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三十八章東洋西洋


    顫了一下,這下,可不知道誰又要倒大黴了。


    ……


    ***的內戰爆發的是如此快速,就在4月下旬,中國與奧斯曼帝國、沙俄帝國分別簽訂條約不久,***國內的內戰就突然間爆發。


    中國與奧斯曼帝國,簽訂了《中奧友好合作條約》,雙方協定,本著友誼互助之精神,兩國港口有義務為對方商船、軍用船隻提供補給等必要幫助,兩國互派常駐大使,奧斯曼帝國在中國北京設使館,中國則在伊斯坦布爾和勃薩羅兩地分別設總領事館和領事館,中國和奧斯曼帝國各派陸軍軍官團進入對方軍隊交流學習,如此等等等等。


    伊斯坦布爾為奧斯曼帝國首都,橫跨歐亞大陸,黑海進入地中海之咽喉,以現今交通條件,自然是屬於歐洲,屬於地中海。


    勃薩羅即是伊拉克波斯灣港口城市巴士拉,由巴士拉可進阿拉伯海、印度洋,屬於亞洲。


    葉昭在這兩個城市設立領事館,自然是因為其重要性。


    而根據條約,看似中國艦隊在波斯灣甚至地中海都有了補給點,實則不然,馬六甲牢牢控製在英國人手中,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都不可能。


    這裏還不是說英國人阻礙你,而僅僅是補給問題,隻要英國控製下各殖民港口不允許你艦隊補給,不說糧食淡水,隻說動力,僅僅靠著輔助運煤船供給煤炭,海軍想進入印度洋、阿拉伯海再停靠巴士拉是十分艱難的。


    所以說,這個條約關於港口補給一項更多的是象征意義,可能對於商船更適用。


    至於互派軍官交流團,葉昭是希望平遠軍將領能走出看一看,主要還是漲漲見識,見識下世界各國不同的軍隊風格和治軍方式。


    這也將是中***人第一次進入歐洲,畢竟與普魯士的交流更多的是單方麵,由普魯士派出將領來講武堂授課以及參與帝***校教材的編審。


    中國與奧斯曼帝國的條約不管是實際意義更大還是象征意義更大一些,總之定然刺痛了俄國人敏感的神經,在俄國人看來,中國與奧斯曼帝國結盟來對抗它的意圖很明顯。


    可就在這個條約簽訂不久,一直與俄國人唇槍舌劍寸土必爭的中國談判團突然主動送出善意,願意無條件釋放所有俄國戰俘。


    於是,兩國間的中亞西亞和平草約很快簽訂,雙方在中亞西亞停止敵對狀態,中國無條件釋放所有俄國戰俘(甚至包括中國內戰時被抓捕的俄國戰俘),而兩國都同意中亞西亞兩國國境,由俄國奧倫堡總督與中國北突厥辦事大臣勘定。


    簽訂和約的當天,布林子爵便離開北京迴國述職,想來,他大大的鬆了口氣,最難熬的日子終於過去,而他,對中國這個燙手山芋、這個傷心地,隻怕再也不想記得,隻想快些迴國,重新爭取沙皇的信任和支持。


    而就在中俄中亞西亞和平條約剛剛簽訂之日,***國內,內戰爆發。


    戰爭並不是中國人挑起的。現今***國內,“蘭學”、“中國學”、“革新”、“武士”、“資產階級商人”、“民族主義者”等等各種各樣的矛盾積累已久,早就取代了原來開國和攘夷之爭,而在中國人的壓迫下,天皇和幕府的無力又令一些大名浮想聯翩。


    新撰組在政府血腥鎮壓下,新任組長土方歲三對幕府和天皇的軟弱倍感悲觀失望,更聽聞天皇準備接受中國人的提議,降稱為***國國王。(實際上,這個消息是中國人散播的)。


    土方歲三深受打擊,隨即聯絡誌士,北上蝦夷箱館,攻克西洋式武裝城堡“五棱廓”,號召天下誌士建立自由之***國,“將中國人趕出***四島”,立時誌士景從,匯聚了四五千名武裝,多是反抗中國之武裝組織成員,隨即成立“蝦夷共和國”,土方歲三被選舉為大總統,同時土方歲三照會英、法、俄三國,請求三國承認和支持。


