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嗣寶探得一處村落,陸文龍決定投宿,於是幾個人便往村子而去。
到了村口,但見一塊殘舊的石碑,上寫著“穀峪村”。
正欲進村,卻看見有個男子發現他們之後,立即向村中跑去。
“咦?這老鄉怎麽見到我們,扭頭就跑?”韓秀君見狀不解問道。
張元道:“此處閉塞難尋,平日裏定是少有人來,那人看到我等,應是迴去報信去了。”
陸文龍道:“既是如此,我等不可無禮冒進,在此靜候便是。”
果不其然,大概半炷香的時間,村子裏走來十幾個人,走在前麵的是一個壯漢和一個花季少女,他們旁邊則是一個身材瘦弱的中年男子,方才在村口的就是他,還有幾個人跟在他們身後,應該是這個村的村民。
而這些人簇擁著一個老太太,看這老嫗年逾古稀,頭發花白,腰背佝僂,滿臉皺紋,拄著拐杖,走路緩慢,還時不時地咳嗽兩聲。
來到近前,那老太太仔細的打量起眾人,當她的眼神落在陸文龍臉上的那一瞬間,似乎身子為之一顫。
她急咳的幾聲,喘著氣,聲音略帶沙啞的問道:“老身是此地的族長,敢問幾位是什麽人?來此何幹?”
陸文龍下馬見禮道:“我等趕路途經此地,特來投宿歇馬,還請老人家行個方便。”
那老嫗又打量了一番陸文龍,說道:“小事一樁,幾位若不嫌簡陋,盡管進村安心歇息便是。”
這時,她身邊的那個花季少女似乎有些擔心:“主……奶奶……”看樣子她對陸文龍等人很是提防。
老嫗瞪了她一眼,責道:“這位公子看著麵善,不似歹人,我平日裏教爾等樂善好施,多行善事,怎個不好好記住?”
“奶奶教訓的是。”
少女不敢再言語,隻是看陸文龍的眼神中滿是警覺,不光是她,老嫗身邊的人也大多如此。
老嫗有些無奈的對陸文龍說道:“鄉下人未見過世麵,不識得禮數,還望公子莫要見怪。”
陸文龍道:“哪裏哪裏。”
“諸位請隨我來。”說話間,老嫗扭頭帶路。
“如此討擾了。”
陸文龍客氣了一番,便帶著寇嗣寶、張元、韓秀君和諸葛小星一起跟著老嫗進了穀峪村。
老嫗走得很慢,村民都跟著慢行,陸文龍一行人也是一樣。
沿路眾人左右觀瞧,而陸文龍則與老嫗攀談起來。
“老人家,這村子在此已有很多年了吧?”陸文龍問道。
“是啊……”老嫗說道:“老身小的時候就有了。”
陸文龍又問:“村民靠什麽營生?”
老嫗道:“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此處有山有水,我們多耕作,亦砍柴漁獵,雖是苦些,倒也落得自在。”
陸文龍也附和道:“此處依山傍水,當真是個好地方啊!”
老嫗沒有迴答,隻是咳嗽了兩聲。
大家進了村子,這村子是個很小的子村,也就十來戶人家,一眼便能看到頭。村子藏於山林之間,很難被人找到。若不是陸文龍等人刻意擇小路去往紅桃山,寇嗣寶也是歪打正著看到這邊有炊煙,誰都不知道這裏還有人家。
陸文龍掃視四周,看見在村子盡頭的幾棵老樹下,拴著八九匹馬,隨口問道:“老人家,村子裏還有其他客人?”
老嫗道:“這窮山僻壤少有人來,那幾匹馬是族人平日裏打獵所騎!”
陸文龍點了點頭。
這老嫗駝背拄拐,走起路來很是吃力,那名少女一直在旁邊攙扶,終於來到一間茅草房的門前。
老嫗說道:“幾位便在此用飯,老身這就吩咐他們給幾位打掃房屋,隻是這鄉下村落,粗茶淡飯,毛坯草房,公子切莫嫌棄。”
陸文龍連忙失禮,道:“我等來此已冒昧討擾,老人家真是活菩薩,好心收留,感激不盡,一點心意不成敬意!”說話間,他向韓秀君使了個眼色。
韓秀君會意,從行李中掏出一錠銀子,遞到老嫗的手中:“幸得老人家收留,些許心意,切莫推辭。”
那老嫗沒有接過銀子,而是仔細的打量了韓秀君一番,又看了看陸文龍,擠出一絲笑容:“這小兩口倒是登對,嘿嘿……咳咳……”沒說幾句又咳了起來。
韓秀君被說得一陣臉紅。
那老嫗又道:“你們能見到我這老婆子,也算是有緣人,若是以金銀渡之,豈不是辜負了這份情誼?”
