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十二年,金宋正式達成“紹興和議”並開始履行。


    而金同意議和的一個條件便是“必殺飛”,如今到了趙構給金人答複的時候。


    金人要殺嶽飛,高宗趙構也要殺嶽飛,如此,嶽飛的命運可想而知。


    此時此刻,在大理寺陰冷潮濕的監牢中,嶽飛正在看書。


    但見他麵色晦暗,嘴唇幹裂,鬢角已然斑白,汙濁的囚服之上,隱約可見的點點血跡,訴說著這位抗金名將的悲涼和憤懣。


    如今的嶽飛,早已不複當日之雄風,看上去憔悴虛弱,令人心痛不已。隻是那眼神依然堅毅,那神態越發忠貞。


    嶽飛進京不久,便被下了大理寺監牢,負責審問他的正是秦檜特意安插的萬俟卨和羅汝楫兩個奸臣。二人早年曾與嶽飛交惡,如今又受秦宰相的指派,自然不會對嶽飛客氣。


    他們羅列種種罪名,打算嫁禍嶽飛。麵對誣陷,嶽飛痛斥萬俟卨和羅汝楫的奸臣行徑,這二人便對嶽飛痛下毒手,各種刑罰,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不僅如此,秦檜還來了個雙管齊下,他授意張俊威逼利誘王貴、王俊二人,誣告嶽飛慫恿張憲擁兵自重,圖謀不軌。並召嶽雲和張憲來京對質,說是對質,實則二人一進京,便和嶽飛一樣,被下了大理寺的監牢。


    三人受盡折磨,卻沒有屈服,嶽飛拒不在“認罪書”上簽字畫押,並以絕食抗爭。


    盡管高宗嚴令封鎖消息,可紙終究包不住火,抗金將領嶽飛被下獄的消息還是泄露了。眼見這般忠臣受到如此不公,一些心存正義的官員百姓都站出來為嶽飛鳴冤。


    大理寺的寺丞李若樸和何彥猷二人情知嶽飛是被人陷害,他們不忍對嶽飛的不公和酷刑,與萬俟卨據理力爭,並上書高宗為嶽飛開罪。他們怎會想到這一切都是高宗趙構的意思。


    果不其然,高宗對百姓的鳴冤和李、何二人的奏折視而不見,並將此事交與秦檜全權處理。秦檜自然領會其中深意,他立即罷免了李、何二人的官職。一些百姓也為嶽飛伸冤求情,結果或被處死,或被下獄,一時間再無人敢言此事。並且構陷嶽飛擁兵自重、意圖謀反,其目的就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


    卻說韓世忠上次進宮麵聖,奏請高宗欲辭官返鄉。高宗準他辭官,卻不準他返鄉,而是在蘇州給韓世忠和家人建了一所大宅,讓其去蘇州養老。實際上高宗是對韓世忠不放心,將其置於蘇州,更便於監視掌控。


    如今韓世忠已經賦閑在府中,本打算收拾停當,就離開臨安,舉家趕往蘇州。可是得知朝廷如此殘害忠良,韓世忠怎麽也忍不下去了。


    此時的他已經看清了一切,這種種行為正是高宗趙構的意思,秦檜等人則是他最大的幫兇,他們的目的就是要置嶽飛於死地。


    為了救嶽飛,韓世忠曾多次祈請麵見高宗,都被拒之門外。無奈之下,他怒闖相府,當麵質問秦檜。


    韓世忠道:“嶽飛忠心可昭日月,如今下至牢獄,是何道理?”


    秦檜道:“嶽飛有‘指斥乘輿’、‘坐觀勝負’之罪!”


    韓世忠責問道:“嶽飛舍生忘死、浴血奮戰,隻為驅除韃虜,保全社稷,此等忠臣豈可憑空誣陷?”


    秦檜道:“有萬俟卨和羅汝楫兩位大人審訊,怎是誣陷?”


    韓世忠怒道:“如今全無證據,簡直是信口雌黃!”


    秦檜冷道:“此上意也!豈敢違背?”


    韓世忠道:“我幾番祈請麵聖遭拒,今來見相公,隻盼能以江山社稷為重,以大宋百姓為念,摒棄私欲,與我麵見聖上,為忠臣鳴冤。”


    秦檜反問道:“嶽飛授意其子子嶽雲,部將張憲擁兵自立,可是忠臣所為?”


    韓世忠大怒,喝問道:“嶽飛忠心耿耿,怎會行此叛逆之舉?既是如此大罪,相公可有證據?”


    秦檜道:“書雖不明,然其事體莫須有。”


    韓世忠憤然說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秦檜無言以對,拂袖而去。


    是啊!這‘莫須有’三個字,何以服天下?隻是韓世忠的言辭在趙構的決定麵前,顯得是那麽的蒼白無力。


    離去之時,韓世忠心灰意冷,他知道如此下去,國將不國,大好河山終會毀於一旦。


    除夕之夜,雨雪交加。


    話說大理寺獄中有一個獄吏,名叫倪完,為人正直。他對嶽飛十分敬佩,知道嶽飛是蒙冤在此,平日裏對嶽飛、嶽雲、張憲三人很是照顧。


    原本嶽雲和張憲同嶽飛並不關在一處,今晚是除夕夜,倪完特準備了一席酒飯,並將嶽雲和張憲帶到嶽飛的牢房,也算是讓這爺仨吃個團圓飯。


    嶽飛很是感動,舉杯攜道:“飛戴罪之人,蒙恩公不棄,請受此一杯。”


    倪完道:“小人豈敢?大人功蓋天下,卻受遭此大難,小人人微言輕,不能為大人伸冤,隻好以備薄酒,為大人封歲!”


    此時,嶽飛看到牆壁上的斑斑血跡,眼淚下來了。


    這血跡是張保留下的。


    前些日,張保來獄中探視,並說出了自己的分析,他判斷是高宗欲殺嶽飛三人。張保苦勸三人越獄逃走,往朱仙鎮而去,可嶽飛執意不從。


    張保苦勸無果,知嶽飛三人在劫難逃,心如死灰,悲憤之際,當著嶽飛的麵,碰壁而死。


    嶽飛不及阻攔,扶著張保的屍體,痛哭不已。


    張保去了,又想到在瓜州被害的王橫,這兩個人是跟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好兄弟,都慘死在自己的麵前。想到昔日兄弟們的歡聲笑語,如今卻已是陰陽兩隔,嶽飛心如刀絞一般。


    難道陛下真的要殺我嗎?直到現在,在嶽飛的心中,也許高宗依然是個好皇帝,他也不相信高宗會對他痛下殺手。隻是想到自己連日來的遭遇,他對陛下保有善念的信任已不再那麽堅定。似乎那個不太可能出現的結局,正悄然而至。


    歲末年終,身陷囹圄,無法實現報國之誌,無法再聚兄弟之情,更無法預知自己的命運,此時的嶽飛眼角濕潤,感慨萬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吟壯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馬並收藏龍吟壯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