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南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千年古鎮,隱匿在江南的青山綠水之中,不管你從何方,定要跨千山,越萬水,方能到達這座夢裏江南、山中古鎮!
昌南古鎮,群山環繞,一水穿城,是山城,也是水鄉。市臨江畔,城在林中。一江兩岸,山水相融,延綿百裏,風景如畫!
這錦繡昌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祖祖輩輩,前仆後繼,以瓷為生,為瓷而生,曆經千年,把這個窮鄉僻壤,山中小鎮,打造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瓷都、至高無上的藝術殿堂。窯燒千年,薪火相傳,名噪天下!
千年以來,別說國人,就連金發碧眼的外國人,手裏把玩著精美的瓷器,都會對瓷器的產地,遙遠的東方國度,一個叫昌南的小鎮產生遐想,心向而神往之。
著名學者曾盛讚昌南言,“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
古鎮東郊有一所昌南大學是全球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藝術高等學府。人才薈萃,聲名遠播。大學內,身懷絕技的國家級藝術大師無數。
當年,黎鈞的女兒黎霖,學的是美術專業,成績優異,同時被國內多所大學錄取。
黎鈞擔心女兒遠赴昌南,不服水土,建議女兒就近上省城的西湖美術學院,學校離家近,這來來去去也方便。再說,一省之內,飲食習慣差不多,生活上也好照應。
可黎霖沒有聽從父親的勸導,因為,昌南是她心目中的藝術聖地,她毅然放棄了近在家門口的西湖美術學院,懷著虔誠的心情,不遠千裏,欣然遠赴昌南求學。
很多年以後,黎鈞對女兒做出的這個選擇,糾結於心,耿耿於懷,每次想起,皆是一把心酸淚!心中就如同一鍋煮沸的五味雜陳,熱燙翻滾。隻歎世間沒有後悔藥,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可以重新迴頭到那個抉擇點上,那麽,無論說什麽,他也斷然不會讓女兒踏上去昌南的求學之路。
可是,人生不能重來,失而不可複得!
黎鈞時常一個人黯然神傷,屢次跟女兒酸溜溜的說起,“當年叫你不要去昌南,你偏偏固執。弄得現在我把老婆都弄丟了!”
……
閑言少敘,且看正文:
丁黎平是一名大巴車上的售票員。行經路線是,從昌南至沿海越城,兩城相距有千裏之遙,他隨著大巴車往返於兩城之間,兩天一個來迴,早上從昌南西站發車,到傍晚才到達越城。在越城住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七點再返迴昌南。
旁人羨慕說,“這工作好!每天都在車上,就像旅行一樣,閑來無事就可以坐在窗邊看車外的風景,悠閑自在。”
其實,這工作是一份苦差,挺費神的。
單單一個隨車電話就可以把人吵得寢食難安。節假日手機驟響個不停,就跟熱線似的,打來電話前來問訊、訂座的絡繹不絕,一天要接幾百個電話,吵得人頭昏腦脹,腦袋開花。也許疲憊不堪,剛合上眼,手機就響了;也許剛扒了兩口飯、飯還含在嘴裏,手機又響了,電話一個一個接踵而至,響個不停,而且很多事情,三言兩語還說不清楚,挺鬧心的,吵得人心煩意亂,連想眯一會、想清淨點吃頓飯的功夫都沒有。
清晨根本不需要鬧鍾,天不亮就有乘客打電話把你從睡夢中吵醒。最惱人的是,半夜三更忽被電話吵醒,人就跟夢遊似的,雙眼睜不開,迷迷糊糊接起電話,腦袋嗡嗡的都要爆炸!
晚上,丁黎平得了半刻閑,去和朋友打麻將,沒玩兩把就被朋友趕下牌桌,個個都嫌他手機吵,響個不停,思考出牌的時候,吵得人都要精神崩潰。朋友不耐煩的讓他把手機關了,丁黎平說,“這可不行!這樣就違背職業道德!”
平時,丁黎平看似悠閑的坐在那裏,其實內心繃得緊緊的,車上細細碎碎、繁瑣的事情太多,坐車的,送客的,捎帶包裹的,有萬千囑咐,心中不是惦著這個,就是惦著那個,生怕有什麽遺漏。
在車上,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幾十件事情纏身,有時候,丁黎平一個人神經質似的自言自語叨念,自我加深印象,哪個路口要上客,哪裏又要下客,中途哪個路口又要下貨,丁黎平就跟上好發條的鬧鍾一樣,事事在心,到點就要驚覺,一個激靈一躍而起,根本不允許遺忘,高速不能倒車,不能掉頭,稍有差池,把乘客帶過頭了,那就麻煩了。
每天在路邊候車的乘客,都不是省油的燈,有心急的,一分鍾催一個電話,不停的問,‘’車到了哪裏?‘’,‘’怎麽還沒到?‘’,‘’現在又到了哪裏?‘’…催得人要死!
