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明兵在旁邊的箱子上鋪上一層薄毛毯,楊老則是把手中的《平安帖》小心的放了上。
眾人圍了上來,仔細的端詳著這幅《平安帖》。
縱二十多厘米,橫十幾公分,材質為硬黃紙,字體為草書。
周圍空白處蓋有密密麻麻幾十個印章,甚至一旁還有好幾位名人的提名,其中甚至不乏歐陽修這樣的大文豪題名。
保存的不是很完好,其中有好幾個字已經模糊的看不清了,不過從整體上來看還是挺不錯的。
楊老癡迷的打量著眼前的《平安帖》,仔細研究著紙上文字的一撇一捺,雖然短短二十幾字,可也讓楊老研究了好久。
過了好一會楊老才滿意的抬起了頭,指著箱子上的《平安帖》介紹道:“雖然隻有寥寥二十幾字,但用筆峻利,沉著瀟灑,俊宕清健,體勢豐滿,尤其是尖筆的起訖牽帶,豐富多變,飽滿完整,實為草書楷則。”
“王羲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對後世影響深遠。”
說完又有些可惜的歎了口氣,對著石凡解釋道:“由於年代的久遠,王羲之的真跡早已不存於世,唐代的精摹本,曆來已被當作真跡看待。”
“這本《平安帖》想來也可能是個高摹本,畢竟王羲之的那個年代離我們太過久遠,近1700年的時間,足以泯滅當時大部分的文字真跡。”
“雖說當時也有很少一部分可以保存至今的書籍,可其中要是有王羲之的真跡能流傳下來,也是千難萬難的。”
“這件就算不是真跡,可有這麽多名人的提名與印章,那也是件不可多得的珍品,完全不下於前幾年嘉德拍賣的那件高摹本。”
石凡算是聽明白了楊老話中的意思,他的這本《平安帖》有很大的可能是古時的高摹本。
上麵明顯有歐陽修的提名,最起碼也是宋以前的。
石凡不是很在意這本《平安帖》的真假,無論真假他都會妥善保管的,當然如果是真跡的話那就更好了。
看完這本《平安帖》馬爺三人紛紛表示這趟來的太值了,不僅見識了世界少有的鬼穀子下山元青花瓷罐,更是見識到了這本王羲之的《平安帖》,已經不虛此行了。
楊老小心的把攤在木箱上的《平安帖》圈了起來,從新放迴紙筒中。
石凡示意明兵把最後一個木箱也給打開。
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接下來會是件什麽寶物了。
明兵上前小心的打開了眼前隻有三四十公分大小的小木箱子。
眾人紛紛好奇的向著裏麵看去。
入目是一件十幾公分直徑的小碗,呈淡天青色,表麵有細小紋片。
不等石凡仔細觀察,旁邊就傳來了馬爺三人的驚唿:“天呐!這是汝窯天青釉碗。”
疑惑的則過頭,看了看有些驚訝的三人,再次迴頭仔細的打量著小木箱中的瓷碗。
看著是挺精致的,可不明白三人為什麽有這麽大的反應,難道又是一件稀世珍寶,可它畢竟隻是個小碗罷了。
石凡側頭看著還在驚訝中的三人開口道:“馬爺!要不麻煩你,再給我們介紹介紹?”
