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槍聲響起,霍恩洛厄親王雙眼一黑,搖晃著栽倒的那一瞬間,周邊的一幹副官侍從也迅速反應過來,他們紛紛從馬背上跳下,繼而用自己的軀幹與手臂,穩穩接住了即將摔到地麵的普魯士元帥。
在距離親王衛隊不遠處,一名少校軍醫官同樣也聽到了那一聲沉悶的槍響,以及軍團司令官搖晃著從馬背上摔下的情景。
見狀,少校軍醫急忙讓一旁傻站著的實習軍醫,拎著笨重的手術箱跟著自己,而軍醫官本人則先行跑到親衛隊那邊。
此時,身負重傷的霍恩洛厄親王,已被副官們抬到路邊的草地上平躺著,元帥的親衛隊開始在直徑50米的範圍內實施警戒,野蠻驅散了任何想要過來看熱鬧的官兵。
在參謀長梅森巴赫的命令下,兩個擲彈兵連隊迅速行動起來,朝著槍響的山崗上進行仔細搜索,試圖找出兇手。
隻是山崗與親王被襲的位置,相距有四、五百米,估計此刻的狙擊手早已消失不見了。
軍醫官很是順利的通過了親衛隊設置的警戒線,看到了躺在草地上的普魯士元帥。子彈是從前胸處打入軀幹,兩名副官用大量的止血紗布試圖堵住傷口,防止血液不停外湧,但意義不大,依然有流出的鮮血浸染了親王的元帥製服,以及身下的草地。
軍醫官估摸了一下,流出來的血液就有四五百毫升,僅是人體血液總量的十分之一,但關鍵是身體內部的出血量難以判別。
“還愣著幹什麽,趕緊救人!”一旁的參謀長梅森巴赫,對著隻看、隻問,卻不動手的軍醫官大聲嗬斥起來。
已經聽完了副官描述的親王槍擊情形後,軍醫官心中歎了一口氣,他對著一旁的參謀長低聲解釋說:“子彈不僅傷及了親王的內髒,或許還打斷了大動脈,我需要先判斷大致範圍。”
軍醫官的助手也急匆匆的跑過來,他先是將笨重的手術箱打開,拿出一瓶消毒殺菌液,遞給少校軍醫。
等到在軍醫官在用消毒液反複擦拭自己雙手的時候,助理就用剪刀剪開了親王的上衣,露出胸膛上的槍口,並在上麵與周邊塗抹消毒液。
實習軍醫剛剛做完了準備,軍醫官又低聲囑咐了一句。前者先是愣了一會兒,但在少校的催促下,急忙解開自己的上衣,開始在自己的左胳膊靜脈處消毒……
兩年前,這位名叫奧特的軍醫官,參加過在巴黎舉行的有關手術消毒法的研討會。等到這名軍醫官將法國人在醫學上的先進研究成果,帶迴普魯士的時候,反而招致了其他軍醫同行的排斥。
那些冥頑不明的“糊塗蟲”,非常固執的認為,但凡醫生的手,屬於被上帝祝福過的,神聖無比,不可能沾染有害的東西。
好在霍恩洛厄親王對於來自法國的新科技、新事務,並不排斥,反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隨即將這位軍醫官招到自己的帳下。
在鎮壓波蘭人的幾次治安戰鬥中,霍恩洛厄親王得知戰地醫院在奧特的幫助下,手術的致死率從原來的80%,猛然降低到30%左右,就一口氣將奧特軍醫官的軍銜,從中尉晉升為少校。
對於有著知遇之恩的霍恩洛厄親王,奧特自然是要全力以赴的救治。盡管他知道這種狀況下,成功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如果能有選擇,奧特寧可看到親王被一顆實心彈砸斷了雙腿,而不是腹部內髒與大動脈被子彈打穿。
依照肯特從法國同行那裏學到的救治經驗,如果士兵失去四肢,隻要不是在大腿或者手臂根部被炸斷,軍醫可以迅速在殘肢的近心端紮止血帶,大力按壓斷肢的橫截麵,或者用火灼燒使血管蛋白質迅速失活從而向內卷曲,再配合包紮迅速完成止血。
但是由於被子彈打破的動脈深埋在肢體深處,出血量並不會因此而減少。
