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妹子,老二這次要是真能做出點成績來,我也高興啊,他這個大明第一藩王,得做好表率的作用。”


    朱元璋朝著馬皇後說道。


    在還是吳王的時候,朱元璋的確是對除了朱標以外的孩子缺少了一些關心。


    但自從大明建立,朱元璋對於這些皇子,便有了更高的期許。


    這一次的封王,便是朱元璋心思的體現。


    別看此時的大明,淮西集團如日中天,掌握著的大明的許多力量,但其實朱元璋早就有了替代的計劃。


    朱標的弟弟們,便是他用來接替大明各地軍防的布置。


    朱樉作為老二,封的秦王,也可見朱元璋對其的期許甚高。


    當然,現在的皇子們年齡還小,還需要成長。


    “你別就光知道和我說,有空也和他們說說,作為皇帝你是很稱職的,但作為父親,你做的可一般。”


    馬皇後看著朱元璋說道。


    皇帝和父親,這都是朱元璋的身份。


    為了大明,朱元璋每日都兢兢業業,十分的勤奮。


    但對於自己的兒子,朱元璋關心的的確算不上多。


    皇帝與父親之間,朱元璋總要做出一些取舍。


    “是,妹子,我知道了,等北元的餘孽便被掃清了,我就能空出時間了。”


    朱元璋迴答道。


    “你這話說的,要是那些韃子始終都清掃不幹淨,你就一直不管自己的兒子嗎?”


    馬皇後瞪了一眼朱元璋道。


    她可不是什麽戰事都不懂的女人,這北元雖然已經大勢已去,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想要掃清,是個大工程,一時半會是搞不下來的。


    朱元璋說道:“妹子,我就是表達下我的決心,這北元掃清了,大明才能真正的穩定下來啊!總不能就這樣把大明交給標兒吧。”


    要說對其他皇子關心不足,但對朱標,老朱真是嘔心瀝血。


    朱標登上皇位的一切阻礙,一切難題,他都想將其全部搞定。


    沒辦法,大明的這點東西,朱標就是未來的主人。


    “行了行了,不扯這個了,你說說這次樉兒,能不能做成吧。”


    馬皇後話頭一轉,又問起了朱樉的事情。


    朱元璋蹙眉道:“要按照老二之前的一貫表現來說,我是不怎麽相信他能做成的,但有蘇璟的教導,不好說。”


    知子莫若父。


    朱元璋關心是少,不過兒子的表現他都很清楚。


    朱樉並不是一個十分有才的人,或者說,沒有多少突出和優秀的地方。


    做生意這事,朱元璋是執行的重農輕商的政策,但朱元璋可不會覺得生意就是好做的。


    馬皇後笑道:“哦,重八,你對蘇先生倒是越來越信任了,這不過就是教導了一天,你就認為樉兒能做成事了?之前你可不會這麽想。”


    先前朱元璋也曾數次對於蘇璟做事表達了自己的懷疑,隻不過之前每次都被蘇璟打臉了。


    現在朱元璋也學聰明了,不說太過肯定的話。


    “我這不是相信老二麽,怎麽也是我的種,能差到哪裏去。”


    朱元璋一幅理所當然的神態。


    馬皇後笑笑,說道:“重八,你覺得,樉兒這次的生意,能做多大呢?”


    朱樉怎麽說也是皇子,做生意要是賺的太少了,那肯定不能算是做成了。


    馬皇後這話,也是想問問朱元璋心裏的標準是什麽。


    “起碼也得給我賺個幾百兩吧。”


    朱元璋淡淡道。


    幾百兩,屬實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這還得是利潤,銷售額怕是得上千兩才能賺到這麽多了。


    當然,對於皇子來說,幾百兩不能算是什麽大錢。


    不過朱元璋倒也沒有太苛刻,至少沒有規定多長的時間。


    馬皇後驚訝道:“重八,你瘋了嗎?樉兒可是第一次做生意,這麽高目標,你太難為他了!”