陸文龍拱手道:“老人家善心高義,令人欽佩。”
眾人跟著老嫗進了草舍。
這草屋還算寬敞,泥土砌的灶台,一張低矮的桌子能坐下五七個人,幾個木墩子便是凳子了。
老嫗道:“諸位一路奔波,定是又累又餓,老身這就去安排食宿,少歇!”說著,和少女退出了房門。
此時,一直沒有說話的諸葛小星壓低聲音說道:“這村子有古怪!”
聲音不大,卻也足以驚了眾人一番,幾個人紛紛看向諸葛小星。
韓秀君問道:“看那老人家誠心相待,怎會有古怪?”
諸葛小星那雙眸子一轉,說道:“這村子裏除了那老太婆和一個小丫頭之外,怎麽再看不見女人?”
她這麽一說,眾人也都有了同感,的確,自進村子裏見得隻有男丁,便沒看到其他的任何一個女人,這對一個地處深山老林的子村來說,確是不太正常。
陸文龍顯得不以為然,說道:“或許是一同出去了。”
諸葛小星白了他一眼,又道:“還有那馬匹,都拴在樹下,怎不趕進馬廄?”
這倒也是,這許多馬匹,確實不該如此喂養。
陸文龍又道:“村裏人打獵迴來,順便拴在那裏,也在情理之中。”
諸葛小星被說得有些惱火,直問陸文龍道:“老太婆說村裏人以漁獵維生,可這放眼整個村落,隻看見幾把破叉子,哪裏有漁網晾曬?”
寇嗣寶、張元和韓秀君三人對諸葛小星的分析很是讚同,也佩服她觀察的仔細。
韓秀君對陸文龍說道:“陸大哥,這人生地不熟的,我等當小心謹慎。”
陸文龍點了點頭。
諸葛小星道:“這諸多異常之處,怎能不令人生疑?”
陸文龍一笑,說道:“你一會兒問問便知。”
到了村口,但見一塊殘舊的石碑,上寫著“穀峪村”。
正欲進村,卻看見有個男子發現他們之後,立即向村中跑去。
“咦?這老鄉怎麽見到我們,扭頭就跑?”韓秀君見狀不解問道。
張元道:“此處閉塞難尋,平日裏定是少有人來,那人看到我等,應是迴去報信去了。”
陸文龍道:“既是如此,我等不可無禮冒進,在此靜候便是。”
果不其然,大概半炷香的時間,村子裏走來十幾個人,走在前麵的是一個壯漢和一個花季少女,他們旁邊則是一個身材瘦弱的中年男子,方才在村口的就是他,還有幾個人跟在他們身後,應該是這個村的村民。
而這些人簇擁著一個老太太,看這老嫗年逾古稀,頭發花白,腰背佝僂,滿臉皺紋,拄著拐杖,走路緩慢,還時不時地咳嗽兩聲。
來到近前,那老太太仔細的打量起眾人,當她的眼神落在陸文龍臉上的那一瞬間,似乎身子為之一顫。
她急咳的幾聲,喘著氣,聲音略帶沙啞的問道:“老身是此地的族長,敢問幾位是什麽人?來此何幹?”
陸文龍下馬見禮道:“我等趕路途經此地,特來投宿歇馬,還請老人家行個方便。”
那老嫗又打量了一番陸文龍,說道:“小事一樁,幾位若不嫌簡陋,盡管進村安心歇息便是。”
這時,她身邊的那個花季少女似乎有些擔心:“主……奶奶……”看樣子她對陸文龍等人很是提防。
老嫗瞪了她一眼,責道:“這位公子看著麵善,不似歹人,我平日裏教爾等樂善好施,多行善事,怎個不好好記住?”
