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林珍的遼兵在三麵方向義軍的衝殺下,已是潰不成軍。
而負責斷後的孛爾真的蒙古軍被吉青、嚴成方和公孫勝的人馬牽製,根本不敢貿然出營,他也怕出營再被伏擊,那時候真是自身難保了。
聯軍雖然人馬眾多,可是各軍都是各揣心腹事,明裏暗裏相互掣肘,完全是一盤散沙,難以形成一個整體,自然無法發揮最大的戰力。
蒙古軍已失去了聯係,而最前麵的金兵幾乎毫無抵抗能力,跟著主將納合罕一路潰逃。在飛龍衛和紅桃山人馬的追擊下,已是死傷殆盡,如今的納合罕幾乎成了光杆司令,灰頭土臉,狼狽不堪。更甚的是他還把陸文龍和高青鸞都引到了中軍。
再說遼軍,雖然在主帥耶律林珍的指揮之下試圖抵抗,但麵對已經殺紅了眼的義軍,他們的抵抗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此時的一字長蛇陣早已被“斬斷”成碎塊,那些遼兵或死於非命,或逃之夭夭,還有的受傷而無法行動的,拖著滿是血汙的身體不住的哀嚎。這樣的情景使得剩下的遼兵更加無心戀戰,他們有的甚至放下了兵器,跪在地上,乞求義軍能夠放自己一條生路。
曾幾何時,契丹人也以驍勇聞名,可如今失去了祖國的他們,如同失去了靈魂一般,在異族的統治下,再難找迴從前的雄壯。
隨著大批遼兵的敗亡,義軍漸漸地壓了上來,而此時耶律林珍的身邊隻剩下少數的親信追隨。這些人都是最忠實於耶律林珍的,他們將耶律林珍和納合罕圍在當央,打算做困獸之鬥,隻是他們的內心和握著兵器的手都在不停地顫抖。
義軍在解決了外圍的零星抵抗之後,迅速的將這些人死死的包圍。
眼看著無路可逃,納合罕都快哭出來了,他看著耶律林珍,哭喪著臉說道:“將軍啊,如今可怎麽辦啊?將軍,你倒是想個辦法啊!”
“嗬嗬!”耶律林珍苦笑一聲,他很清楚此時大勢已去,說道:“想那楚霸王都難過烏江,何況……如今我等隻能聽天由命了!!”
納合罕道:“陸文龍與將軍曾有舊交,與耶律小姐更是情同兄妹,將軍何不求他放咱們一條生路?”
這個隻會壞事的廢物!耶律林珍暗罵了一句,而後一臉鄙夷的看了看身邊的這位監軍大人,卻猛然間覺得他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
陸文龍是個重情義的人,自己求情或許還有一線生機,畢竟現在看來耶律芙蓉已經落在他手,可是陸文龍應該並沒有動她分毫。
想到這,耶律林珍提馬上前一步,說道:“今日兵敗,無話可說,生死有命,隻是沒有想到你我叔侄二人也會走到今日之地步。”耶律林珍說話的語氣中略帶懇求。
陸文龍也催馬上前,看了看耶律林珍,說道:“文龍本不想這般大動幹戈,然耶律將軍領兵侵我國土,文龍身為宋人,必當保家衛國,奮起迴擊。”
耶律林珍聞言仰天長歎,當年金國大兵壓境之時,他又何嚐不想為國而戰,盡忠報國?可是,最終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朽,深知大廈傾覆已成必然,非是自己可以扭轉。於是他放棄了抵抗,選擇了自保,並且對自己的祖國反戈一擊。
他這樣做,加速了遼國的滅亡,也為新主子立下了戰功,換來了榮華富貴,卻也丟掉了尊嚴,出賣祖國換來的苟活的日子,到底好不好過,隻有他自己知道。耶律林珍不隻一次的想過,如果當年他選擇為國盡忠而死,或許才是最好的結局,當然他也很清楚,自己絕對沒有那樣的勇氣。
耶律林珍沒有為國盡忠的勇氣,可是很多人卻有,陸登、宗澤、嶽飛、韓世忠……如今,麵前的陸文龍亦是如此,這也令耶律林珍時不時的感到自卑。