在戰場條件下,想要重新縫合破損的血管就別想了,軍醫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在一團血肉模糊的殘肢中,找到準確的中彈位置並用止血鉗夾住止血,那麽士兵肯定會在十分鍾左右喪命。
就像是水龍頭壞掉了,在不關水閥的情況下如何堵住呢?處理起來很簡單,隻需要卸下壞掉的水龍頭,用螺絲刀把一卷抹布捅進水管即可。
如果是牆壁裏的水管發生了爆裂,處理起來就很困難了,首先,無法判斷具體的爆裂位置,隻能拆掉表麵的裝修,有時甚至需要破壞牆體才能看到噴水的位置;其次,裂縫很難堵住,裂縫的長度和形狀無法預料,形狀也不規則,相對比於堵住水管一端的工作量,堵住水管側麵的裂縫工作量可謂巨大。
不過,軍醫官奧特的運氣的確是爆棚,當他那緊急消過毒的手指,伸進親王傷口裏麵之後,僅僅用了一分鍾時間,就成功找到了那顆已經嚴重變形的鉛彈。
“哐當”一聲,彈頭落到了鐵盒子裏。
眾人紛紛上前觀看,發現這枚所謂的“鉛彈”居然是黃銅。這個戰場上,唯有法軍的精銳部隊才會使用這種黃銅彈頭,
“是該死的法國佬,他們就是兇手!我們要為親王報仇!”人群中,親衛隊的幾個下級軍官很是氣憤的罵起來。
然而,更多的高級軍官,包括參謀長梅森巴赫將軍在內,大都保持了沉默。
作為普魯士軍中的高層,他們當然知道霍恩洛厄親王為何被法軍狙擊手擊殺,那是這位普魯士元帥一貫態度堅決的反對安德魯-弗蘭克,還時常在公開場合嘲諷私生子居然還想將自己的私生子,那位得位不正的魯爾大公,扶持成為普魯士國王。
對此,安德魯也毫不客氣的發出恐嚇,一旦霍恩洛厄親王領兵出征而離開了柏林,將永遠不能再度迴到柏林。
顯然,法蘭西執政官已經兌現了之前誓言,他不僅在漢諾威戰場上,幹掉了霍恩洛厄親王的繼承人,長孫菲利普王子。如今,安德魯派出的狙擊手,還在耶拿高地“處決了”霍恩洛厄親王。
想到這裏,普魯士的將軍們中,或許已經有人在內心盼望躺在草地上的霍恩洛厄親王,還不如直接死了算了,一了百了。
如此一來,所有人就可以選擇主動向法國人投降,先在戰俘營裏待上兩三個月,然後就能夠迴到家中,與自己的妻兒團聚了。
畢竟,安德魯本人,以及年幼的魯爾大公奧古斯特,與威廉三世一樣,也屬於霍恩索倫家族的成員。
所以在他們三人中,誰當上普魯士國王的結果都一樣,自己依然是將軍,可以不失軍人榮譽的,從任何一位君主手中,領取足額的退休金。
1798年的普魯士,其實質依然是一個中世紀的等級國家,貴族在國內占統治地位,並以宰割農奴和未成熟的資產階級而致富。
軍事體製就建立在這個封建的基礎上,同時也是貴族的一個謀利手段,容克的連隊管理製度在腓特烈大帝時代還比較嚴格,到威廉二世之後,就采取了極為有害的形式。
為了從國庫中吃得空餉,普魯士的軍官們給予麾下士兵大量的假期。因為依照軍中的規定,士兵放假期間是不得領取每月3.5勒塔的薪水。
然而,各級軍官在向上呈報軍餉報表的時候,依然會證明這些士兵在軍營裏,也必須足額發放3.5勒塔的月薪。但事實上,這筆錢已經被各級軍官在私下裏貪墨了。
不僅如此,士兵的裝備和給養也成了軍官們的生財之道,普魯士軍隊的服裝變得越來越寒酸,軍服上身做得很短,省下很多布料。至於襯衫,起初是改為背心,以後就完全取消了,隻在上身的前襟中間縫上一塊布做做樣子,士兵的靴子質量也極為低劣。
至於募兵官對普魯士軍隊的拆台作用更甚,這些募兵官把各邦那些聲名狼藉的無賴,統統搜羅到軍隊裏來,因為招募這種無賴最便宜,而花錢越少,軍官從募兵費中撈的越多。
鑒於普魯士的國家性質,軍官們將士兵視為奴仆和雜役。一位正直的軍官致信霍恩洛厄親王,說他經常可以看到上百個士兵正在港口裝卸貨物,木料廠也滿是幹活的士兵。在軍營裏,同樣的事情也在發生,士兵什麽活都幹,甚至包括紡紗這種精細手工活。