又有“屌大似龍船頭”的,不知道隻有“人等車”,沒有“車等人”的,約好了時間,車到了,他人還沒來,你急得跳腳,他還不慌不忙,車停路邊,一大車人望眼欲穿,久久他才姍姍來遲。他對自己的遲到毫無歉意之感,還振振有詞的自我辯護。
還有的旅客真的就把自己當上帝了,他把丁黎平當鬧鍾使,要丁黎平早起提前一個小時打電話叫他起床。而後又吩咐,說他就住在路邊的某某酒店,等快到了,提前十分鍾跟他打電話,他便下樓。丁黎平兢兢業業,一一照辦,把旅客養成了依賴性,等車到了酒店門口,卻仍不見人影,丁黎平打電話過去,旅客慢條斯理的接起,說道,“哦!哦!馬上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是,等了老半天還不見蹤影,再打電話過去一問,他不是丟三落四忘了東西,迴頭取物,就是車來了忽然感覺尿急,又要上廁所。弄得一大車人都不耐煩,紛紛大罵,“媽的!這人坐車是不是還指望雇個八抬大轎,把他抬下來!真當是伺候祖宗啊!”
春運、暑運期間,客流量大增,事情更加紛亂如麻,丁黎平就忙的跟陀螺似的,累的跟孫子似的。感覺自己就像是被人唿來喚去的店小二,長了一雙飛毛腿,還不夠使。他手忙腳亂,焦頭爛額,往往接著電話同一時間還要做好幾件事情。他常常一邊接電話,一邊還要和跟前的旅客手語;剛鑽進行李艙碼放行李,口袋裏手機又響了。關鍵是很多事情在電話裏根本說不清楚,人與人之間最難的是在電話裏溝通。
丁黎平的生意廣闊,這附近方圓百裏的人要坐車都聯係他。這十裏八鄉,一村一方言,隔一座山,跨一條河,言語都不相通。你要跟昏朽的老大爺、足不出戶的老太太在電話裏說清楚一件事情簡直比登天還難。
也有年紀不是很大的人,說起話來不著邊際,思維混亂無厘頭,跟你說東扯西,答非所問,叫你屏氣凝神,豎起耳朵來聽,都難猜其意。
而乘車之人,一般都是初來乍到,分不清東西南北,哪裏上車一概不知,哪裏下車一概不曉,問他現在哪裏?他茫然四顧,找不到北,隻會可笑而無奈的告訴你他在紅綠燈旁,一會又說他在大樹下,一會又說他在公交車站台等,殊不知,沿途有數不清的紅綠燈,有成千上萬棵大樹,坐標不明確,你到哪裏去尋人?很多時候,都是相隔咫尺,兜兜轉轉,人找不到車,車找不到人,你要與其交流,簡直是雞同鴨講,別扭的很,揪心的很,急得人額頭冒汗,扯破嗓門!
丁黎平每天都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正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霸座的,脫鞋的,抽煙的,開天窗的,這個說冷,那個道熱的,剛出服務區便稱尿急要你停車撒尿的…胡攪蠻纏,無理取鬧的乘客常有。這些年,沒有被莫名其妙的人和事氣死,算是萬幸。
這個服務行業,不允許人有脾氣。顧客是上帝,顧客即使是錯,你也不好去指責,互起爭執,隻有你去遷就乘客,沒有乘客來遷就你的理。
逢蠻不講理,無理取鬧的旅客,還得陪著笑、與他和為貴。
這些年,丁黎平好像在車上專門裝孫子!
車上稍閑片刻打個盹,他忽聞見手機鈴響,總是心驚肉跳,從夢裏驚得跳起來,生怕又有什麽遺漏,忘了什麽事情。這個工作,要注意的方方麵麵太多,不允許開小差,稍不用心,便首尾難顧,容易出漏子。
每天丁黎平都是在忙與累中度過的。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手機關掉,在家睡覺睡到自然醒!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幾乎每天都在車上,不論刮風下雨,酷暑寒冬,每天不是在去越城的路上,就是在從越城迴家的路上。他基本上就以車為家呢!逢年過節,別人休息放假,卻是他最忙碌的時候。每天早出晚歸,跟親人朋友根本打不上照麵,親朋好友聚會,他總是缺席,自幹了這份工作,顧不上親情,也顧不上友情,風裏來,雨裏去,孤獨落寞,成了孤家寡人!