這次征剿鳳凰山,一方麵自然是要向金熙宗表忠心,而另一方麵,耶律林珍也是想與陸文龍較量較量。雖然他在經是民族大義上被陸文龍比得一無是處,但他還是想在軍事上擊敗陸文龍。
當年在大都的時候,耶律林珍和耶律芙蓉父女二人受到完顏兀術的照顧,也和陸文龍結下了情誼。
那時,小小年紀、聰明好動的陸文龍便給耶律林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耶律林珍十分喜歡這個昌平王的養子,盡管他是個漢人。
偶有閑暇之時,小文龍會請教一些遼人的兵法和拳腳弓馬,耶律林珍都一一相告,並加以指點。
陸文龍天資過人,一點就透,並學以致用,有時還會在沙盤上推演。當時,耶律林珍便暗歎他麵前的這個孩子有朝一日必將是人中之龍。
果不其然,陸文龍學藝下山,投身軍營,立即成了一名出色的少年英雄,尤其是當年天狼山一戰,便是陸文龍的成名之戰。從此,整個北國都對這個昌平王殿下刮目相看,而曾傳藝過陸文龍的耶律林珍也深感欣慰。
金宋激戰朱仙鎮,陸文龍馳援父王完顏兀術,殺得戰無不勝的嶽家軍毫無還手之力,陸文龍的威名也從北國傳遍天下。
可就在耶律林珍在莫名的得意之時,卻又傳來陸文龍得知身世,棄金投宋,並最終力助嶽飛和韓世忠大敗完顏兀術的消息。
隨後的消息更令耶律林珍惱火,紹興和議後,陸文龍卻盤踞鳳凰山,招兵買馬,拒不交出朱仙鎮方圓的大片土地。要知道,這些土地已經被宋割讓給了大金國。
在那一刻,耶律林珍那根最脆弱的神經被重重地刺激了。
陸文龍年紀輕輕,卻在得知自己身世後,毅然拋卻榮華富貴,投奔祖國,並且在沒有朝廷任何支援的情況下,堅持不懈的抵抗外敵的入侵,保衛國土,護佑百姓。而他,卻在國家危難之時倒戈投降,為侵略者敞開了大門。
這樣鮮明的反差,令耶律林珍自慚形穢,每每想起昔日在昌平王府指點小文龍的情景,更是慚愧難當。眼下,他又敗得是如此徹底,對耶律林珍來說當真是無地自容。
而負責斷後的孛爾真的蒙古軍被吉青、嚴成方和公孫勝的人馬牽製,根本不敢貿然出營,他也怕出營再被伏擊,那時候真是自身難保了。
聯軍雖然人馬眾多,可是各軍都是各揣心腹事,明裏暗裏相互掣肘,完全是一盤散沙,難以形成一個整體,自然無法發揮最大的戰力。
蒙古軍已失去了聯係,而最前麵的金兵幾乎毫無抵抗能力,跟著主將納合罕一路潰逃。在飛龍衛和紅桃山人馬的追擊下,已是死傷殆盡,如今的納合罕幾乎成了光杆司令,灰頭土臉,狼狽不堪。更甚的是他還把陸文龍和高青鸞都引到了中軍。
再說遼軍,雖然在主帥耶律林珍的指揮之下試圖抵抗,但麵對已經殺紅了眼的義軍,他們的抵抗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此時的一字長蛇陣早已被“斬斷”成碎塊,那些遼兵或死於非命,或逃之夭夭,還有的受傷而無法行動的,拖著滿是血汙的身體不住的哀嚎。這樣的情景使得剩下的遼兵更加無心戀戰,他們有的甚至放下了兵器,跪在地上,乞求義軍能夠放自己一條生路。
曾幾何時,契丹人也以驍勇聞名,可如今失去了祖國的他們,如同失去了靈魂一般,在異族的統治下,再難找迴從前的雄壯。
隨著大批遼兵的敗亡,義軍漸漸地壓了上來,而此時耶律林珍的身邊隻剩下少數的親信追隨。這些人都是最忠實於耶律林珍的,他們將耶律林珍和納合罕圍在當央,打算做困獸之鬥,隻是他們的內心和握著兵器的手都在不停地顫抖。
義軍在解決了外圍的零星抵抗之後,迅速的將這些人死死的包圍。
眼看著無路可逃,納合罕都快哭出來了,他看著耶律林珍,哭喪著臉說道:“將軍啊,如今可怎麽辦啊?將軍,你倒是想個辦法啊!”
