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龍領兵馳援紅桃山,從朱武和樊成的口中,知道完顏壽正準備發動總攻。事不宜遲,陸文龍當即決定衝營上山。


    一路急行,不曾休息,就要立即投入戰鬥,隻因紅桃山已危在旦夕。


    陸文龍叮囑道:“待我與青鸞匯合,諸位各路人馬看山上火光為號,諸位便領兵馬於四周搖旗呐喊,詐做佯攻,隻管擾敵心緒,吸引注意,切不可衝鋒力戰。待山上火攻而下,敵軍大亂之際,再全力殺入敵陣,則此戰必勝!”


    朱武點了點頭,他知道陸文龍的辦法是一個好辦法,諸葛小星也是這個意思,可是畢竟夜闖敵營是很危險的,他還是有些猶豫。


    而關鈴等人也擔心陸文龍的安危。


    陸文龍道:“時不我待,諸位莫再猶豫,倘若貽誤時機,紅桃山危矣!”


    朱武道:“罷了,就依文龍之言!”


    “文龍小心!”


    “賢弟切要小心行事!”


    “賢弟保重!”


    眾人知道隻有陸文龍的本領,衝陣方有把握,便也都同意了陸文龍的辦法,卻不忘叮囑幾句。


    “烏天鼎!寇嗣寶!”陸文龍道。


    “末將在!”烏,寇二人齊聲道。


    “你二人隨我一同衝陣。”陸文龍令道。


    “謹遵號令!”烏,寇二人道。


    二人此時對視一笑,在這樣衝鋒陷陣的關鍵時刻,他們倆自然是願意追隨在陸文龍的身邊的。


    烏天鼎自不必說,但凡關鍵戰役,他從不離陸文龍左右。而此次出擊,陸文龍叫上了寇嗣寶,足見對他的信任,寇嗣寶心中既激動又歡喜,如今他和烏天鼎一樣,已然成為陸文龍身邊不可或缺的左右手。


    當即陸文龍點了一百飛龍親衛,帶領著烏天鼎和寇嗣寶向金營而去。


    而這邊眾將在朱武的指揮下也各自去準備了。


    卻說陸文龍,領兵借著夜色,緩緩而行,他要在金兵發現他之前盡可能的縮短衝鋒的距離。


    行至距金營不足兩裏,陸文龍知道此時的距離已經差不多了,於是一揮手,烏天鼎和寇嗣寶會意,兵士們也都各自做好了衝鋒的準備。這一百餘騎都是追隨陸文龍征戰無數的死忠,根本無須言語,一個眼神已知主將之意。


    隻見陸文龍猛揮鞭,麒麟駒立刻爆發出驚人的速度,直衝金營而來。烏天鼎和寇嗣寶二人及一百精騎緊跟其後。


    麒麟駒奮蹄狂奔,如風馳電掣一般。


    再說金軍大營,連日的激戰使得金兵疲憊不已,營門處把守的金兵也打起了瞌睡,迷迷糊糊聽到馬蹄聲唿嘯而來,待他們打起精神,陸文龍已衝至近前。


    “有人劫營!”


    慌亂之際,守營金兵一麵大喊,一麵放箭。


    怎奈陸文龍舞動雙槍,將箭矢紛紛擊落在地。


    金兵本欲第二輪再放箭之時,烏天鼎和寇嗣寶已領兵殺到,二人邊衝邊指揮放箭還擊。飛龍衛個個都是騎射好手,這一波弓箭射去,守營門的金兵幾近被射殺殆盡。


    這邊陸文龍不做停留,衝到營門處,雙槍用力一挑,竟將攔在門前的拒鹿角挑飛出去,直砸向營門,頓時金營營門大開,陸文龍引兵順勢衝進了金軍連營。


    這騎人馬如閃電一般殺入金營,陸文龍一馬當先,左有烏天鼎,右有寇嗣寶,後麵是一百精騎,衝入敵陣,所到之處,金兵死傷無數。


    陸文龍何等本事自不必說,烏天鼎和寇嗣寶皆是猛將,那飛龍親衛軍更是世間僅有的無敵精銳。他們雖然人數不多,可卻以一當百,衝入金營之中,猶如虎入狼群一般,金兵一時間難以抵擋,頓時大亂。


    也有眼尖的金兵看出了衝在最前麵的人,就是他們曾經的昌平王殿下完顏烏赫龍。


    其實認出陸文龍並不奇怪,一來陸文龍胯下的麒麟駒乃是寶馬良駒,很容易辨認,二來陸文龍手中的六沉雙槍太過顯眼,更重要的是陸文龍的相貌,很多金兵都見過,他們也更清楚這位殿下的本事。


    尤其是在金宋朱仙鎮大戰之後,陸文龍的威名可謂是天下皆知,關於他的故事被坊間傳得也越來越神乎其神,很多金兵也都聽說過。


    如今這陸文龍深夜劫營,他們頓時驚慌失措,哪裏想著阻擋。


    幾日來,金軍一直猛攻紅桃山,不想山上守備嚴密,又地勢險要,加之遭到高青鸞的人馬頑強抵抗,金軍也損失不小,人馬疲憊。故而雖然如今破山就在眼前,可看到兵士疲憊不堪,完顏壽還是下令今夜休息一夜,明早全力攻山。


    完顏壽算定鳳凰山不會來增援,畢竟耶律林珍和嵬名察哥的人馬已經兵至鳳凰山下,陸文龍自身難保,還哪裏分出兵來救紅桃山。即便派兵來救,也不可能來得這麽快,更不會來許多兵馬。


    此刻,已有人稟告主帥完顏壽。


    完顏壽聽聞陸文龍領兵衝營,且難以抵擋,連忙提九耳連環刀來到外麵,遠遠看見那個熟悉的身影。


    完顏壽怎麽也不會想到,陸文龍猶如從天而降,出現在他的麵前。此時此刻,完顏壽的心裏很不是滋味,想起昔日他和曹寧、陸文龍三人結拜的情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一般。


    當年,他們兄弟三人惺惺相惜,相見恨晚,在天木林結拜,誓言同生共死,為大金國盡忠。三人一同出使西夏,在點將台並肩作戰,力挫西夏一眾武將,揚大金國威。


    可如今物是人非,曹寧和陸文龍都背叛了大金國,而且曹寧已死,陸文龍也成了金國圍剿的對象,他們兄弟三人的情誼隻怕也到頭了。


    想到這,完顏壽心如刀絞一般。這次征剿鳳凰山,金熙宗主動點將,命完顏壽領兵前往。要知道完顏壽乃是禁軍統領,常伴熙宗左右,熙宗自然知道完顏壽和陸文龍的關係,他這麽做其中頗有深意。


    朱仙鎮大敗,金國精銳損失慘重,鐵甲連環馬全軍覆滅,鐵浮屠被沉江底……這一切的一切都和一個人脫不了幹係,這個人就是陸文龍。


    金熙宗完顏亶對他的這個龍弟原本是很器重的,可是陸文龍卻棄金投宋,這對熙宗來說無疑是背叛,而背叛是不可原諒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吟壯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馬並收藏龍吟壯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