日複一日,他感覺自己就好像成了一台‘’工作機器‘’,特別是刮風下雨,車子晚點,滿車的旅客個個著急,丁黎平心裏也跟著著急,天黑魆魆,肚子裏饑腸轆轆,匆匆的趕路,心裏總會莫名會襲來一陣空虛,工作辛苦,意義何在?
丁黎平就好像被釘在了這個崗位上,家裏有點事情,都走不開。說來也奇怪,丁黎平在沒上車之前,是個病秧子,一病就倒,老是要打針吃藥,纏綿病榻,可自上車幹了這個工作以後,風裏來雨裏去,就好似練成了鋼筋鐵骨,居然連小感冒也沒有犯過!
客車日行千裏,對丁黎平而言,就好像一所行動的囚牢,有時候感覺就跟坐牢一樣。在車裏,即使什麽也不做也會疲憊。隻有傍晚客車進站,乘客全部下完,心裏才會有一絲輕鬆。
人都會做一行,恨一行。可是,既然生活把你推上了這個崗位,為了生活,你就無法逃避,必須堅守。
丁黎平很容易沉浸在故事裏,看過的連續劇,全劇終了,還戀戀難舍,意猶未盡,會魂牽夢係劇中的男女主角,想象他們以後的故事,想著想著眼角總會濕潤,滲出幾滴淚,對故事裏虛幻的人物尚如此。
如今,丁黎平已是而立之年,雖然家有賢妻,兒女雙全。但他覺得,在他生命中似乎欠缺了點什麽,在失落空虛中,總想尋人生一知己,得另一種溫暖!
在他心裏仍然盼望著一段美麗的愛情,想象著有一個非等閑的女子,在沒有遇見自己之前,她必是孤芳自賞,沒有人敲的開她的心扉,隻為冥冥中他們的約定而等待,因某一天的邂逅而一見傾心!
也許某一天你走在路上,會與那樣一個女子擦肩,你會忍不住迴過頭,再多看一眼,覺得似曾相識,但又不知道在哪裏見過。她的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微笑,讓你過目難忘,心生相思,忽然讓你想到愛,想到地老天荒之類!
昌南古鎮,群山環繞,一水穿城,是山城,也是水鄉。市臨江畔,城在林中。一江兩岸,山水相融,延綿百裏,風景如畫!
這錦繡昌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祖祖輩輩,前仆後繼,以瓷為生,為瓷而生,曆經千年,把這個窮鄉僻壤,山中小鎮,打造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瓷都、至高無上的藝術殿堂。窯燒千年,薪火相傳,名噪天下!
千年以來,別說國人,就連金發碧眼的外國人,手裏把玩著精美的瓷器,都會對瓷器的產地,遙遠的東方國度,一個叫昌南的小鎮產生遐想,心向而神往之。
著名學者曾盛讚昌南言,“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
古鎮東郊有一所昌南大學是全球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藝術高等學府。人才薈萃,聲名遠播。大學內,身懷絕技的國家級藝術大師無數。
當年,黎鈞的女兒黎霖,學的是美術專業,成績優異,同時被國內多所大學錄取。
黎鈞擔心女兒遠赴昌南,不服水土,建議女兒就近上省城的西湖美術學院,學校離家近,這來來去去也方便。再說,一省之內,飲食習慣差不多,生活上也好照應。
可黎霖沒有聽從父親的勸導,因為,昌南是她心目中的藝術聖地,她毅然放棄了近在家門口的西湖美術學院,懷著虔誠的心情,不遠千裏,欣然遠赴昌南求學。
很多年以後,黎鈞對女兒做出的這個選擇,糾結於心,耿耿於懷,每次想起,皆是一把心酸淚!心中就如同一鍋煮沸的五味雜陳,熱燙翻滾。隻歎世間沒有後悔藥,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可以重新迴頭到那個抉擇點上,那麽,無論說什麽,他也斷然不會讓女兒踏上去昌南的求學之路。
可是,人生不能重來,失而不可複得!
黎鈞時常一個人黯然神傷,屢次跟女兒酸溜溜的說起,“當年叫你不要去昌南,你偏偏固執。弄得現在我把老婆都弄丟了!”
