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中眾將全都為陸文龍求情,嶽飛網開一麵,免了陸文龍死罪,降為步卒,帳前聽令。


    其實嶽飛的心裏也是舍不得殺陸文龍的,但為了嚴明軍紀,陸文龍犯了如此大錯,身為主帥必須要做到賞罰分明,將陸文龍官職一降到底,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眾將此時也都替陸文龍高興,至於將陸文龍貶為步卒,大家雖然有些氣不公,可畢竟保全了陸文龍的性命,眾人還是可以接受的。


    牛皋、嶽雲、嚴成方等人還想再勸,被諸葛英製止,看嶽飛表情嚴肅,也不好再多說。


    其實將陸文龍貶為步卒,正是嶽飛和韓世忠的良苦用心。陸文龍歸順之後,便直接官拜都統製,雖然以文龍立下的功勞來看,封官受賞在情理之中,但陸文龍畢竟沒有作為宋將在戰場之上與金軍正麵的激戰拚殺過,這在整個軍營之內是沒有過的先例。


    再者無論是韓世忠還是嶽飛,都是從低級軍官甚至是步卒做起,憑著作戰的英勇和果敢,立功封賞,一步一個台階走到了現在的位置上,這也正是他們在軍中的威望如此之高的原因。


    陸文龍有大將之才,這一點嶽飛和韓世忠已經看出來了,他們也有意將陸文龍培養成主將,這曆練必不可少。


    此刻,韓世忠的心裏十分複雜,斬了陸文龍,那是不可能的,但是陸文龍卻在戰場之上放走了金兀術,這是韓世忠所難以接受的,以至於方才他有些失態。


    為什麽韓世忠會有這麽大的反應?還要從十幾年前說起。


    當年金兵南下,突破長江天險,並攻克臨安門戶建康。宋高宗趙構一向畏金國如虎狼,麵對外邦的入侵,他想的不是如何抵抗,而是一味地逃跑。


    朝中百官則是各執一詞,悲哀的是大多數人都懼怕金國,不敢與戰,甚至到了談金色變,更不用說的抵抗了。


    當時宋軍在麵對金軍之時屢戰屢敗,因此那些主戰派將領的底氣也明顯不足。眼看著朝綱土崩瓦解,韓世忠站了出來。他慷慨說道:“大宋江山大半已淪為敵手,如今若再失江淮,還有何處可去?不如與金決死一戰!”


    韓世忠的話雖然穩住了趙構君臣,可他們還是沒有勇氣直麵金人。此時韓世忠主動請戰,願以死守土,絕不再退半步。


    趙構見韓世忠抗金意誌堅決,便冊封他為浙西製置使,率本部人馬抵抗金兵,而自己卻帶著主張降金的大臣們棄了臨安城,逃到了海上。


    看著自己的皇帝陛下狼狽逃竄的樣子,韓世忠不禁一聲歎息。此時他的韓家軍滿打滿算也隻有八千餘人,而他要麵對的是完顏兀術和他率領的十幾萬金兵。


    但是韓世忠不能退卻,更不能失敗,因為退卻和失敗都會導致臨安的淪陷,整個江淮地區也必將落入敵手,那時候,大宋就真的亡了。


    韓家軍作戰勇敢,戰力強悍,雖然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但他們盡量避免與金軍正麵對決,而是聲東擊西,分而擊之。而由於不熟悉地形,兀術很難抓住機會,一口吃掉韓家軍。


    就這樣,韓世忠率領韓家軍與金軍展開了拉鋸戰。


    建炎四年,韓世忠經數次激戰,終於等來了機會。連日激戰,金軍未能前進半步,完顏兀術失去了耐性,便決定從水路進攻,而韓世忠則正好利用金軍不善水戰,在黃天蕩大破金兵,將兀術的十萬大軍困在斷港一個多月。


    當時,韓世忠奮勇殺敵,而他的夫人梁紅玉則立於船上,為丈夫和韓家軍的將士們擂鼓助戰。韓家軍士氣大振,殺得金軍龜縮港中,不敢應戰。


    兀術率軍屢次突圍無果,又送韓世忠財物和寶馬,意圖賄賂韓世忠,換來出路,但都韓世忠斷然拒絕。兀術無奈之下,隻得下令死守待援,做困獸之鬥。


    此時,金兵軍中已經斷炊,而且又有病疫發生,軍無戰心,士氣低落,隻要韓世忠率軍強攻,金軍必敗,兀術也在劫難逃。但是韓世忠沒有這麽做,麵對兀術的示弱,久經大敵的韓世忠也有些飄飄然,他認定兀術已經成了甕中之鱉,插翅難逃,傳令圍住港口,打算困死金軍。


    當時一直隨夫征戰的梁紅玉苦勸丈夫不可輕敵,應趁金軍無力再戰而一舉擊之,不給金軍喘息之機,遺憾的是韓世忠並沒有采納夫人的建議。


    戰機就是這樣,稍縱即逝。兀術正是抓住這個時機,重金買通了當地的漢人百姓,掘通老灌河,從水道逃往建康。


    韓世忠得知此事,悔不該大意輕敵,又不聽夫人的進言,無奈之下,急忙組織韓家軍追擊。


    兀術率軍打算向建康方向靠攏,不想自己被困期間,建康已被嶽飛率兵攻取。結果在半路上,金軍被嶽家軍痛擊,兀術被迫又向迴敗退,與前來追擊的韓世忠水軍正好碰上。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兀術此時幾乎陷入了絕境,他本想已無生路,卻發現韓世忠的戰船,陣型淩亂,似有漏洞。這也難怪,韓世忠是倉促間下令追擊的,因此戰鬥陣型不可能保持的完整。


    若是一般的對手也就罷了,但當對手是身經百戰的完顏兀術的時候,任何一點疏忽和紕漏都是不允許的。兀術看得仔細,立即下令用火箭齊射宋軍船帆,所有戰船則全速衝擊宋軍船隊。


    韓世忠看到完顏兀術,頓時紅了眼,立即下令務必生擒金兀術。但無奈船隻被燒毀,水上的封鎖也被敵船衝破,加上原本金兵的數量就遠在宋軍之上,韓家軍再無力阻止兀術突圍,隻能任憑兀術在自己的眼前逃走。


    黃天蕩一役,意義非凡,兀術雖逃出包圍,金兵卻損失巨大,不得不主動放棄江南的大片土地,退迴黃河以北。


    韓世忠和他的韓家軍更是名揚天下,不僅痛擊外敵,更是激起了江淮百姓的抗金熱情。“韓世忠大戰黃天蕩,梁紅玉擂鼓戰金山”一時間更是被傳為佳話。但在這大捷的背後,卻是韓世忠深深地自責和後悔。


    他也暗自發誓:終有一天,他要擒得金兀術,以彌補當年的過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吟壯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馬並收藏龍吟壯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