    朱元璋則是淡淡道:“那不是有蘇璟的教導麽,要是這點目標都完成不了,蘇璟還能說自己隻是想迴家當個商人麽。”


    溧水縣蘇璟的產業眾多,賺錢的速度也是非常快。


    商人這個賽道上,蘇璟還是相當厲害的。


    對於蘇璟在做生意方麵的能力,朱元璋從不懷疑。


    馬皇後反應了過來,說道:“合著你是想拿這事去擠兌蘇先生啊,那你還說你對樉兒有信心,真是口是心非。”


    朱元璋嘿嘿笑道:“妹子,我這不是看不慣蘇璟那副態度麽,我堂堂大明皇帝,他都拒絕我多少次了,就是劉備三顧茅廬,也差不多了吧,再說,我比那劉備總要強些吧,蘇璟能不能比得上孔明還另說呢。”


    要是別人說這話,那恐怕真有自我吹噓的嫌疑。


    但老朱這麽說,反倒是抬高了劉備的地位。


    朱元璋那可是恢複漢家江山的大一統皇帝,而劉備最終也就是川蜀之地困頓,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存在。


    “知道了知道了,你厲害,反正這次樉兒能不能成,你都占便宜了是不是!”


    馬皇後笑著說道。


    朱元璋頗為得意道:“那是,我早就把蘇璟看穿了,今天是老三,不知道蘇璟要教老三什麽東西。”


    ……


    牛府。


    朱棡早早的就來了。


    今天是他接受蘇璟單獨教導的日子,自然是要無比激動的。


    “蘇先生。”


    朱棡朝著蘇璟恭敬行禮。


    蘇璟微微點頭道:“早上好,隨意點就行。”


    這老三朱棡,蘇璟昨晚也是特意的迴憶了一下自己曾經看過的曆史記錄。


    但很遺憾,能想起來的東西,並不多。


    英年早逝,倒似乎是朱元璋兒子的統一宿命。


    要想當皇帝,首先還得活得長才行。


    “是,蘇先生。”


    朱棡點點頭,坐到了蘇璟的對麵。


    蘇璟笑著問道:“怎麽樣,早飯吃了嗎?”


    “多謝蘇先生關心,吃過了。”


    朱棡立刻迴答道,僵硬的身子說明他並沒有嘴巴上說的那麽放鬆。


    有了昨天教導朱樉的經驗,今天蘇璟也是習慣許多了。


    他直接問道:“你想學什麽?還是昨天教你的唯物辯證法嗎?”


    “是,蘇先生,學生想要了解更多唯物辯證法的內容,還請蘇先生不吝教導。”


    朱棡當即迴答道。


    這唯物不辯證法,他昨日隻是聽了一遍,便覺得無比深奧,思考許久,也是感悟出了不少的內容。


    蘇璟笑道:“這唯物辯證法對你來說,還稍有些深奧,如果你想換的話,也是可以的,隻要我會,我都可以教你。”


    蘇璟不知道朱棡到底是不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所以又確認了一下。


    當然,最重要是唯物辯證法,真的很難。


    蘇璟雖然說教導過朱標和沐英了,但他也不敢說自己對唯物辯證法有多懂,隻是前世的經曆,稍稍有些淺顯的見解。


    這是多少思想家融合的精義內容,要說懂多少這話,蘇璟是真沒膽子說。


    還有一點就是,昨天的朱樉,高低讓蘇璟對於朱元璋兒子的水平,有了些調整。


    這龍生九子,每個都不同。


    盡管史書上寫著老三朱棡還挺聰明的,但史書上的內容,也不能全信。


    聰明隻是一個主觀意義上的詞,要說腦子好,得說他具體做了什麽。


    “不用了,蘇先生,學生就想學唯物辯證法。”


    朱棡迴答道。


    與朱樉不同,朱棡飽讀詩書,又善於思考,知識儲備比朱橚高出許多,同時他不是太子,不需要學些一些帝王之道,年紀雖然比朱標小,但時間卻是比朱標更多。


    唯物辯證法這樣的哲學理論,在朱棡這裏,是充滿了吸引力的。


    “好,那我就和你繼續說說唯物辯證法。”


    蘇璟點點頭,反正也就是一天的教導,還不至於露怯。


    朱棡隨即正了正身子,看著蘇璟,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有三條,即對立統一規律(矛盾的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所謂對立統一,就是指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一對矛盾組合而成,比如有黑就有白,有光就有影,有生就有死等等,這些矛盾是客觀存在,對立著的,但反過來,沒有彼此,它們亦無法單獨的存在,所以它們又是統一的。”


    “用大明來舉個例子,現在天子執行的是重農抑商的政策,目的是什麽?”