……
閑言少敘,且看正文:
丁黎平是一名大巴車上的售票員。行經路線是,從昌南至沿海越城,兩城相距有千裏之遙,他隨著大巴車往返於兩城之間,兩天一個來迴,早上從昌南西站發車,到傍晚才到達越城。在越城住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七點再返迴昌南。
旁人羨慕說,“這工作好!每天都在車上,就像旅行一樣,閑來無事就可以坐在窗邊看車外的風景,悠閑自在。”
其實,這工作是一份苦差,挺費神的。
單單一個隨車電話就可以把人吵得寢食難安。節假日手機驟響個不停,就跟熱線似的,打來電話前來問訊、訂座的絡繹不絕,一天要接幾百個電話,吵得人頭昏腦脹,腦袋開花。也許疲憊不堪,剛合上眼,手機就響了;也許剛扒了兩口飯、飯還含在嘴裏,手機又響了,電話一個一個接踵而至,響個不停,而且很多事情,三言兩語還說不清楚,挺鬧心的,吵得人心煩意亂,連想眯一會、想清淨點吃頓飯的功夫都沒有。
清晨根本不需要鬧鍾,天不亮就有乘客打電話把你從睡夢中吵醒。最惱人的是,半夜三更忽被電話吵醒,人就跟夢遊似的,雙眼睜不開,迷迷糊糊接起電話,腦袋嗡嗡的都要爆炸!
晚上,丁黎平得了半刻閑,去和朋友打麻將,沒玩兩把就被朋友趕下牌桌,個個都嫌他手機吵,響個不停,思考出牌的時候,吵得人都要精神崩潰。朋友不耐煩的讓他把手機關了,丁黎平說,“這可不行!這樣就違背職業道德!”
平時,丁黎平看似悠閑的坐在那裏,其實內心繃得緊緊的,車上細細碎碎、繁瑣的事情太多,坐車的,送客的,捎帶包裹的,有萬千囑咐,心中不是惦著這個,就是惦著那個,生怕有什麽遺漏。
在車上,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幾十件事情纏身,有時候,丁黎平一個人神經質似的自言自語叨念,自我加深印象,哪個路口要上客,哪裏又要下客,中途哪個路口又要下貨,丁黎平就跟上好發條的鬧鍾一樣,事事在心,到點就要驚覺,一個激靈一躍而起,根本不允許遺忘,高速不能倒車,不能掉頭,稍有差池,把乘客帶過頭了,那就麻煩了。
每天在路邊候車的乘客,都不是省油的燈,有心急的,一分鍾催一個電話,不停的問,‘’車到了哪裏?‘’,‘’怎麽還沒到?‘’,‘’現在又到了哪裏?‘’…催得人要死!
又有“屌大似龍船頭”的,不知道隻有“人等車”,沒有“車等人”的,約好了時間,車到了,他人還沒來,你急得跳腳,他還不慌不忙,車停路邊,一大車人望眼欲穿,久久他才姍姍來遲。他對自己的遲到毫無歉意之感,還振振有詞的自我辯護。
還有的旅客真的就把自己當上帝了,他把丁黎平當鬧鍾使,要丁黎平早起提前一個小時打電話叫他起床。而後又吩咐,說他就住在路邊的某某酒店,等快到了,提前十分鍾跟他打電話,他便下樓。丁黎平兢兢業業,一一照辦,把旅客養成了依賴性,等車到了酒店門口,卻仍不見人影,丁黎平打電話過去,旅客慢條斯理的接起,說道,“哦!哦!馬上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是,等了老半天還不見蹤影,再打電話過去一問,他不是丟三落四忘了東西,迴頭取物,就是車來了忽然感覺尿急,又要上廁所。弄得一大車人都不耐煩,紛紛大罵,“媽的!這人坐車是不是還指望雇個八抬大轎,把他抬下來!真當是伺候祖宗啊!”
