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一家人的熱情和關愛讓陸文龍倍感溫暖。見天色已晚,陸文龍起身告辭,韓世忠夫婦隻道來日方長,也不強留,要送陸文龍。
陸文龍見狀忙道:“兩位是文龍長輩,若送文龍受之有愧,何況既為自家人,又何必如此客氣?”
此時柳瑞雲說道:“既如此,老爺夫人依了便是,就讓瑞雲送將軍出營。”
韓世忠夫婦點了點頭,陸文龍也不再推辭。
柳瑞雲送陸文龍出營,不知為何,這一路上兩個人似乎都不好主動和對方說話。
就這樣,兩個人一前一後,一路無話,等到了韓家軍的營門口,兩人不自覺的停住腳步。
陸文龍迴身看向柳瑞雲,拱了拱手:“有勞柳姑娘相送,在下告辭。”說完就要離開。
柳瑞雲見陸文龍要走,終於開口道:“將軍留步。”
陸文龍一愣,問道:“柳姑娘還有事?”
柳瑞雲一時語塞,她已經知道了陸文龍的身世和遭遇,她是多麽希望自己能夠化解,哪怕是減輕眼前這個憂鬱的少年內心的痛苦和煎熬啊!可是在這樣的場合下,她卻不知如何開口。
見柳瑞雲若有所思,陸文龍也沒有追問,隻是靜靜的看著她,兩人又陷入了沉默。
陸文龍和柳瑞雲是在秀春閣認識的,當時柳瑞雲留給陸文龍的印象十分深刻。在他看來,柳瑞雲是一位舍身取義,有膽有識的奇女子。
此刻柳瑞雲看了一眼陸文龍,發現陸文龍正盯著自己,不覺麵色泛紅,她低頭道:“瑞雲今日來見將軍,是來謝將軍當日冒險將小姐和我送迴宋營。”
陸文龍道:“舉手之勞,柳姑娘不必放在心上,再說先前不是謝過了嗎!”
柳瑞雲又道:“大小姐也本想向將軍道謝,隻是礙於顏麵,羞於相見,將軍何不去看看大小姐?”她已知曉韓陸兩家的婚約之事。
陸文龍搖了搖頭:“不必了,請柳姑娘轉告大小姐,相救之事在下隻是盡自己本分而已,不必言謝。”說完,陸文龍準備迴營。
柳瑞雲緊走幾步,來到陸文龍麵前,深深的看著陸文龍,說道:“將軍大義,瑞雲欽佩之至,如今國家內憂外患,存亡之秋,將軍乃擎天玉柱,望將軍以江山社稷計,以天下蒼生計,驅除韃虜,複我河山。”
聽了這一番話,陸文龍忍不住用敬佩的眼神看向柳瑞雲,眼前的柳瑞雲和韓秀君有太多的不同了。
“柳姑娘之言,文龍銘記於心,文龍雖無姑娘所說之能,卻心存盡忠報國之夙願,此心天地可鑒。”
陸文龍告辭迴營,柳瑞雲目送,心下思緒起伏。
自古美女愛英雄,而悲情英雄則更令人憐愛。此時的柳瑞雲腦海裏不斷的重複著那日在秀春閣的香閨中,陸文龍將她抱在懷中的情景。
從她被擒,又被護送迴營,柳瑞雲對陸文龍越來越好奇。
在兩人方才的交談中,陸文龍起初以在下自稱,最後則以文龍代之,這個稱唿上的變化不僅拉近了兩人的關係,也讓柳瑞雲的那顆芳心微微一顫。
柳瑞雲送走了陸文龍,一時間心緒難平,迴來的路上,陸文龍的身影一直浮現在她的腦海之中。
走到自己營帳外的時候,卻看到韓秀君滿是期待的等著自己迴來,不過當她看到柳瑞雲一個人迴來時,臉上掠過一絲失望,韓秀君臉上的變化自然逃不過柳瑞雲的眼睛。
“姐姐怎麽才迴來?讓人家好等。”韓秀君似乎有些不高興。
柳瑞雲一笑:“妹妹是在等我,還是在等那個人?”
韓秀君哼了一聲:“誰要等他!”
柳瑞雲故意說道:“我隻道是那個人,妹妹說的他又是誰啊?”