在波茨坦,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士兵出現在大街上每一個角落,但你能想到的所有活,車夫、身著製服等待雇傭的仆人、掮客……當然,從中牟利最大的自然不可能是士兵,而是他們的尉校官,甚至是將軍上司。”
當然最為嚴重的,是“有些營的營屬火炮彈藥中的火藥被倒賣了,原本裝火藥的地方都塞進去了沙子和鐵屑。”
當時的普魯士營屬火炮部隊,其彈藥車裏不光是自己的炮彈,還需要運載該營步兵的子彈,也就是說,當時很多普軍的步兵營其實處於無彈可用的狀態……
當然,對於普軍這些可怕的情況,那些高高在上的普魯士顯貴們是看不到的,他們往往還沉浸於往日的輝煌中無法自拔。
不過,霍恩洛厄親王則屬於一個例外,他在收到那位正直軍官的檢舉信後,最初是與威廉二世商議,但不了了之。
不過在去年11月,尚未登基的威廉三世卻支持霍恩洛厄親王的軍隊整頓方案。
而最先倒黴的,就是駐紮波茨坦、勃蘭登堡、布爾格、馬格德堡等幾個師團。為此,很多普魯士中高級軍官丟失了他們的重要財源。
如果不是國王威廉三世,一直在明裏暗地,力挺這位從巴伐利亞叛逃過來的普魯士元帥,加之法普兩國之間的戰爭即將開啟,或許早有無數黑槍從街頭或軍營裏,打到霍恩洛厄親王的背後了。
如今,在這場關乎霍恩索倫家族的王朝繼承戰中,隨著默倫多夫軍團在漢諾威的全軍覆滅,霍恩洛厄軍團和馮呂歇爾縱隊在耶拿遭遇重創,以及布倫瑞克軍團提前的逃亡,事實上威廉三世已經輸了大半,大概率連他那還未坐穩的王位,也要被安德魯父子取代。
在這種情況下,普魯士的那些中高級軍官,自然隻要不是效仿霍恩洛厄親王這般,對威廉三世無限忠誠的“死忠粉”,都會考慮如何在未來的安德魯王朝之下,謀求自己家族那一份的“合法利益”。
就在這一群見異思遷的軍官們胡思亂想之際,那位在法國留學過的奧特少校,居然使用安德魯院士發明的醫學救治手段,奇跡般的“救活”了安德魯一心想要幹掉的霍恩洛厄親王。
這位軍醫官在親王的腹腔內部,成功摸到了被擊穿的動脈血管,迅速使用一把止血鉗暫時止血。
與此同時,奧特少校的助手也用一根大針管,不停的從自己身上抽取血液,每次大約150毫升,連續4次,將這種殷紅溫熱的液體,直接注射到霍恩洛厄親王的靜脈血管中。
盡管軍醫官不知道霍恩洛厄親王的血型,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助手,這個身體健壯的醫學實習生,卻是典型的o型血。一個妥妥的“萬能獻血者”,一個可以移動的“人體血庫”。
至於那位安德魯院士描述的,在這種緊急狀況下,強行輸血之後,可能會出現輸血相關性溶血,及其他輸血不良反應,那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畢竟,此刻的奧特軍醫官已經盡力了。
輸血之後的2分鍾內,霍恩洛厄親王就醒了過來,他緩慢的睜開雙眼,在了解到之前發生的事情後,就對著奧特少校和他的助手表達了謝意。
而下一句,普魯士元帥對著軍醫官問道:“請告訴我,我還有多少時間?說實話,我知道你是絕對不會欺騙我的。”
“最多還有10分鍾。抱歉!”奧特低聲迴應說。
止血鉗不可能完全止血,動脈的血液還在緩慢的流入腹腔。此外,助手的那600毫升的血液也即將在霍恩洛厄親王身體裏,產生一些排異反應。
聽完軍醫官的講述後,霍恩洛厄親王表現的很淡定,在之前的昏迷中,他已經切身感受到自己生命的飛速流逝。
“少校,請你扶著我,先在馬車周圍走上半圈,然後再進車廂。我要讓士兵們能夠看到我,這樣他們就可以唱著歌,排成整齊隊列,進入魏瑪城中,而不至於在途中一哄而散,變成了一群土匪和搶劫犯。”
