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請吧,兩位真人!”


    那小廝頂著依舊混沌的臉龐,發著令人脊背發涼的詭異聲調,邀請徐承和張沫兩人走出屋內。


    徐承和張沫對視一眼,因為知道有數十名聞道境界以上的頂尖修士在外圍守,現在再用戮魔劍逃跑時間定然不夠,況且徐承還無法確定戮魔劍劃開的空間裂縫指向何處。


    之前傳送到萬道域都還算情況好的,萬一進入魔羅域或者地幽域,那才真是九死一生。


    所以兩人硬著頭皮,隻好頂著諸多修士的關注下,走到客棧之外的街道中。


    原本還算人聲鼎沸的街道,現下已經了無聲音,隻有數十名修士,或在街頭駐足,或在商鋪端坐,而在徐承和張沫的正上方,還憑虛禦風,浮空站立有八名修士。


    這八人衣著各異,男女皆有,容貌樸素者有,衣衫華貴者亦有,但其人的氣息,無一不是聞道境巔峰,看來,他們便是此次“圍剿”徐張二人的領頭。


    見到徐承和張沫兩人走出,八人之中,一位活像俗世富家翁的中年男子,笑眯眯地開口道:“哎呀哎呀,讓我想想,我有多少年沒見過道門的聞道修士了,這許久不見,一上來就見到的是當代的戮魔真人和魔心宮的聖女副從,真是莫大的榮幸啊,仙凡域還說隻意外進來了兩名小修士,你們可不是什麽小修士……”


    任誰都能聽出男子的陰陽怪氣,可是徐承和張沫如今落在下風,被嘲弄也隻能暫時隱忍。


    幸而八人之中也不是鐵板一塊,當富翁打扮的男子出言嘲諷時,一位身著素衣,頭挽方士巾的寒酸書生,當即出聲製止道:“何延,別賣弄你的口舌,我們來,是為解決這二人的。”


    聽聞“解決”二字,徐承握劍的手更緊幾分,張沫身側的梅花虛影也陡然加速,頂著如此多修士的壓力,陡然聽見這種話,他二人如何能不緊張。


    那書生沒有過多停頓,微乜雙眼,繼續說道:“你們不必做出這般拚命的姿態,要想攔殺爾等,在場的數名兵家大賢早就能將你們拿下,我方才說的解決,是為解決此次的爭端罷了,而最後到底情況如何,還要看你二人的態度……”


    “嘿,羅裏吧嗦,你們這些酸秀才就是喜歡廢話,不如老子來說!”


    突然一道粗糲的嗓音打斷了書生的“長篇大論”,隻見一位身披白銀重甲的巨漢,接過話茬便說道:“說吧,你們怎麽進來的,是不是為會元之末來打探情報的?”


    “會元之末?”


    徐承與張沫腦海中同時發出疑惑,不自覺對視一眼,稍後,他們在各自記憶中搜索,才反應過來這巨漢所說的是什麽。


    此事要是問這萬年來才崛起的宗門修士,還真有可能就一頭霧水。


    幸而兩人雖是穿越而來的“外來戶”,但是修行所在的道統,皆是跨越數個會元的傳承,故對於會元之末一事,徐承和張沫也大約有些印象。


    簡而言之,便是一元之間有十二會,每一會之結束,天地之間便有一場小劫,而每一元結束,便有一場大劫。


    一般來說,尋常修真界所稱的一會元,僅僅是指一會的時間。


    但是,此處所言的會元之末,卻並不是這麽簡單,隻因現在,恰是第六元第十二會的末期,按往些時候的經驗,天地之間,將有大劫將至,而且必將波及太元界的三界六域。


    再者,不論大劫與小劫,據有關記載而言,天地滋生和人為操縱皆有存在。


    加之幾萬年前仙凡域和萬道域之間的間隙,陡然進入兩名在仙凡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聞道境修士,仙凡域又可以隱瞞二人的真實身份,如何不讓萬道域的各方勢力之主懷疑,是仙凡域準備趁會元之末,對萬道域下黑手。


    有些善於謀略的大賢修士,甚至猜測,仙凡域應是早就有這般深入的潛伏,隻是苦於近來兩域通道的關閉,而又急於召迴這兩名重要修士,才被迫發出交涉。


    但徐承和張沫哪裏能想到這些細微末節,他們就單純以為這些人覺得自己這兩人來到這裏,然後萬道域不爽幾個會元前的恩怨,要以此為借口,對仙凡域發難。


    故而一番思索之後,徐承代替兩人開口,他略去地仙遺跡一事,簡化為正魔兩道突生爭端,他與張沫兩人因情為困,不願出手,被逼無奈,隻好動用戮魔劍劃破時空之力,漫無目的地遁走。


