,在丹水上遊修築堤壩,攔截丹水。
雖然沒有徹底切斷趙軍的飲用水來源,可是,卻也大為削減了趙軍的飲用水數量。
口糧要限製,連飲用水也要限製。
而且,吃黃豆中毒不嚴重的前提是,要食用者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
對於已經被包圍了二十多天的趙軍來說,長期得不到足夠的糧食補充,已經讓趙軍個個營養不良,而人一旦營養不良,免疫力便會大幅度下降。
如此,生病的可能性便會增加。
而如今的韓王山,藥材同樣是稀奇物資。
為了避免吃生食,趙軍隻能拆毀韓王山上麵的防禦工事,用來生火做飯。
除了木柴,還有至關重要的另外一樣東西,食鹽。
在戰國時期,對於普通人來說,鹽可不單單隻是調味品那麽簡單。
食鹽這東西,別看不起眼,可是,其卻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樣物資。
此時盡管已經九月,但是,天氣依然算不上涼快。
加上軍隊運動量大,每天流失的鹽分比普通人要多。
本來,在軍隊當中,可能口糧供應量會少一點,但是,食鹽供應量是絕對不能少的。
因為,你口糧供應少一點,士兵會有怨氣,但是,不至於要命,可如果 食鹽供應量不足,那問題可就嚴重的。
在古代,充足的食鹽攝入量,是保證士兵體力的最有效方法。
如果食鹽攝入量不足,那麽,缺乏食鹽的士兵會出現體力下降這種情況。
對於趙軍來說,他們本來就已經因為糧食不足,口糧被大量削減,此時,食鹽的供應量再次被削減,讓趙軍士兵更加有氣無力。
很多趙軍士兵,一天到晚就躺著不動,為的便是節省體力。
……
“言,這給你了!”
李言看著浦,將一把草遞到自己麵前。
李言認識這草,這草叫馬齒莧。
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菜,同時也是中藥的一種。
看著浦遞過來的這把馬齒莧,李言好奇的問道。
“浦大哥,這些馬齒莧哪裏的?”
盡管馬齒莧比較常見,可韓王山二十多萬趙軍,早就把可以吃的野菜吃幹淨了。
如今,還可以找到那麽多馬齒莧,李言也是十分好奇。
“我在一處山澗裏麵發現的,快吃吧,別讓人看到,不然的話,就麻煩了!”
“那浦大哥你呢?”
“我?我已經吃過了。”
李言接過這把馬齒莧,顧不得上麵還粘有泥土什麽的,直接便將這把馬齒莧塞進嘴裏。
雖然說,馬齒莧味道不好,可是,已經餓了二十多天的李言早就已經學會,隻要吃不死人,那就都可以放進嘴裏。
這段時間的經曆讓李言明白,為什麽華夏有那麽多好吃的,都是餓的。
人在饑餓的逼迫下,會想盡一切辦法,把一切看起來可以吃的,都吃進肚子裏,以維持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