能夠在生命垂危之際,一口氣說出一大段話來。這屬於霍恩洛厄親王迴光返照之後的最後遺言了。在登上車廂的時候,這位普魯士元帥還來不及對自己參謀長說些什麽,就一頭栽倒在地板上。
……
在距離親王衛隊不遠處,一名少校軍醫官同樣也聽到了那一聲沉悶的槍響,以及軍團司令官搖晃著從馬背上摔下的情景。
見狀,少校軍醫急忙讓一旁傻站著的實習軍醫,拎著笨重的手術箱跟著自己,而軍醫官本人則先行跑到親衛隊那邊。
此時,身負重傷的霍恩洛厄親王,已被副官們抬到路邊的草地上平躺著,元帥的親衛隊開始在直徑50米的範圍內實施警戒,野蠻驅散了任何想要過來看熱鬧的官兵。
在參謀長梅森巴赫的命令下,兩個擲彈兵連隊迅速行動起來,朝著槍響的山崗上進行仔細搜索,試圖找出兇手。
隻是山崗與親王被襲的位置,相距有四、五百米,估計此刻的狙擊手早已消失不見了。
軍醫官很是順利的通過了親衛隊設置的警戒線,看到了躺在草地上的普魯士元帥。子彈是從前胸處打入軀幹,兩名副官用大量的止血紗布試圖堵住傷口,防止血液不停外湧,但意義不大,依然有流出的鮮血浸染了親王的元帥製服,以及身下的草地。
軍醫官估摸了一下,流出來的血液就有四五百毫升,僅是人體血液總量的十分之一,但關鍵是身體內部的出血量難以判別。
“還愣著幹什麽,趕緊救人!”一旁的參謀長梅森巴赫,對著隻看、隻問,卻不動手的軍醫官大聲嗬斥起來。
已經聽完了副官描述的親王槍擊情形後,軍醫官心中歎了一口氣,他對著一旁的參謀長低聲解釋說:“子彈不僅傷及了親王的內髒,或許還打斷了大動脈,我需要先判斷大致範圍。”
軍醫官的助手也急匆匆的跑過來,他先是將笨重的手術箱打開,拿出一瓶消毒殺菌液,遞給少校軍醫。
等到在軍醫官在用消毒液反複擦拭自己雙手的時候,助理就用剪刀剪開了親王的上衣,露出胸膛上的槍口,並在上麵與周邊塗抹消毒液。
實習軍醫剛剛做完了準備,軍醫官又低聲囑咐了一句。前者先是愣了一會兒,但在少校的催促下,急忙解開自己的上衣,開始在自己的左胳膊靜脈處消毒……
兩年前,這位名叫奧特的軍醫官,參加過在巴黎舉行的有關手術消毒法的研討會。等到這名軍醫官將法國人在醫學上的先進研究成果,帶迴普魯士的時候,反而招致了其他軍醫同行的排斥。
那些冥頑不明的“糊塗蟲”,非常固執的認為,但凡醫生的手,屬於被上帝祝福過的,神聖無比,不可能沾染有害的東西。
好在霍恩洛厄親王對於來自法國的新科技、新事務,並不排斥,反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隨即將這位軍醫官招到自己的帳下。
在鎮壓波蘭人的幾次治安戰鬥中,霍恩洛厄親王得知戰地醫院在奧特的幫助下,手術的致死率從原來的80%,猛然降低到30%左右,就一口氣將奧特軍醫官的軍銜,從中尉晉升為少校。
對於有著知遇之恩的霍恩洛厄親王,奧特自然是要全力以赴的救治。盡管他知道這種狀況下,成功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如果能有選擇,奧特寧可看到親王被一顆實心彈砸斷了雙腿,而不是腹部內髒與大動脈被子彈打穿。
依照肯特從法國同行那裏學到的救治經驗,如果士兵失去四肢,隻要不是在大腿或者手臂根部被炸斷,軍醫可以迅速在殘肢的近心端紮止血帶,大力按壓斷肢的橫截麵,或者用火灼燒使血管蛋白質迅速失活從而向內卷曲,再配合包紮迅速完成止血。
但是由於被子彈打破的動脈深埋在肢體深處,出血量並不會因此而減少。
在戰場條件下,想要重新縫合破損的血管就別想了,軍醫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在一團血肉模糊的殘肢中,找到準確的中彈位置並用止血鉗夾住止血,那麽士兵肯定會在十分鍾左右喪命。