    原本兩人是想躲於仙凡域的海外島群,但意外來到萬道域,實屬無奈,又因知曉兩域爭端,自身不敢表露境界修為,便隻好隱瞞身份,尋找迴歸仙凡域之法。


    諸多大修聽聞這故事,卻看兩人確實成雙入對,如膠似漆,不像作假。


    但兵不厭詐,萬道域之人,可沒有仙凡域中的道門中人那般心思單一,他們必須要親自證實,才會相信。


    所以徐承和張沫兩人最終還是被“請”迴萬道域中,一方頂尖勢力的山門之內,暫做停留,等待雙方勢力的交涉結果。


    在此期間,徐承和張沫,除了不能離開門派控製範圍之內,其它一切都不會被限製,甚至麵向門人弟子的藏書閣,也可以對二人開放。


    這倒是令兩人心下著實佩服,即便有可能是敵人,也依舊是以禮儀之道款待,果然有上古遺風。


    經過徐承和張沫兩人這些時日的了解,此處乃名為論聖書院,自然,這男子及所在宗門,修的是儒家一脈。


    遙想上古時期,百家爭論之時,儒墨道三家鼎盛,儒家更是隱有百家之首的地位,隻可惜一朝變故,儒家也不敵道門的風光大盛。


    不過,如今看來,即便在萬道域中,儒家的地位也依舊強勢,不然其他百家賢人,也不會願意,任由這讀書人將徐承兩人帶走。


    “論聖書院,口氣真不小,連聖人也要評論,莫不是對道家三名聖人的不滿?”


    從書院門樓下走過,徐承不自覺低聲腹誹幾句,張沫聽後立馬捂住他的嘴,讓他可別瞎說,別犯了忌。


    徐承無所謂地擺擺手,但也不再去妄論論聖書院的一些事宜,隻是單純和張沫兩人欣賞起這異域大宗的風采。


    兩人現在已經換上一身論聖書院的弟子服飾,雖然樸素,但也別有一種專屬於讀書人的尊崇感。


    兩人有這一身衣服,還得多虧帶他們過來的那名中年人,也即是論聖書院的副院長莫頌霖,出麵說明此兩人是到書院內交流學習的客卿,可按門人學子對待。


    徐承和張沫這幾日,大概已經逛遍論聖書院大部分地方,卻還是沒有等來兩域最終的交涉結果。


    無聊之下,也隻有學著書院弟子,去往藏書閣,閱書養性。


    和道門收藏典籍的地方不同,儒家向來將“書”放在極重要的位置,在修行之中,也不脫離書籍的參與,故而儒家的藏書之地,甚是廣闊,且各處皆有閱覽之位。


    基本上,在論聖書院的藏書閣中,從任一書架上取下書籍,都可以在附近找到一處坐而閱之的座位。


    正是儒家如此修行氛圍,倒是少有人閉關自學,很多人,都會將相當一部分時間,投注到書閣閱覽之中。


    徐承、張沫來到此處,陡然間令他們夢迴大學時光,此情此景,莫名地和大學圖書館有幾分相像,就連這些門人弟子,修為不論高低,眼中都帶有學生才有的求識光彩,一時間竟使得二人有些恍惚。


    “看來道門當年能勝出,還是靠了些氣運,起碼這些弟子可比好多大宗門的弟子好,就連魔心宮,也沒有這麽多熱愛修行的門人。”


    作為魔心宮的聖女副從,張沫在魔心宮也算身居高位多年。


    她不似徐承,在自身宗門外漂泊多年,基本不問世事,作為聖女副從,雖不能像聖女那般培養自身勢力,但也得為聖女做事,基本上宗門內大大小小的事物,張沫都有過接觸。


    並且魔心宮近些年,因為魔道式衰,而魔心宮宮主勵精圖治,導致宗門內的修行氛圍並不輕鬆,比之大多門派都有緊迫感。


    但即便如此,張沫今時看到論聖書院的修行氛圍,也感歎此處更勝魔心宮,由此可見,論聖書院之中,修行氛圍之濃烈,已是令人歎為觀止的程度。


    徐承見此情形也不禁迴應道:“若是萬道域中的百家修士,皆是這般修行態度,那道門估計很難再有優勢……”


    出身傳統道門的徐承感觸更甚,且不論戮魔道場為單一傳承,一切修行隻看悟性資質,徐承的師傅在明確徐承的劍道天賦後,便不再強加約束。


    就說戮魔道場之上的元一天道本門,其中也大多是隨性而為的散漫性格。


    雖說修真一途是與天地相爭,但道門之中,特別是正道之中,很多還是以順應天時,作為修行準則,苦修從來都不是主流。


    但曆經現代社會的徐承和張沫知道,雖然天資會限製一個人的上限,但努力一定會提高一個人的下限。


    若是有朝一日兩域重啟紛爭,以聞道修士為主的上限固然主導戰場走向,但廣大基層修士組成的下限,也必然會決定最後的結果以及未來。


    這般想著,徐承和張沫兩人不再出聲言語,而是以神識交流,決定若能順利迴到仙凡域,必要將所見所聞以及其中利弊,傳遞與門中主事之人。


    正當兩人行走間,突有一道男聲叫停他們,待他倆站定腳步,那人又緩聲開口道:“抱歉二位,方才不慎聽聞二位交談,多有得罪,但在下有些許不同見解,可否論道一二?”


    徐承與張沫聽聞此言,迴頭看去,卻是一位身著紺色長衫,體態豐益的青年男子,徐承神識微動,感受過去,此人竟還是一位知命境界的高階修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世長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春留著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春留著吧並收藏永世長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