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這都是小事,自然是可以的。”


    蘇璟當即點頭同意了下來。


    這秦王朱樉能如此好學求問,也是讓蘇璟頗為欣慰。


    一個藩王,就應該有這樣的態度。


    上位者不學習,隻會被下麵的人超越,僅僅是禦下,並不足夠。


    “多謝蘇先生,學生對於金銀與紙幣的關係,尚有疑惑。”


    朱樉也沒有過多的廢話,直接開始問起了自己的疑惑。


    金銀和紙幣的關係?


    蘇璟聽到朱樉的問題,不由的點了點頭。


    能問出這樣的問題,朱樉肯定是有認真課後思考過的。


    蘇璟笑著問道:“那麽秦王,你是怎麽理解金銀和紙幣之間關係的呢?”


    朱樉頓了頓,迴答道:“蘇先生,我以為,紙幣就是金銀的替代品,金銀不便於攜帶,這才催生了紙幣,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全仰賴其對標的金銀,我將紙幣理解成一個憑證,一個可以兌換一定量金銀的憑證。”


    朱樉緩緩說完,內心也有著緊張。


    在蘇璟的麵前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要闡述詳細,對於他來說是一個挑戰。


    好在剛才他表達的不錯,他自認將自己想要表達的表達了出來。


    “秦王看來的確是認真想過,這般理解,已經相當的深刻了。”


    蘇璟點點頭,沒有吝嗇讚揚。


    朱樉此刻卻說道:“可是,蘇先生,當我如此思考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既然紙幣隻是金銀的憑證,那麽紙幣的價值便和金銀綁定,如果有一天,金銀徹底的被紙幣所取代,到時候紙幣的價值又從而來?”


    朱樉的想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超前性。


    在大明這個還是使用金銀貨幣為主的時代,看到了未來紙幣徹底取代金銀的時候。


    “不錯不錯,秦王當真是讓我意外,竟然已經想到了如此之深的地步了。”


    蘇璟由衷的讚歎道。


    這就讓朱樉有些不好意思了。


    “蘇先生謬讚了,我就是隨便想想,總覺得哪裏不太對,想不明白,就跑過來了。”


    朱樉撓了撓頭。


    別看他說的輕鬆,但實際上他是真正認真思考過的。


    在一眾皇子中,雖然他的年紀僅次於朱標,但他的學識水平,卻是中等偏下的。


    能問出這等深度的問題,隻能說明朱樉一點也沒有偷懶。


    蘇璟笑笑,說道:“秦王,多思考,總能進步,你現在就做的很好。”


    “我們迴歸正題,這金銀與紙幣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其實我們還是要從貨幣這個概念上入手。”


    “首先,金銀是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尋找到的最佳的貨幣材料,金銀的優點我就不再多說了,反正金銀被人類選擇,所以成為了貨幣對吧。”


    朱樉點頭道:“嗯,蘇璟之前的課都有提及,貨幣的發展曆史便是如此。”


    蘇璟繼續道:“我們先不管紙幣,就看這金銀,金銀有一個特性,支撐了其成為貨幣的根本,你知道是什麽嗎?秦王。”


    朱樉想了想說道:“因為金銀很稀有?”


    “很好!”


    蘇璟點頭道:“沒錯,金銀的稀有,正是它被選為貨幣的根本原因,物以稀為貴,貨幣就是錢,錢肯定是貴重的。”


    “但稀有是金銀的優點,同時也是金銀的缺點。”


    缺點?


    稀有?


    朱樉一時間被蘇璟的話給搞蒙了,稀有什麽時候成缺點了。


    “學生不懂,還請蘇先生講解。”


    朱樉朝著蘇璟詢問道。


    蘇璟淡淡道:“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農戶養一頭豬,一年後可以賣一錠金子,當養殖技術進步了,農戶一年的時候,付出同樣的勞動,可以養出十隻豬,那麽就是十錠金子。”


    “養殖技術的進步,也就是生產力的進步,這時候農戶的產能上升,豬的數量變多,而金子的數量恆定,如此一來,豬的的價值會縮減對不對。”


    朱樉點點頭道:“嗯,這就是蘇先生之前說的,貨幣的總價值和所有物品的價值相對應,金銀恆定不變,但生產力進步,生產出的東西就會變多,物品的價值自然是會縮水的。”


    “可是,這又有什麽問題呢?”