就像是水龍頭壞掉了,在不關水閥的情況下如何堵住呢?處理起來很簡單,隻需要卸下壞掉的水龍頭,用螺絲刀把一卷抹布捅進水管即可。
如果是牆壁裏的水管發生了爆裂,處理起來就很困難了,首先,無法判斷具體的爆裂位置,隻能拆掉表麵的裝修,有時甚至需要破壞牆體才能看到噴水的位置;其次,裂縫很難堵住,裂縫的長度和形狀無法預料,形狀也不規則,相對比於堵住水管一端的工作量,堵住水管側麵的裂縫工作量可謂巨大。
不過,軍醫官奧特的運氣的確是爆棚,當他那緊急消過毒的手指,伸進親王傷口裏麵之後,僅僅用了一分鍾時間,就成功找到了那顆已經嚴重變形的鉛彈。
“哐當”一聲,彈頭落到了鐵盒子裏。
眾人紛紛上前觀看,發現這枚所謂的“鉛彈”居然是黃銅。這個戰場上,唯有法軍的精銳部隊才會使用這種黃銅彈頭,
“是該死的法國佬,他們就是兇手!我們要為親王報仇!”人群中,親衛隊的幾個下級軍官很是氣憤的罵起來。
然而,更多的高級軍官,包括參謀長梅森巴赫將軍在內,大都保持了沉默。
作為普魯士軍中的高層,他們當然知道霍恩洛厄親王為何被法軍狙擊手擊殺,那是這位普魯士元帥一貫態度堅決的反對安德魯-弗蘭克,還時常在公開場合嘲諷私生子居然還想將自己的私生子,那位得位不正的魯爾大公,扶持成為普魯士國王。
對此,安德魯也毫不客氣的發出恐嚇,一旦霍恩洛厄親王領兵出征而離開了柏林,將永遠不能再度迴到柏林。
顯然,法蘭西執政官已經兌現了之前誓言,他不僅在漢諾威戰場上,幹掉了霍恩洛厄親王的繼承人,長孫菲利普王子。如今,安德魯派出的狙擊手,還在耶拿高地“處決了”霍恩洛厄親王。
想到這裏,普魯士的將軍們中,或許已經有人在內心盼望躺在草地上的霍恩洛厄親王,還不如直接死了算了,一了百了。
如此一來,所有人就可以選擇主動向法國人投降,先在戰俘營裏待上兩三個月,然後就能夠迴到家中,與自己的妻兒團聚了。
畢竟,安德魯本人,以及年幼的魯爾大公奧古斯特,與威廉三世一樣,也屬於霍恩索倫家族的成員。
所以在他們三人中,誰當上普魯士國王的結果都一樣,自己依然是將軍,可以不失軍人榮譽的,從任何一位君主手中,領取足額的退休金。
1798年的普魯士,其實質依然是一個中世紀的等級國家,貴族在國內占統治地位,並以宰割農奴和未成熟的資產階級而致富。
軍事體製就建立在這個封建的基礎上,同時也是貴族的一個謀利手段,容克的連隊管理製度在腓特烈大帝時代還比較嚴格,到威廉二世之後,就采取了極為有害的形式。
為了從國庫中吃得空餉,普魯士的軍官們給予麾下士兵大量的假期。因為依照軍中的規定,士兵放假期間是不得領取每月3.5勒塔的薪水。
然而,各級軍官在向上呈報軍餉報表的時候,依然會證明這些士兵在軍營裏,也必須足額發放3.5勒塔的月薪。但事實上,這筆錢已經被各級軍官在私下裏貪墨了。
不僅如此,士兵的裝備和給養也成了軍官們的生財之道,普魯士軍隊的服裝變得越來越寒酸,軍服上身做得很短,省下很多布料。至於襯衫,起初是改為背心,以後就完全取消了,隻在上身的前襟中間縫上一塊布做做樣子,士兵的靴子質量也極為低劣。
至於募兵官對普魯士軍隊的拆台作用更甚,這些募兵官把各邦那些聲名狼藉的無賴,統統搜羅到軍隊裏來,因為招募這種無賴最便宜,而花錢越少,軍官從募兵費中撈的越多。
鑒於普魯士的國家性質,軍官們將士兵視為奴仆和雜役。一位正直的軍官致信霍恩洛厄親王,說他經常可以看到上百個士兵正在港口裝卸貨物,木料廠也滿是幹活的士兵。在軍營裏,同樣的事情也在發生,士兵什麽活都幹,甚至包括紡紗這種精細手工活。
在波茨坦,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士兵出現在大街上每一個角落,但你能想到的所有活,車夫、身著製服等待雇傭的仆人、掮客……當然,從中牟利最大的自然不可能是士兵,而是他們的尉校官,甚至是將軍上司。”