馬爺很快反應過來,緩了緩也不說話,伸手小心的把箱子中的小碗拿了出來,上下仔細的觀察著。
看了好一會,這才開口道:“這是件傳世的珍寶,宋汝窯天青釉碗。”
頓了頓,怕石凡不清楚汝窯的具體情況,便又介紹道:“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因窯址位於宋時天南汝州境內而得名。”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華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它始於唐朝,盛於北宋,衰於南宋。”
“汝瓷以釉取勝,表麵隱現出一種柔和含蓄的光澤,它既不同鈞瓷的乳光,也不同哥窯的脂光,而是一種類似古玉般內蘊的光澤。”
“宋朝時的汝窯主要供宮中禦用,宮中撿剩下的,才允許賣出,所以顯得極為珍貴。”
“到了清朝更是宮中禦用,民間已經少有流傳了。”
“流傳至今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僅67件半,其中的半件還是修複後的汝瓷。”
“國內目前一共有50件完整的和半件修複後的汝瓷,其餘17件則流落到了國外。”
“當然全世界不會隻有這67件,肯定還會有一些未知的汝窯,在其他一些私人收藏家手中。”
“就算是這樣,我想全世界也不會超過一百件的真品,可想而知汝瓷的珍貴程度。”
石凡幾人聽著馬爺的介紹,又是一陣目瞪口呆。
他也沒想到,二爺爺給自己留下的物件,一件比一件珍貴,這件宋汝窯天青釉碗,可是完全不遜於之前的那兩個。
這裏還隻是打開的三個木箱,抬眼看了看四周,還有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木箱子沒有打開。
這裏還得有多少件稀世珍寶,當然也不可能全都是像這三件的品相,哪怕隻有十分之一就已經很可怕了。
當然和國家博物館沒法比,但也絕對是國內少有的私人收藏了。
馬爺把玩著手中的天青釉碗,翻到背麵發現碗底還有留字。
上麵是首詩,署有乾隆丁酉仲春禦題,並鈐有“古香”、“太樸”二印。
馬爺仔細的看完之後更是激動,小心的把碗口朝下,放在了薄毛毯上,對著楊老兩人叫道:“過來看看,這是還有乾隆禦題詩。”
馬爺話音剛落,二老就把頭湊了過來,可惜上麵的字太小,隻好把隨身攜帶的放大鏡拿了出來,湊到眼前仔細的觀摩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兩人嘖嘖有聲道:“沒錯!這就是乾隆的禦題詩。”
說完轉身羨慕的看著石凡:“小友好運道啊!這麽珍貴的宋汝窯天青釉碗,居然還有乾隆的禦題詩,這件寶貝不管放在哪裏都是件鎮館之寶啊!”
說完不理會石凡的反應,側頭繼續研究起了眼前的天青釉碗。
眾人圍了上來,仔細的端詳著這幅《平安帖》。
縱二十多厘米,橫十幾公分,材質為硬黃紙,字體為草書。
周圍空白處蓋有密密麻麻幾十個印章,甚至一旁還有好幾位名人的提名,其中甚至不乏歐陽修這樣的大文豪題名。
保存的不是很完好,其中有好幾個字已經模糊的看不清了,不過從整體上來看還是挺不錯的。
楊老癡迷的打量著眼前的《平安帖》,仔細研究著紙上文字的一撇一捺,雖然短短二十幾字,可也讓楊老研究了好久。
過了好一會楊老才滿意的抬起了頭,指著箱子上的《平安帖》介紹道:“雖然隻有寥寥二十幾字,但用筆峻利,沉著瀟灑,俊宕清健,體勢豐滿,尤其是尖筆的起訖牽帶,豐富多變,飽滿完整,實為草書楷則。”
“王羲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對後世影響深遠。”
說完又有些可惜的歎了口氣,對著石凡解釋道:“由於年代的久遠,王羲之的真跡早已不存於世,唐代的精摹本,曆來已被當作真跡看待。”
“這本《平安帖》想來也可能是個高摹本,畢竟王羲之的那個年代離我們太過久遠,近1700年的時間,足以泯滅當時大部分的文字真跡。”
“雖說當時也有很少一部分可以保存至今的書籍,可其中要是有王羲之的真跡能流傳下來,也是千難萬難的。”
“這件就算不是真跡,可有這麽多名人的提名與印章,那也是件不可多得的珍品,完全不下於前幾年嘉德拍賣的那件高摹本。”