“嗬嗬!”耶律林珍苦笑一聲,他很清楚此時大勢已去,說道:“想那楚霸王都難過烏江,何況……如今我等隻能聽天由命了!!”
納合罕道:“陸文龍與將軍曾有舊交,與耶律小姐更是情同兄妹,將軍何不求他放咱們一條生路?”
這個隻會壞事的廢物!耶律林珍暗罵了一句,而後一臉鄙夷的看了看身邊的這位監軍大人,卻猛然間覺得他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
陸文龍是個重情義的人,自己求情或許還有一線生機,畢竟現在看來耶律芙蓉已經落在他手,可是陸文龍應該並沒有動她分毫。
想到這,耶律林珍提馬上前一步,說道:“今日兵敗,無話可說,生死有命,隻是沒有想到你我叔侄二人也會走到今日之地步。”耶律林珍說話的語氣中略帶懇求。
陸文龍也催馬上前,看了看耶律林珍,說道:“文龍本不想這般大動幹戈,然耶律將軍領兵侵我國土,文龍身為宋人,必當保家衛國,奮起迴擊。”
耶律林珍聞言仰天長歎,當年金國大兵壓境之時,他又何嚐不想為國而戰,盡忠報國?可是,最終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朽,深知大廈傾覆已成必然,非是自己可以扭轉。於是他放棄了抵抗,選擇了自保,並且對自己的祖國反戈一擊。
他這樣做,加速了遼國的滅亡,也為新主子立下了戰功,換來了榮華富貴,卻也丟掉了尊嚴,出賣祖國換來的苟活的日子,到底好不好過,隻有他自己知道。耶律林珍不隻一次的想過,如果當年他選擇為國盡忠而死,或許才是最好的結局,當然他也很清楚,自己絕對沒有那樣的勇氣。
耶律林珍沒有為國盡忠的勇氣,可是很多人卻有,陸登、宗澤、嶽飛、韓世忠……如今,麵前的陸文龍亦是如此,這也令耶律林珍時不時的感到自卑。
這次征剿鳳凰山,一方麵自然是要向金熙宗表忠心,而另一方麵,耶律林珍也是想與陸文龍較量較量。雖然他在經是民族大義上被陸文龍比得一無是處,但他還是想在軍事上擊敗陸文龍。
當年在大都的時候,耶律林珍和耶律芙蓉父女二人受到完顏兀術的照顧,也和陸文龍結下了情誼。
那時,小小年紀、聰明好動的陸文龍便給耶律林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耶律林珍十分喜歡這個昌平王的養子,盡管他是個漢人。
偶有閑暇之時,小文龍會請教一些遼人的兵法和拳腳弓馬,耶律林珍都一一相告,並加以指點。
陸文龍天資過人,一點就透,並學以致用,有時還會在沙盤上推演。當時,耶律林珍便暗歎他麵前的這個孩子有朝一日必將是人中之龍。
果不其然,陸文龍學藝下山,投身軍營,立即成了一名出色的少年英雄,尤其是當年天狼山一戰,便是陸文龍的成名之戰。從此,整個北國都對這個昌平王殿下刮目相看,而曾傳藝過陸文龍的耶律林珍也深感欣慰。
金宋激戰朱仙鎮,陸文龍馳援父王完顏兀術,殺得戰無不勝的嶽家軍毫無還手之力,陸文龍的威名也從北國傳遍天下。
可就在耶律林珍在莫名的得意之時,卻又傳來陸文龍得知身世,棄金投宋,並最終力助嶽飛和韓世忠大敗完顏兀術的消息。
隨後的消息更令耶律林珍惱火,紹興和議後,陸文龍卻盤踞鳳凰山,招兵買馬,拒不交出朱仙鎮方圓的大片土地。要知道,這些土地已經被宋割讓給了大金國。
在那一刻,耶律林珍那根最脆弱的神經被重重地刺激了。
陸文龍年紀輕輕,卻在得知自己身世後,毅然拋卻榮華富貴,投奔祖國,並且在沒有朝廷任何支援的情況下,堅持不懈的抵抗外敵的入侵,保衛國土,護佑百姓。而他,卻在國家危難之時倒戈投降,為侵略者敞開了大門。
這樣鮮明的反差,令耶律林珍自慚形穢,每每想起昔日在昌平王府指點小文龍的情景,更是慚愧難當。眼下,他又敗得是如此徹底,對耶律林珍來說當真是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