    朱樉顯然還沒能理解到蘇璟話語裏的深意所在。


    蘇璟淡淡道:“那麽,我請秦王思考一下,若伱是農戶,你會選擇怎麽做?”


    “是努力提高養殖技術,讓自己可以養殖出的豬數量變得更多,還是維持原狀,就這麽得過且過呢?”


    蘇璟的話說完,朱樉就陷入了沉默。


    思考了一會之後,朱樉迴答道:“我明白了蘇先生,對於農戶而言,如果養一頭豬和十頭豬可以賣的價錢一樣,那麽他們便沒有了改進養殖技術的動力。”


    蘇璟點點頭,繼續道:“好,那麽繼續來看,若是將來秦王就藩,在你的屬地之上,你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嗎?”


    這就是讓秦王從農戶到上位者轉變身份了,這個問題朱樉思考的更快了,因為他真的會就藩。


    “自然是不願的,我的屬地上,百姓努力的耕作養殖,產出的東西自然是越多越好。”


    朱樉理所當然的迴答道。


    對於朱樉來說,十頭豬值多少錢並不是最關鍵的,而是他要有十頭豬。


    物資的豐盈,才是決定他屬地強大與否的關鍵。


    不過,他剛迴答完,便意識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所以,這就是金銀太少的壞處嗎?”


    朱樉朝著蘇璟詢問道。


    蘇璟笑著點點頭道:“沒錯,若是金銀的產量跟不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容易出現大問題。”


    “好在,對於目前的大明來說,還不足以出現能夠顛覆社會生產力的事件,所以隻用金銀等金屬貨幣,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農業社會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穩定。


    沒有工業的發展,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也就是不斷的數百年輪迴而已。


    生產力隻要不發展,那一切都是在原地踏步。


    “原來如此,蘇先生真是學識淵博,學生已經有些懂了。”


    朱樉一副恍然的樣子,著實是被蘇璟這番理論給震撼到了。


    蘇璟則是繼續道:“那麽秦王,你知道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時,一般會采取什麽樣的辦法嗎?”


    朱樉當即便思考了起來,因為這正是他將來有可能會遇到的情況。


    這事,得好好思考。


    很快,朱樉便有了答案:“蘇先生,學生以為,還是得多開采金銀礦,不能讓百姓們失去努力工作的動力,得讓他們繼續的發揮自己的才智,提高生產,增多物資。”


    朱樉作為上位者,肯定是優先為了自己考量,所以肯定是不可能讓百姓的生產積極性下降的。


    蘇璟淡淡道:“若是找不到金銀礦了呢?畢竟金銀是很稀少的。”


    金銀的珍惜屬性,注定了其不會大量的存在。


    生產力的發展,卻是迅猛無比。


    朱樉頓了頓,又道:“那就發行紙幣,也就是寶鈔。”


    蘇璟笑笑道:“紙幣好發,但百姓接受亦需要時間,在這期間呢?秦王打算怎麽辦?”


    每一次貨幣形式的變化,都需要百姓或者說民眾的緩慢接受。


    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時候甚至需要漫長的過程。


    “學生不明白,還請蘇先生賜教。”


    朱樉沒再多說,直接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笑笑道:“我也沒什麽太好的辦法,不過倒是知道有人怎麽處理的。”


    “方法麽很簡單,就是將金錠中的金含量縮減,隻用之前的八成金子鑄造金錠,但規格依舊相同,如此一來,同樣數量的金子,便可以鑄造出更多的金錠。”


    “同樣的辦法還有用在銀錠或者是銅錢上,畢竟哪怕是儲量比金銀豐富許多的銅,也總有會被用完的一天。”


    蘇璟的這個辦法,說到底其實也是一種取巧。


    “原來如此,蘇先生大才,學生佩服。”


    朱樉立刻朝著蘇璟拱手道。


    蘇璟淡淡道:“秦王,我說的這個辦法,隻是暫時的,並不能長遠。”


    朱樉卻是說道:“但若是用在金銀向紙幣過度的期間正合適不是嗎?”