    蘇璟再度開始采取反問式的教學方式了。


    剛一出口,他就有些猶豫了。


    因為昨天的朱樉,那是真的叫蘇璟明白了,有些人就不適合用這種方式去教學。


    但朱棡迴答的很快。


    “天子重農抑商,乃是為了天下的穩定,為了百姓的生活穩定,《商君書·外內第二十二》說,富其國者境內之食必貴,而不農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則民不得無去其商賈、技巧而事地利矣。故民之力盡在於地利矣。管仲曾言,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務,有人之途,治國之道也。”


    朱棡的迴答讓蘇璟有些驚訝,這小子又是一個學富五車的學生類型。


    不錯不錯!


    這樣的學生,蘇璟很喜歡!


    “很好,重農抑商的本質,是因為農業生產出糧食,糧食保障生活的基本需求,吃飽才能談活下去,若是都去做商人了,那地就沒人去種了,沒了糧食,穩定就談不上了。”


    蘇璟看著朱棡說道:“你的意思,是這樣吧。”


    朱棡點頭道:“是的,蘇先生。”


    蘇璟立刻道:“好,那現在,用唯物辯證法的思想來看待重農抑商這件事,你仔細的想想,重農抑商,會不會導致不穩定的因素出現?”


    重農抑商導致的不穩定因素?


    蘇璟的問題,直接讓朱棡懵了。


    這事,他還真沒想過。


    現在仔細想想,好像並沒有能想到什麽導致不穩定的因素。


    “蘇先生,學生愚笨,想不到。”


    朱棡如實迴答道。


    實誠這一點,他還是具備的,或者說,在蘇璟這裏,他不管不實誠。


    蘇璟沒說什麽,這想不到不算什麽。


    “想不到沒關係,你現在再想想,重農抑商的原因,是因為商業會擠占農業的生產人員和時間,那為什麽會擠占呢?”


    蘇璟繼續反問道。


    朱棡簡單思索之後迴答道:“因為經商比種地更賺錢,商人不需要付出耕作的辛苦,卻能獲得巨大的利益。”


    “很好!”


    蘇璟再度點頭,說道:“說白了,就是利益的問題,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所有人都會追逐利益,所以不管怎麽打壓,自從商人出現之後,便再也沒有消亡過了。”


    “那麽問題來了,即便是實行了再嚴苛的禁商政策,就能阻止百姓中有人選擇追逐利益嗎?”


    朱棡立刻迴答道:“不會,隻要有利益,肯定就有人做!這是本能!”


    蘇璟看著朱棡道:“沒錯,追逐利益是本能,重農抑商的政策下,田地變成了最重要也是最有價值的生產資料,一旦長久的實行下去,那會發生什麽呢?”


    朱棡默默的思考著,蘇璟也不著急,這裏已經是關鍵的轉折點了。


    “蘇先生,學生知道了!”


    朱棡突然眼睛一亮,激動道。


    蘇璟笑道:“說說看,你知道什麽了?”


    朱棡迴答道:“如果重農抑商的政策長久的實行下去,尋常意義上的商人或許會減少,但買賣土地的地主會變多,土地就是最大的利益,有錢的人會不斷的去買田地,最終變成大地主。”


    朱棡說著,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因為他明白了,重農抑商,會導致兼並土地。


    一旦土地被少數人占有,那麽不穩定的因素就出現了。


    朱棡讀的史書也不少,曆朝曆代末期的時候,基本都是農民失去了土地,活不下去了,這才開始造反。


    雖然農民推翻前政權的例子不多,不過土地兼並這是不穩定的因素這個事實,是不容爭議的。


    “看來你已經悟到了。”


    蘇璟看著朱棡的表情說道:“重農抑商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天下的穩定,但同時,它本身也會造成天下的不穩定,對立而又統一,現在你應該懂一些了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