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龍看到無辜的百姓在與命運的抗爭中,顯得如此渺小和蒼白,這更加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嶽元帥他們浴血奮戰的榮耀之地,豈能輕易交給敵人,即便是議和聖旨,陸文龍也不為所動。


    此時身後傳來馬蹄聲,陸文龍迴頭看去,見是嚴成方騎著馬緩緩而來。看嚴成方一臉輕鬆,麵帶微笑的樣子。


    方才在帳中,嚴成方自始至終一言未發,這可不像是金錘將的處事風格,他似乎有什麽心事,如今卻如同煥然一新,究竟是怎麽迴事?


    陸文龍不解,問道:“嚴大哥緣何如此得意?”


    嚴成方一笑,說道:“不瞞兄弟,為兄方才已向牛將軍和施將軍交了官印手劄,今後不再做朝廷的鳥統製官。”


    陸文龍一驚,“哥哥何必如此?”


    嚴成方道:“當年我父子二人投身曹成,便是看透了這黑暗的朝廷,腐敗的官軍,打算靠自己的一身本領打出一片太平時節來。後來得遇嶽元帥,才感朝中並非全是奸佞之輩,也有如嶽元帥、韓元帥這般一心為國的忠臣良將。有他們在國家社稷就有希望,於是我父子二人便接受招安,從此加入嶽家軍,為國征戰,已有年月。父親去世後,我待元帥如父,與嶽大哥一同盡忠盡孝。嶽元帥、嶽大哥和張將軍皆是立下無數戰功的國之棟梁,可如今,卻被陷害入獄,前途未卜,這樣的朝廷令人心寒,這個鳥官不做也罷!”


    嚴成方灑脫一笑,仿佛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嚴成方少年成名,十四五歲便已展現出非凡的武藝。加入嶽家軍以來,屢立戰功,一心征戰殺敵,以為憑著自己手中的金錘和眾多並肩作戰的叔伯兄弟,定能實現父親的臨終囑托和自己的收複中原的願望,可是他效忠的朝廷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也讓他清醒了許多。嚴成方想的很清楚,他不想再被什麽統製官職所禁錮,他要和陸文龍一樣,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報效國家。


    陸文龍看著嚴成方,感歎他的一身忠義,苦笑一聲:“嚴大哥這又是何苦?如今你我倒成了同路人了。”


    陸文龍此刻同嚴成方似乎產生了共鳴,他又何嚐不是如此?他歸順大宋,本以為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可如今朝廷的所作所為,令他再次陷入了迷茫。


    “嚴大哥日後做何打算?”陸文龍問道。


    嚴成方笑道:“現如今你我二人,一個是白身百姓,一個是無名步卒,以後這路要怎麽走,隻好仰仗賢弟了。”


    陸文龍一愣,立時明白了嚴成方的意思,兩個人頓時哈哈大笑。


    旋即,陸文龍看向嚴成方,心下十分感激,說道:“小弟願與哥哥同生共死,不離不棄。”


    嚴成方欣慰的點了點頭,“我沒有看錯人,日後你我兄弟同生共死,不離不棄。”


    其實嚴成方此舉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朝廷召見的名單上有他嚴成方的名字,他如此做無疑是抗旨不遵,但他還是這麽做了,因為他對這個朝廷已經死心。


    棄了官職,一身輕鬆,陸文龍和嚴成方一路說笑迴了營。


    如今陸文龍的幾千人馬駐紮在嶽家軍大寨的旁邊,是個獨立的營盤。日後,這幾千虎賁之師就是他的家底。


    二人剛迴營,烏天鼎便迎上前來道:“主公,王佐先生已恭候多時。”


    “去看看。”陸文龍和嚴成方同聲說道。


    一撩帳門,見王佐正坐在椅子上,看到陸文龍和嚴成方一起進帳,王佐先是一愣,而後放聲大笑。


    陸文龍問道:“先生來此所為何事?”


    王佐笑答道:“正是與嚴將軍同一事也。”


    陸文龍和嚴成方對視一眼,不知所謂。


    王佐道:“我先前便已拿定主意,若朝廷負我等,便不再戀這官奉,如今雖有旨意召喚,卻也不願迴京,隻盼文龍莫要嫌棄我這身殘軀。”


    陸文龍明白王佐的意思,心懷感激,又擔心朝廷追問,便說道:“朝廷旨意上,先生的名字赫然在列,如此奉召不迴,恐遭奸人非議。”


    王佐道:“那朝堂之上,皆是些鳥人,我當真服侍不來。如今我是無官一身輕,也擋不到那些奸人的升官發財,他們哪有閑情逸致理會我這種小人物!”


    陸文龍連忙見禮道:“若非先生渡我,文龍還不知何時才能重見天日,此情恩如再造,況先生大才,能與先生共事,文龍求之不得。”


    三人圍坐一處,陸文龍命烏天鼎取來好酒,三人開懷暢飲起來。


    嚴成方和王佐都是有官職的,如今他們都放棄朝廷的官職,決定與陸文龍共做一番大事,可見他們對陸文龍的欣賞和信任。


    酒過三巡,王佐說道:“朝廷下令撤兵,我們抗旨便是得罪了朝廷,文龍怕是不怕?”


    陸文龍笑道:“文龍本就是個小卒,還怕朝廷再貶一次不成?”


    “哈哈哈!”


    三人對視大笑。


    王佐又問:“倘若金軍大舉來攻,文龍怕是不怕?”


    陸文龍冷笑一聲,“隻怕他來得人少!”


    王佐道:“文龍乃真英雄也!”


    三人暢飲直至深夜,嚴成方和王佐起身告辭,撩起帳簾,外麵正是皓月當空。


    嚴成方歎道:“如今不從朝廷召喚,而此地又已屬金人,當務之急,我等要尋一安身之所!”


    王佐點了點頭,說道:“成方所言甚是,朱仙鎮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不利於我軍駐防,若築連營,也又兵力不足,當初嶽元帥便是築起十二座連營,並有韓元帥、劉元帥、張元帥等多路人馬,共計施數萬之眾,才得以擋住金兵。為今之計,當擇一險要近處棲身,他日有敵來犯,我軍進可揮兵即至,退可據險而守,如此當能持久。”


    王佐的話很有道理,和嚴成方的意思基本一致,數千兵士不能一直這麽待下去,得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兩個人說完話,看向陸文龍,發現他正看向鳳凰山方向。


    “這鳳凰山倒是個好去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吟壯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馬並收藏龍吟壯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