    “或許吧。”


    蘇璟笑著說道。


    有件事蘇璟並沒有說,他所說的這個辦法,其實是西方的一位國王想出來的。


    那位國王采用的是減少金幣中的金子含量的辦法。


    乍一聽,可能與蘇璟所說的沒多大區別。


    但實際上,到了明朝,無論是金還是銀,對於銀色也就是純度的鑒定技術已經相當的純熟了。


    減少鑄造所用金子的含量這個辦法啊,或許在西方行得通,在明朝想要實施,可能沒那麽簡單。


    “蘇先生,這金銀作為貨幣的優劣您說完了,但與紙幣的關係到底如何?我還不是很清楚。”


    朱樉朝著蘇璟再度發問道。


    這正是他一開始的問題。


    蘇璟說道:“秦王,你仔細想想,金銀稀有的問題,對於紙幣而言,是否存在?”


    朱樉瞬間怔住。


    他整個人都是恍惚的狀態,剛才他還在仔細思考著蘇璟所說的內容,沒往紙幣上聯係太多。


    現在想來,紙幣除了攜帶方便之外,與金銀最大的區別就在這裏了。


    金銀的儲量是有上限的,但紙幣卻沒有這個限製。


    “蘇先生,這即是您之前在課堂所說的,紙幣也能夠反向調節生產力和經濟之間的關係吧。”


    朱樉朝著蘇璟激動的說道。


    先前蘇璟的貨幣課程,朱樉沒聽懂的可太多了。


    現在這麽一點撥,他感覺自己有種通暢的感覺。


    蘇璟點點頭道:“不錯,看來秦王領悟的很快,紙幣的好處這才剛剛展現,紙幣與金銀貨幣之間的區別,其實正是它們之間的聯係。”


    “你一直都覺得,紙幣隻是金銀的替代品,但事實上,紙幣不僅僅是金銀的替代品,紙幣有著獨屬於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朱樉這次的反應和思維,也讓蘇璟感覺到了他的努力。


    果然老朱的基因,生出的孩子都不會太差。


    “嗯,蘇先生,我明白了,紙幣就像是一個必需品,現在的大明或許沒那麽需要,但到了一個合適的時間,紙幣必然會興起,並徹底的取代金銀貨幣。”


    朱樉一臉興奮的朝著蘇璟說道。


    “不,秦王,你錯了。”


    蘇璟搖頭,直接否決了興奮的朱樉。


    朱樉也沒有生氣,而是問道:“蘇先生,我哪裏說錯了嗎?”


    蘇璟淡淡道:“紙幣有著其獨特的作用,但說到底紙幣無法單獨存在,沒有了發行機構的權威,紙幣就隻是一張廢紙,同時紙幣還需要黃金來錨定其價值。”


    “紙幣的確會成為主流,但紙幣永遠都無法取代黃金。”


    上輩子蘇璟的經濟學學的還是很不錯的,紙幣的曆史更是相當的熟悉。


    到蘇璟上輩子的時候,紙幣的發展已經度過了相當漫長的時間。


    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出現過,其優劣和可能造成的後果,早就成了教科書的案例。


    黃金在貨幣之中的獨有地位,紙幣永遠都無法替代。


    朱樉還在仔細思索著蘇璟的話語,整個人都是一副凝神靜氣的樣子。


    蘇璟沒管朱樉,自顧自的繼續道:“由於黃金的貨幣屬性能錨定紙幣的價值,當紙幣出現幣值不穩的情況下,黃金的貨幣屬性將延伸出其避險屬性,所以黃金與紙幣主要體現為負相關關係。”


    “當紙幣成為主流的時候,黃金便會成為一種投資品,同時具備貨幣屬性和商品屬性。”


    “當受到不同事件的影響時,比如戰爭之類的,就會直接導致黃金的價格上升,畢竟黃金本身就具備價值。”


    “所以,在貨幣市場之中,紙幣和金銀之間,就像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兄弟,總是時刻的在影響著對方,因為金銀更為的稀有的穩定,通常變化更大的都是紙幣。”


    ……


    蘇璟侃侃而談,說的也有些入神了。


    這些內容,那都是上輩子蘇璟學了許多遍,甚至在考試卷上做過的,記得十分的清楚。


    朱樉眉頭緊鎖,半刻不敢大意,生怕漏過了蘇璟講述的隻言片語。


    他敏銳的覺察到,蘇璟說的這些,不僅僅是一些理論,還是對大明有著深遠影響的東西。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