石凡算是聽明白了楊老話中的意思,他的這本《平安帖》有很大的可能是古時的高摹本。
上麵明顯有歐陽修的提名,最起碼也是宋以前的。
石凡不是很在意這本《平安帖》的真假,無論真假他都會妥善保管的,當然如果是真跡的話那就更好了。
看完這本《平安帖》馬爺三人紛紛表示這趟來的太值了,不僅見識了世界少有的鬼穀子下山元青花瓷罐,更是見識到了這本王羲之的《平安帖》,已經不虛此行了。
楊老小心的把攤在木箱上的《平安帖》圈了起來,從新放迴紙筒中。
石凡示意明兵把最後一個木箱也給打開。
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接下來會是件什麽寶物了。
明兵上前小心的打開了眼前隻有三四十公分大小的小木箱子。
眾人紛紛好奇的向著裏麵看去。
入目是一件十幾公分直徑的小碗,呈淡天青色,表麵有細小紋片。
不等石凡仔細觀察,旁邊就傳來了馬爺三人的驚唿:“天呐!這是汝窯天青釉碗。”
疑惑的則過頭,看了看有些驚訝的三人,再次迴頭仔細的打量著小木箱中的瓷碗。
看著是挺精致的,可不明白三人為什麽有這麽大的反應,難道又是一件稀世珍寶,可它畢竟隻是個小碗罷了。
石凡側頭看著還在驚訝中的三人開口道:“馬爺!要不麻煩你,再給我們介紹介紹?”
馬爺很快反應過來,緩了緩也不說話,伸手小心的把箱子中的小碗拿了出來,上下仔細的觀察著。
看了好一會,這才開口道:“這是件傳世的珍寶,宋汝窯天青釉碗。”
頓了頓,怕石凡不清楚汝窯的具體情況,便又介紹道:“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因窯址位於宋時天南汝州境內而得名。”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華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它始於唐朝,盛於北宋,衰於南宋。”
“汝瓷以釉取勝,表麵隱現出一種柔和含蓄的光澤,它既不同鈞瓷的乳光,也不同哥窯的脂光,而是一種類似古玉般內蘊的光澤。”
“宋朝時的汝窯主要供宮中禦用,宮中撿剩下的,才允許賣出,所以顯得極為珍貴。”
“到了清朝更是宮中禦用,民間已經少有流傳了。”
“流傳至今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僅67件半,其中的半件還是修複後的汝瓷。”
“國內目前一共有50件完整的和半件修複後的汝瓷,其餘17件則流落到了國外。”
“當然全世界不會隻有這67件,肯定還會有一些未知的汝窯,在其他一些私人收藏家手中。”
“就算是這樣,我想全世界也不會超過一百件的真品,可想而知汝瓷的珍貴程度。”
石凡幾人聽著馬爺的介紹,又是一陣目瞪口呆。
他也沒想到,二爺爺給自己留下的物件,一件比一件珍貴,這件宋汝窯天青釉碗,可是完全不遜於之前的那兩個。
這裏還隻是打開的三個木箱,抬眼看了看四周,還有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木箱子沒有打開。
這裏還得有多少件稀世珍寶,當然也不可能全都是像這三件的品相,哪怕隻有十分之一就已經很可怕了。
當然和國家博物館沒法比,但也絕對是國內少有的私人收藏了。
馬爺把玩著手中的天青釉碗,翻到背麵發現碗底還有留字。
上麵是首詩,署有乾隆丁酉仲春禦題,並鈐有“古香”、“太樸”二印。
馬爺仔細的看完之後更是激動,小心的把碗口朝下,放在了薄毛毯上,對著楊老兩人叫道:“過來看看,這是還有乾隆禦題詩。”
馬爺話音剛落,二老就把頭湊了過來,可惜上麵的字太小,隻好把隨身攜帶的放大鏡拿了出來,湊到眼前仔細的觀摩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兩人嘖嘖有聲道:“沒錯!這就是乾隆的禦題詩。”
說完轉身羨慕的看著石凡:“小友好運道啊!這麽珍貴的宋汝窯天青釉碗,居然還有乾隆的禦題詩,這件寶貝不管放在哪裏都是件鎮館之寶啊!”
說完不理會石凡的反應,側頭繼續研究起了眼前的天青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