春運、暑運期間,客流量大增,事情更加紛亂如麻,丁黎平就忙的跟陀螺似的,累的跟孫子似的。感覺自己就像是被人唿來喚去的店小二,長了一雙飛毛腿,還不夠使。他手忙腳亂,焦頭爛額,往往接著電話同一時間還要做好幾件事情。他常常一邊接電話,一邊還要和跟前的旅客手語;剛鑽進行李艙碼放行李,口袋裏手機又響了。關鍵是很多事情在電話裏根本說不清楚,人與人之間最難的是在電話裏溝通。
丁黎平的生意廣闊,這附近方圓百裏的人要坐車都聯係他。這十裏八鄉,一村一方言,隔一座山,跨一條河,言語都不相通。你要跟昏朽的老大爺、足不出戶的老太太在電話裏說清楚一件事情簡直比登天還難。
也有年紀不是很大的人,說起話來不著邊際,思維混亂無厘頭,跟你說東扯西,答非所問,叫你屏氣凝神,豎起耳朵來聽,都難猜其意。
而乘車之人,一般都是初來乍到,分不清東西南北,哪裏上車一概不知,哪裏下車一概不曉,問他現在哪裏?他茫然四顧,找不到北,隻會可笑而無奈的告訴你他在紅綠燈旁,一會又說他在大樹下,一會又說他在公交車站台等,殊不知,沿途有數不清的紅綠燈,有成千上萬棵大樹,坐標不明確,你到哪裏去尋人?很多時候,都是相隔咫尺,兜兜轉轉,人找不到車,車找不到人,你要與其交流,簡直是雞同鴨講,別扭的很,揪心的很,急得人額頭冒汗,扯破嗓門!
丁黎平每天都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正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霸座的,脫鞋的,抽煙的,開天窗的,這個說冷,那個道熱的,剛出服務區便稱尿急要你停車撒尿的…胡攪蠻纏,無理取鬧的乘客常有。這些年,沒有被莫名其妙的人和事氣死,算是萬幸。
這個服務行業,不允許人有脾氣。顧客是上帝,顧客即使是錯,你也不好去指責,互起爭執,隻有你去遷就乘客,沒有乘客來遷就你的理。
逢蠻不講理,無理取鬧的旅客,還得陪著笑、與他和為貴。
這些年,丁黎平好像在車上專門裝孫子!
車上稍閑片刻打個盹,他忽聞見手機鈴響,總是心驚肉跳,從夢裏驚得跳起來,生怕又有什麽遺漏,忘了什麽事情。這個工作,要注意的方方麵麵太多,不允許開小差,稍不用心,便首尾難顧,容易出漏子。
每天丁黎平都是在忙與累中度過的。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手機關掉,在家睡覺睡到自然醒!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幾乎每天都在車上,不論刮風下雨,酷暑寒冬,每天不是在去越城的路上,就是在從越城迴家的路上。他基本上就以車為家呢!逢年過節,別人休息放假,卻是他最忙碌的時候。每天早出晚歸,跟親人朋友根本打不上照麵,親朋好友聚會,他總是缺席,自幹了這份工作,顧不上親情,也顧不上友情,風裏來,雨裏去,孤獨落寞,成了孤家寡人!
日複一日,他感覺自己就好像成了一台‘’工作機器‘’,特別是刮風下雨,車子晚點,滿車的旅客個個著急,丁黎平心裏也跟著著急,天黑魆魆,肚子裏饑腸轆轆,匆匆的趕路,心裏總會莫名會襲來一陣空虛,工作辛苦,意義何在?
丁黎平就好像被釘在了這個崗位上,家裏有點事情,都走不開。說來也奇怪,丁黎平在沒上車之前,是個病秧子,一病就倒,老是要打針吃藥,纏綿病榻,可自上車幹了這個工作以後,風裏來雨裏去,就好似練成了鋼筋鐵骨,居然連小感冒也沒有犯過!
客車日行千裏,對丁黎平而言,就好像一所行動的囚牢,有時候感覺就跟坐牢一樣。在車裏,即使什麽也不做也會疲憊。隻有傍晚客車進站,乘客全部下完,心裏才會有一絲輕鬆。
人都會做一行,恨一行。可是,既然生活把你推上了這個崗位,為了生活,你就無法逃避,必須堅守。
丁黎平很容易沉浸在故事裏,看過的連續劇,全劇終了,還戀戀難舍,意猶未盡,會魂牽夢係劇中的男女主角,想象他們以後的故事,想著想著眼角總會濕潤,滲出幾滴淚,對故事裏虛幻的人物尚如此。
如今,丁黎平已是而立之年,雖然家有賢妻,兒女雙全。但他覺得,在他生命中似乎欠缺了點什麽,在失落空虛中,總想尋人生一知己,得另一種溫暖!
在他心裏仍然盼望著一段美麗的愛情,想象著有一個非等閑的女子,在沒有遇見自己之前,她必是孤芳自賞,沒有人敲的開她的心扉,隻為冥冥中他們的約定而等待,因某一天的邂逅而一見傾心!
也許某一天你走在路上,會與那樣一個女子擦肩,你會忍不住迴過頭,再多看一眼,覺得似曾相識,但又不知道在哪裏見過。她的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微笑,讓你過目難忘,心生相思,忽然讓你想到愛,想到地老天荒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