韓秀君意識到自己說走了嘴,又知道辯不過柳瑞雲,就白了一眼:“姐姐就知道取笑人,自己還不是急著去見人家。”
柳瑞雲倒也不生氣:“我確是要去見他,那又怎樣?好過有的人明明想見,卻故意不見,到頭來人家走了,自己隻能暗裏生悶氣。”
被這麽一說,韓秀君滿麵羞紅:“哼,不理你了。”說著一跺腳,進帳去了。
柳瑞雲也跟著進來,自迴來後,姐妹兩個住在同一個寢帳。
韓秀君自顧自的生著悶氣,柳瑞雲心下想著陸文龍,姐妹倆誰也沒有說話,直到躺下。
韓秀君還沒有消氣,背對著柳瑞雲,此時柳瑞雲也是難以入睡。
好一會兒,柳瑞雲問道:“妹妹想著他,為何不願去見他?”
韓秀君道:“誰說人家想他?他有什麽好的?”不過這次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
柳瑞雲知道她是嘴硬,俯身湊到韓秀君的耳邊,低聲道:“妹妹瞞得了旁人,卻瞞不了我,就算是瞞得了我,怕是也瞞不了妹妹自己的心意。”
一句話說的韓秀君陷入了沉思,對於陸文龍,她可是一點也不陌生,從大鬧秀春閣,到兩軍陣前被擒,再到被烏天鼎暗中護送迴營,韓秀君對陸文龍的態度也有了改觀。
直到韓世忠和梁紅玉對她說起當年韓陸兩家的婚約以及陸文龍的身世,韓秀君才算是對陸文龍有了些了解,這幾日韓秀君聽的想的全是這個陸文龍。當韓世忠和梁紅玉向她提起了十幾年前指腹為婚的事,陸文龍的身影在她的心裏便是揮之不去。
這個懷春少女曾經無數次的幻想著自己指腹為婚的夫君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但她卻沒有想到陸文龍就是那個人。論樣貌,陸文龍是英俊瀟灑,玉樹臨風,論武功,更是勇冠三軍,無人能敵,試問如此英雄怎能不讓她動心?
可是姑娘家往往口是心非,心裏喜歡的不得了,嘴上卻說不喜歡,韓秀君正是如此。
幾日來,韓秀君時常待在母親身邊,盼著陸文龍來,偏偏今日不在,這陸文龍卻不請自來。
梁紅玉差人來喚她的時候,韓秀君滿心歡喜,可想到自己在兩軍陣前被陸文龍擒獲,而當日她又把陸文龍罵的好苦,後來人家卻又冒險救了她,怎麽說都是自己理虧,因此就更是羞於去見陸文龍了。
別看秀君在軍中長大,平日裏也有些男孩子性格,可終歸還是個姑娘家。
羞於情,又悅於情。
陸文龍見狀忙道:“兩位是文龍長輩,若送文龍受之有愧,何況既為自家人,又何必如此客氣?”
此時柳瑞雲說道:“既如此,老爺夫人依了便是,就讓瑞雲送將軍出營。”
韓世忠夫婦點了點頭,陸文龍也不再推辭。
柳瑞雲送陸文龍出營,不知為何,這一路上兩個人似乎都不好主動和對方說話。
就這樣,兩個人一前一後,一路無話,等到了韓家軍的營門口,兩人不自覺的停住腳步。
陸文龍迴身看向柳瑞雲,拱了拱手:“有勞柳姑娘相送,在下告辭。”說完就要離開。
柳瑞雲見陸文龍要走,終於開口道:“將軍留步。”
陸文龍一愣,問道:“柳姑娘還有事?”
柳瑞雲一時語塞,她已經知道了陸文龍的身世和遭遇,她是多麽希望自己能夠化解,哪怕是減輕眼前這個憂鬱的少年內心的痛苦和煎熬啊!可是在這樣的場合下,她卻不知如何開口。
見柳瑞雲若有所思,陸文龍也沒有追問,隻是靜靜的看著她,兩人又陷入了沉默。
陸文龍和柳瑞雲是在秀春閣認識的,當時柳瑞雲留給陸文龍的印象十分深刻。在他看來,柳瑞雲是一位舍身取義,有膽有識的奇女子。
此刻柳瑞雲看了一眼陸文龍,發現陸文龍正盯著自己,不覺麵色泛紅,她低頭道:“瑞雲今日來見將軍,是來謝將軍當日冒險將小姐和我送迴宋營。”
陸文龍道:“舉手之勞,柳姑娘不必放在心上,再說先前不是謝過了嗎!”