當然最為嚴重的,是“有些營的營屬火炮彈藥中的火藥被倒賣了,原本裝火藥的地方都塞進去了沙子和鐵屑。”
當時的普魯士營屬火炮部隊,其彈藥車裏不光是自己的炮彈,還需要運載該營步兵的子彈,也就是說,當時很多普軍的步兵營其實處於無彈可用的狀態……
當然,對於普軍這些可怕的情況,那些高高在上的普魯士顯貴們是看不到的,他們往往還沉浸於往日的輝煌中無法自拔。
不過,霍恩洛厄親王則屬於一個例外,他在收到那位正直軍官的檢舉信後,最初是與威廉二世商議,但不了了之。
不過在去年11月,尚未登基的威廉三世卻支持霍恩洛厄親王的軍隊整頓方案。
而最先倒黴的,就是駐紮波茨坦、勃蘭登堡、布爾格、馬格德堡等幾個師團。為此,很多普魯士中高級軍官丟失了他們的重要財源。
如果不是國王威廉三世,一直在明裏暗地,力挺這位從巴伐利亞叛逃過來的普魯士元帥,加之法普兩國之間的戰爭即將開啟,或許早有無數黑槍從街頭或軍營裏,打到霍恩洛厄親王的背後了。
如今,在這場關乎霍恩索倫家族的王朝繼承戰中,隨著默倫多夫軍團在漢諾威的全軍覆滅,霍恩洛厄軍團和馮呂歇爾縱隊在耶拿遭遇重創,以及布倫瑞克軍團提前的逃亡,事實上威廉三世已經輸了大半,大概率連他那還未坐穩的王位,也要被安德魯父子取代。
在這種情況下,普魯士的那些中高級軍官,自然隻要不是效仿霍恩洛厄親王這般,對威廉三世無限忠誠的“死忠粉”,都會考慮如何在未來的安德魯王朝之下,謀求自己家族那一份的“合法利益”。
就在這一群見異思遷的軍官們胡思亂想之際,那位在法國留學過的奧特少校,居然使用安德魯院士發明的醫學救治手段,奇跡般的“救活”了安德魯一心想要幹掉的霍恩洛厄親王。
這位軍醫官在親王的腹腔內部,成功摸到了被擊穿的動脈血管,迅速使用一把止血鉗暫時止血。
與此同時,奧特少校的助手也用一根大針管,不停的從自己身上抽取血液,每次大約150毫升,連續4次,將這種殷紅溫熱的液體,直接注射到霍恩洛厄親王的靜脈血管中。
盡管軍醫官不知道霍恩洛厄親王的血型,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助手,這個身體健壯的醫學實習生,卻是典型的o型血。一個妥妥的“萬能獻血者”,一個可以移動的“人體血庫”。
至於那位安德魯院士描述的,在這種緊急狀況下,強行輸血之後,可能會出現輸血相關性溶血,及其他輸血不良反應,那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畢竟,此刻的奧特軍醫官已經盡力了。
輸血之後的2分鍾內,霍恩洛厄親王就醒了過來,他緩慢的睜開雙眼,在了解到之前發生的事情後,就對著奧特少校和他的助手表達了謝意。
而下一句,普魯士元帥對著軍醫官問道:“請告訴我,我還有多少時間?說實話,我知道你是絕對不會欺騙我的。”
“最多還有10分鍾。抱歉!”奧特低聲迴應說。
止血鉗不可能完全止血,動脈的血液還在緩慢的流入腹腔。此外,助手的那600毫升的血液也即將在霍恩洛厄親王身體裏,產生一些排異反應。
聽完軍醫官的講述後,霍恩洛厄親王表現的很淡定,在之前的昏迷中,他已經切身感受到自己生命的飛速流逝。
“少校,請你扶著我,先在馬車周圍走上半圈,然後再進車廂。我要讓士兵們能夠看到我,這樣他們就可以唱著歌,排成整齊隊列,進入魏瑪城中,而不至於在途中一哄而散,變成了一群土匪和搶劫犯。”
能夠在生命垂危之際,一口氣說出一大段話來。這屬於霍恩洛厄親王迴光返照之後的最後遺言了。在登上車廂的時候,這位普魯士元帥還來不及對自己參謀長說些什麽,就一頭栽倒在地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