“奶奶教訓的是。”
少女不敢再言語,隻是看陸文龍的眼神中滿是警覺,不光是她,老嫗身邊的人也大多如此。
老嫗有些無奈的對陸文龍說道:“鄉下人未見過世麵,不識得禮數,還望公子莫要見怪。”
陸文龍道:“哪裏哪裏。”
“諸位請隨我來。”說話間,老嫗扭頭帶路。
“如此討擾了。”
陸文龍客氣了一番,便帶著寇嗣寶、張元、韓秀君和諸葛小星一起跟著老嫗進了穀峪村。
老嫗走得很慢,村民都跟著慢行,陸文龍一行人也是一樣。
沿路眾人左右觀瞧,而陸文龍則與老嫗攀談起來。
“老人家,這村子在此已有很多年了吧?”陸文龍問道。
“是啊……”老嫗說道:“老身小的時候就有了。”
陸文龍又問:“村民靠什麽營生?”
老嫗道:“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此處有山有水,我們多耕作,亦砍柴漁獵,雖是苦些,倒也落得自在。”
陸文龍也附和道:“此處依山傍水,當真是個好地方啊!”
老嫗沒有迴答,隻是咳嗽了兩聲。
大家進了村子,這村子是個很小的子村,也就十來戶人家,一眼便能看到頭。村子藏於山林之間,很難被人找到。若不是陸文龍等人刻意擇小路去往紅桃山,寇嗣寶也是歪打正著看到這邊有炊煙,誰都不知道這裏還有人家。
陸文龍掃視四周,看見在村子盡頭的幾棵老樹下,拴著八九匹馬,隨口問道:“老人家,村子裏還有其他客人?”
老嫗道:“這窮山僻壤少有人來,那幾匹馬是族人平日裏打獵所騎!”
陸文龍點了點頭。
這老嫗駝背拄拐,走起路來很是吃力,那名少女一直在旁邊攙扶,終於來到一間茅草房的門前。
老嫗說道:“幾位便在此用飯,老身這就吩咐他們給幾位打掃房屋,隻是這鄉下村落,粗茶淡飯,毛坯草房,公子切莫嫌棄。”
陸文龍連忙失禮,道:“我等來此已冒昧討擾,老人家真是活菩薩,好心收留,感激不盡,一點心意不成敬意!”說話間,他向韓秀君使了個眼色。
韓秀君會意,從行李中掏出一錠銀子,遞到老嫗的手中:“幸得老人家收留,些許心意,切莫推辭。”
那老嫗沒有接過銀子,而是仔細的打量了韓秀君一番,又看了看陸文龍,擠出一絲笑容:“這小兩口倒是登對,嘿嘿……咳咳……”沒說幾句又咳了起來。
韓秀君被說得一陣臉紅。
那老嫗又道:“你們能見到我這老婆子,也算是有緣人,若是以金銀渡之,豈不是辜負了這份情誼?”
陸文龍拱手道:“老人家善心高義,令人欽佩。”
眾人跟著老嫗進了草舍。
這草屋還算寬敞,泥土砌的灶台,一張低矮的桌子能坐下五七個人,幾個木墩子便是凳子了。
老嫗道:“諸位一路奔波,定是又累又餓,老身這就去安排食宿,少歇!”說著,和少女退出了房門。
此時,一直沒有說話的諸葛小星壓低聲音說道:“這村子有古怪!”
聲音不大,卻也足以驚了眾人一番,幾個人紛紛看向諸葛小星。
韓秀君問道:“看那老人家誠心相待,怎會有古怪?”
諸葛小星那雙眸子一轉,說道:“這村子裏除了那老太婆和一個小丫頭之外,怎麽再看不見女人?”
她這麽一說,眾人也都有了同感,的確,自進村子裏見得隻有男丁,便沒看到其他的任何一個女人,這對一個地處深山老林的子村來說,確是不太正常。
陸文龍顯得不以為然,說道:“或許是一同出去了。”
諸葛小星白了他一眼,又道:“還有那馬匹,都拴在樹下,怎不趕進馬廄?”
這倒也是,這許多馬匹,確實不該如此喂養。
陸文龍又道:“村裏人打獵迴來,順便拴在那裏,也在情理之中。”
諸葛小星被說得有些惱火,直問陸文龍道:“老太婆說村裏人以漁獵維生,可這放眼整個村落,隻看見幾把破叉子,哪裏有漁網晾曬?”
寇嗣寶、張元和韓秀君三人對諸葛小星的分析很是讚同,也佩服她觀察的仔細。
韓秀君對陸文龍說道:“陸大哥,這人生地不熟的,我等當小心謹慎。”
陸文龍點了點頭。
諸葛小星道:“這諸多異常之處,怎能不令人生疑?”
陸文龍一笑,說道:“你一會兒問問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