柳瑞雲又道:“大小姐也本想向將軍道謝,隻是礙於顏麵,羞於相見,將軍何不去看看大小姐?”她已知曉韓陸兩家的婚約之事。
陸文龍搖了搖頭:“不必了,請柳姑娘轉告大小姐,相救之事在下隻是盡自己本分而已,不必言謝。”說完,陸文龍準備迴營。
柳瑞雲緊走幾步,來到陸文龍麵前,深深的看著陸文龍,說道:“將軍大義,瑞雲欽佩之至,如今國家內憂外患,存亡之秋,將軍乃擎天玉柱,望將軍以江山社稷計,以天下蒼生計,驅除韃虜,複我河山。”
聽了這一番話,陸文龍忍不住用敬佩的眼神看向柳瑞雲,眼前的柳瑞雲和韓秀君有太多的不同了。
“柳姑娘之言,文龍銘記於心,文龍雖無姑娘所說之能,卻心存盡忠報國之夙願,此心天地可鑒。”
陸文龍告辭迴營,柳瑞雲目送,心下思緒起伏。
自古美女愛英雄,而悲情英雄則更令人憐愛。此時的柳瑞雲腦海裏不斷的重複著那日在秀春閣的香閨中,陸文龍將她抱在懷中的情景。
從她被擒,又被護送迴營,柳瑞雲對陸文龍越來越好奇。
在兩人方才的交談中,陸文龍起初以在下自稱,最後則以文龍代之,這個稱唿上的變化不僅拉近了兩人的關係,也讓柳瑞雲的那顆芳心微微一顫。
柳瑞雲送走了陸文龍,一時間心緒難平,迴來的路上,陸文龍的身影一直浮現在她的腦海之中。
走到自己營帳外的時候,卻看到韓秀君滿是期待的等著自己迴來,不過當她看到柳瑞雲一個人迴來時,臉上掠過一絲失望,韓秀君臉上的變化自然逃不過柳瑞雲的眼睛。
“姐姐怎麽才迴來?讓人家好等。”韓秀君似乎有些不高興。
柳瑞雲一笑:“妹妹是在等我,還是在等那個人?”
韓秀君哼了一聲:“誰要等他!”
柳瑞雲故意說道:“我隻道是那個人,妹妹說的他又是誰啊?”
韓秀君意識到自己說走了嘴,又知道辯不過柳瑞雲,就白了一眼:“姐姐就知道取笑人,自己還不是急著去見人家。”
柳瑞雲倒也不生氣:“我確是要去見他,那又怎樣?好過有的人明明想見,卻故意不見,到頭來人家走了,自己隻能暗裏生悶氣。”
被這麽一說,韓秀君滿麵羞紅:“哼,不理你了。”說著一跺腳,進帳去了。
柳瑞雲也跟著進來,自迴來後,姐妹兩個住在同一個寢帳。
韓秀君自顧自的生著悶氣,柳瑞雲心下想著陸文龍,姐妹倆誰也沒有說話,直到躺下。
韓秀君還沒有消氣,背對著柳瑞雲,此時柳瑞雲也是難以入睡。
好一會兒,柳瑞雲問道:“妹妹想著他,為何不願去見他?”
韓秀君道:“誰說人家想他?他有什麽好的?”不過這次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
柳瑞雲知道她是嘴硬,俯身湊到韓秀君的耳邊,低聲道:“妹妹瞞得了旁人,卻瞞不了我,就算是瞞得了我,怕是也瞞不了妹妹自己的心意。”
一句話說的韓秀君陷入了沉思,對於陸文龍,她可是一點也不陌生,從大鬧秀春閣,到兩軍陣前被擒,再到被烏天鼎暗中護送迴營,韓秀君對陸文龍的態度也有了改觀。
直到韓世忠和梁紅玉對她說起當年韓陸兩家的婚約以及陸文龍的身世,韓秀君才算是對陸文龍有了些了解,這幾日韓秀君聽的想的全是這個陸文龍。當韓世忠和梁紅玉向她提起了十幾年前指腹為婚的事,陸文龍的身影在她的心裏便是揮之不去。
這個懷春少女曾經無數次的幻想著自己指腹為婚的夫君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但她卻沒有想到陸文龍就是那個人。論樣貌,陸文龍是英俊瀟灑,玉樹臨風,論武功,更是勇冠三軍,無人能敵,試問如此英雄怎能不讓她動心?
可是姑娘家往往口是心非,心裏喜歡的不得了,嘴上卻說不喜歡,韓秀君正是如此。
幾日來,韓秀君時常待在母親身邊,盼著陸文龍來,偏偏今日不在,這陸文龍卻不請自來。
梁紅玉差人來喚她的時候,韓秀君滿心歡喜,可想到自己在兩軍陣前被陸文龍擒獲,而當日她又把陸文龍罵的好苦,後來人家卻又冒險救了她,怎麽說都是自己理虧,因此就更是羞於去見陸文龍了。
別看秀君在軍中長大,平日裏也有些男孩子性格,可終歸還是個姑娘家。
羞於情,又悅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