    蝦夷,即是北海道。


    武士叛亂,幕府自然詔令各藩討伐,誰知道,臨近北海道的出羽國六鄉、岩城、鶴崗三藩大名宣布廢除武士製度,由三藩最強大的鶴崗藩大名酒井慶義任將軍,組成聯軍討伐幕府。


    鶴崗藩本來實力並不強勁,但這些年酒井慶義鼓勵貿易,解放商人地位,也熱衷於請中國人來投資,不過酒井慶義並不是親中派,而是純粹從利益出發,才與中國商人合作,在他這些年經營下,鶴崗藩漸漸成為本州島東南強藩,眼見國內亂局橫生,野心勃勃的酒井慶義開始了上京之路。


    與出羽臨近的長岡藩藩主牧野忠訓是對幕府最忠心耿耿之大名,他與家老河井繼之助建立越後四國聯軍,與倒幕三藩爆發了激烈的戰爭。


    消息一條條傳來,葉昭心說,果然來了。


    對於各屬國,葉昭態度很明確,“共存共榮”,這並不是***人所說的共存共榮,而是真正的以中國為龍頭帶動他們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甚至包括思想解放。朝鮮、越南、老撾甚至***,莫不從中國的發展中受益,緬甸和泰國距離遙遠,但自也受到了有限度的影響。


    屬國中,曆史聯係使然,朝鮮、越南、老撾對中國最為忠誠,其餘屬國葉昭也希望隨著價值觀的輸入,其都會漸漸認同中原文化,成為亞東、亞南區域聯盟的一份子,這個聯盟,現今自然是天朝宗主國與屬國的關係,但隨著各屬國民眾思想解放,有了自主意識,就會很健康的轉變為以中國為主導的盟國關係。


    英聯邦五十多個國家,文化色彩各異,除了澳大利亞等完全由英國殖民者建立起來的國家,英國對其聯邦各民族大多數是殖民統治,遠隔重洋,而且文化感認同極為薄弱,盡管如此,以英女王為最高元首的英聯邦仍然存在,甚至英女王同時也是其聯邦主權國家十幾個國家的元首。


    而以中國文明在亞東、亞南一地的影響,隻要帝國的政策保持連貫性,葉昭不認為與其它盟國會反目成仇。在將來,形成一個中國為龍頭、比歐盟還聯係緊密的經濟共同體幾乎是完全可以預見的結果。


    隻是唯一不放心的便是***了,因為***和朝鮮、越南等國家不同,自元滅宋後,***人便不再敬畏中原文明,更因為侵略朝鮮曾經與大明交鋒,這若放在唐宋期間,幾乎難以想象。


    ***對中原,是沒有屬國心態的,現今中國雖然以強大的武力壓迫著它,但若如同對待朝鮮、越南等國一樣,武裝其新軍帶動其經濟發展,若幹年後,隻怕其又會升起爭霸亞東之心。


    所以,在令其融入亞東秩序前,將其馴服成為後院沒有威脅的存在很有必要。


    為了保持其分裂狀態,這些年中國都在***架設代理人,扶持親中大名,***國內,各種矛盾各種衝突極為混亂,而現今,隨著中國的威壓,各種矛盾大有一起爆發之勢。


    為什麽要現在開始解決***這個頑疾,建立亞東聯盟對抗俄國是一方麵,此外就是,睦仁太子眼見便要登上天皇之位,也就是明治天皇。


    孝明天皇身體越來越不好,而睦仁,也就是未來的明治,是一位極有魄力的君主,在他真正登上政治舞台前,開始解決***之事應該更為容易。


    以土方歲三為首的仇中派跑去北海道成立共和國倒是出乎葉昭的意料,心說倒是都看上北海道了。因為葉昭知道,明治維新戰爭幕府派失敗後,一部分忠於幕府之誌士便跑去北海道建立共和國,自選大總統。不過那時幕府大勢已去,幾千叛軍隻堅持了不到半年就被倒幕派撲滅。


    葉昭不知道的是,曆史上建立蝦夷共和國的重要幹將便有這新撰組組長土方歲三,大總統則是當時的幕府海軍副總裁榎本武揚,不過現今榎本武揚已經戰死於當年中國人襲擊長崎海軍傳習所一役。


    “北海道共和國?”葉昭翻看著***來的電文,眉頭微蹙。


    李小村笑道:“這倒是個好機會,將其一網打盡。”


    葉昭搖搖頭,說道:“容我想想。”


    ………………………………………………………………………………………………………………………


    這個月***真糾結,每天都這麽危險,幾票就掉下去,一天不喊都不行,暈倒了,還有***的兄弟投一票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老婆是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錄事參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錄事參軍並收藏我的老婆是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